郭亞龍|觀看西影著名導演何志銘的兩部影片有感

2020-09-16 陝北記憶


  西安電影製片廠何志銘導演,是一位對黃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陝北人。在西影廠,他從道具、置景、美術、場記、副導演等職業一步步幹起,與電影息息相關的工種他都幹了個遍,直至到國家二級影視導演。


  他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西部電影的實踐與理論的建立和西影的輝煌。何志銘導演博覽群書,刻苦努力,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他以西影傳統,西部人的一腔熱血,讀書與交友,和吳天明導演,編劇張子良、導演張藝謀、作家路遙、陳忠實交誼深厚,深受影響。


  從九十年代初就拍攝出兩部紀錄作家路遙的生活、創作的紀錄片《路遙一個普通的勞動者》、《路遙》;之後拍攝出反映陝北能源大開發、大發展的波瀾壯闊的十集紀錄片《陝北是個好地方》,融歷史民俗情景再現,用還原歷史的手法,讓現實、未來與歷史進行大碰撞、大對話,一經播出就受到不小的轟動,並引起激烈的討論。



  十集紀錄片《大話新西部電影》以西影廠的發展歷史為線索,用詳實的影像資料和訪談,真實地記錄西影廠的創業、成長、奮鬥、崛起的緣由;為中國電影百年獻上了一份厚禮。《永遠的西影》可以說是對西影五十年偉大歷史進程的致敬之作。


  《夢回榆林》以榆林文化名城歷史為脈絡,勾畫出榆林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和影響,以及與榆林有關聯的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縱橫古今又情景再現的手法,還原許多真實場景情景和宏大的歷史場面。


  紀錄片《李鼎銘先生》把李鼎銘從歷史的長河中凸現出來,全劇用再現手法記錄他的一生,特別是老年參政,以無畏的精神,敢於說真話、敢於諫言的有血有肉的陝北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他的&34;的議案得到領袖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的肯定,並付諸貫徹實施。得到了邊區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為中國革命的爭取勝利,度過難關,奠定了良好的施政基礎。


  電視連續劇《半個紅月亮》、《模範張民辦》、《到一谷鬥當村長》則用樸實的鏡頭語言,展現黃土地兒女,可歌可泣奮鬥不息的艱苦努力。他創意並拍攝了影視廣告西安《太陽鍋巴》巜阿香婆香辣醬》系列丶《摩洛丹》、《西鳳酒》以及為西部電影頻道開播拍攝的頻道宣傳片《跳跳娃》既新穎又驚奇。



  並主編了西影廠廠史的大型圖書《西影44年》等一批不同類型題材的作品。


  他愛好廣泛,涉獵收藏、書法、篆刻等多個門類,家中藏書過萬,尤其是對西影廠的歷史可以說是活字典,對古今歷史多有研究,對中國革命史特別是西北革命史和陝北的歷史研究的十分透徹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他出於對偉人的崇敬和熱愛以及對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陝北大地,他以飽滿的創作激情和敬畏之心創作這兩部電影,其中涵蓋了許多陝北地地道道的韻味和元素。


  影片《東方紅》從李有源的成長經歷引申出《東方紅》歌曲的創作背景和時代氛圍。主人公李有源的經歷是那個年代許許多多陝北人民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這樣的親身經歷主人公才會感恩回報人民領袖,用發自內心情感,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偉大頌歌《東方紅》。以濃鬱的情感讚頌了陝北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


  《想起我男人背地裡哭》一劇中的主人公的丈夫為革命獻出年輕的生命,他的妻子為他守寡,這只是陝北婦女的一個縮影。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個像劇中主人公一樣的陝北人民犧牲了親人、丈夫、兒子,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對中國革命的付出,才換來了而今的太平盛世,以濃鬱的情感色彩塑造了陝北人民偉大的奉獻史實。



  兩部影片讓人們了解到這段歷史,何導用樸素的鏡頭語言真實,還原了那段歷史。兩部影片在服丶化丶道丶燈攝,等方面都讓人感到何導的用心良苦,以及對陝北故土的深刻了解和無比眷顧,可以說在當今影視界對陝北文化和地域特色能如數家珍者無出其左。被觀眾譽為:三十年來,陝北題材最激動人心的影片。


  何志銘導演又被稱為:陝北文化的良心。兩部電影獲獎無數,在當今物慾撗流平庸之作橫行之際,以票房衡量影片質量今天,何導始終能堅持自己的陣地和初心,這在影視圈內真是為數不多。


附:何志銘導演獲獎榮譽

主要作品

1991年導演紀錄片《路遙一個普通勞動者》

1993年導演紀錄片《路遙》

1994年導演紀錄片《陝北父老》

1996年導演廣告《阿香婆》

1997年到2000年導演電視劇 《半個紅月亮》(5集)

《模範張民辦》(6集)

《到一鬥谷當村長》(11集)

2004年導演十集紀錄片《陝北是個好地方》

2005年導演十集紀錄片《大話新西部電影》

2007年導演紀錄片《暖春》

2008年導演宣傳片《永遠的西影》

2009年導演宣傳片《胡楊的誘惑》

2010年導演宣傳片《山水秦嶺多彩山陽》

2011年導演《波羅古堡一個來自天國的地方》

2012年導演宣傳片《神華集團》

2013年導演紀錄片《夢回榆林》

2014年導演微電影《山川回聲》

2015年導演微電影《鋼鐵與詩》

2016年導演微電影《東方紅》《想起我的男人背地裡哭》

2017年導演紀錄片《李鼎銘先生》

獲獎業績

一.《路遙一個普通勞動者》

獲1992年度陝西省廣電社教節目(人物類)一等獎

二.剪紙動畫片《葬父筐》

獲2004年中國數碼藝術專業委員會短片獎

三.西部電影頻道宣傳片《跳跳娃》

獲2004年陝廣電節目技術質量二等獎

四.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陝北是一個好地方》

獲2005年陝廣電電視節目技術質量二等獎

五.電視節目《西部電影頻道宣傳片》

獲2005年陝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片頭類三等獎

六.微電影《山川回聲》

獲2013年陝西省少年數字影像大賽最佳攝影獎

七.紀錄片《夢回榆林》

獲榆林市宣傳部頒發的2014度榆林市文化精品影視類項目

八.紀錄片《糧魂》

獲榆林市宣傳部頒發的2015度榆林市文化精品影視類項目

九.微電影《房子的事》

獲2015年平遙國際微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十.微電影《鋼鐵與詩》

獲2015年陝西省第四屆青少年影像大賽道德風尚獎

十一.微電影《東方紅》

獲2016年第三屆「微影●我們」全國微電影大賽最佳男演員獎

獲2016年第五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獲2016青春正能量海南省全國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獎

入圍2016年9月入圍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國際A級大賽)

獲2016中國藝術節榆林微電影大賽最佳剪輯獎

獲央視微電影2016第四屆(杭州)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獲2016第三屆中國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國內十大優秀短片獎

獲2017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二屆國際微電影展優秀作品獎

十四.微電影《想起我的男人背地裡哭》

獲2015年第三屆武漢全國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獎

獲2015年獲第三屆武漢全國微電影大賽最佳音樂

獲2015年第三屆武漢全國微電影大賽音效獎

獲2015年第三屆武漢全國微電影大賽最佳編劇提名獎

獲2016年第六屆廣州國際微電影大賽最佳攝影獎

獲2016年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最佳攝影獎

獲2016中國(鹽亭)國際女性微電影年度大展 組委會特別推薦獎

獲2017第六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最佳音樂獎

十五.紀錄片《永遠的西影》紀念西影五十周年

獲全國省級電影頻道聯盟「金影聯獎」2015——2016年度專題片一等獎

十六.五集紀錄片《李鼎銘先生》

獲2018第二十四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 年度好作品獎

相關焦點

  • 觀看何志銘導演的兩部影片有感
    西安電影製片廠何志銘導演,是一位對黃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陝北人。在西影廠,他從道具、置景、美術、場記、副導演等職業一步步幹起,與電影息息相關的工種他都幹了個遍,直至到國家二級影視導演。何志銘導演博覽群書,刻苦努力,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他以西影傳統,西部人的一腔熱血,讀書與交友,和吳天明導演,編劇張子良、導演張藝謀,作家路遙、陳忠實交誼甚厚,深受影響。
  • 榆林晚報|何志銘的電影之路
    ,西安電影製片廠知名導演。1971年,西影廠招炊事員。誰會願意幹一輩子夥夫呢?何志銘偏就報名了。不久, 還在鎮北臺挖戰壕(當年與蘇聯關係緊張)的何志銘,收到了西影廠的錄取函。從道具技師到場記、到美工、再到導演助理,13年後,他導演了單本劇《別了冬天》,從此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飲水思源,沒有西影,就沒有今天的我。」
  • 觀西影著名導演何致銘兩部微電影
    西影何致銘導演是是一位對黃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陝北榆林人,在西影廠他從道具、置景、美術、場記、副導演等職業一步步幹起,與電影相關的工種他都幹了個遍,直至奮鬥到國家二級影視導演。他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影的輝煌和九十年代的沉寂,電影的不景器使他另闢奚徑,拍攝出兩部紀錄路遙生前的生活、創作的紀錄片巜路遙一個普通的勞動者》、《路遙》;而後拍攝出反映陝北煤氣大開發、大發展的紀錄片《陝北是個好地方》以情景再現還原歷史的手法,讓現實、未來與歷史進行大碰撞、大對話,一經播出就受到不小的轟動,並引起激烈的討論;六集紀錄片《大話新西部電影》以西影廠的發展歷史為線索,用詳實的影像資料和訪談真實地記錄西影廠的創業
  • 觀看何致銘導演兩部微電影有感
    西影廠何致銘導演是是一位對黃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陝北榆林人,在西影廠他從道具、置景、美術、場記、副導演等職業一步步幹起,與電影息息相關的工種他都幹了個遍,直至到國家二級影視導演。他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影的輝煌和九十年代的沉寂,電影的不景器使他另闢奚徑,拍攝出兩部紀錄路遙生前的生活、創作的紀錄片巜路遙一個普通的勞動者》、《路遙》;而後拍攝出反映陝北煤氣大開發
  •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影之夜# 何志銘導演感言
    手模、海報、祝賀、眾多的展館,獨特的文創,全新的西影磅礴重生,讓我驚豔,收穫滿滿,讓我上臺說了幾句感言:  我從青年時代進入西影,有幸經歷見證了西影的輝煌。是西影成就了我,從陝北一個平民子弟成為影視導演,讓我學會了藝術本領,服務社會。西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以西影人為榮。值此西影人之夜,我祝西影輝煌燦爛,為時代做出更大的貢獻。
  • 陝北民歌拍成微電影 何志銘導演:希望展示更多陝北文化
    陝北民歌拍成微電影 何志銘導演:希望展示更多陝北文化近日,由著名導演何志銘、國家二級導演何志銘,談起了創作背後的故事。談起微電影結緣的過程,何志銘很感慨:「我是地道的陝北人,一直對陝北文化情有獨鍾,雖然離開家鄉到西安工作多年,但從來沒有忘記過家鄉。所以接到參與拍攝的邀請後,我特別激動,馬上加入其中,希望能為我所熟悉的文化做出一些貢獻。」
  • 耹聽蘆葦老師講座--郭亞龍
    直爽一針見血的性格使他敢於對影片進行深入徹底的批評,連張藝謀、陳凱歌等也不例外,年輕導演如陸川等都受到他尖銳而犀利的批評。陸川曾言當時想不通,但過後再看,發現批評是忠言逆耳如五雷轟頂般受益匪淺。可惜當下的國內影壇像蘆葦老師這樣一針見血的批評實在是太少了。但是他的價值觀和電影類型的強調影響廣泛,對華語影片的批評已成為不可缺少的聲音。
  • 80年代的西影廠就一個字:歪
    其ZUI為輝煌的80年代,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田壯壯等「第五代」這些導演全部出自西影,他們在吳天明的培養下壯大。修復後影像潮小西上次觀看這部電影也已是中國電影史上至今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四部大陸影片,有三部出自西影(張藝謀導演的
  • 西影廠,你變了!
    一部部電影從這裡走向大銀幕成為了經典,《老井》、《美麗的大腳》、《大話西遊》都誕生於這裡,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時勢造英雄,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導演的作品,依託西影廠走向世界。,成為蜚聲國際的著名電影人。
  • 西安電影製片廠 何志銘導演 獲獎業績
    七.紀錄片《夢回榆林》獲榆林市宣傳部頒發的2014度榆林市文化精品影視類項目八.紀錄片《糧魂》獲榆林市宣傳部頒發的2015度榆林市文化精品影視類項目九.微電影《房子的事》獲2015年 平遙國際微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 西影向上記:每一次谷底突圍都源自改革創新
    自建廠以來,西影共攝製出品故事片、科教片、紀錄片、專題片300多部,榮獲了「金熊獎」等70餘項國際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等270餘項國內獎項。至今影片獲得國際獎項的數量、質量依然排名全國第一,影片出口量排名全國第一。時光倒回到1983年。那一年,吳天明走馬上任,擔任西安電影製片廠第三任廠長。1984年7月,西安電影製片廠成為廠長負責制試點單位。
  • 西影向上記:每一次谷底突圍都源自改革創新
    自建廠以來,西影共攝製出品故事片、科教片、紀錄片、專題片300多部,榮獲了「金熊獎」等70餘項國際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等270餘項國內獎項。至今影片獲得國際獎項的數量、質量依然排名全國第一,影片出口量排名全國第一。時光倒回到1983年。那一年,吳天明走馬上任,擔任西安電影製片廠第三任廠長。
  • 西影集團: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2016年,西影發出「三年夯實基礎,五年振翅高飛」的宣言。2020年,歷經5年改革陣痛,伴隨著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西影驚豔亮相。「補鍋除鏽」,煥發生機2020年10月12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影特別單元「影視人回家——西影之夜」在新啟用的西影大廈舉辦,一大批電影藝術家、老中青西影人回到西影。
  • 西影曾經那麼輝煌,為什麼這些年,拍不出票房幾十億的大片呢?
    這些年每每有好的影片上映,一定是萬人空巷,而且票房動輒幾億幾十億,讓老一輩電影人瞠目結舌。像阿凡達的票房,超過27億美元。鐵達尼號的票房,超過21億美元。就是國內商業片,票房也很讓人振奮。《戰狼2》,票房56.8億,這可能是當年熱衷拍文藝片的很多導演,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美人魚票房,33.92億元。西虹市首富,票房25億多。泰囧票房,12.67億元。港囧票房,16.13億元。
  • 西影中國故事研究院電影《戲臺》獲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優秀創投項目獎
    這也是西影中國故事研究院首次參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戲臺》故事背景發生在民國年間,佔領北平城的洪大帥包場了著名戲班馬未都、崔永元等著名文化名人紛紛打CALL。話劇《戲臺》從2015年首演至今,演出場次超過260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擁有超高的上座率,有著30萬觀眾的良好基礎。
  • 老國企迸發新活力 西影補強影視產業鏈
    2020年,歷經5年改革陣痛,伴隨著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西影驚豔亮相。「補鍋除鏽」,煥發生機2020年10月12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影特別單元「影視人回家——西影之夜」在新啟用的西影大廈舉辦,一大批電影藝術家、老中青西影人回到西影。83歲的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演員許還山第一次走進大廈。
  • 首發丨導演李楊:劍客不老
    他比懷揣400美金便赴德留學的年輕後生老,比《盲山》裡「風度翩翩」的人販子老,當然還比那個為拍攝《盲井》幾番涉險的導演老。曾經,李楊在時運不濟時深受李安的故事感染,幾年後金馬獎偶遇,他激動地上前道謝。幾年後,李楊的《盲山》與李安的《色戒》同時在國內上映,他說,不介意大家拿兩部影片比較,那時的李楊意氣風發。可誰都沒料到,這個始終以影像為劍的導演,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盲·道》裡的「老趙」。
  • 500張原版經典電影海報在西影全國首展
    9月29日下午,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安)執委會主辦,西安電影製片廠承辦,西部電影頻道、西影視頻、西影文旅、西影電影博物館協辦的「電影海報中的一帶一路」經典電影海報展在西影電影圈子電影廣場開幕。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西影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文濤,黨委副書記黃獻松,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宋紅梅,副總經理肖楠,著名導演、演員王大治,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石香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