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指導精神下,階級鬥爭是中國文藝的唯一主題。
弔詭的是,時代變了,如今反映階級矛盾、表達階級鬥爭的電影,成了世界影壇的新時尚,《寄生蟲》拿到了金棕櫚、《小丑》斬獲了金獅獎。
反觀在中國電影裡,只有形勢一片大好,犯罪分子紛紛投案自首。
甚至,我們知道,正著評論《小丑》,搞不好都會被404。
文|現代機器
作者簡介:電影資料館的研究生,崇拜感性的理性人,邏輯完全不自恰的精神分裂者。
這兩天沒有什麼比看《小丑》更爽的事了——除非你也跟我一樣在研究我國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文藝批評。
那可才真是血脈賁張、氣勢如虹、一瀉千裡。
拿當時的評論標準來看,即便講的是階級鬥爭,《小丑》也得挨批。
今天就給大家來一把紅色影評示範。
(雖然上綱上線,但只為博君一笑)。
在我國的電影事業取得連續的進步、票房節節攀登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電影正在經歷全面的蛻敗。看看每年坎城那一系列打著「藝術」旗號招搖過市的電影吧,幾乎都是兇殺、犯罪、淫亂、同性戀等道德敗壞的混合物。([1]轉引自周揚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我國一貫對於這些毒草電影施以嚴厲的隔離制度,阻止它們在我國銀幕上出現,以免人民大眾對現代化事業的高漲情緒受到消極影響。
但很多毒草電影還是通過各種不法渠道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小丑》就是其中之一。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同資本主義的沒落、頹廢的電影相對照,我們的電影,才是生機勃勃的電影!但令人惋惜的是,少部分知識青年由於受到太多外國精神汙染,竟然將它奉為佳作。讓這樣充斥著血腥暴力的電影竟然拿到了金獅獎,不能不說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自暴自棄。
如此沉淪、墮落的電影,居然拿到金獅獎?這是文明的倒行逆施。
這部電影是拍淫蕩性喜劇的託德·菲利普斯炮製出來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骯髒的虛構城市哥譚。小丑的本名叫亞瑟·弗萊克,他是一名不務正業的喜劇演員,因為出身不好、家境貧窮經常受到別人欺負毆打,長期以來,讓他產生一種狠毒的報復心理。尤其是在知道童年受到母親的虐待之後,他將自己的不幸轉嫁到周圍人身上,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毀滅道路。
對於這樣陰暗的心理,炮製者們並沒有展開批判,而是用他們在好萊塢這座資產階級大熔爐中學到的電影技巧對這種心理大肆渲染。這些極富感染力的處理在這樣一部灰色的電影裡,除了擴大它的不良影響外,絕不會有任何別的效果。([2]轉引自《中國電影發展史》對《小城之春》的批評)影片的結尾更是壞到了骨子裡,電視將小丑殺人的場景直播給成千上萬的電視觀眾,善良的人民群眾被他煽動起來,殺戮無辜百姓。
這些精神病患者窮兇極惡地危害穩定,究竟要實現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影片的最後一幕洩露天機——那是一個只有混亂的精神分裂的社會。這絕不是什麼喜劇,是徹徹底底的悲劇。([3]轉引自北京電影製片廠革命大批判小組《革命戰爭好得很》)
《小丑》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它至少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裡。但炮製者在描繪勞動者的痛苦生活時,卻放棄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形式,用頹廢的色彩渲染地下城市,在「人民」的名義下私藏了一顆反動的心。
說到現實主義,我們就不能不引證恩格斯的著名定義:「現實主義是除了細節的真實之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而在《小丑》裡,炮製者們竟然對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為大加讚賞,要知道犯罪分子不但只是社會的極少數人,而且還是整個社會中最醜陋的那部分人。《小丑》不但醜化那些勤勤懇懇工作加班的有為青年、醜化白手起家勤勞致富的創業者,更卑鄙的是,它還醜化未來國家的棟梁青少年,堅決不能讓這樣的電影荼毒我們國家的孩子們。
辛勤工作的員工被槍殺,兇手居然被一部分別有用心的反動分子歌頌愛戴,這不是讚歌,是時代的輓歌!
很多外國理論家故意把現實主義的「寫真實」和「傾向性」對立起來,鼓吹完全自然主義,實際上是一種頹廢主義。他們所謂的「真實」,其實是對現實的歪曲。我們從來都強調電影必須真實誠懇,但這絕不是「為了真實而真實」,而是要站在先進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將發展中的現實和對於未來更美好的想像結合起來。人民的導演選擇和描寫什麼題材,首先要考慮是否對人民有益處。([4]轉引自周揚《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小丑》的炮製者只將自己的目光集中到社會的黑暗面上,這只能說明他們的內心本來就是骯髒的。
偉大導師馬克思說,藝術是屬於上層建築的一種意識形態。在這個基礎上,列寧說,電影是最偉大的藝術。毒草電影《小丑》是腐化的資本主義世界的集中反映,而我國昂揚向上的電影藝術則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集中反映。我們需要的是像《小時代》、《擺渡人》這樣說明人民美好生活的電影,是《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反映人民真實需要的電影。
只看陰暗面,不看光明面,是小布爾喬亞們狹隘的階級局限。
有人或許會問,一部反映被壓迫者反抗資本主義暴行的電影不應該是一部好電影嗎?這樣的想法是對資產階級腐朽電影的幻想,《小丑》中所謂的反抗不僅是個人主義的,而且是病態的,和我國英雄那種磅礴的氣概和強健的體魄差之千裡。
亞瑟骨瘦如柴,似乎滿身疾病,但他精神上的疾病卻要比這更深一層,炮製者們卻將影片的敘述重點放到這沮喪的心理描寫上。他整日憂鬱、空虛、鬱鬱寡歡,要靠七種不同的藥物來治療自己精神疾病。對心理醫生大倒苦水、抱怨社會時,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的現狀是由於不努力造成的。本應該用自己雙手創造幸福,他卻整日對做客脫口秀一舉成名浮想聯翩,甚至有騷擾女鄰居這樣的卑鄙的痴心妄想。
不努力,還有理?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炮製者們對亞瑟向自己腐爛內心不斷沉溺的過程大肆強調,平添了好幾個舞蹈段落表現他的個人主義。第一個舞蹈段落是亞瑟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槍,他在黑暗之中扭曲著病骨支離的身體,炮製者卻用抒情方式美化了這一幕。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是亞瑟決定殺人後在樓梯上穿著小丑服裝的舞蹈,炮製者用低角度、慢動作拍攝亞瑟,描寫英雄的電影語言就這樣被移植到了精神病身上,將電影藝術圭臬「三突出」原則棄之不顧,其心可誅!這兩個段落還都是獨舞,這種脫離群眾的自我欣賞難道還不夠令人作嘔嗎?!
只有一種英雄值得歌頌,他必須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必須是頂天立地的。面對一個充滿問題的社會,亞瑟沒有把自己當作一滴水,融入到人民的海洋之中,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反而拿起了槍,去屠殺善良無辜的人。
這段獨舞,反映了西方做派對自己不切實際的孤芳自賞,令人作嘔!
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來說,今年是極不太平的一年:德國難民問題尚未解決,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便席捲了巴黎。為了轉嫁自己的國內危機,美國總統一邊悍然對我國發動貿易戰,一邊執意修築美墨邊境牆,還一邊混淆視聽、蠱惑廢青幹涉我國內政。《小丑》的炮製者們懷著險惡的目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重新提出過時的階級問題,以期亂上加亂。
為了刻意製造階級矛盾,《小丑》一反對蝙蝠俠父親湯瑪斯·韋恩的正面描寫,將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變成虛偽的吸血鬼,最終把他擊斃於哥譚街頭。這種想法是最不符合我國國情的,眾所周知,我國民營企業家們靠智慧創造了財富,是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將員工視為自己的兄弟,是時代的楷模。
甩鍋原生家庭,強化階級仇恨,電影中的真相是最容易蒙蔽人民群眾的假象。
瘋狂叫囂貧富差距的《小丑》並非孤例,今年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的《寄生蟲》也是鼓吹階級分化的大毒草。每當這樣的電影傳播到網際網路上,總有許多所謂的影評人大加吹捧,什麼「暴露資本主義黑暗面的進步電影」呀、什麼「我們應該向優秀外國電影學習」呀,就在這種漂亮的外衣下面,資本主義文化通行無阻、泛濫成災。是可忍,孰不可忍?([5]轉引自上海工農兵電影譯製廠革命造反隊《引進資、修影片,推行反革命復闢的大陰謀》)
這樣的電影出現在美韓,說明資本主義的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腐朽的制度下必然會有腐朽的文化,面對《小丑》瘋狂製造反動輿論、試圖阻礙經濟發展的狼子野心,我們一定要警覺起來。「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必須堅決剷除這一棵惡毒透頂的毒草,最好讓它絕跡於網際網路,保護網民免受精神汙染。
編輯|徐元
排版|透納
THE END
【槍稿系今日頭條籤約作者】
豆瓣2020年電影主題檯曆上市,經典365幀,幀幀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