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
西德尼·呂美特拍的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集結了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英格麗·褒曼,群星璀璨。而肯尼思·布拉納輸陣不輸人,拍的是馬馬虎虎,陣容攢的挺齊整,兩位奧斯卡獎獲得者朱迪·丹奇和佩內洛普·克魯茲,與四位奧斯卡獎提名者約翰尼·德普、米歇爾·菲佛、威廉·達福和導演本人,全奧斯卡陣容。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全體主演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挺不錯的,古典主義的站臺和林海雪原的布景特效好看,帶有鮮明時代特色和身份標識的角色扮相好看,舞臺劇風格的運鏡和油畫般的構圖好看,但作為一部以經典小說作原型的推理電影,它不好看。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這部新作有個重要缺陷,沒有在解謎之前把伏筆設置完整,而是在劇情推進過程中不斷補充新線索。換句話講,阿加莎的原著小說可以不需要作者親自揭開謎底,讀者就能通過細緻的觀察將隱藏的線索串聯之後發現真相,將波洛作為第一視角也能更好實現和讀者同步思考互動。但肯尼思·布拉納就沒能做到這點,和這幾年無數平庸的推理類小說電影一樣,野心勃勃的創作者總想把故事的奇觀性做到極致,但才華沒跟上,總會發現坑挖的太大了,僅憑現有的素材沒法自洽,於是只能被迫補充新素材。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這樣的感受,雖然阿婆的原著足夠紮實,但導演好像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把阿姆斯特朗慘案這個重要伏筆埋進劇情裡。影片前半段一直不溫不火沒進入正題,在某個節點突然插入了阿姆斯特朗慘案,接著節奏被猛烈加快,劇中所有十二名乘客在短短幾分鐘內紛紛與阿姆斯特朗刻意牽連,導致沒讀過原著的觀眾也能早早看出謎底。反觀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片頭就用一張張錯落有致的舊報紙和阿姆斯特朗夫婦的影像資料將伏筆埋下了。雖然也顯得有些刻意,但畢竟電影和文本是有差異的,書中用一句話就可以不動聲色的埋下線索,電影中至少得給個特寫鏡頭。
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早早埋下伏筆,才能讓波洛的推理有漸趨成熟的連續性,而不是突然加進來某些新線索,就把之前的一切假設全部推倒重建,觀眾在看推理電影時也在捕捉細節努力思考,這樣折騰讓觀眾有挫敗感。導演對大偵探波洛的定位也很失敗,原著中波洛的形象應該是一個固執於繁文縟節的紳士,一個「不專注於抓獲罪犯, 而是躺在椅子上, 用頭腦中的小小灰色細胞思考」的老頭,但導演設計的一些為了體現波洛個人風格的情節卻和原著的描述背道而馳。肯尼思·布拉納版赫爾克裡·波洛
影片一開始,導演為了體現波洛觀察之細緻入微,安排了一起徒有場面卻毫無技術含量的推理,非常無聊。下一秒鐘,為了體現波洛的強迫症,觀察能力極強的他就只能順著導演的意思愣是沒觀察到馬路中央的一坨狗屎,左腳不小心踩到後右腳也補了一下,非常做作。為了體現波洛推理能力之強,他在碼頭遇見了初次見面的瑪麗夫人,賣弄問對方「你的家教工作愉快嗎」,非常冒犯,不是波洛的做派。黛西·雷德利版瑪麗·德本漢
肯尼思·布拉納顛覆了波洛的形象,卻沒有很好的重塑,本該以心理學分析見長的波洛,完全拋棄了心證推理,反而用起了福爾摩斯的演繹法,但在其後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上卻又不能熟練運用演繹法。全片為數不多的亮點恐怕就是精緻的場面調度吧,每個人在狹小車廂內的站位、動作、神態和光影互相交錯構成了油畫質感的場景。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但遺憾的是,本該是全片高潮的最後一場群戲卻非常潦草,十二名乘客如最後的晚餐一般在隧道口的長桌後坐定,波洛帶著謎底向他們緩緩走去。此時應是波洛娓娓道出真相,鏡頭依次特寫每個被提及的人,他們或鎮靜或恐慌或灑脫或低啜的表情被完整捕捉。但實際上,來回切換的混亂鏡頭和波洛優雅盡失的怒吼,讓這段群戲失去美感略顯混亂。總體還是很美的,可是一部推理電影,視聽語言勝過劇情本身,不知是福是禍。而影片將立意落腳在法律價值的優先級之上,法律的意義在於維護秩序先於維護正義,在法律無法顧及正義之時,同態復仇是人類最原始有效的補充法律缺陷的方式。影片中有十二人完成共同犯罪,十二人是小陪審團的人數,大陪審團的職責為決定是否起訴被告,小陪審團的職責恰好是決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如今這十二人決定判處罪大惡極的兇手雷切特以死刑。強尼·德普版愛德華·雷切特
立意很有深度,在影片一開始波洛曾說的「這個世界非黑即白」這個伏筆終於被挖掘出來,他開始思考法律和人情之間的灰色地帶,並默許了同態復仇。導演傳達出的觀點還是老一套,完全沿襲了數百年來對公平正義最原始的思考方式。其實導演若有心,完全能從現代法理學角度重新詮釋這個命題。試想,波洛在最後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辭中,闡述著秩序優先的價值、描述性概念和規範性概念的差異,興許能大大彌補影片劇情的薄弱,還能體現一部優秀的改編電影應有的素質,即展現當下時代的內涵。2010版英劇
另一版較為經典的《東方》改編是TV版波洛——大衛·蘇切特在2010年主演的《新東方快車謀殺案》,依舊是典雅的布局考究的內景,更有傑西卡·查斯坦,託比·瓊斯,埃蓮娜·薩汀以及大衛·莫瑞瑟加盟。
《新東方》相較1974版有了更多藝術處理,節奏緊湊鏡頭語言也更加多樣化,尤其對于波洛的心理刻畫相比起原著和1974版更具人性色彩。
2001版電視電影&2015版日劇
此外,2001年還有一部現代版《東方》電視電影,阿爾弗雷德·莫裡納飾演的波洛竟然用起了手提電腦。另一個推理小說大國在2015年翻拍過昭和年代的《東方》迷你劇,東方快車改名為「東洋快車號」,野村萬齋飾演波洛;集結了二宮和也、松島菜菜子、吉瀨美智子等人氣明星。
然而對於首次接觸《東方》這部作品的新觀眾來說,阿加莎克裡斯蒂和偵探波洛的名字還是比較陌生。別著急,下面我們就為你帶你走進阿加莎女王和她筆下的大偵探波洛,一同感受本格推理的古典魅力。
〓小說界的詭計女王〓
阿加莎·克裡斯蒂
阿加莎·克裡斯蒂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推理迷口中被稱為「阿婆」的推理女王所擁有的成就:
她的小說被翻譯成為103種語言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她的作品坐擁全球20億銷量,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在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她創作了66本偵探小說和14部短篇合集,超過30部小說被搬上大銀幕;
一部《無人生還》在全球銷量已經超過一億本,其首創的「暴雪山莊模式」在推理文學史上更是有著開宗立派的裡程碑意義;
她的舞臺推理劇《捕鼠器》迄今為止已經演出了超過25000場次,每晚都在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犯罪化學皇后"的投毒藝術
阿婆最為偵探迷津津樂道的便是她神乎其神的「投毒藝術」。身為一位出生在富足中產家庭的女性作家,阿婆所描寫的死亡場景並不像男性作家那般奇觀化和血腥化,對於她來說,殺人不過一包「斷命散」,何需屍首分離肝腦塗地。
阿婆出生於1890年,在德文郡海濱小鎮——託基長大,從小就是威廉·柯林斯以及柯南道爾兩位推理宗師的狂熱粉絲。一戰爆發後,鎮守後方的阿加莎在1914年成為了志願救護隊的白衣天使,等到1918年戰事結束,阿加莎已經獲得了藥劑師資格。正是幾萬小時處理傷口,搶救傷員的臨床經驗,為阿加莎日後成為「犯罪化學皇后」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儲備。
二戰爆發後,阿婆再次參與了醫院的志願工作,這一時期她掌握了豐富的毒藥學知識。阿婆用嚴謹的藥理學知識配以拍案叫絕的謀殺詭計,將投毒轉變為了一種浪漫的犯罪藝術。
邊遊歷邊破案展異域風情
1920年,阿婆第一本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在被多次退稿後終於問世,標誌著一代神探—波洛的誕生。水桶身材俏皮胡,滿嘴騷話擋不住,阿婆結合自己在一戰時和比利時士兵打交道的經歷,以及比利時難民的眾生相,創作出的家喻戶曉的偵探文學。
1978年拍攝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劇照
之後的《高爾夫球場命案》和一系列短篇小說捧紅了波洛和黑斯廷斯這對黃金CP。小有名氣的阿婆和丈夫阿爾奇以大英帝國博覽會先遣巡視團成員的身份週遊世界。
除此之外,從小就夢想週遊世界的阿婆還在1928年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先是前往伊斯坦堡,之後坐上了著名的「東方快車」來到巴格達,《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兩本巨製都是阿婆在這次中東之旅中寫就。
阿婆的遊歷為波洛週遊世界破案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環境描寫,並為小說注入了引人入勝的異域風情,這也是波洛小說的文學魅力之一。
姦情和貪慾-11日失蹤之謎
在波洛探案中,姦情和貪慾往往是犯罪的主要誘因。而這種圍繞倫常與情慾形成犯罪動機,則和阿婆那段人盡皆知的破裂婚姻有關。
1926年,阿婆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在英國文壇名聲大噪,其開創的「敘述者即兇手」的類型模式更是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母親去世的噩耗以及丈夫的出軌,經歷雙重打擊的阿婆離家出走。
阿婆失蹤的消息當即成為了轟動全英的大新聞,內政大臣不斷向警方施壓出動上千名警員,超過15000名志願者加入到了搜尋阿婆的隊伍中,就連柯南·道爾爵士都向神婆求助。
《羅傑疑案》的原版小說封面
在阿婆的自傳中,阿婆本人對此事件絕口不提,時至今日真相已經不得而知,但經歷過此番變故的阿婆毫無疑問將自己對愛情與人性的失望宣洩在了打字機上。
別具一格的"鄉間別墅派"推理
其實說到這裡不難看出,阿婆的推理作品之所以能夠打動讀者,就在於她所描繪的環境背景,犯罪詭計,角色心理並不是建立在虛構與猜測之上。
像《無人生還》就發生在阿婆的故鄉——託基一帶;阿婆在和比自己小14歲的考古學家馬克思·馬洛溫成婚後,馬格溫還為她的故事提供了大量的考古學知識。
此外,兩人還經常在阿婆姐夫家祖傳的房子——艾本尼堂共度夏日,阿婆的「鄉間別墅派」題材類型, 即封閉的環境與犯罪範圍,角色之間恩怨情仇的羈絆,倫理人性的扭曲坍塌三大特徵極大影響了後世推理小說。
而艾本尼堂這座位於柴郡的「鄉間別墅」更是成為了阿婆「鄉間別墅派」推理小說的發源地。
《東方快車謀殺案》第一集《東方快車謀殺案》第二集《東方快車謀殺案》第三集《東方快車謀殺案》第四集《東方快車謀殺案》第五集點擊文章結尾「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