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經典群戲2: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版

2020-09-10 半截小丑

劇透提示:本文中包含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1974年版和2017年版的內容劇透。建議此文讀者先看過1974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片。


本部片子主要出現的人物多達17個,具體如下(譯名可能有差異):

死者:雷切特

犯罪嫌疑人(關係較近的列在一起):麥奎恩(雷切特的秘書);貝多斯(雷切特的男僕 );阿布斯諾上校 & 德本漢小姐(兩人為愛人);赫伯德夫人;安德烈伯爵 & 安德烈伯爵夫人;德拉戈米羅夫公主 & 施米特小姐(德拉戈米羅夫公主的女僕);福斯卡雷裡先生;奧爾森小姐;皮埃爾列車員;哈德曼警察

調查人員:波洛偵探;比安奇董事;康斯坦丁醫生


由於出現人物眾多,對人物的刻畫以及對多人場面的調度是電影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於這兩點,1974年版和2017年版有著不同的處理。與2017年版相比,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197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人物刻畫和場面調度上有著更出色的表現,本文也主要圍繞後者進行分析。


人物刻畫

麥奎恩(雷切特的秘書)

麥奎恩在整個審訊過程中,一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精神緊張。例如,當董事比安奇向車廂裡的人說明雷切特被殺的情況後,他質疑比安奇沒有立即通知他的時候,說話十分結巴。又例如,在與波洛說到「母親」這一話題時,他的情緒突然變得歇斯底裡。

在1974年的版本中,麥奎恩的扮演者是安東尼·博金斯。此演員還扮演過希區柯克的《驚魂記》裡面的精神分裂者患者一角。巧合的是,在《驚魂記》一片中,他同樣也是存在戀母情懷的兇手,與《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角色一致。可能正是這一原因,在第一次看《東方快車謀殺案》時,我一直存有他是兇手的感覺。

安東尼·博金斯很好地演繹了《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膽戰心驚、充滿不安的秘書這一角色,將秘書心中壓抑的對雷切特的不滿和厭惡體現得淋漓盡致。

貝多斯(雷切特的男僕 )

英倫範兒十足的管家。優雅得體,舉手投足禮貌有風度;且鎮定自若,在波洛指出他與阿姆斯特朗一家的關係時,他也沒有絲毫的慌張。

阿布斯諾上校 & 德本漢小姐

阿布斯諾上校一角由 007 扮演者肖恩·康納利扮演。該角色正義勇敢,並經常為自己的所愛德本漢小姐挺身而出。例如,在波洛對德本漢小姐嚴格審訊的時候,上校不顧大家阻攔,與波洛理論。又例如,在波洛展開案情推理,並討論到德本漢小姐時,他為德本漢小姐辯護,並下意識把手放在德本漢小姐的肩膀上,給她以安全感。

赫伯德夫人

赫伯德夫人在本片中的戲份十足。她住在死者雷切特的隔壁,為謀殺案的主要策劃者,並在破案過程中,試圖給破案者以錯誤的引導,具體有以下幾幕:

  1. 向比安奇董事表示昨晚兇手就出現在他房間,並以自己的婚史為例,堅信自己的判斷
  2. 審訊時,提供了一顆列車員衣服上掉落的紐扣,來錯誤引導波洛的判斷
  3. 在波洛審訊福斯卡雷裡先生時,帶著自己發現的兇器出現

當波洛點出她的真實身份,她的眼神失去了之間的堅定、果斷,變成了往下和往旁邊的閃躲。

安德烈伯爵 & 安德烈伯爵夫人

在波洛的審訊過程中,兩人顯示出明顯慌張卻又故作鎮定的樣子。

德拉戈米羅夫公主 & 施米特小姐(德拉戈米羅夫公主的女僕)

德拉戈米羅夫公主是波洛唯一親自去房間審訊的人。正是這一高貴的身份,她一直都表現出不屑和專橫,但在案情推理時,被波洛幾個「evasion」揭露真相時,她變得慌張,用抖動的手抽著煙,假裝鎮定。(不得不說,這部分的臺詞寫的真好)

作為公主的貼身女僕,施米特小姐也有相當的戲份。在審訊的過程中,她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在公主的房間內,她試圖迴避女僕名字的問題;二是在她自己的房間內,她被波洛套出她可能不是女主的貼身女僕時,她的笑容瞬間消失。這兩個細節為後面謎底的揭開做好了鋪墊。

福斯卡雷裡先生

福斯卡雷裡先生的審訊過程中顯得相當有趣,他認為雷切特先生是捲入了黑幫事件,並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顯得自己像個過客一樣。老實講,要不是看到最後的結局,我一度覺得他只是一個多餘的角色,為影片添加喜劇色彩而已。

奧爾森小姐

英格麗·褒曼飾演的這一角色讓她順利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在電影中,英格麗·褒曼將神經緊張、遲鈍愚懦的奧爾森小姐表現地惟妙惟肖。奧爾森小姐張口閉口上帝,十分虔誠;時刻處於緊張和不安中;只會一丁點的英語,因此連話都說不利落。在奧爾森小姐的審訊中,導演用了五分鐘的近鏡長鏡頭來刻畫奧爾森小姐的形象,而褒曼也用她精湛的演技給出了近乎完美的表現。

皮埃爾列車員、哈德曼警察

同樣也是案件參與者,但戲份不多。

波洛

相比2017年版中波洛的一味爽酷的無聊,1974年版的波洛在扮相、舉止、神態、口音等各個層面特色都十分豐富鮮明,可以說將這一角色給演活了。列舉幾個片段:

  1. 在調查貝多斯(雷切特的男僕 )時,貝多斯講了昨晚他上鋪的那個人問他在看什麼書,說「Is&39; s not about six, it' s about 10:30」,波洛大笑
  2. 在審訊赫伯德夫人時,他的「Yes or no」審訊方式與赫伯德夫人想要仔細解釋形成衝突
  3. 在與德本漢小姐對質時,他情緒激動。

相比,2017年版的波洛在審訊中一直是這樣的表情:

比安奇董事,康斯坦丁醫生

這兩個角色添加了影片的喜劇效果,極度想要參與在破案過程中,每次審訊完都是「他就是兇手」。

場面調度

影片有兩個主要多人場面,本文將通過對比的方式來體現1974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場面調度上的優異表現。


場景一:比安奇董事向乘客說明情況(1974年版:41分鐘開始;2017年版:41分鐘開始)

在1974年版中,乘客都擠在一個狹小而吵鬧的空間裡,而2017年版則是大家輪流安靜地論述自己的看法。相比1974年版版,2017年版缺乏了列車停運且殺人事件而帶來的混亂感。

再細緻化地分析199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這一場面發生的片段:

  1. 奧爾森小姐:打斷比安奇董事的說話,並對殺人事件表示痛心和害怕
  2. 麥奎恩(雷切特的秘書):結巴地質問比安奇董事沒有立即通知他雷切特被殺的消息
  3. 赫伯德夫人:打斷對話,並堅信昨晚兇手出現在他房間(中間,皮埃爾列車員出現,邀請比安奇去與波洛對話,打斷了赫伯德夫人的描述)
  4. 德拉戈米羅夫公主:打斷對話,對赫伯德夫人的推斷表達質疑和不滿
  5. 其他人如阿布斯諾上校等一直在觀望

頻繁的打斷對話而場景中展示的多個對話更好地體現了混亂感。


場景二:波洛推理案件(1974年版:95分鐘開始;2017年版:87分鐘開始)

與場景一一樣,2017年版缺少了狹窄空間帶來的衝突,更像是波洛1vs13的獨角戲。不過2017年版中,有意思的一點是致敬了名畫《最後的晚餐》。

在1974年版中,波洛更像是一個串聯的作用。通過巧妙的對白和運鏡,所有人的犯罪動機如同流水般,自然地被一一展開,而且狹窄的空間感讓觀眾如臨其境,深切地體會到了犯罪嫌疑人在狹小空間裡增加的緊張感和壓迫感。


通過對1974年版的解析以及其與2017年版的對比,可以看出人物刻畫和場面調度對於群戲的重要性。只有把這兩部分做好了,才能製作出優秀的電影

相關焦點

  • 電影史經典群戲2: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版
    劇透提示:本文中包含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1974年版和2017年版的內容劇透。建議此文讀者先看過1974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片。對於這兩點,1974年版和2017年版有著不同的處理。與2017年版相比,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197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人物刻畫和場面調度上有著更出色的表現,本文也主要圍繞後者進行分析。
  • 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必須再回顧一遍1974年經典版!
    《東方快車謀殺案》正在熱映這個經過多次翻拍成影視劇的經典故事不管看多少遍都讓人慾罷不能!《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圍繞發生在法國豪華列車—「東方快車」上的一起謀殺案展開。
  • 為何經典?深挖1974年老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幕後(3)
    1974年《東方快車謀殺案》Hildy/文改編自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小說,趁著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自導自演的最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影院熱映之時,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由西德尼
  • 【在線影院】譯製片:英國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
    《東方快車謀殺案》算得上是阿加莎最經典的推理作品,自從1934年出版以來,多次改編成電視劇舞臺劇,2006年甚至有同名遊戲上線。加上今年肯尼思·布拉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有了五個電影版本。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西德尼·呂美特拍的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集結了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英格麗·褒曼,群星璀璨。
  • 為何經典?深挖老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幕後
    1974年經典電影版。改編自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小說,趁著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自導自演的最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影院熱映之時,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由西德尼·呂美特(Sidney Lumet)執導的1974年經典電影版
  • 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蓋章認證,偵探片的傳世經典
    它最終成為了阿嘉莎·克莉斯蒂一生寫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佳作之一。 也正是由於原著小說的經典與精彩,對於小說的改編演繹自小說問世以來就一直沒有斷絕過。 算上2017年最新推出的電影版本,《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是第五次被搬上銀幕進行影視化改編了。
  • 簡影|1974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才是阿婆的味道
    之所以這期會推薦這麼有年代感的電影,是因為簡小姐最近的英文原著賞析課正好在讀《東方快車謀殺案》,一部由英國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撰寫的偵探小說。阿加莎,江湖人稱阿婆。因創作偵探小說的成就,被吸收為英國皇家文學會的會員,後被英國女王授予「偵探女王」的桂冠。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阿婆寫的小說已經被翻譯成超過103種語言,總銷量突破20億本。20億本是個什麼成績?
  • 東方快車謀殺案 2017
    前些天,我們社區內生意火爆的 『喋喋不休』 音像店王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下半年最期待的電影:2017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部沒有推理的推理電影,還可以看什麼
    《東方快車謀殺案》算得上是阿加莎最經典的推理作品,自從1934年出版以來,多次改編成電視劇舞臺劇,2006年甚至有同名遊戲上線。加上今年肯尼思·布拉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有了五個電影版本。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西德尼·呂美特拍的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集結了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英格麗·褒曼,群星璀璨。
  • 源自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 黃金版》百玩不厭
    經典的小說永遠都少不了相應的同名電影與遊戲,由知名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所創作的偵探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也不例外。該小說最早於1934年1月1日出版發行,並於1974年推出了同名電影,憑藉其曲折離奇的故事劇情與十分到位的人物刻畫,本作曾被譽為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家生涯中最傑出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而在今日,杉果遊戲為大家奉上了該作的經典同名遊戲——《東方快車謀殺案 黃金版》,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遊戲的方式來感受一下原作無窮的魅力。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年再現完美的謀殺案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已於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部沒有推理的推理電影,還可以看什麼
    《東方快車謀殺案》算得上是阿加莎最經典的推理作品,自從1934年出版以來,多次改編成電視劇舞臺劇,2006年甚至有同名遊戲上線。加上今年肯尼思·布拉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有了五個電影版本。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西德尼·呂美特拍的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集結了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英格麗·褒曼,群星璀璨。
  • 《東方快車謀殺案》:謀殺經典
    《東方快車謀殺案》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西德尼·呂美特的1974年執導版本獲得47屆奧斯卡6項提名,並最終讓英格麗·褒曼第三次捧起了小金人。按理說這版導演肯尼斯·布拉納也非泛泛之輩,曾多次得以奧斯卡提名眷顧,並憑藉嫌疑片《足跡》捕獲過威尼斯酷兒金獅。
  • 《東方快車謀殺案》就這樣被謀殺了
    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的翻拍版其實本人就不是特別喜歡,雖然還算終於原著,但是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文學到影像的轉換,而結局揭秘的段落遠遠沒有《尼羅河上的慘案》以及《陽光下的罪惡》來的暢快淋漓。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怎麼說呢,就是如果你覺得2015年三谷幸喜編劇的日本版是一個鬧劇的話,新版絕對是一個史詩級別的鬧劇,你仿佛並不是在看一部大師級推理小說改編的電影,而是一期毫無角色火花的《明星大偵探》。
  • 《東方快車謀殺案》配音陣容 王千源俞飛鴻加盟
    強大配音陣容必將為精彩群戲錦上添花,有望再造譯製片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名作改編,集結約翰尼·德普等十幾位影壇巨星同臺飆戲,將於11月10日在內地盛大公映。王千源曾憑藉電影《鋼的琴》榮獲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等眾多榮譽,在電影《解救吾先生》《黃金時代》《繡春刀》等片中也都塑造了令觀眾印象深刻的經典形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他具有令人毋庸置疑的臺詞功底,此外,王千源聲線富有磁性、亦正亦邪,可塑性極強。此次王千源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演繹背景神秘、複雜陰險的黑幫富商,施展空間巨大,表現值得期待。
  • 《東方快車謀殺案》到底誰是兇手?
    [東方快車謀殺案]即將於11月10日上映!
  • 《東方快車謀殺案》終極海報 12人「人身匕首」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好萊塢全明星懸疑偵探巨製《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前發布中國版終極海報,暗紅色的背景透出一絲異樣,嫌疑人剪影組成的「人身匕首」則讓人聯想起原著小說中的經典情節。《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自「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傳世名作,有著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電影和ITV版電視劇珠玉在前,此次由肯尼思·布拉納執導的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保留原著精華的前提下做出大膽創新,從場景設計到角色設定上都加入了全新元素,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為影迷重新演繹這樁離奇懸案。
  • 譯製片:英國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完整版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 / 土耳其語 / 法語 / 德語 / 義大利語 / 瑞典語上映日期: 1974-11-24片長: 128 分鐘又名: 火車謀殺案 / Agatha Christie'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劇情簡介:
  • 《東方快車謀殺案》 經典IP經得住時間考驗
    2017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不同年代都有被改編電影,除了基本的人物線,有標誌性鬍子的波洛偵探,具體情節的調整都有社會現實指向。  風格  具有舞臺戲劇特色  儘管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不斷在銀幕上「發車」,但這場事先張揚的經典謀殺案擁有太過精彩的推理情節與戲劇張力,直至今日,在諸多新戲環繞之下,依然葆有新鮮的生命力。於是,2017年,這輛來自工業革命的列車拉著滿滿一車廂的「戲精」,再次拉響汽笛。
  • 涵述·影評 | 東方快車謀殺案
    但最令偵探迷期待的,還是剛剛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於上世紀30年代,在一輛法國豪華列車上,被害人身中數刀慘死。大偵探波洛憑藉回憶發現被害人是一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曾經綁架美國阿姆斯特朗上校的3歲女兒黛茜,並在得到贖金後殘忍撕票,使上校懷孕的妻子的索尼婭休克並早產,母子醫治無效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