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遷」之花盛開新元

2020-12-23 陝西品牌資訊

為了進一步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提升員工寫作能力,學習延安精神,發揚優良傳統,8月17日,中國作協會員、閻良作協主席冉學東應邀來到陝西府谷縣陝西新元潔能有限公司,為公司一線員工及文學愛好者進行培訓授課,就怎樣當好基層通訊員進行指導並舉辦了文學講座。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全蒲朝出席,參加活動。

冉學東是閻良作協主席,《荊山》雜誌主編,曾受聘擔任過陝西新華出版集團數字基地紅雲平臺編輯,是在陝西有一定影響的鄉土作家。近年來,他創作的長篇小說《關山刀客》《大荊塬》《谷風》等相繼出版,反響熱烈。由於他有過基層通訊員的經歷,就如何寫好通訊有著自己的體驗,提起這類文體的寫作來他旁徵博引,許多事例順手拈來,語言生動活潑,學員聽後直呼過癮,普遍反映受益不淺。

「柳青精神沒有過時,我們仍然要傳承和延續」,在隨後舉辦的《淺談經典閱讀以及生命體驗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的文學講座中冉學東說道。同時,冉學東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的回信中講到的要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來勉勵聆聽者立足府谷,立足新元,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不負於我們偉大的時代。

學員反映,聽了冉學東老師的報告,不僅學到了豐富的寫作知識和經驗,更是受到了一次「西遷精神」、延安精神的傳統教育,堅定了紮根陝北的信心。

陝西新元潔能有限公司地處神府煤田腹地,位於晉陝蒙三省交界的府谷縣清水川工業集中區郭家峁村,佔地面積1500畝,西鄰內蒙古工業重鎮鄂爾多斯,南接陝西第一工業大縣神木,資源和區域優勢獨特。冉學東的到來,在這裡點燃了一把文學之火,講座結束之時,大家共同牽手祝願花開府谷,文匯新元!(文圖/ 高銘昱 白妮妮)

責編: 周峰川

相關焦點

  • 交大原創音樂劇《西遷,西遷》簡介
    作者:黎荔為響應國家對於「西遷精神」的弘揚,以及在2019年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的啟幕時期,奮發提振交大師生的積極進取精神,我和金晨老師,作為在交大從教近二十年的教師,帶領著一群熱愛音樂的交大學生,從今年年初開始,經過大半年的採訪調研、劇本撰寫、研討修改、音樂創作、編曲調音、師生排練,夙興夜寐,孜孜以求,目前基本完成了音樂劇《西遷,西遷》的創作。
  • 《只狼》曾經盛開的花是什麼 曾經盛開的花獲取詳解
    導 讀 《只狼:影逝二度》中的曾經盛開的花其實就是影響結局的關鍵道具櫻之花,想要獲得曾經盛開的花就需要拿到義父的鈴鐺到三年之前擊敗義父才能獲得曾經盛開的花也就是櫻之花
  • 大力弘揚西遷精神! 「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
    西遷後人代表、中山醫院副院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任院長左景鑑之女,上海市原副市長左煥琛,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以及上海醫學院領導張豔萍、汪志明、丁強,重慶醫科大學領導楊竹,楊燕濱、袁軍,市衛健委新聞宣傳處處長艾曉金,以及上醫重醫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上醫各院系部門負責人
  • 新元學校舉辦第二屆「黃河頌歌 新元之約」文化藝體節拔河比賽活動
    12月11日上午,新元學校小學部隆重舉行了第二屆「黃河頌歌 新元之約」文化藝體節拔河比賽。希望我們新元學子能夠像這條不長不短的繩子一樣,小則班級擰成一股繩,大則學校全體學生共同形成一股合力,在學校為後盾的基礎上不斷取得更好的榮譽!
  • 一朵迎風盛開的花
    無意間打開微信,看到關於李玉剛的一段視頻,李玉剛在中央電視臺《開講了》欄目講述自己創業中無奈的故事,故事最後李玉剛以要做「一朵迎風盛開的花」贏得觀眾朋友們熱烈的掌聲。當李玉剛話音未落,掌聲響起來的一瞬間,我被感動了,眼睛有點溼潤,心被打動,李玉剛就是一朵迎風盛開的花。
  • 盛開的沙漠之花
    盛開的沙漠之花文/王玉琢孫海濱今年41歲的敖特根花出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七星湖北大門的西沙拉。談起沙漠生活,沒有切身感受的人可能覺得那是一種逐水草而居、賞大漠風情的遊牧生活。儘管每天風吹日曬,但是看著沙漠一點點變綠,她心中的希望之火愈燃愈旺,一棵棵親手栽下的樹苗成活,曾經的沙漠一點點變成綠地,她的幹勁兒越來越足,十幾年時間,敖特根花的民工聯隊綠化沙漠面積達2萬多畝,成活率均在95%以上。隨後幾年中,敖特根花團隊的名氣越來越大,她和她的民工聯隊也伴隨著綠化事業,逐漸走出了內蒙古。
  • 弘揚家國情懷,傳承西遷精神——央視重磅推出紀錄片《交大西遷》
    從7月13日至7月16日,CCTV-4《國家記憶》欄目將推出四集紀錄片《交大西遷》。講述上世紀五十年代,交通大學上千名師生員工從繁華上海遷往古城西安,支援新中國大西北建設的壯舉。為深入了解這場轟轟烈烈的遷校運動,節目組駐紮西安交通大學數月,翻閱、搜集了大量珍貴歷史文獻、照片和影像資料;採訪了百餘位參與西遷的教職工及學生,接受採訪的老教授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通過親歷者講述結合史料佐證,攝製組力求真實、生動地再現這段歷史,深刻揭示出交大西遷與黨和國家發展西部的決心息息相關,讓更多人了解那個為祖國建設無私奉獻的年代,了解「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 當愛情之花盛開在茫茫戈壁
    當愛情之花盛開在茫茫戈壁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
  • 魅力女神節,新元一家親!
    在濟陽區新元學校,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是女性,她們在三尺講臺揮灑汗水,她們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為新元學校的發展盡心盡力。  新元學校的領導十分重視維護女教師的權益,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對女教師給予關心照顧。為了慶祝2019年「魅力女神節」的到來,新元學校於3月6日下午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趣味運動會。
  • 凱德110億新元收購星橋騰飛子公司
    1月14日,凱德集團公布,以110億新元與淡馬錫達成交易,收購其附屬公司星橋騰飛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的所有股份。凱德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後,將使凱德與星橋騰飛整合成為亞洲最大的多元化房地產集團,管理資產超過1160億新元,橫跨30多個國家、6大資產類別。提前跨越千億新元目標星橋騰飛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業務版圖橫跨11個國家,包括新加坡、中國、印度、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等。
  • 《春天花盛開》春天花盛開
    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部十分應景的電影,叫作春天花盛開。這部由柳長河指導,崔岷植主演的電影,讓人耳目一新,過目難忘。號稱韓國周潤發的崔岷植先生難得的演一次好人,也是入木三分。原來崔老師拋去冷酷犀利的表情,眉羽之間也可以那樣迷人。這部電影沒有韓國犯罪片的那種刺激,沒有韓國愛情片的唯美,更沒有國產青春片的墮胎車禍失憶,但他確實是一部很細膩,很溫暖人心的電影。
  • 梧桐花盛開的地方(老一中印象)
    梧桐花盛開的地方文
  • 婚姻平淡舒服才最好,劉若英嫁給的愛情之花盛開不敗
    婚姻平平淡淡,舒舒服服才最好,她嫁給的愛情之花永遠盛開不敗。劉若英,1970年6月1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 中國臺灣女歌手、演員、導演、詞曲創作者,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2011年8月8日,41歲的劉若英宣布:「我結婚了,我是一個很開心的新娘。」結婚後劉若英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很多,常常跟閨蜜說:「嫁的好不好,只有身體知道。」
  • 【西遷新傳人】安菲菲:「學成之後必歸國」
    「對於我個人而言,今天傳承好西遷精神,就是踏踏實實做好科學研究。」這是安菲菲對西遷精神的質樸理解。 「科研是花時間在實驗室『泡』出來的」 「科研是花時間在實驗室『泡』出來的。」這是安菲菲的博士導師張曉宏教授說過的一句話,也一直銘刻在他的心底。安菲菲的很多科研成果,都得益於這種甘於「泡」在實驗室裡的勤奮和不輕言放棄的堅持。 記得在康奈爾大學進行核素探針藥物的研究時,安菲菲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討,仍不得破解思路。
  • 花若盛開,清風自來
  • 新加坡追加480億新元 助國民渡過疫情難關
    【環球時報-環球網特派記者 林芮】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3月26日在國會發表2020年追加預算案聲明,宣布推出總值超過480億新元(一新元約合5人民幣)的援助措施,幫助國民度過疫情難關。加上上月財政預算案聲明中撥出的64億新元,新加坡政府目前共撥出近550億新元幫助國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約等同於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11%。王瑞傑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升級,新加坡經濟受到影響,其中航空和旅遊業受到重創,餐飲、零售、陸路交通、製造業和批發貿易也受到衝擊,故推出追加預算案。
  • 「誠信之花」盛開 24小時自助花店兩年沒丟一盆花
  • 這個部落在歐洲被稱為上帝之鞭,是漢朝手下敗將,被迫西遷歐洲
    不久後匈奴人分裂成南北兩部分,南匈奴融入漢族成為一份子,北匈奴決定西遷歐洲。(南邊是大漢,東邊是大海,北邊是極度嚴寒的西伯利亞,不西遷去哪?)上帝之鞭一開始我們就提到匈奴人是沒有文字的,所以在離開了漢朝決定西遷之後,整個歷史200年都沒有關於匈奴人的記載。
  • 巖縫裡盛開的花,美的與眾不同
    巖縫裡的開出的花,是那麼的美。它不懼風雨,不畏惡劣環境,只要給它一點雨露,一點陽光,它就能生根發芽,開出漂亮的花兒。以下來分享一下,巖縫裡盛開的六種野花,看看你見過幾種?巖縫裡盛開的土人參,格外好看,花朵嬌小玲瓏,顏色淡紫紅色,非常惹人心憐。如果你野外遇到它,請珍惜喲。二、風鈴草風鈴草又名鐘花,是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朵鍾狀似風鈴,花色清新脫俗。在風的吹拂下,巖縫裡長大的風鈴草隨風搖曳,婀娜多姿。風鈴草既有欣賞價值,藥用價值也很高的,另外風鈴草的寓意非常好:溫柔的愛,代表一生只愛一個人。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養養。
  • 西藏故事:德吉家盛開的「張大人」花(圖)
    中新社拉薩9月16日電 題:盛開的「張大人」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久居拉薩,深知藏人戀花。於天地淨朗處,栽一簇五顏六色花,談天說地,快意人生。花,因此成為藏家生活不可或缺之物。高原之花最著名的莫過「格桑花」,但有一種花,知道它的人並不多。  從拉薩驅車前往山南地區採訪桑耶寺維修保護工程的路上,道旁盛開的一種花一直追隨著車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