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沙漠之花

2021-01-08 農村青年雜誌

盛開的沙漠之花

文/王玉琢孫海濱

今年41歲的敖特根花出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七星湖北大門的西沙拉。談起沙漠生活,沒有切身感受的人可能覺得那是一種逐水草而居、賞大漠風情的遊牧生活。然而對於世代生活在乾旱沙梁地帶的牧民們來說,沒水、沒電、沒路的沙漠生活存在著極大不便。

2004年敖特根花從學校畢業後,本有機會遠離沙漠的她還是選擇了回家鄉發展。因為她總覺得有一種情懷在綠色草原與黃色沙漠之間徘徊,說不定,她回去也能為家鄉做點什麼。

「甚?要在沙漠裡種樹,快不要失笑了!」

就在敖特根花回到家鄉後,當地政府要帶領當地農牧民在茫茫的庫布其沙漠種沙柳。世代住在沙漠的敖特根花面對這種情況覺得有點可笑:「我根本不信沙漠中能種出樹來!」就在她將信將疑之間,身邊的朋友們卻逐步投入到沙漠種樹的隊伍中。想做出一番事業的敖特根花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毅然選擇跟隨政府的腳步。她說幹就幹,在信用社貸款8萬元,種了2000畝約32萬株沙柳。雖然投入很大,但是當時她還是不太相信這些沙柳能成活。在沙柳種下一段時間後,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敖特根花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垃鎮道圖嗄查。

當敖特根花睜開眼睛看到自己種的沙柳時,瞬間就驚呆了。放眼望去,茫茫沙漠中,出現了鬱鬱蔥蔥的點點綠色,雖然不算茂密,但竟然成活了。眼前的「奇蹟」打動了敖特根花,她暗下決心,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綠色遍布沙漠。在這之後,敖特根花和她愛人一起組織建立了億利民工聯隊小分隊。第二年,敖特根花開始每天帶著30多個工人在沙漠種樹。儘管每天風吹日曬,但是看著沙漠一點點變綠,她心中的希望之火愈燃愈旺,一棵棵親手栽下的樹苗成活,曾經的沙漠一點點變成綠地,她的幹勁兒越來越足,十幾年時間,敖特根花的民工聯隊綠化沙漠面積達2萬多畝,成活率均在95%以上。

隨後幾年中,敖特根花團隊的名氣越來越大,她和她的民工聯隊也伴隨著綠化事業,逐漸走出了內蒙古。2014年,她帶隊伍前往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阿克蘇新疆建設兵團種樹,在億利集團的統籌和帶領下,種了900畝紅柳、600畝沙柳和240畝甘草。

2017年,她獨自一人驅車3360公裡到西藏山南開展苜蓿種植項目,在對生態修復進行設計後,敖特根花便帶著她的工人進駐施工。現在,那裡已經有了600畝育苗基地,種著沙棗、檸條、羊柴等沙生植物。除此之外,在西藏,敖特根花還有曲水的育苗基地項目和多吉的甘草基地項目,刨去工友們的日常花銷和勞務費,敖特根花每年僅這幾個項目也給她不菲的收益。

前些年,敖特根花當選了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嘎查長。「起初我的奮鬥目標就是讓家鄉變綠,現在我還要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敖特根花語氣堅定地說。

今天,在敖特根花的家中,一股香噴噴的羊肉味道迎面飄來。只見她家的灶臺下,紅紅的灶火燒得劈啪作響,鐵鍋裡的羊肉滾得熱氣騰騰。忙碌了一整年的敖特根花,正和幾名民工聯隊隊員盤坐在炕上,熱火朝天地商討著開春後去西藏治沙植樹的事情。

她對圍坐在一起的隊員們說:「過了年天也就越來越暖和了,不知道西藏山南育苗基地的苗圃長得怎麼樣了。」雖然此時敖特根花遠在千裡之外,但她心裡仍是惦記著藏南那片育苗基地,因為過了開春兒這個節點,她又將開始新的綠色徵程。

大家叫敖特根花「沙漠玫瑰」。但她說,自己更喜歡沙柳,它們雖然看起來柔弱幼小,卻是名副其實的防風沙將士。乾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澇淹不死,且長勢極快,生命旺盛,砍下來的枝條又可以作為新苗種植。她希望她的綠洲事業也要有「沙柳精神」,看似柔弱卻堅韌頑強,能將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實現。

原載於《農村青年》雜誌

責任編輯:劉樹晨

相關焦點

  • 電影《沙漠之花》| 在漫長的黑夜裡,還有多少無法盛開的花
    當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我們理應追求自由、平等和尊嚴———DSERT FLOWER《沙漠之花   01.影片《沙漠之花》——華莉絲·迪裡 這並不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勵志片,它血腥、殘酷而真實。 該片根據索馬利亞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Waris Dirie)的自傳暢銷書改編,它的問世,第一次向世人揭示,在非洲龜裂的大地上,仍有數以億萬計的女性正飽受「割禮」這一殘酷的刑罰折磨。
  • 華莉絲·迪裡:一朵盛開在沙漠之中的堅韌之花
    電影中的小華莉絲沙漠之花誕生1965年,華莉絲出生在一個遊牧民族,因為發展落後,在他們的民族還有著很多的陋習,但是剛剛出生的她卻還沒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她五歲的時候就被迫進行了「割禮」,小小年紀的她被獨自扔在沙漠兩天,如果不是她的生命力頑強,可能我們今天都不會知道她的故事。本來以為這就是結束了,但是沒想到災難才剛剛開始。
  • 電影鑑賞 |《沙漠之花》
    沙漠之花 文  |水滴蛛編輯|水滴蛛電影簡介:
  • 《沙漠之花》: 真實的殘酷需要真實的對抗
    《沙漠之花》: 真實的殘酷需要真實的對抗《沙漠之花》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來自索馬利亞黑人超模華莉絲·迪裡的自傳而改編的真實故事,這部電影非常真實而殘忍的為我們展現了當今社會裡仍舊被「風俗」所毒害的黑人女人真實存在的悲慘一生。
  • 《只狼》曾經盛開的花是什麼 曾經盛開的花獲取詳解
    導 讀 《只狼:影逝二度》中的曾經盛開的花其實就是影響結局的關鍵道具櫻之花,想要獲得曾經盛開的花就需要拿到義父的鈴鐺到三年之前擊敗義父才能獲得曾經盛開的花也就是櫻之花
  • 【探秘庫布其】沙漠之花的綻放之路
    【探秘庫布其】沙漠之花的綻放之路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03日 16:11 A-A+ ,這是敖特更花的治沙之路;從0到2萬多畝,這是她治沙的面積;從年收入不足1萬元到年收入超過20萬元,這是她沙漠「淘金」後的變化。
  • 影鑑賞 沙漠之花
    ——王爾德 沙漠之花是根據真實華莉絲·迪裡自身創作的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成。真實的反應了很多人不了解的非洲部分國家對女性殘忍實施割禮的現象。
  • 花型鮮紅妍麗,形似喇叭,極為別致的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其實並不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玫瑰,與玫瑰也沒什麼近緣關係或相像之處。沙漠玫瑰又名天寶花,夾竹桃科屬於多肉植物的一種,也稱多漿植物。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產地為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花盛開時及美麗,常用於栽培觀賞。
  • 電影推薦 |《沙漠之花》
    當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我們理應追求自由、平等和尊嚴———DSERT FLOWER《沙漠之花》影片《沙漠之花》——華莉絲·迪裡 這並不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勵志片結婚前夕,她赤腳逃亡,穿越整個沙漠尋找生命的尊嚴與自由。 華莉絲後來在自傳《Desert Flower》中把她的生命路程記錄下來,並在2009年被搬上熒幕,改編為同名電影《沙漠之花》。
  • 電影《沙漠之花》: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向前,打破那個過去的自己
    沙漠之花,顧名思義是指原本在肥沃土壤和雨露滋潤在才能盛開的花朵,卻在沙漠介個荒蕪到幾乎不可能有生命的地方盛開了~它預示了一個生命的奇蹟……恰如電影裡所講述的故事一樣,一個從小生長在非洲部落裡的小女孩華莉絲,在一次逃婚後走出沙漠,兜兜轉轉來到了英國
  • 一朵迎風盛開的花
    無意間打開微信,看到關於李玉剛的一段視頻,李玉剛在中央電視臺《開講了》欄目講述自己創業中無奈的故事,故事最後李玉剛以要做「一朵迎風盛開的花」贏得觀眾朋友們熱烈的掌聲。當李玉剛話音未落,掌聲響起來的一瞬間,我被感動了,眼睛有點溼潤,心被打動,李玉剛就是一朵迎風盛開的花。
  • 觀《沙漠之花》後感:衝破束縛的那朵花!
    《沙漠之花》這部影片以插敘的手法來還原了主人公在逃離到倫敦之前所經歷的生活,僅僅是這些一個女孩12歲之前所經歷的苦痛就足以讓觀眾唏噓落淚。我說不上究竟是非洲割禮的習俗讓我震撼,還是主人公堅韌的精神打動了我。也許她經歷了如此的不幸,卻也造就了她的幸運。
  • 第五期觀影|影片《沙漠之花》觀影分享
    《沙漠之花》是雪瑞·霍爾曼執導的劇情片,製片於英國,由莉亞·科貝德、莎莉·霍金斯等主演。講述了華莉絲從索馬利亞沙漠中走出到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於2009年在英國上映。華莉絲·迪裡(莉亞·科貝德飾)出生在荒涼的索馬利亞沙漠,三歲時被迫接受了慘無人道的女性割禮,十二歲時為了五頭駱駝被父親嫁給六十歲的老叟,赤腳逃婚在沙漠中差點丟了性命。
  • 沙漠之花:你當勇敢,卻有力量
    在廣袤無垠的非洲大漠上,樂觀堅韌的沙漠之花頑強地開著,給這片荒漠帶來一線生機。在這個黃沙漫天的國度,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兒——華莉絲,看似平凡,但她卻改寫了非洲的歷史!12歲的她,赤腳穿越沙漠,沒有食物沒有水,靠著沙漠上那少得可憐的植物汁水,甚至還遭到獅子的攻擊,可是就在這樣的絕境下,華莉絲最終還是徒步穿越了整個沙漠來到了遠在摩加迪沙的外婆家。於是小小的華莉絲開啟了女傭生涯,這個女傭的機會還是她本不富裕的外婆拼盡全力幫她找到的。而相比她遠在沙漠的姐妹,她已是格外幸運。她的姐姐在割禮後流血過多而死亡,妹妹卻是由於難產死掉了。
  • 《沙漠之花》讓人痛心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想去看這部電影《沙漠之花》,當時我和同事聊起一個話題,我說我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唇盤,我在想怎麼現在這個社會上還會有那麼落後的部落,就是在非洲衣索比亞。。同事就告訴我不僅僅是有這麼個部落,還有一個也是關於女性的洗禮,推薦我去看這部《沙漠之花》。。一樣讓人很不可思議,讓人痛心!其實這部電影在2009年就已經上映了,它是根據出生在索馬利亞的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的。但是如果沒人推薦 我也真的不知道會有這麼一部電影。。影片講訴的是主人公華莉絲人生的曲折經歷。。
  • 是超模,也是一朵反割禮,舊俗,維護女權的沙漠之花
    是超模,也是一朵反割禮,舊俗,維護女權的沙漠之花連幼小的孩子也能感覺到些什麼......父逼迫華莉絲嫁給那個老人,雖然母親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舊俗,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逾越的宗規,甚至超越了一切,且不可逆轉。
  • 影視| 《沙漠之花》——5歲割禮、12歲嫁人、18歲成為世界超模,誰...
    點擊播放 GIF 0.0M華莉絲,在索馬利亞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沙漠之花!與許多非洲女性一樣,華莉絲並不清楚她的生日是哪天,只知道和母親過著遊牧生活的自己,1965年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上。09年,一部傳記式電影在全球上映,將人們的視線瞬間聚焦到了索馬利亞這個擁有複雜文化和歷史的國度,它便是《沙漠之花》。
  • Day 32|《沙漠之花》與女性割禮
    成婚前夜,她在夜色中離家,赤腳在沙漠中走了兩天兩夜,女孩對命運的無聲抗爭。清真寺裡的外祖母將她送上飛機,她在駐英索馬利亞大使館的親戚家裡做女傭,後來在快餐店打工時被著名攝影師挖掘而成為模特。傳記電影《沙漠之花》,聚焦全世界第一位公開談論割禮的索馬利亞女性Waris Diiriye.她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那年她五歲,被母親按在空曠野外的一塊大石之上,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年長的吉普賽女性手持帶血刀片,割掉她兩腿之間的生殖器,用刺槐打洞,再用線縫合。她因此感染,發高燒,昏迷一周,神志不清,醒過來時,是永遠無法再擺脫的生不如死。
  • 《沙漠之花》:一個女人的反抗之路
    ——西蒙娜·德·波伏娃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伴隨革命一般壯美的音樂,影片《沙漠之花》帶我們走進索馬利亞沙漠龜裂的大地,寸草不生的非洲大地,在黃沙漫天中,索馬利亞居民悠然生活,孩子們也似乎無憂無慮。然而當鏡頭突然轉向倫敦,裹著頭巾的女孩卻分外異常。
  • 當愛情之花盛開在茫茫戈壁
    當愛情之花盛開在茫茫戈壁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