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鑑賞 |《沙漠之花》

2021-02-21 大連親友會

沙漠之花

 文  |水滴蛛

編輯|水滴蛛

電影簡介:

————————————————————————————

        華莉絲(莉亞•科貝德 Liya Kebede 飾)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和母親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在三歲時,華莉絲按照索馬利亞習俗就被施以女性割禮。十二歲時父親為了得到五頭駱駝,要將華莉絲嫁給六十歲的老叟。

        就在出嫁前夜,華莉絲在母親的默許下,在沙漠中徒步很久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也在外祖母那裡獲得了去給當時索馬利亞駐英國大使夫人的姨媽作女傭的機會。到英國後不久,索馬利亞爆發戰爭,舊政府被推翻,華莉絲趁亂再次出逃大使館而流浪英國街頭。 
  

       華莉絲在街頭邂逅了收留自己的瑪麗蓮(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飾),跟著又在打工的餐廳裡偶遇到伯樂,最終被發掘成為世界名模,並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 

  電影《沙漠之花》是根據出生於索馬利亞的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 ©豆瓣

華莉絲•迪裡

影片簡介來源  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30271/

受這些苦必定是為了些值得的東西

—————————————————————————

太多太多的感受和情緒溢湧交織,百感交集以致於哽咽在喉。

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有文明照不見的地方,雖然讓人悲痛,但讓人欣慰的是衝破桎梏劈開裂縫的人也許會遲到,卻永遠不會缺席。

女權一直是個話題,甚至某些人認為她是問題,是矯情,是懶惰,是迴避女性的社會責任……可事實上,女權是什麼?它的全稱是什麼?女性權利?不,她是女性平權,也是婦女解放。她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也不是什麼鬼魅魍魎,更不是傲慢的要求什麼特權,只是——生而為女人,不應感到抱歉。

「受了那麼多的苦,必定是為了某些值得的東西」。能說出這句話來,是多麼的沉靜、堅韌的令人心痛,純粹、無畏的令人欽佩。

影片叫做《沙漠之花》,說的是故事的發生地,也影射了社會這片沙漠之海、冷漠之人沙漠般的枯涸心臟、絕望妥協至自暴自棄的墳墓……而沙漠之花就盛開在那裡,一點奇蹟、一隅希望。

在你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如果又讓你備受衝擊不忍直視的片段,請你咬咬牙,堅持一下!因為,這是對那些頑強抵抗之人最起碼的尊重,也是對仍處於苦難之中掙扎之人的同情與支持!

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 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

——Tagore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泰戈爾 

精彩影評:

一朵絕美的女權之花

《沙漠之花》是一朵盛開在非洲草原關於自由,更關於女權的絕美之花,電影以出生於索馬利亞沙漠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真實人物華莉絲為背景,再現了一個勇於反抗壓迫,在坎坷中成長,為女權而戰的人物形象,於此之中電影呈現了在非洲一種令人髮指的野蠻「割禮」,這更是為人驚詫的,生活在煉獄之中經歷成才的她,卻在一次次挫折失敗中磨礪,那永不凋零的精神,令自我終得以了綻放,卓然不凡,震人於心的藍本,一朵絕美的女權之花,呈於了最為質樸的感動。

夢裡詩書  | 百度百科專業影評人  | 2015-10-23 16:48


看的我心驚肉跳。1點3億女性,非常慶幸我沒投胎到非洲。。。。。

豆瓣網  | 2010-08-03 00:00



前半部分是勵志故事,但這部片並不是講關於勵志,就像華莉絲對暢銷雜誌的訪談中講述改變自己的那天而不是講自己如何成為世界頂級模特。對於女性的割禮習俗沒看前根本不了解,這種傳統習俗會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少但並不會根絕,只希望越來越多地方取消掉。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非洲女孩兒從沙漠中走出,成長為名模的故事。這部電影主要想表達兩個意思,一個是對女孩在逆境中不斷努力探尋生存途徑的讚美,另一個就是對非洲女性割禮的控訴。兩個主題都很大 表現的也很好,讓人心靈受到觸動,但美中不足的是,二者貼合不是很緊密,故事情節張弛度木有把握好。但就傳達精神而言是成功的。女孩建議男朋友陪同觀看喔,讓他們懂得尊重和愛護女性。

@豆瓣  | 糖果魔法師。 評論《沙漠之花》2017-07-21 20:12:47

白絲帶:(男士反對「男性對女性施暴」運動別稱)

白絲帶運動(The white ribbon Campaign)是加拿大男士結束男人對婦女的暴力的運動。白絲帶,作為這個運動的標誌,寓意著男人對女人施暴這樣的事件不應該被寬恕。每年11月25日到12月6日,都有男人戴上白絲帶。

白絲帶在不同語境之下有不同的含義。與其他顏色的絲帶相比,白絲帶有時在政治運動中當作展示和傳播信念之用。那種情況下,白絲帶通常戴在衣服上或用宣傳資料(傳單、海報等)的形式替代。

白絲帶是1873年由Frances Willard創建的基督教婦女禁酒聯合會(縮寫:WCTU)的徽章。WCTU是全世界最早的未間斷的非宗教派別女性組織。白絲帶領結被選作純潔的象徵。比起更加現代的remembrance loop,WCTU傳統上傾向於使用蝶形領結。

白絲帶在近段時間最值得注意的使用時作為對女性使用暴力或其他相關用途的象徵。使用白絲帶作為美國或加拿大的州郡展覽會以及類似農業園藝競賽的標誌也有很長的傳統。

2013年,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成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致力於推動更多男性參與終止針對婦女的暴力的運動中來。

介紹轉自@百度百科

獵殺猛獁:白絲帶運動呼喚定義新的男性氣質標準            

文章連結轉自@酷兒們

你看!即使有些緩慢笨拙,世界在變得更好

有心人不會漠視不顧。

所以,女人啊,請好好愛你自己!

電影名稱:《沙漠之花》

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2日(周六)

               下午1:30~5:00

活動地點:大連開發區萬達金街附近

             (具體地址報名成功後統一通知)

活動報名請添加小秘書微信

微信申請時請註明 參加觀影活動

關 於 我 們


//同性戀親友會大連分會成立於2018年4月21日。親友會是服務於LGBT性少數群體的民間公益機構,倡導有、勇敢、責任的理念,聚親友之力,改善同志生存環境。志願者們通過各地公益活動幫助更多性少數群體探索自我,發現自我,提高自我認同,幫助父母接納孩子。//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影鑑賞 沙漠之花
    ——王爾德 沙漠之花是根據真實華莉絲·迪裡自身創作的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成。真實的反應了很多人不了解的非洲部分國家對女性殘忍實施割禮的現象。
  • 電影推薦 |《沙漠之花》
    當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我們理應追求自由、平等和尊嚴———DSERT FLOWER《沙漠之花》影片《沙漠之花》——華莉絲·迪裡 這並不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勵志片 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感到震撼,但卻無法體會到這痛苦的萬分之一。而主人公華莉絲·迪裡的真實人生,比電影更高尚也更殘酷。華莉絲·迪裡(Waris Dirie),第一位登上《VOGUE》的黑人女模特、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範之一、聯合國特邀大使、非洲聯盟和平大使。
  • 電影《沙漠之花》| 在漫長的黑夜裡,還有多少無法盛開的花
    當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我們理應追求自由、平等和尊嚴———DSERT FLOWER《沙漠之花》的電影上映。   01.結婚前夕,她赤腳逃亡,穿越整個沙漠尋找生命的尊嚴與自由。 華莉絲後來在自傳《Desert Flower》中把她的生命路程記錄下來,並在2009年被搬上熒幕,改編為同名電影《沙漠之花》。02.「割禮」——閹割的只是身體?還有心靈!
  • 《沙漠之花》: 真實的殘酷需要真實的對抗
    《沙漠之花》: 真實的殘酷需要真實的對抗《沙漠之花》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來自索馬利亞黑人超模華莉絲·迪裡的自傳而改編的真實故事,這部電影非常真實而殘忍的為我們展現了當今社會裡仍舊被「風俗」所毒害的黑人女人真實存在的悲慘一生。
  • 盛開的沙漠之花
    盛開的沙漠之花文/王玉琢孫海濱今年41歲的敖特根花出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七星湖北大門的西沙拉。談起沙漠生活,沒有切身感受的人可能覺得那是一種逐水草而居、賞大漠風情的遊牧生活。然而對於世代生活在乾旱沙梁地帶的牧民們來說,沒水、沒電、沒路的沙漠生活存在著極大不便。2004年敖特根花從學校畢業後,本有機會遠離沙漠的她還是選擇了回家鄉發展。因為她總覺得有一種情懷在綠色草原與黃色沙漠之間徘徊,說不定,她回去也能為家鄉做點什麼。「甚?要在沙漠裡種樹,快不要失笑了!」就在敖特根花回到家鄉後,當地政府要帶領當地農牧民在茫茫的庫布其沙漠種沙柳。
  • 第五期觀影|影片《沙漠之花》觀影分享
    《沙漠之花》,並現場分享觀影體會。        本期分享電影推薦人詠櫻。      我之所以推薦《沙漠之花》這部電影,是因為它深深刺痛了我。出生在非洲最東部的索馬利亞的華莉絲•迪裡(莉亞•科貝德飾)和千千萬萬非洲受「割禮」的女孩一樣,飽受割禮帶來的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割禮」這種落後的、不可思議的恐怖習俗打著為保證未婚少女的貞潔的旗號,實際上帶來的是身體的痛苦甚至死亡。
  • 《精彩電影賞析》之001:英國電影《沙漠之花》
    這是一部電影,記錄的卻是真人真事,看這部片子,從始至終,我的心一直揪著,想罵娘,想打人,想砸爛些什麼。所以賞析類的電影帖子,都難免劇透,故,請諸君先看影片,然後再看我的帖。今日正文:她叫「華莉絲」,非洲索馬利亞人。
  • 【探秘庫布其】沙漠之花的綻放之路
    【探秘庫布其】沙漠之花的綻放之路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03日 16:11 A-A+ ,這是敖特更花的治沙之路;從0到2萬多畝,這是她治沙的面積;從年收入不足1萬元到年收入超過20萬元,這是她沙漠「淘金」後的變化。
  • 《沙漠之花》讓人痛心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想去看這部電影《沙漠之花》,當時我和同事聊起一個話題,我說我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唇盤,我在想怎麼現在這個社會上還會有那麼落後的部落,就是在非洲衣索比亞。。同事就告訴我不僅僅是有這麼個部落,還有一個也是關於女性的洗禮,推薦我去看這部《沙漠之花》。。一樣讓人很不可思議,讓人痛心!其實這部電影在2009年就已經上映了,它是根據出生在索馬利亞的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的。但是如果沒人推薦 我也真的不知道會有這麼一部電影。。影片講訴的是主人公華莉絲人生的曲折經歷。。
  • 《沙漠之花》:全世界有1.3億女性深受其害,看完令人窒息的電影
    電影《沙漠之花》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件,講述的是索馬利亞姑娘華莉絲從小被實施了割禮,12歲時為了不嫁給一個可以當自己爺爺的老人,深夜獨自一人開始逃婚,一個人赤腳穿越沙漠,前往摩加迪沙的外婆家,之後在外婆的安排下,她去倫敦的索馬利亞使館當女傭,幾年後索馬利亞發生內亂,華莉絲藉機偷偷留在倫敦
  • 回顧| 「同看一部電影」之《沙漠之花》M19
    3.結尾出現了女孩赤裸著腳在大沙漠行走,和開頭有了呼應,仿佛又將人拉回現實。儘管沃莉絲通過自己的力量,讓世界人民對割禮這一陋習有了更多的關注,且呼籲做出禁止。然而數據顯示,每天接受「割禮」的女性達六千之數,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據。電影所帶來的衝擊力無疑是龐大的,而後也讓我忍不住思考。
  • Day 32|《沙漠之花》與女性割禮
    成婚前夜,她在夜色中離家,赤腳在沙漠中走了兩天兩夜,女孩對命運的無聲抗爭。清真寺裡的外祖母將她送上飛機,她在駐英索馬利亞大使館的親戚家裡做女傭,後來在快餐店打工時被著名攝影師挖掘而成為模特。傳記電影《沙漠之花》,聚焦全世界第一位公開談論割禮的索馬利亞女性Waris Diiriye.她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那年她五歲,被母親按在空曠野外的一塊大石之上,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年長的吉普賽女性手持帶血刀片,割掉她兩腿之間的生殖器,用刺槐打洞,再用線縫合。她因此感染,發高燒,昏迷一周,神志不清,醒過來時,是永遠無法再擺脫的生不如死。
  • 奈及利亞用《沙漠之花》向女性割禮開炮
    在2011年3月8日的國際婦女節上,奈及利亞將推出一部反映非洲婦女頑強生命力的電影——《沙漠之花》。這部電影根據黑人名模瓦裡絲?迪瑞的自傳體小說改編。瓦裡絲出生於索馬利亞,在三歲的時候經歷了女性割禮的痛苦,隨後在9歲的時候早早嫁人,可是她卻戰勝了這一切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最後成為了紐約市的一位超級名模。今年是國際婦女節第100周年紀念日。
  • 沙漠之花:你當勇敢,卻有力量
    在廣袤無垠的非洲大漠上,樂觀堅韌的沙漠之花頑強地開著,給這片荒漠帶來一線生機。在這個黃沙漫天的國度,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兒——華莉絲,看似平凡,但她卻改寫了非洲的歷史!12歲的她,赤腳穿越沙漠,沒有食物沒有水,靠著沙漠上那少得可憐的植物汁水,甚至還遭到獅子的攻擊,可是就在這樣的絕境下,華莉絲最終還是徒步穿越了整個沙漠來到了遠在摩加迪沙的外婆家。於是小小的華莉絲開啟了女傭生涯,這個女傭的機會還是她本不富裕的外婆拼盡全力幫她找到的。而相比她遠在沙漠的姐妹,她已是格外幸運。她的姐姐在割禮後流血過多而死亡,妹妹卻是由於難產死掉了。
  • 《沙漠之花》:一個女人的反抗之路
    ——西蒙娜·德·波伏娃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伴隨革命一般壯美的音樂,影片《沙漠之花》帶我們走進索馬利亞沙漠龜裂的大地,寸草不生的非洲大地,在黃沙漫天中,索馬利亞居民悠然生活,孩子們也似乎無憂無慮。然而當鏡頭突然轉向倫敦,裹著頭巾的女孩卻分外異常。
  • 是超模,也是一朵反割禮,舊俗,維護女權的沙漠之花
    為數不多的電影,看到結尾還沒反過勁來,有痛苦,有沉重,有震撼,也有希望和愛!簡介:電影根據索馬利亞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改編,講述的是牧羊女華莉絲從小深受殘酷的割禮,目睹了種種關於歧視女性的舊俗,十二歲時,父親逼迫其嫁給六十歲的老頭,隻身一個人穿越沙漠輾轉來到了倫敦,一次偶然的機會被發掘,並成為世界名模。
  • 雜文||《波斯王子:時之刃》美術鑑賞
    古代波斯就是這樣一個世界,它讓人有夢幻般的想像空間,我們努力在電影《波斯王子:時之刃》中向大家展現這一切。一直以來我們傾力製作史詩電影,從《世界末日》到《加勒比海盜》再到《波斯王子:時之刃》,都是這種有著無限想像力、壯闊場景和精彩動作表現的影片。」在有些視角方面,比如頭顱飛起著地的血腥場面,電影用慢動作的拍攝來展現,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華莉絲·迪裡:割禮中怒放的沙漠之花
    在看電影《沙漠之花》前,小編對黑人女性了解甚少,偶爾也只是會在新聞報導裡看到一些有點模糊的形象。但《沙漠之花》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一位美麗而傳奇的黑人女性——華莉絲 · 迪裡。《沙漠之花》電影沙漠之花劇照以放羊為生的她,在十二歲時為了五頭駱駝被父親嫁給六十歲的老叟
  • 華莉絲·迪裡:割禮中怒放的沙漠之花
    在看電影《沙漠之花》前,我對黑人女性了解甚少,偶爾也只是會在新聞報導裡看到一些有點模糊的形象。但《沙漠之花》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一位美麗而傳奇的黑人女性——華莉絲 · 迪裡。身世悽慘的牧羊女但是看了《沙漠之花》這部算是她的自傳電影之後,卻讓我們了解到即使是光環榮耀加身的模特,背後也會有其抗爭的一生。華莉絲·迪裡在索馬利亞沙漠裡出生,祖輩是放牧遊民。四歲時,她就被父親的朋友侵犯。
  • 看電影《沙漠之花》說說男女性割禮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看起來非常勵志電影,確是一部令人震驚、心痛,憤怒的電影。主演華莉絲·迪裡,一位超級模特,在當地的語言中意為「沙漠之花」,黃色的沙漠之花在電影中,象一根繡花針,輕輕刺進我們的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2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華莉絲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和母親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