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刊 | 總第2114期
新冠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不少名人也紛紛中招,甚至不幸因此病逝。其中一位老人的離去,讓不少功夫愛好者深感惋惜,他就是96歲的葉問弟子——何金銘。
何金銘拜入葉問門下之時,恰逢他而立之年,此後跟隨葉問學習詠春,後來前往加拿大定居,成立了加拿大何金銘詠春拳會。在坊間流傳的多個版本的「葉問十大弟子」中,何金銘都名列其中,屬於爭議很少的葉問重要嫡傳弟子。
在詠春的發展歷史上,葉問承前啟後,他既將所學武藝融會貫通,又培養出眾多優秀弟子,進一步發揚詠春的魅力,讓詠春在世界範圍內開枝散葉。
像葉問的弟子梁相,就發揚光大了詠春中的標指這門技藝,享有「詠春標指王」之名。李小龍則突破詠春的藩籬,進一步創立了截拳道,並憑藉自身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詠春。而何金銘的貢獻在於讓詠春在海外,特別是加拿大流傳開來。
詠春如今擁有的巨大影響力,離不開以何金銘為代表的詠春武者們身體力行的推廣,同時詠春在電影中的逐漸崛起,也讓詠春的傳播如虎添翼。
回首功夫片史上的詠春影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恰與現實生活中詠春影響力的擴大同步。在那些電影當中,有著詠春發展的重要記錄。
詠春作為一門獨特的武藝,在功夫電影中亮相,可以追溯至1956年的香港電影《永春三娘與洪熙官》。在這部電影裡,詠春作為女主角傍身的武藝,並沒有被濃墨重彩地表現,與之相反,片中出場的洪熙官,是電影裡重點表現的人物。
![]()
作為清代有名的武術高手,洪熙官是所謂「廣東十虎」之一,在兩廣、福建地區聲譽頗隆,又是洪拳的創始人。洪拳和詠春兩大拳種,本身就有著糾纏不清的淵源,兩者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中,也可以說是一種緣分。以至於後來的很多功夫片中,有詠春的地方,往往就有洪拳亮相。比如1974年,張徹就專門拍了一部《洪拳與詠春》。這部作品圍繞著洪拳和詠春起源的一些傳說來展開,內容七零八落,在連貫性上非常差。但是這部電影由劉家良擔任武術指導,因此在動作場面上水準非常高,各種武學紛紛亮相。除了洪拳和詠春之外,還有鷹爪功、虎鶴雙形拳、硬氣功以及鐵布衫等,趣味性較強。在推動詠春這門拳種作為電影主角的過程中,洪金寶功不可沒。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洪金寶拍攝了兩部詠春題材的電影,其主角均涉及梁贊。作為詠春拳發展歷史上的一位大家,梁贊本領過人,對於詠春有著極高的造詣,作為電影主角分量和傳奇性都是足夠的。
![]()
1978年的《贊先生與找錢華》,開始把目光單獨聚焦在詠春這門拳種身上。電影的內核是一個學武復仇的老套故事,但是在對於詠春的呈現上,很少有電影像《贊先生與找錢華》這般紮實細緻。電影裡關於詠春的段落硬橋硬馬,在片中觀眾可以看到詠春是如何對抗其他武術門類以及長兵器的,其中一對一的拆解打鬥,以及對於八斬刀和六點半棍的介紹,堪稱「詠春入門教科書」。1981年的《敗家仔》,主角同樣是梁贊。當年24歲的元彪正處於當打之年,由他來飾演梁贊可謂恰如其分,和元彪搭戲的演員,還有當時尚未以殭屍片揚名的林正英。
兩部片子在動作設計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有著那個年代裡功夫片對細節的苛求,對功夫本身的呈現更多一些。
![]()
從劇情上看,《敗家仔》是《贊先生與找錢華》的前傳故事。這個時期關於詠春的電影,還只是停留在挖掘詠春早期的秘辛,不過圍繞詠春高手的傳奇展開講述,這樣的方向已經基本確立,但是尚無系列化發展的傾向。在對詠春的表現中,大量一板一眼的招式,對觀眾起到了類似於科普的效果,只是這些埋下的種子,要在二十多年後葉偉信導演的《葉問》那裡才生根發芽,長為參天大樹。這兩部關於詠春的電影,為後來的香港功夫片埋下了伏筆,其中「找錢華」這一角色,明顯對應詠春宗師陳華順。梁贊一身武藝,除了傳給自己的兒子之外,唯有弟子陳華順一人盡得真傳。早期電影涉及詠春,並無太多附加意義,其實就算把詠春換成洪拳、形意、太極等其他拳種,也並不影響影片的故事性。在前葉問時代,詠春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在電影裡形成巨大的聲量,直到2008年電影《葉問》的上映。在香港功夫片對於各種人物題材(比如黃飛鴻)逐漸開掘殆盡的情況下,還沒有被過度消耗的詠春逐漸成為功夫片的一個富礦。正是有了之前電影對於詠春的描繪做鋪墊,梁贊的徒孫——葉問就此走入了香港電影人的視野。1996年,當時正在阿根廷拍攝《春光乍洩》的導演王家衛,動了拍一部功夫題材電影的念頭。當時他的計劃是拍攝以李小龍為主題的電影,但是在看到一段葉問的相關視頻之後,他改變了主意,決定拍一部關於葉問的電影。於是2000年,經葉問之子授權,王家衛決定正式開始籌備《一代宗師·葉問》。向來慢工出細活的王家衛,在拿到葉問之子的授權後,因為正忙於電影《2046》的製作,暫時沒有對這部電影分出太多精力。就在王家衛拖延的時候,黃百鳴旗下的東方電影投拍了由葉偉信執導、甄子丹主演的電影,同樣題材關於葉問,甚至連名字都是一模一樣的《一代宗師·葉問》。面對這種情況,王家衛十分憤怒。最後雙方各退一步,黃百鳴把電影名字改成《葉問》,而王家衛的電影則改稱《一代宗師》。
1994年,袁和平曾拍過一部電影名為《詠春》。不過這部電影裡的詠春是女主角的名字,所以此詠春非彼詠春,然而參演此片的甄子丹卻不曾料到,未來自己會和詠春這門功夫結下長達十年的緣分。
![]()
2008年上映的《葉問》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加上2008年中國正好舉辦了奧運會,《葉問》的基調恰巧和當時蓬勃的民族自豪感合拍,因此葉問這個武學宗師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此後十年,《葉問》系列連續拍出四部電影,詠春宗師葉問接連對陣日本武士、洪拳高手、西洋大力士、拳王泰森、美國軍官……葉問的拳頭所到之處,各類武學高手如風行草偃,可謂「以武服人」。當年王家衛看到的是葉問去世前拍攝的視頻,這段影像在《葉問》系列的完結篇裡面,由甄子丹在片尾最後做了演繹。詠春發展歷程的厚重與這10年來《葉問》系列電影的情懷疊加在一起,讓《葉問》系列成為了一個華語功夫片中不可超越的一個高峰。藉由《葉問》系列電影,詠春進一步擴大了其在海內外的影響力。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在火爆程度上肯定不如葉偉信的《葉問》。
梁朝偉飾演的葉問較之於甄子丹版的葉問,在氣質上更偏於儒雅內斂,這也註定了兩部電影在受眾的重合度上存在差異。但是《一代宗師》確實享受到了葉問這一角色名聲大振之後帶來的紅利,吸引了更多觀眾。
![]()
不過與其說《一代宗師》是在講葉問,倒不如說是在拍宮二。王家衛無意為詠春這門拳種樹碑立傳,他所想的是刻畫一個民國動蕩歲月裡的武林群像,詠春只是其中一種,過於陽春白雪的表達難免影響了受眾群體的範圍。在《葉問》之後關於詠春的電影裡,邱禮濤的兩部電影《葉問·終極一戰》和《葉問前傳》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作品。邱禮濤在這部電影裡對於文戲的處理比較一般,而且演員陣容也和葉偉信的《葉問》系列有所交集,像飾演葉問的演員杜宇航在《葉問2》中有過出場,而樊少皇更是在《葉問》前兩部中出演重要角色。雖然該片拉來了葉問之子葉準出境,但是在文戲武戲都不夠精彩的情況下,實在讓人很難看進去。2013年上映的《葉問:終極一戰》,葉問這一角色由黃秋生飾演。這部電影還有另一個名字《葉問終極篇之香江歲月》,既然是終極篇,葉問在年齡上的設定就比較大,加上黃秋生對於打戲並不擅長,所以這部電影偏於懷舊基調,打戲也不出彩,全片最大的亮點就是塑造了一個煙火氣繚繞的葉問。至於袁和平的那部《葉問外傳:張天志》,算是《葉問》系列電影衍生出來的產物,可惜打戲偏於陳舊,文戲也沒什麼亮點,所以上映後反響平平。如今世界範圍內的詠春拳,打著葉問名號的親傳、嫡傳、代傳、再傳弟子,何止千萬。如此數量龐大的人去學習這門功夫,可以預見詠春的影響還會持續擴大,但是電影人們再想拍出一部比肩《葉問》主打詠春的功夫片,難度實在不小。如此看來,詠春題材的功夫片,在葉問這個角色被過度消費之後,可能也會步入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後塵。現實中的詠春高手去世,功夫片裡的詠春江湖恐怕也將後繼無人。
【文/趙春暉】
![]()
近期熱文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媒體主張: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