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馬家胡同「胡同主事」的一天

2020-12-28 北京通州官方發布

昨日早上 7 點半,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馬家胡同的「胡同主事」高崇豔大媽和往常一樣手拎掃帚,步履匆匆走出家門,巡查走訪、清掃胡同、宣傳垃圾分類、胡同議事廳開會……開啟了她忙碌的一天。

馬家胡同位於有百年歷史的南大街,這裡屬於通州區的老城區,小巷狹窄、出租戶多、停車密集、往來人流量大,管理起來不容易。2017年「主事」制度在這裡落地生根,一群善於處理問題、受居民認可的退休大爺、大媽,被居民推選為「胡同主事」,在他們的努力下,老胡同煥發了新活力。

7:30 一天的工作從入戶走訪開始

入戶走訪

指導垃圾分類

「疫情防控常態化了但意識不能放鬆,尤其咱這大雜院,大家進出一定戴好口罩,家裡做好消毒。另外,垃圾分類咱得從源頭上就得做好嘍。」早上7點半,趁著居民們還沒上班,高崇豔就在胡同裡巡查、逐戶走訪,在一戶居民院內,高崇豔一邊叮囑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從兜裡掏出小民情日記本,記錄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並進行指導。「分類垃圾桶都發放給每戶了,咱得正確利用,把可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分開裝。」

高崇豔介紹,入戶走訪宣傳是「胡同主事」最基本的工作。「別看胡同只有200多米,每天都得來回遛上二十多趟,入戶宣傳垃圾分類、排查安全隱患,遇到突發情況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就通過手機微信群向社區上報,民情日記上則記錄著每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平時走訪時不斷及時補充更新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高崇豔猶如胡同居民的管家,每天面對的都是瑣碎的民生小事。

8:30 胡同議事廳共商垃圾分類

張貼宣傳頁張貼宣傳頁

10:00 胡同口值勤把好安全關

聽居民心聲聽居民心聲

「您不住在這條街吧?得配合測體溫。」在胡同口的值勤崗,高崇豔對進入南大街的每個人逐一測體溫,並仔細查看陌生人員的健康寶。「老城區出租戶多,容不得一點馬虎。」一個小時的值勤結束,雖然站在太陽傘底下,但她頭戴的小紅帽邊緣已被汗水浸溼。

值勤回家吃午飯的路上,高崇豔又遇上了幾位居民諮詢事情。邊走邊聊,她回到家已經快12點了。此時,老伴兒已將熱騰騰的飯菜端上桌。

胡同議事廳的小會議

13:00 翻日記梳理居民訴求

翻閱民情日記

匆忙吃過午飯,高崇豔翻出了自己的民情日記,上面記錄著上午還沒辦完的居民求助,她要一一梳理,然後聯繫社區處理。當上胡同主事至今,這樣的工作日記本她已經積攢了一大摞,裡面記錄著工作的點點滴滴,有每天做完的事,也有明日計劃、本周計劃和每月重點工作等內容。

14:00 步履匆匆服務不停歇

消毒消毒

下午兩點,高崇豔又開始了早上的忙碌節奏:清掃胡同、消毒、巡邏走訪、入戶宣傳、匯總居民需求……幾乎一刻都沒有閒下來。

「胡同主事工作很繁瑣,看似都是小事,其實不然,如果哪一件事情沒辦到位,對居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需要我們既專業又要用心。」高崇豔說,為了更好服務居民,她還在不斷學習「充電」。問起是否後悔當初的選擇,她笑著說:「其實,居民也帶給我很多感動,每次聽到他們說感謝的話,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18:00 結束一天的忙碌

叮囑居民注意安全

晚上沒有排班值勤,傍晚六點,高崇豔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家路上,看到一位居民正在苫蓋房頂,她走上前叮囑他注意安全。

一天下來,她的微信 步 數 顯 示 18000 多步。她說自己每天都要走 15000 步以上,有時能超過2萬步。

在中倉街道,像高崇豔這樣的「胡同主事」 還有很多,除了南大街的蓮花寺、白將軍、悟仙觀三家社區,另外 10 餘家社區也早已推行「樓門主事」制度。這些「主事」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帶動著每個家庭、每個社區一起參與到志願服務中來,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麗君

編輯:楊莉

責任編輯:李豔波

相關焦點

  • 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黨委書記高豔輝的節後第一天,開始忙春節活動
    高豔輝(左二)在「議事廳」和胡同主事們開「碰頭會」。道路坑窪,危房眾多,幾年前的通州區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還是一處讓人「犯難」的所在。高豔輝上任後,「腳邁居民家,心想居民事」,帶著社區來了一次華麗轉身。
  • 360全景漫遊十八個半截胡同,來看一看通州老城最後的記憶
    為此,通州八大遊特意為宅在家的您準備了「雲遊」通州系列,足不出戶也能掌中遊通州,在家看穿通州的大街小巷,感受通州非遺文化,為您在沙發遊樂場上增添一項全新的項目!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通州八大遊小編邀請您拿起手機,在雲端來「逛一逛」咱老通州的胡同——十八個半截胡同!
  • 周村·胡同記憶:梅家胡同的老房子
    這條胡同叫做梅家胡同,是周村古商城的大街東邊的保安街上的許多胡同之一。保安街如今也已經進行了開發,街道比原來寬了,路兩邊的老房子也基本都沒了。 過去保安街路東由北向南依次有馬家胡同、尚家胡同和勞家胡同,路西則是旗杆胡同、電話胡同、梅家胡同、石家胡同和新街。梅家胡同就是保安街路西由北數的第三條胡同了。
  • 長辛店街道未訴先辦 協調拆除胡同危牆
    豐臺區長辛店街道在日常工作中,通過「未訴先辦」主動服務作為,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危牆拆除後米家口胡同位於長辛店街道東山坡社區,東西走向的胡同道路連接了京周路和長辛店大街,是周邊居民日常購物、休閒的重要通路。
  • 通州這6000多戶快看!
    各標段劃分圖,具體以實際為準 1標段 項目位置:通州區南大街,東至安家大院,西至南大街,南至馬家胡同 4標段 項目位置:通州區南大街,東至中街,西至南大街,南至紫竹庵胡同,北至馬家胡同。
  • 胡同檔案丨育群胡同
    胡同檔案丨育群胡同 2020-08-06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逛胡同丨義達裡:鬧市中的「桃花源」
    走,今天咱們一起去逛逛~北京胡同的名字有的來源于姓氏,如方家胡同、夏家胡同等;有的來源於胡同裡的店鋪,如胭脂胡同、方磚廠胡同;有的來源於古代的功能,如順天府學所在的府學胡同,有錢局的錢糧胡同等等。這個「義達裡」究竟是什麼意思?
  • 「魯智深」飾演者臧金生做客胡同裡的百家講壇
    5月25日下午,由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管理科主辦,社戲團隊承辦的第二十一期「胡同裡的百家講壇」在大鐘寺社區活動室開講;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 從五道營胡同改造看開封胡同未來
    本期主要內容是五道營胡同,先介紹一下胡同的歷史吧!五道營胡同,明朝屬崇教坊,稱武德衛營。據傳此地為明朝守城的兵營駐地,故名。清朝屬鑲黃旗,稱五道營。武德衛營,即武德衛駐地。民國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小頭條、小二條併入,改稱五道營胡同。
  • 作為北京婚紗攝影新聖地的化家胡同,曾是街巷治理老大難
    可走進朝外南大街附近的化家胡同,路兩側花箱中一簇簇中心是紫色、淡黃色,底部幾層是綠色的闊葉植物,為街景增添了勃勃生機。「這是紫白菜,不僅能過冬,還有紫色、綠色做點綴,比較適合冬天種植。」朝外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利傑告訴記者,別看現在化家胡同寬敞整潔,三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
  • 胡同西餐尋味記|胡同裡的12家西餐廳
    本期我們推薦了 12 家胡同裡的西餐廳,希望能為你的胡同之行帶來更多選擇。而拼歷史,方家胡同一樣有料,早在元大都時代就開闢了這條胡同,清代的火器營馬隊也曾駐紮在這裡。胡同 13 號、15 號曾是循郡王府(循郡王,乾隆皇帝第三子),建國後曾任方家小學校長的老舍曾在該處居住過。
  • 赤峰街的老胡同
    最早的赤峰街道圖是1914年(民國三年)由赤峰縣知事葉大匡繪製的《赤峰縣街道圖》,葉大匡在圖上記載:「赤峰有東西大街六道,至長者達約六裡,街道寬坦,天然馬路,居民計五千戶,大小商店計八百餘家,鄂博山屏其前,英金河帶其後,誠是為熱屬之巨鎮也,若無街道詳圖可乎?現政府將闢赤峰為商埠,已則街道之推廣、建設之規劃,尤必賴圖以資參證,是斯圖之作又何可緩焉。
  • 「海味兒」飄香北京胡同
    直到開展前最後一刻、海報必須印上logo的時候,活動名字才在腦門一拍中匆忙敲定。  「就叫『北京one』。」  「您好,我是朝陽門街道的,加個微信吧!」  「復盤第一年藝術周的時候,我們覺得還是沒有打破空間,還是在劇場裡、在白盒子裡,這不夠生動,少了份鮮活感。我們想真實地融入城市生活與城市人群裡面去看,去觀察和感受人。」牛瑞雪說。
  • 北京東城區:老胡同華麗轉身展現新時代風貌
    為了改善胡同環境,社區決定對東四九條胡同實施停車自治管理,打造不停車街區。討論中,大部分居民表示同意胡同實施不停車,但也各有顧慮:「若車不停在胡同裡,還有哪些就近的地方可以停?」「家裡有老有小,萬一有緊急情況,車如果停遠了,耽誤事兒怎麼辦?」……   胡同建設離不開居民的參與。
  • 天天說胡同,「胡同」到底神馬意思,原來是蒙語!
    原來很多胡同裡都有水井,所以一種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胡同」就是蒙語「水井」gudum的音譯。很多胡同的名字,也與「井」有關,比如三井胡同、三眼井胡同、大甜水井胡同、西水井胡同、東水井胡同、高井胡同、井兒胡同、龍頭井胡同等等。
  • 劉靜怡:史家胡同博物館見證老城保護
    在北京,有這樣一條胡同:700多米的長度,700餘年的光陰。這兩個數字代表的,是無數名人匯聚起的風華絕代,這就是史家胡同。從地鐵5號線燈市口站出來向北走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見馬路對面的史家胡同。我國首家胡同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就在這條胡同中。它是一座記錄了史家胡同歷史與文化、承載老北京記憶的胡同博物館。
  • 剛剛,通州2020年學區公布!快看你家調整沒!
    涵蓋小區有:東閣雅舍、永順西裡、馨通家園、在水一方、永順南裡、永順南街小區、財富東方、永順南街236號院、永順南街190號院、幹休所永順西街66號、通惠北路小區、取中莊、鄧家窯村民等。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胡同的故事》,收集了冰心、季羨林、汪曾祺、梁曉聲、畢淑敏、王蒙等四十幾 位名家的散文,各人講述了有關北京胡同的故事。這些作家中,有些在胡同中居住了數十年,有些則只是於胡同中短暫居住,每人對胡同都有著不同的感情與感受。
  • 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胡同因此靜下來
    長安街往北、金寶街往南,一條東西走向的胡同就是西總布,它擁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澱,國民黨元老李濟深、桂系將領李宗仁舊居,著名漢學家費正清舊居,李鴻章祠堂均位於此。儘管地處黃金地段,但西總布仍有著和北京其他胡同一樣的頑疾。「架空線如『蜘蛛網』、開牆打洞、違建密集、機動車亂停亂放,真是鬧哄哄一片。」老住戶秦芳敏回憶。
  • 京華物語⑤|鉛筆畫下的老北京胡同,美翻了!
    第五期「京華物語」欄目,我們從畫家況晗作畫、陸原撰文的《樹影 鴿子 人:胡同北京的生趣與鄉愁》中摘取了精美的圖文,透過它們,仿佛可以瞬間穿梭回到那個昔日的北京城。這些鉛筆畫所繪胡同景象,隨著舊城改造和翻修,如今的面貌已經大有不同,但那裡的情韻卻至今未變。本文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撰序言,第二部分為書中正文內容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