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讀的100本書 | 書單+書評+心得

2022-01-04 wendyweiww

方式、方法及選書

同時讀三本書:一本輕鬆好讀的書(短中篇小說或者隨筆散文)、一本稍微難啃一點的書(如哲學類的書或者古典長篇小說)、一本英文書或者專業相關的書。

這樣可以適當切換思維模式,這本讀累了就換另一本放鬆一下,親測可以提升閱讀效率,保持讀書的樂趣 (如果同時看三本類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書,像我這種水平的讀者大腦估計會爆炸的。)

筆記讀書法:在大約讀到100本的三分之一的時候我開始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的筆記讀書法(後面的書單裡有這本書),可以防止讀完就忘完了的現象。

選書:我手機備忘錄裡有一個無限添加的to do list,只要看到有朋友或者喜歡的作家推薦我感興趣的書就會把名字加進去,看完手頭上的書的時候就會把這個list拿出來看看接下來想看哪本。

選書的標準只有一個:個人喜好。我幾乎不會強迫自己看不喜歡的書。我最喜歡看小說、心理學和社會學相關的書,也在今年慢慢開始看哲學入門的書。因為二月到五月在時尚公關公司實習的緣故,今年還看了很多時尚類的書。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也許有人會反問,那花時間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尤其是讀那麼多跟學習/工作沒有任何關係的「閒書」? 

我現在可以以親身經歷回答:

1.可以充實空閒時間,減少焦慮,讓情緒更穩定

2. 解答心中存在的疑惑。尤其是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這一點作用最直接。

3. 提高專注力。讀書是我個人最容易能體驗到「心流」狀態的事情。

當然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是可以讓我開心和滿足——這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

如果暫時還不能環遊世界,不能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那麼至少可以保持對事物源源不斷的好奇心,努力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去觸碰這複雜多樣、變幻莫測的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當然,一年之內讀這麼多書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八月底剛開始上研究生的時候時間沒有安排好,因此年底的時候為了把進度趕上來有些書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導致有幾本書只能淺嘗輒止,這是遺憾,今後有機會一定再細細讀一遍。

不過今年要開始找工作了,肯定沒法再看這麼多書 (說實話100本這個量對工作和學習處於較忙碌狀態的人來說是很不現實的,所以除非像我一樣某段時間極其閒,否則不推薦把目標讀書量定得這麼高),但是看書的習慣還是會保持的,畢竟攢了很多想看的書還沒有看。

下面的十本書是我完全按照個人喜好選出來的。考慮了半天還是把「最推薦的10本書」改成了「最喜歡的10本書」,畢竟閱讀說到底是很私人的一件事。

《島上書店》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關於政治、上帝和愛,人們都講些無聊的謊話。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本書?」 

後面的100本書的完整書單我大致分成了小說類、散文隨筆類、人文社科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時尚類、其他類(專業和工作相關/效率提升),以便點開這篇文章的各位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瀏覽。

如果能給各位的書單增加一兩本書,我就很開心啦。

相關焦點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因為我在2019年,分別參加過兩個和閱讀有關的訓練營,一個是和提高閱讀速度有關,一個是和提高閱讀記憶有關。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但是現在回頭再看,我在書評私教班2個月時間內,只讀了8本書的收穫,卻遠遠大於之前的100本。我從18年底開始學習自媒體寫作,到現在正好滿2年了,第一年用了洪荒之力去寫,統共就上稿了4篇文章,這可憐巴巴的4篇上稿文,不但折磨得自己快要發瘋,而且寫完之後,完全沒有啥心得。
  • 2020年一年讀400本書的人,精心為你準備了誠意滿滿的書單和書評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我讀書400餘本,精心挑選一份書單,並贈送一句話書評,如下:1、《魯迅全集》書評:魯迅,再怎麼讀都不過分。2、《沉思錄》書評:跑步時聽的最多的一本書。3、《曾國藩》書評:曾國藩的際遇,我們可能碰不到,但寫日記的習慣,我還可以堅持。
  • 與比爾·蓋茨同讀一本書
    這個夏天,比爾·蓋茨一如既往分享了他的夏季書單。有所不同的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他似乎有意推薦更多關於探索和拓寬認知與心靈的書籍。不妨將以下書單放進收藏,閒暇時光,與比爾·蓋茨同讀一本書,來一場精神上的同行。《擁抱可能》伊迪絲·伊娃·埃格爾(Edith Eva Eger)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記錄與心靈撫慰指南。
  • 1年讀100本書,就是會閱讀嗎?
    聚會的時候,她也常說,自己每年都能讀100多本書,這個數據對讀1本書都犯愁的我們來說,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那次我問她關於一本書的內容時,她卻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我才意識到盲目地多讀書,卻沒有真正地「據為己有」,只會營造一種自己讀了很多書的假象,卻不會對自己的提升有絲毫的影響。
  • 2018新京報年度好書入圍書單|生活+新知
    今年,《新京報·書評周刊》十五歲了。回頭望去,十幾份「年終總結」在一起,已然形成了一份關於文化和思想變遷的時代記錄。我們慶幸自己不曾缺席。從創刊至今,《新京報·書評周刊》一直堅持「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每一年的年度好書評選,都以每本書的專業品質和文化品格為標準。我們更關注那些尚未獲得聲名與榮譽,或者尚未進入多數讀者閱讀視野的作品,以拓寬我們共同的認知。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1940/出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出版在這8本書中,推薦大家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3本書。
  • 書單5月看了11本書,重點看了莎士比亞!
    所以有時候讀一讀經典作品,也會給與我們自省的力量。 6.《李爾王》除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這本《斯通納》是我這個月最推薦的書。起初看這本書真的很無感,但是後期慢慢發酵的感覺給我很深的觸動。這本書和斯通納的一生一樣,平淡無奇,波瀾不驚。
  • 薦書|亞馬遜推薦的一生要讀的100本童書書單
    賣書是亞馬遜成立時的主營業務,在圖書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大量的圖書銷售和用戶評價數據,亞馬遜編輯推薦的「一生要讀100本書」的書單(100 books to read in a lifetime)早就成為了其圖書銷售頁面的保留節目。
  • 「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揭曉,涵蓋政經人文社科等領域
    9月23日下午,《新京報》「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揭曉禮在北京舉行,通過不同領域的專家評委、線上讀者和現場觀眾投票,最終在100本提名書單中決選出了影響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40本書。100本提名書單的篩選過程於2018年春天開始籌備、啟動。
  • 「全家共讀一本書」獲獎書評欣賞(一)
    一本書中看世界,一本書中讀人生。
  • 「拉片」+「導讀」,100部電影和50本書,寶貝你的寫作有救了!
    100部考前必看電影/ 雙擊圖片即可放大印象在每年舉辦的「考前必看的100部電影」觀影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員解決了觀影的「量」與「精」的問題,影片展映過程表現為「拉片課」,由專業教師全程跟蹤,隨時答疑,並在映後組織學員進行交流討論。
  • 外文書單推薦:2018 不該錯過的 21 本書
    以下是我推薦你在 2018 年閱讀的 21 本書,相信讀完這些書你會變得更優秀、更強。《深度工作:在注意力分散的世界實現專注成功的規則》(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作者 Cal Newport。
  • 2018英文書單 | 快加入這個不貪心的計劃——一年6本!
    讀英文原版的flag立了多少次?倒了多少次?(此處突然一片沉默.)不管,2018一起再立一回吧!畢竟有Kindle在手,讀英文既有生詞提示又有即時翻譯,堅持下去,改變能改變的自己!今天給大家推薦2018英文書單,尋夢奮鬥、經典社科、歷史推理、個人提升,任君挑選。
  • 2020年部分總結&從去年的書單中推薦5本書
    去年比較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不管從看書還是看電影數量,都比前幾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去年原本計劃看30本書,實際完成26本,勉強靠近目標。我知道這個閱讀量並不算高,但對我來說很知足了,因為前幾年的閱讀量很少,連看電影的片數也才20來部,去年提升到43部,我對這兩個數據還是比較滿意的。
  • 讀100本書,和把1本書讀100遍,哪個更有幫助?
    文/更讀書社這兩天在豆瓣看到一個話題:讀100本書,和把1本書讀100遍,哪個更有幫助?圖源網絡這個說法明顯有誇張的成分,因為把書讀上100遍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也無從證明是讀100本書好,還是1本書讀100遍好。所以換個說法,100本書和100遍的問題其實還是大量閱讀和精讀的問題。
  • 乾貨 | 娜寶好睡眠中英文書單私藏全公開(中)
    如果你在看這本書的簡介、書評時不停的心裡點頭:嗯,這就是我希望中我的家庭、我的寶寶的生活狀態。那這本睡眠書就有非常大的機率適合你。所以理所當然的入了這本《Baby411 8th Edition》2018年第八版。把個人好感之外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也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 筠筠的2020年書單
    這是筠筠在2020年讀的書。知識,是我和爸爸送給你的最好禮物。 筠筠2017年的一歲前書單,小筠筠的2017年書單2018年的兩歲前書單,小筠筠的2018年書單2019年的三歲前書單筠筠媽的2019年書單小盆友出生到現在看過的書和讀書反饋基本都在上面啦,想參考的請自己點開看哦。
  • 讀書不寫書評等於白讀?怎樣寫好一篇書評?好書評的標準是什麼?
    來源:讀旅世界認證書評人,終身學習者ID:carrie-0904作者:流浪世界有一天,我心血來潮突然打開了某app,發現自己的主頁有三個字:書評人。哦!原來我還有一個身份標籤是書評人。雖然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情,但又很少去提它。為什麼呢?沒有為什麼。
  • 免費讀100天紙質書,2020年送你的第一份禮物
    小木屋將在2020年1月2日-9日搬倉,期間停止發貨,一定要在2020年1月1日前借書哦。(二)免費讀100天紙質書參與「免費讀100天紙質書」只要199元,累計寫書評打卡40天(不需要發朋友圈),到期全額返現。
  • 「100本經典」書單(2020版)發布
    2018年4月,學校發布了「一百本經典」書單(2018版),倡導交大學子在大學裡「閱讀100本經典」,開展了一系列常態化的校園經典閱讀活動。兩年來,交大學子以書會友、以讀促悟,使讀書成為交大校園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