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店老闆不會告訴你的七個秘密..
    時間臨近五一,許多手機店又要開啟新一輪的促銷模式,在節日促銷之下許多人會抵不住誘惑,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購機前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注意。
    
    機哥從HTC巔峰時代開始在手機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好幾年,許多手機店裡的潛規則,可能你身邊做賣手機的朋友都不會告訴你。
    今天,就讓好機友給大家來抖抖料。
    1.為什麼有些水貨機器便宜那麼多?
    原因之一是稅收,首先國外部分地區稅收很低機器便宜,其次商家有特殊渠道可以拿到比國外零售價更低的機器,這兩點加起來水貨的價格優勢就很明顯了。
    
    除了稅收之外,國外某些機型會配送諸如定製耳機等配件,但到你手上之前已經被部分商家替換成其他耳機甚至假貨以降低成本。原裝配件則被拿去高價出售,劣質配件丟給購機者,反正售後都靠推脫。
    不要輕信「沒利潤」,沒有不賺錢的商家,只有賺多賺少而已。
    2.水貨機器不同版本可以隨便買嗎?
    買手機是一件花錢還費心的事情,所以必須不能太隨便。
    根據不同市場需求,各個國家發售的機器都存在一些小差異,比如網絡支持、CPU頻率等等,HTC以前最常做這件事情,最不能買的是日本、韓國以及有鎖的機器。
    
    如果你不懂的話,商家拿日版或有鎖機便宜幾十塊錢賣,但與港版之間拿貨差價可能就少好幾百,以後還有可能會出現無法上網、無法升級系統等問題,用起來相當麻煩。
    所以,千萬不要貪便宜選擇日版、韓版等有鎖機型。
    3.買手機最常用的騙術是什麼?
    既然是水貨就會分為很多版本,常見的是拿有鎖機來充港版、拿低配來充高配,其中最怕還是翻新機。
    以最熱門的iPhone為例,某些奸商會將有鎖機、二手機翻新外觀,並將序列號、版本號修改為未激活的國行新iPhone,再貼上一塊錢一張的「進網許可」證,搖身一變身價翻了好幾倍。
    
    在光鮮亮麗的外表現,可能藏著拼接的軀體,改過序列號的機器可能機哥自己都看不出來,這樣的手機你敢買嗎?
    建議購機時貨比多家,選擇店面大、價格中上看起來靠譜的店家。
    4.行貨手機可以隨便買嗎?
    大多手機店什麼火就賣什麼,有一點你需要注意,國產手機(小米、魅族等)以及iPhone、三星等國行版機器都不能隨便在小店買。
    大多數非官方授權手機店機器價格都會偏高,比如1999元的小米5可能在店裡要賣2599元,iPhone跟電商價格相差無幾,看起來是省了一點沒錯,不過...
    
    許多小店出售的機器質量無法保證,就像上面說的有鎖iPhone改國行等問題,並且不能提供發票等售後必須用到的憑證,出了問題容易推卸責任,保修無門。
    既然有買國行的錢,那幹嘛不在官網&指定專賣店買呢?
    5.完善的售後就是扯淡
    許多只有幾平米的手機店,都會承諾出售的機器「7天包退、15天包換、1年保修」等等,但其實很多時候交了錢就變了,即便是以後機器出現非人為損壞,也會收取你高昂的維修費用。
    
    顧客手機壞了,拿著不具法律效益的售後單據和小店檔主吵紅了臉的事情很常見,最終要麼妥協、要麼不了了之,小店能給你好好解決售後問題的很少。
    如果你不嫌麻煩,可以選擇撥打12315舉報並投訴,如果人家願意受理的話。
    6.手機配件就是個坑
    機器利潤並不大,配件利潤才是真正的可怕。
    舉個例子,你看起來覺得很棒的矽膠手機殼,可能批發市場只要2塊一個,但在加上了1塊錢的包裝之後,這款矽膠殼就要賣80~200元,利潤達到上百倍。
    
    同理,還有非常多顏色鮮豔的數據線、保護殼等等,這些東西只是外觀好看,成本最多只要十幾塊,但你卻要花上百元來買單,不划算之餘質量也不讓人放心。
    聽機哥一句勸,拿你在店裡買配件的錢上淘寶逛一圈,會有驚喜的。
    7.只要還有賣就都是新機器?
    這也是扯淡,很多時候作為店家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自己的質量。
    以三星、iPhone等水貨為例,建議在上市半年內購買,時間長了市場就會逐漸出現一些二手翻新機、有小暗病的瑕疵機等等,一時貪便宜就容易被騙。
    
    手機內部的電子元件屬於損耗品,正常情況下是不推薦生產兩個月以上的庫存機器,所以如果你想購買冷門機型,機哥則建議儘早啦。
    總結:
    無論是買什麼東西,歸根結底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太過於貪小便宜,在沒有靠譜渠道的前提下,水貨手機請儘量選擇港版,並在上市半年時間內購買,貨比多家,找靠譜的手機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