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電影局公布了全國影院開放時間,這讓一眾影迷欣喜若狂,大家緊拽手中的電影票,期待在大熒幕上看到華語電影從寒冬中復甦的一刻。
公布的上映與即將上映的片單裡,如同遲到的盛宴,商業、文藝、動畫,類型多樣,題材從勵志、親情、偵探等。
作為選擇困難症的我,在片單中反覆糾結著藝術和商業,最後還是選擇自己的初心——《奪冠》(原名《中國女排》。
《奪冠》原定於今年的大年初一上映,預告片中鞏俐扮演郎平的逼真演技更是引起一陣熱議,但受疫情影響,這部影片也不得不在寒冬黑暗中忍耐到盛夏公映。
從當前公布的預告片來看,《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三十餘年裡的奪冠之路,是以中國體育事業三十年為時代背景的體育人物傳記,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內地烙印的影片,在我看來,卻非常適合陳可辛這樣的香港導演進行創作。
陳可辛,是較早進入內地市場的香港導演之一,2007年《投名狀》,票房破兩億,名列當年全國票房榜單第三位;2013年,現實題材電影《中國合伙人》票房近5.5億元;2014年,導演的《親愛的》票房3.4億。陳可辛初入內地市場就有著天生的適應性,不斷突破類型限制,在商業性和藝術性找到了自己平衡感,比起堅持小品式創作的彭浩翔,保持先鋒意識的陳果,陳可辛是北上導演中少數幾個能承擔宏大敘事卻保留香港味的導演之一。
不少人最開始認識陳可辛,是從電影《甜蜜蜜》開始的,「甜蜜蜜」是鄧麗君的代表作,一首勾起大陸一代人記憶的經典歌曲,開啟也是陳可辛在時代裡找故事的電影之旅。
《甜蜜蜜》講述的是,80年代,從內地來到香港打拼的黎小軍(黎明飾)與李翹(張曼玉飾)因孤獨而結成朋友,偶然間,他們發現彼此都喜歡鄧麗君,更加深了對彼此的信賴和了解,進入90年代,張曼玉隨黑幫老大「豹哥」移民美國,黎小軍和李翹兩人隨之分手,多年後,相愛的兩人在美國再次相遇,在播放鄧麗君的《甜蜜蜜》前再次找到彼此。
影片中,黎小軍與張曼玉的每次相遇都與香港的移民潮息息相關。
影片開頭,黎小軍下火車站,他對眼前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與慌張,他對麥當勞的西式快餐感到新奇,同時滿足地騎著帶橫梁老式自行車,徜徉在與他的形象格格不入的香港街頭。
這時候的黎小軍,對生活充滿著希望,這與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後,大陸開始接收西方文化、思想,並有一批人進入香港謀生的歷史背景是相聯的。
黎小軍希望自己能接天津的女友小婷來香港,在香港繼續守護自己的愛情,李翹希望能賺更多的錢,讓大陸的家人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成為真正的香港人。
兩個人在同一座城市,各自有著自己不同的目的,卻都在異鄉中相互依偎,努力找尋自己的角色。
努力攢錢的李翹存滿了自己第一筆創業基金,特意在新年夜租用攤位販售鄧麗君的唱片,但生意慘澹,鮮有問津,黎小軍說,
「人家知道你喜歡鄧麗君,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大陸人,所以就算他們喜歡也不會來買的
導演用這句話表現了新移民在新環境下的真實心境。
1987年,全球股災,香港股市受到重大影響,李翹的投資又一次落空。
生活陷入絕境的她,被迫以按摩為生。
黎小軍將同樣的兩條金手鍊同時送李翹和小婷,這讓李翹感到了來自生活與愛情雙重壓力,在穿行的人流中,她帶著哭腔說
「其實我現在去什麼地方,做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我很沒有安全感,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現在一分錢都沒有,我還欠別人債,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很害怕,心很亂」
黎小軍的回答是,懦弱地選擇退縮。
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在現實面前,低下了頭。
陳可辛一直對愛情、友情持懷疑論,一方面他相信純真愛情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也深知童話在真實世界裡會有殘酷的一面。
李翹在按摩館認識了黑幫老大豹哥(曾志偉飾),豹哥問,你不怕我嗎?李翹說,我什麼都不怕,就只是怕米老鼠。
豹哥在震懾的舊紋身間,紋了一個米老鼠,一個呼風喚雨的男人,顯示出了他獨有的溫情與可愛。
李翹選擇了能帶給他安全感的豹哥,選擇捷徑完成自己曾經的理想。
黎小軍則順利在香港與自己的天津女友完婚。
婚宴當天,豹哥說,不要再想著別人的新郎。
黎小軍也深愛著李翹,對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和回憶,是兩人無法割捨的一段情誼。
時間是在1989年,從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生效後,許多香港人帶著對未來的迷茫踏上了移民的腳步,陳可辛利用李翹跟隨豹哥前往美國,黎小軍失意離開香港,來完成這段歷史的互文表述。
黎小軍和李翹是帶著愛情的依戀而離開,而那時香港人未嘗不是帶著故地的眷戀而去呢?
來到美國的李翹準備開始新的生活,但她依靠的豹哥卻遭遇意外。
由於籤證過期,李翹不得不被移民局遣返回香港,在路途中,絕望之際的李翹看到了她熟悉的一個背影,騎著橫梁老式自行車的白衣青年,駛過眼前。
她急忙打開車門,在人海中尋尋覓覓,但身影還是消失在熙熙攘攘的路口中,只留下李翹身處異鄉的落寞場景。
1995年,香港離回歸的日子愈來愈近,李翹在美國拿到綠卡,但仍然希望能回大陸,大陸的飛速發展,讓移民的香港人在1997年前陸續又返回香港,李翹在給大陸遊客介紹美國時,大陸同胞對她說,「以前的人都往外面走,現在都回去了」
李翹仰望著眼前的自由女神像,似乎還惦念著什麼。
在同一個空間裡,乘坐著高樓扶梯的李小軍,俯瞰著島上的自由女神像,他也陷入了沉思,此時,他們如此相近。
1995年5月8日,預定好回家機票的李翹在廣播裡聽到了鄧麗君離世的消息,她失落地走在美國的街頭,一直留存在她和黎小軍青春記憶裡的人物,有了終結的句號。
當兩人都失魂落魄走在街頭時,櫥窗電視播放著鄧麗君的生前的影像,相遇總是那麼奇妙,兩人同時駐步在櫥窗前。
異鄉故人仍在,音容笑貌如此熟悉,電影在鄧麗君的《甜蜜蜜》的歌聲中落幕。
不管生活、時代如何變化,聯繫你我彼此的是共同的文化、情感紐帶。
陳可辛用細膩的感知能力,捕捉了一對戀人在異鄉裡的迷茫、懦弱和勇敢,陳可辛說,他所有的片子,其實都在重複著《甜蜜蜜》《雙城故事》這樣的故事,那就是漂泊,陳可辛對友情、愛情、親情,都有著浮沉不定的看法,人,註定漂泊,命運機遇隨大環境而變,不變的是,是難得永恆的愛。
陳可辛明白著歷史中這種變與不變的關係,這讓的影片無論是那種題材,總能找到與觀眾共情的方式,快速找到內地觀眾的情感紐帶。
2020年,陳可辛的《奪冠》即將上映,而他的另一部新作《李娜》也開始進入上映日程,兩部都帶有強烈中國人物標示的影片,相信能為華語電影帶來融冰春水,潤澤人心。
作者:噠噠的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