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內測外賣特價版「拼好飯」,美團「吃」的生意要走差異化

2020-12-23 36kr

美團要在最苦的外賣生意上嘗試「拼購」了。

36氪獲悉,美團近期已在低線城市內測新產品——外賣特價版「拼好飯」。該產品可在外賣商品中選擇以拼單價提交訂單,並邀請固定範圍內的用戶參與拼單,如同一小區或寫字樓,用戶參與拼單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支付便完成拼團。

目前,美團及美團外賣App中各有入口將用戶引流至微信小程序內進行拼團,且僅支持部分地區。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告訴36氪,此舉或意在提升三四線城市用戶滲透率,該產品短期內並無往一二線城市發展的計劃

圖:拼好團入口及使用方式

區別於「好友拼單」功能,拼好飯在產品邏輯和使用場景上都更貼近實物電商的拼團邏輯,但由於外賣產品的即食性,不論是商家選品還是訂單配送,美團在拼團規則上還是做出了相應的限制,如拼團用戶需要同在一個小區或寫字樓,為的是減少拼單造成的交易成本。

對於以外賣為營收支柱的美團,訂單量和營收規模早已不再需要靠補貼來「爭」市場。即使有疫情來襲,在解決了供給端的生產後,訂單在6月底便已穩步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唯一合理的解釋或在於不同市場的不同打法,當靠大範圍補貼和宣發獲取了下沉市場的種子用戶後,圈子、熟人文化等方式就可以幫助商家進一步觸達新的用戶圈層,拼團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該場景下的新產品。

僅可在小程序上通過好友拼團並分享至微信好友也印證了這一邏輯。

在「拼」上,美團不是第一次

「誰將成為第二個拼多多」一直是外界熱議的話題。早期有社區團購等行業出現團長帶貨、寶媽引流的景象,一段市場教育後,實物電商等拼團模塊也內嵌在巨頭產品內,開始收割核心用戶。巨頭們紛紛在旗下的業務範圍內探索拼團的邊界。

始於團購的美團自然也不願錯失這門生意。早在2018年,美團就曾嘗試過「好貨拼團」的小程序,由有贊提供技術支持,由於彼時SKU範圍涉及到了美妝護膚、日用百貨、生鮮等實體商品,被傳或為進軍實物電商的前奏。

在一段時間的嘗試後,該款小程序早已下線,美團此後將運營重點重新回歸至餐飲到店到家業務。事實證明,注重本地生活的確讓餐飲外賣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不論是GTV的提升還是客單價的上漲,美團的餐飲業務都走在了健康的成長軌道上。

外賣的市佔率趨於穩定,巨額補貼也告一段落,訂單量增長自然就成為了美團的下一發力點。而訂單不外乎由兩點決定,商家供給和用戶需求。從美團最新的季度數據看,4.48億的年交易用戶和610萬的活躍商家,訂單增長顯然還有更高的空間。

於是,嘗試在餐飲相關業務上「拼團」,就成了美團進一步滲透商家和用戶的方式,不論到店用戶還是到家用戶,都是其「社交化」的目標。

數據來源:美團旗下App及小程序;製圖:36氪

超值團購、好友拼單、拼好飯是目前美團內可通過「拼」參與餐飲消費的三款產品。使用場景不同,也意味著其受眾也存在差異化。

適用到店消費的超值團購更傾向以堂食為主的餐飲商家,以虛擬商品為交易物品進行拼團,24小時下單成團用戶可以在一定時間範圍內適用購買的到店抵用券。超值拼團的商家更傾向於吸引用戶到店做引流,對於美團而言,交易成本不高,是目前在全部城市都內嵌的板塊。

好友拼單則更貼切在工作、聚會場景,「拼單」滿足的是用戶追求高附加值商品的滿足感,間接幫助商家提高了客單價。拼好飯則是在以薄利多銷的思路間接幫助商家實現規模效應,由於適用熟人推薦的生活、工作場景,用戶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被動接受。

拼好飯的拼團模式能否走通,一要看消費需求,也就是社交化的屬性能否與外賣業務產生化學反應;二是看商家使用的長期意願,當商家通過犧牲利潤換取訂單量的增長能產生規模效應時,平臺和商家才能實現共贏。

商家是美團的核心,但首要是活下來

服務電商和實物電商相比,在產品服務邏輯和上下遊關係都存在較大的區別,這也決定了美團從外賣做拼團的思路。拼多多更多解決了國內產能過剩、供應鏈急需去庫存的問題,在供應鏈品控能力、現金流的把控等問題上都要考慮上下遊關係,但早期話語權有限。

美團則不同,如何創造更多的訂單並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才是平臺撮合交易的發展方向,供應鏈配置、餐飲把控等都是早期就已經解決的問題,搭建平臺和撮合交易也不是美團的難點,商家和用戶這一對供需關係的平衡才是服務電商需要考量的重點。

回顧美團以往的用戶結構,低線城市一直是團購大戰後「農村包圍城市」策略的主要獲客來源,這也區別了在和其他外賣平臺在校園補貼戰時,由於投入方向的差異導致的市場份額分割。

目前美團年交易用戶的增長率已經由2019年Q1的26.4%大幅放緩至2020年Q1的8.9%,急需新的增長手段來擴大用戶的活躍度。

而在整個外賣體系中,商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生存下來是以外賣為主要收入的商家首要考慮的問題。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告訴36氪,目前以純外賣商家的存活率不足40%,部分城市存活周期大約在30%左右。

對於商家來說,訂單是維持店鋪營業的基礎。而不同城市的商家,在成本構成上又有著極大的區別。從美團餐飲外賣各季度的take-rate來看,平臺從每筆訂單中平均得到的收入佔14%,相比一二線城市商家需要的宣傳資源,客單價本就偏低的下沉市場商家,顯然有著不同的訴求。

數據:美團點評(截至2020年8月5日);製圖:36氪

下沉市場的用戶客單價本就不高,佣金每一個百分比的變化都會引起當地商家敏感的反應,實打實的將補貼的錢貢獻到合理的訂單增長上,是拼好飯通過拼團的方式想要呈現的。

目前,拼好飯仍處於測試階段,模式能否走通會根據商家和平臺的使用結果來判定。商家讓利後付出的成本在下沉市場更優於其他營銷方式,在此基礎上,用戶的滲透率能否提高也值得期待。

長期來看,用戶圈層的劃分會讓美團在「吃」的生意上不斷迭代,更多新模式如團餐、拼團等都在印證用戶需求的多元化,用戶外賣下單的頻率的確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我是36氪作者李坤陽,關注消費、本地生活,交流歡迎加微信:18514235647,麻煩備註姓名)

相關焦點

  • 美團推出「拼好飯」:外賣版拼多多出爐 新「外賣大戰」來了?
    外賣版拼多多出爐?7月23日,據Tech星球報導,美團目前正在部分地區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這一款產品內嵌在美團外賣APP內以及美團外賣小程序之中。數據顯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5月申請了多個與「拼好飯」相關的商標,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 又一個「拼多多」!?美團推出 「拼好飯」欲建立外賣版拼團帝國
    近日美團在部分地區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其入口在美團外賣App首頁的主菜單界面,主打低價拼單、免配送費、免包裝費等功能。「拼好飯」的使用過程其實就是外賣地拼單過程,「拼好飯」拼單與拼多多很相似,用戶在「拼好飯」將購買外賣連結發送給另外一個用戶後,雙方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支付即為拼單成功。
  • 萬物皆可拼!美團推出「拼好飯」,新一輪外賣大戰來了?
    美團又悶聲搞大事,外賣版的拼多多來了,真是萬物皆可拼!7月23日,據Tech星球消息,美團正在部分地區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新產品,而且推廣力度還不小!「拼好飯」產品內嵌於美團外賣APP以及美團外賣小程序當中,針對新用戶還推出了0元吃的活動。美團外賣「拼好飯」功能也叫美團外賣特價版,整個過程與拼多多拼單流程相似,而且可以實現低價、免配送費等等。目前這個「拼好飯」功能還在測試當中,僅限定位在安徽蕪湖市鏡湖區的美團拼好飯用戶參與,活動測試時間為6月23日至7月31日。
  • 《美團拼好飯》功能介紹
    最近有的小夥伴在美團外賣中看到了一個叫做「拼好飯」的功能,在美團外賣首頁就有顯示。美團拼好飯是什麼?具體的功能有哪些呢?這裡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一起看看哦! 美團正在部分地區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該產品內嵌在美團外賣App內以及美團外賣小程序中。據了解,美團外賣「拼好飯」功能也叫做美團外賣特價版。其主打的功能是低價拼單、免配送費、免包裝費等。 美團「拼好飯」針對新用戶推出了全場0元吃的活動,邀請3名新人即可活動免單特權,目前推廣力度不小。
  • ...德邦快遞重包產品升級;美團推出外賣版拼多多「拼好飯」...
    (德邦大件快遞) 美團推出外賣版拼多多「拼好飯」,此前已申請相關商標 媒體報導稱,美團正在部分地區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該產品內嵌在美團外賣App內以及美團外賣小程序中。天眼查數據顯示,美團在今年4月、5月申請了多個與「拼好飯」相關的商標,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 淘寶特價版內測「工廠直播」,硬剛拼多多和快手
    36氪獲悉,阿里巴巴即將在618大促期間上線第二個直播平臺——「淘寶特價版直播」,定位為首款工廠直播平臺,目前該平臺仍處於內測階段。一位正參與內測用戶向36氪分享了幾張直播間頁面圖片,可以看到,App公域給予了新業務較大的曝光量,直播入口出現在了App首頁輪播位中,用戶可由此進入「特價版直播間」。
  • 美團外賣產品分析報告 | 美團外賣,送啥都快
    3.4 總結在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中,主要有三個參與方:用戶、商家、平臺,平臺要想實現快速成長,就必須滿足好用戶的需求、商家的訴求,這樣才能持續的產生用戶價值。四、商業價值分析美團外賣作為一款網際網路餐飲外賣APP,目前的核心業務是作為平臺為消費者提供餐飲外賣服務。美團外賣目前主要採取三種變現方式:成單抽取佣金、競價推廣服務、增值服務。
  • 美團"團好貨"悄啟大升級 拼團、搜索係數登場
    據內測版美團APP顯示,團好貨將由首頁、分類、消息和訂單四大欄目板塊組成。其中,分類這一板塊由原來的水果、生鮮、百貨、零售、數碼和生鮮五個子板塊幾大品類商品,增改為百貨、車品、家居、健康、美妝、母嬰、男裝、內衣、女裝、生鮮和食品十一個子品類。另外,團好貨新增的搜索功能已在新版美團APP正式上線,類目展示功能則在內測階段。
  • 美團最新推出「拼好飯」怎麼獲取免拼特權
    美團近期所推出的「拼好飯」欄目,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點外賣的成本;那麼獲取怎麼免拼特權呢?微信首頁2、直接搜索「美團外賣」,點擊進入到對應的小程序服務美團外賣3、授權登錄小程序,之後選擇進入到「拼好飯」功能欄目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的話題引發關注,一時間激發起了吃瓜群眾關於美團是否丟掉主戰場的討論熱情。 相比之下,面對餓了麼來勢洶洶的進攻,美團似乎並無意迎戰。8月底,美團曾推出「百億飯補」,但活動持續了5天就宣布停止。今年,美團將社區團購定為一級戰略項目,承擔美團下一個營收增長點。 專注於新業務的美團真的在外賣業務上被餓了麼反超了嗎?餓了麼野心勃勃的進攻之下,外賣戰場的實際格局是否會發生動搖?深燃來一探究竟。
  • 評論完美團太黑之後,我又在美團下了一單,因為飯還是要吃的
    可以說人們已經苦美團久矣,而長期與美團競爭的餓了麼也好不到哪去,兩家仗著自己已經壟斷了幾乎所有的外賣市場的格局,而不斷地對用戶進行壓榨,對那些自動付款,對價格不敏感的人選擇性下菜碟。但現實問題是,飯還是要吃的,有網友表示:評論完美團太黑之後,自己又在美團上下了一單,因為飯還是要吃的。
  • 淘寶特價版要和拼多多「劃清界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關於下沉市場的爭奪,阿里巴巴在路線上被拼多多「牽著鼻子走」:面對異軍突起的拼多多和它的拼團玩法及百億補貼,阿里巴巴復活了聚划算,並且也針對品牌貨上線「百億補貼」——連這名字都直接「致敬」對手。這種「被動」現在看起來已經有了變化,變化的關鍵就在於今年正式推出的淘寶特價版終於想通了自己的路。
  • 專訪海盜蝦飯創始人:「要想活得久,必須做年輕人的生意!」
    目前,海盜蝦飯的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突破13000單。我們和他做了一對一採訪,以下是他想與各位餐飲人分享的「生意經」。數據來源:美團外賣"不能預先假設顧客是誰,也不能憑空想像顧客偏好,一定要重新認識現在的00後和90後。"
  • 上線批發業務,意在反制淘寶特價版們,拼多多能夢想成真嗎?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被不少人解讀為拼多多意在對標1688。批發是薄利走量的B2B業務,而拼多多的戰場一直都是在下沉的零售市場。難道這年頭批發也要開始走下沉路線了嗎?未必。從加急式推進和內測看,拼多多試水批發業務似乎原本不在計劃之中,背後似乎另有其因。
  • 都是「乾飯工具」,為什麼餓了麼幹不過美團外賣?
    剛摸完魚,飯點又到了,乾飯人,外賣趕緊點起來–以上是當代多數職場人對自我的吐槽。一提到點外賣,多數人心智中首先想到的是美團外賣,然後打開美團進行點餐。一般情況下,差異化戰略的實施會給企業帶來比較高的收益,同時成本相對也會更高。但另一方面,差異化可以建立起抵抗五力的防禦壁壘,用忠誠度吸引客戶。清楚的知道三種通用競爭戰略後,我們進一步具體分析外賣O2O平臺戰略選擇的分析。2.
  • 美團,被迫應戰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很大一部分人眼裡,美團真的就是個點外賣的app。但本地生活服務,除了點外賣以外,還有很多服務。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團不便宜了。除了外賣,你似乎很難把美團與本地特價劃為等號。2. 本地特惠,精選推薦開篇我就說了,美團是貨架式的本地服務。除了明確性的買車票、住酒店、訂機票,你似乎很少再去打開美團了。
  • 為什麼早餐外賣不是一門「好生意」
    這個問題的回答整理成的文章。作者閆寒,優糧生活的合伙人。36 氪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保溫箱」  為了政治正確,箱主先走一遍傳統流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早餐外賣的確是有人做的,比如早餐佳,餓了麼早餐,已關閉的美團早餐和不知道還在不在做的聚美優品早餐「美天」。。。
  • 美團「前置」團好貨:「線上10元店」成巨頭競逐焦點?
    靈獸按團好貨迅速發展的背後,是比淘寶特價版更加極致的低價策略。作者/凌晨 ID/lingshouke▲這是靈獸第920篇原創文章美團的實物電商顯然正在提速。據多家媒體報導,新版本內測中,美團實物電商業務「團好貨」入口被提升至首頁首屏。
  • 產品周報134期 | 淘寶特價版上線老年人 「省心版」,微信視頻號小...
    來看看這周發生了什麼新聞吧~淘寶特價版上線 「省心版」,首先調大字號和產品信息圖區,方便老年人群準確讀取信息;同時簡化了購買跳轉鏈路:打開淘寶特價版,輸入 「省心版」口令完成頁面切換,即可進入專區進行篩選加購。微信視頻號的小商店正式接入魔筷cps帶貨系統。藉助該系統,視頻號主播可以直接在微信視頻號綁定的小商店中選擇魔筷貨源,進行直播帶貨。
  • 在印度,他們是怎麼做外賣生意的?
    據她回憶,不同於在北京時對外賣的依賴,在印度出差的那段時間,她叫外賣的頻次大幅降低,「可能每個月只有 1/3 的時間會叫外賣」。「印度的工作節奏沒有國內這樣緊湊」,徐敏分析道,「在國內,我們中午點個外賣在工位上吃,吃完立刻接著幹活,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印度,中午完整的午飯時間是能被保證的,大家中午都會選擇出去溜達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