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就是生產力——中信銀行對公金融協同「成就夥伴」

2020-12-27 金融界

「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這是很多年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對競爭的判斷。而今,這個論斷仍沒過時,無數商海沉浮的案例不斷證明——商業模式不僅關乎賺錢的方法,更在於戰略的學問、競爭的門檻和商業的邏輯。

中信銀行作為中信集團的子公司,近年來深入研究協同原理,打造協同模式,推廣協同品牌,在公司金融協同發展上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成就了客戶,也成就了自己。

基於自身基因推出協同模式

百年老店行穩致遠的關鍵不在資本的積累,而是思想 和商業模式的沉澱。商業模式是企業戰略、經營、管理思路的結晶,是企業發展的原點和起點,沒有好的商業模式,企業發展就沒有後勁。

縱觀國內外大型綜合集團,無論國外的伊藤忠、三星、通用,還是國內的平安、華潤、中糧、招商局等,抑或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小米、美團等新商業的「巨無霸 」和「獨角獸」,其戰略、資本、技術、渠道投入最終的落腳點是商業模式,它們成功的本質無不是商業模式的力量。

創行伊始,中信銀行便以對公業務立行。金融與實業並舉的集團優勢、對公領域持續創新、協同與服務經驗、一支百鍊成鋼的專業對公人才團隊、全面系統的產品支持體系,以及經年累月沉澱下來、因互相成就而形成的客戶信任關係,構成了「中信銀行對公金融」的整體品牌基因。

正如中信集團朱鶴新董事長所說:「作為一家產融結合的企業集團,協同是中信集團的優勢,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集團協同之於中信銀行,既是有別於對手的戰略,更是馳騁市場的模式。

經過三十餘年的實踐和探索,中信銀行背靠中信集團,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發展模式,其中協同發展是其發展戰略的核心。這種協同是對內協同與對外協同的融合,是融融協同與產融協同的並舉,是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並重。

長期以來,中信銀行依靠集團的「金融+實業」協同資源,組建「中信聯合艦隊」深化「大協同」商業模式,為全行業務發展和經營轉型提供強力支撐,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與更多新的貢獻,這是中信銀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深刻的品牌內涵成就協同模式

在當今這個複雜多元且快速變革的時代,中信銀行始終堅信,只有用「共贏」思維讓隱性的價值顯性化,讓分散的價值鏈條關聯起來,方能共創更大價值與更多新的可能。

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要通過紮實的融融、產融協同合作,有效擴大服務半徑,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定製化、多場景、全生命周期的專業化服務,形成互利共贏合作關係,攜手打造共生共享的中信生態圈。

在此背景下,中信銀行開始著力打造「大對公」的整體形象,並將「中信銀行對公金融」作為中信銀行大對公板塊的子品牌推向市場。同時,在充分考慮所有品牌受眾基礎上,提煉出「成就夥伴」作為新的品牌主張。

所謂「成就夥伴」,不僅是貫穿認知到行為的一句宣言,更是一種堅持「共贏」思維的格局與價值觀。即中信銀行不僅自身是有成就的夥伴,更是客戶及其他各類合作機構互利共贏的商業夥伴。他們堅持「價值共創 利益共享」,善用資源、創新、協同和經驗,為市場創造新價值。

在商業行動中,實現「互利共贏」是組織獲得持久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不二法門。中信銀行對公金融將「成就夥伴」作為實現客戶、夥伴、組織、個人共贏的核心理念與主張,順應全球發展大勢,亦傳承經典經營哲學。

面向未來開放融合的金融市場,中信銀行對公金融以「互利共贏」為指導原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定製化、多場景、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以協同共創新可能,以協同成就大不同。

當前,中信銀行對公金融已成為行業佼佼者,主要依靠中信集團資源優勢背景下的高效協同能力、中信銀行特有的創新思維與團隊的專業服務經驗。

在這些成功要素背後,對於「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孜孜以求,才形成了對公業務發展真正的內在驅動力,保持了持續驅動協同、創新和科技發展的力量。只有建立對夥伴意識的清晰認知,保持成就客戶的能力,才能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成就夥伴 互利共贏」讓中信銀行持續獲得資源支持,不斷取得勝利的基石與保障。

「六大」典型模式夯實協同根基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信銀行系統不斷探索、總結、提煉協同在不同區域內的發展案例和應用模式,加快複製推廣,全面展現出協同模式的獨特價值,合力打造出晉江發債模式、蘭州撮合模式、小米撮合模式、豫資模式、雄安模式、柯橋模式等協同服務品牌,創造出巨大的協同生產力。

「聚焦中信與客戶共同關注的切入點,進一步整合,形成最大合力,關鍵是突出集團整體,打造所在地區有口皆碑的精品力作。」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一語道破。

——晉江發債模式。近年來,中信銀行福州分行聯合集團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為區域政府提供全面的綜合服務方案,助力晉江市政府平臺擬定合理的中長期融資戰略規劃。隨著晉江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成功發行,晉江模式正式落地。

通過進一步深化整合,預計未來三年可合計新增300億直接融資規模以支持晉江市政府各項發展規劃。以債券融資為突破口,通過深化國企整合,為晉江市量身定製涵蓋債券、信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提供綜合型全能金融服務,融資通道全面打通。

2020年10月,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一行與福建省委領導會談時,對該行及中信建投證券整合國企資源,優化融資方式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省委領導認為「晉江發債模式」可以幫助政府擴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要求相關部門研究並複製推廣。

——蘭州撮合模式。中信銀行蘭州分行結合甘肅省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崛起的區域經濟新特點、新需求,依託中信集團優質的產業與金融資源,主動邀請集團子公司對接省市政府,提升客戶營銷層級,組織進行產業導入、方案設計、融資安排,共同助力省內重點項目和重點客戶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產融結合的協同創新之路。

近年來,蘭州分行充分發揮中信集團品牌優勢、金融與實業並舉的綜合優勢和協同優勢,按照「大協同」理念,組建「中信聯合艦隊」,聯合集團內企業協同作戰,將集團內企業參與省域經濟的投資經營和蘭州分行綜合金融支持相結合,共同扶助省內重點項目和重點客戶高質量發展,共享經濟發展紅利,做實體經濟的忠實服務者,主動承擔作為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雄安模式。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圍繞雄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要求,從政府資金監管及客戶資金使用角度出發,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跳出了銀行傳統的業務範疇和營銷打法,從四大行的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順利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僅形成了新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中信證券、金石投資、中信環境等集團子公司打開與雄安新區的協同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宣布成立雄安新區以來,集團、總分行高度重視、提前布局,河北雄安分行順利實現開業。在尋找突破口的過程中,雄安分行注意到雄安新區管委會的主要領導懂區塊鏈、重視區塊鏈,而雄安的場景適合探索區塊鏈,雄安分行明確了「以區塊鏈應用打入雄安新區核心、主流業務市場」的工作思路,積極謀划行動,向總行尋求技術援助。在管委會牽頭舉行雄安新區所有金融機構座談會上,雄安分行在大部分銀行「聽不懂,做不了」的情況下,給出了對於建設資金區塊鏈研發的基本理解和實現思路,並得到了管委會領導認可,正式開始了建設資金區塊鏈的系統研發。

有心人,天不負。2019年12月25日,雄安分行開發的建設資金區塊鏈通過了雄安新區管委會內部驗收。該行行長方合英總結了「雄安模式」的內涵,他認為中信銀行在雄安新區的市場上成為了「金融+科技」的綜合服務商,同時跳出了傳統業務範疇和傳統營銷打法,依託綜合的金融和科技實力幫助客戶實現了其主流業務的數位化、信息化、區塊鏈化,實現了「在成就客戶中成就自己」。

——柯橋模式。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結合浙江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特點,準確把握國資平臺轉型發展機遇,通過組建中信聯合艦隊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合作,並以債券融資為突破口,為地方政府量身定製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獲得廣泛認可。

杭州分行根據總行要求和浙江實際,提出以「資本市場最佳綜合融資服務商」為方向,加強條線聯動、公私聯動,創造了極佳的協同價值與成效。通過與集團兄弟券商中信建投證券合作,逐次漸進,為區域政府提供全面的綜合融資服務。

2015年11月,杭州分行協同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環境等子公司,與柯橋國資籤署總額3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提供綜合型全能金融服務,融資通道全面打通。

在總結「柯橋模式」的成功經驗時,杭州分行提出了「三個得益於」:一是得益於總行「最佳綜合融資服務銀行」和「三大一高」的戰略引領,為「柯橋模式」的成功實踐奠定了方向。二是得益於政府的推動支持,擁有良好的銀政合作關係,緊緊依靠政府,並且通過合作實現銀政企各方共贏,這是「柯橋模式」得以成功推進的基礎。三是得益於集團的協同平臺,在服務政府需求中,充分發揮中信「集團軍作戰」的優勢,集團、總行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為「柯橋模式」提供了有效支撐。

——豫資模式。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深入貫徹集團協同戰略,積極協助集團實業公司深化與客戶在環保、醫療、跨境電商等領域的項目合作,以豫資控股集團跨境金融服務需求為切入點,打通境內外協同渠道,有效整合集團境內、境外兩種投融資業務資源,為客戶提供境內外一體化服務。

作為河南省管功能類國有骨幹企業,豫資控股集團是河南省政府指定的唯一省級保障性安居工程企業,也是新型城鎮化、PPP項目、產業投資與導入的主要平臺。2017年底豫資控股集團計劃發行3億美元境外債,為河南省國有企業首次在境外發行債券。

獲悉需求後,鄭州分行迅速行動,積極整合集團資源,協同信銀國際、信銀投資、中信裡昂證券等多支專業團隊共同服務客戶,通過多方努力,鄭州分行最終成為聯席承銷商並為客戶設計基石方案,確定了「總行金融市場部+信銀國際」的模式,即總行批覆9000萬美元債券投資額度+信銀國際3000萬美元債券投資額度。該行合計基石投資規模可達1.2億元,助力企業境外債成功發行,獲得了客戶認可也打開了合作局面。

——小米撮合模式。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精準掌握產業龍頭企業的撮合業務需求,搭建客戶與客戶之間的協同撮合平臺,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為分行業務經營和轉型發展提供新支撐、增添新動能。

在廣州分行全力推動下,格力集團與該行、小米集團、工行正式籤約,受讓該行和工行持有的小米產業基金份額,標誌著格力集團成功投資小米基金,也標誌著廣州分行順利完成該筆35億元的產業龍頭撮合業務。隨後廣州分行全速推進,落地了和小米集團、格力集團的全面戰略合作。

2020年,在中信集團的正確領導下,全行協同工作緊緊圍繞協同「五個一」工程總體思路,即完善一套機制、搭建一個體系、凝聚一個團隊、建設一個系統、打響一個品牌,凝心聚力、真抓實幹,明確攻堅目標,深化信息共享,打造更高層次的中信集團協同平臺,將協同內化為中信銀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協同機制上,中信銀行在組織保障、考核激勵、區域分會、融融協作、人才互派、項目對接、黨建共建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首次組建中信銀行協同委員會,加強頂層設計;首次將協同指標納入分行綜合績效考核體系,增強正向引導;首次繪製跨境協同聯絡圖,首次搭建區域分會工作體系,首次與中信證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次建立子公司交流互派機制,首次建立協同項目庫,首次形成黨建共建方案。這一系列的首次,代表著全行深入貫徹中信集團協同戰略的堅定決心。

協同體系上,中信銀行整合中信集團資源,深耕政府、企業、個人三類客戶經營。政府端,以中信集團優勢產業資源為先導,配合中信集團落地福建省、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等多項政府戰略籤約工作,為分行搭建更高層級的合作平臺。企業端,以資本市場為著力點,聯合中信集團內頭部券商挖掘擬上市、已上市公司客戶資源,鞏固業務發展的客群基礎。個人端,以優享+平臺為抓手,增進C端客戶的協同,首期整合9家金融子公司、30款金融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財富管理需求。

協同團隊上,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智庫力量,圍繞戰略客戶、資本市場、行業研究、風險防控建立4個團隊,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並重。圍繞143戶總行級戰略客戶組建N+1+N團隊,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組織策劃中信協同智庫之資本市場論壇,已落地11場,品牌效應初顯;邀請券商首席行業分析師召開資產業務重點方向研討會,指導業務實踐;承辦首期協同智庫風險例會,共同築牢風險底線。

系統建設上,歷時6個月開發,中信銀行撮合平臺系統將在12月份實現小程序及PC端的全部交付。系統將可實現需求發布、項目查看、撮合匹配、進度更新、業績確認等基礎性協同管理功能,後續將以此為基礎,逐步迭代,完善中信集團「協同+」系統的十大功能,為中信集團協同精細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品牌宣傳上,中信銀行主動收集中信集團內優秀協同素材,萃取協同模式及案例,持續加大宣導力度。「中信協同+」品牌已獲中信集團批准,首創的中信銀行協同月報已連續刊發5期,獲得中信集團內外部廣泛關注和認可,中信人報也已連續刊發中信銀行3篇報導,協同的聲音更加響亮。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唯改革者勝,唯協同者遠。中信銀行將堅定落實好集團戰略,全面發揮集團協同優勢,整合產融聯動、融融協作各項資源,把協同作為模式不斷開拓 創新,擴大協同「朋友圈」,做大產業「生態圈」,構建利益「共同體」,以協同創造更多成就。

相關焦點

  • 協同就是生產力
    創行伊始,中信銀行便以對公業務立行。金融與實業並舉的集團優勢、對公領域持續創新、協同與服務經驗、一支百鍊成鋼的專業對公人才團隊、全面系統的產品支持體系,以及經年累月沉澱下來、因互相成就而形成的客戶信任關係,構成了「中信銀行對公金融」的整體品牌基因。
  • 對話中信交易銀行總助王海雲:交易銀行將成對公業務轉型支點
    作為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領先品牌,中信銀行在轉型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今年,中信銀行通過系統整合對公業務品牌資產,推出了全新品牌主張——成就夥伴。這一全新的從總行、業務到產品的品牌建構,有望助力中信對公金融走上新臺階。 成就夥伴,中信銀行的秘訣是什麼?
  • 中信銀行太原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正式掛牌
    12月19日,中信銀行太原分行協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在太原共同舉辦「2020中信協同智庫之資本市場高峰論壇暨中信銀行太原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掛牌儀式」。中信銀行太原分行、中信證券山西分公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保誠的相關負責人及嘉賓,以及多位山西區域優質企業代表和私人銀行客戶參加本次論壇。據了解,該論壇旨在把握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發揮中信集團協同優勢,加快攜手山西廣大優質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中信銀行福州分行傾力支持福建高質量發展超越
    近年來,中信銀行福州分行積極融入福建區域經濟發展,依託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並舉」的獨特優勢,協同集團駐閩機構打造「中信聯合艦隊」,傾力支持區域實體經濟、民營企業和普惠金融,助力福建高質量發展超越。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揭牌
    中信集團協同委員會江蘇分會會長、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南京分行行長陸金根,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助理徐震、中信銀行總行市場發展處副處長李申佳,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黃麗麗,協同單位代表以及客戶代表共同為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揭牌。
  • 中信銀行杭州分行 與溫州市政府全面戰略合作
    原標題:中信銀行杭州分行 與溫州市政府全面戰略合作   日前,在溫州市政府主辦的2020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榮獲2019年度「科技金融之星」大獎
    2019年12月10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未來已來,聚勢蝶變」2018-2019年度第五屆金融年會暨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憑藉其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卓越表現,榮獲2019年度【科技金融之星】大獎,今年獲此獎項的銀行機構僅此一家。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與毅達資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南京分行與江蘇毅達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毅達資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金融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入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推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中信銀行:淨利潤下降近10% 手機銀行MAU增長超17%
    1、成功投產國內首個基於全自主分布式資料庫的核心業務系統,全行科技攻關、大型複雜工程實施組織、實時大數據服務和分析、敏捷研發和分布式智能化運維等金融科技綜合賦能能力實現全面提升。2、依託「中信大腦」打造了人工智慧模型中心與人工智慧效率中心,快速推出近200個AI應用模型,數量較2019年全年翻一翻,AI技術已成功走出實驗室,由點及面,成為中信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安徽銀保監局引領銀行機構強化金融支持
    設立區域中心,擴大金融服務輻射能力立足合肥「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鼓勵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合肥設立區域服務中心,擴大金融服務、輻射能力。一方面,推動光大銀行科技研發中心、中信銀行數據中心災備運行處落地,積極對接民生銀行擬設災備科技中心,依託安徽人才、創新優勢,推進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
  • 中信銀行2020南京江北新區半程馬拉鬆開跑
    11月22日上午8:30,中信銀行·2020南京江北新區半程馬拉松在南京市江北新區青奧體育公園鳴槍開跑。此次賽事共吸引江蘇地區6485名跑友報名,經過層層篩查,嚴格落實疫情防控需求,最終4500名跑友齊聚江北新區,用腳步丈量南京新主城魅力,共享運動激情與快樂。
  • 中信銀行信用卡榮獲2020年度「中國金融年度品牌大獎」
    近日,由中國金融出版社主辦的「中國金融品牌年會暨第三屆(2020)中國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賽」頒獎典禮於北京隆重舉行,中信銀行信用卡「信運即享」品牌傳播案例憑藉對後疫情時代提振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握,對消費者生活方式轉型的深度洞察,以及整合營銷傳播創新實踐,榮獲「中國金融年度品牌大獎」。
  • 中信銀行西寧分行:用心用情做「有溫度」的銀行
    本報記者 張國靜凝聚力量提升基層黨建能力值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業務發展的作用,增強黨組織攻堅克難的戰鬥力,提振黨員和群眾幹事創業的士氣,一直以來,中信銀行西寧分行黨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西寧分行各基層黨支部積極與核心企業共同開展聯合黨建,發揮金融對產業鏈供應鏈上下遊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達產的支持作用,賦能產業網際網路。同時,創新「黨建+」業務新模式,分行各支行黨支部與機關黨支部開展「黨建協同,前後聯動」機制,協同幫扶開展「黨建+普惠」工作。其中,黨費通方面,全年新增21戶,累計30戶,共有956名黨員在使用。普惠金融方面,當年新增貸款4800萬,截至目前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並取得實效。
  • 專票電子化:構建產業鏈協同和數據金融服務強大底座
    兩個貫穿打造企業內外協同新能力前文提到,專票和企業的每一筆銷售業務、每一筆採購業務都緊密關聯。和企業發生交易的供應鏈上下遊,都可以通過電子專票實現實時的響應和協同。比如:同樣是一臺印表機,分銷商進貨的單價成本200元,出貨給下遊零售商是220元,中間20元價差就是單臺的毛利。如果下遊零售商一天就能消化這100臺印表機,分銷商一天的毛利就是2000元。如果下遊零售商需要兩天才能消化這100臺印表機,那麼分銷商平均一天的毛利僅僅是1000元。
  • 因視力障礙無法在銀行網點完成面籤怎麼辦?看中信銀行這麼「支招」
    記者23日從中信銀行獲悉,為解決上述問題,中信銀行制定推出《無障礙廳堂服務規範》,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實施。規範針對障礙人士使用銀行網點服務不便問題,從完善無障礙設施配備、制定障礙人士的服務細則、優化櫃面服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障礙人士群體的銀行服務保障能力。當前,各銀行分支網點在業務實際辦理中往往採用面籤、人臉識別等方式,對業務辦理所需的相關個人信息進行確認。
  •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全力助推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全力推動企業協同聯動。與此同時,公司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易夥伴蘇寧易購給予金融支持,向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信託貸款,為湖北當地企業提供金融保障,支持疫區基礎設施建設。去年已助力多家優秀企業紓困的「鳳凰」「麒麟」系列專項產品也再次閃亮登場,展現成效——50億元規模的投資覆蓋清潔能源、信息技術、先進位造等行業,及時紓解了民營企業短期流動性風險。
  • 國內第三家直銷銀行郵惠萬家銀行獲批籌建 網點價值有望迎來重估
    據了解,郵惠萬家銀行全稱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人民幣,是繼百信銀行、拓撲銀行之後的第三家直銷銀行,也是首家由銀行全資設立的直銷銀行。分析人士表示,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是監管部門探索部分銀行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改革的創新試點,旨在引導金融機構觸達更廣泛的長尾金融客戶。
  • 新華財經|工行打造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定位於中國專業化傳統菜市場/農貿市場改造、社區商業整合等業務的瀚立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同樣也是工行普惠金融「孵化」出來的平臺型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萬有集市等項目。促進普惠金融業務擴面增質提效是2020年銀行業發力聚焦的領域。
  • 富邦華一與中信、中信建投、華泰聯合3家證券籤署戰略合作
    近日,富邦華一銀行分別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銀證雙方將在客戶資源、市場信息、產品創新等各方面加強交流協作、互補共享,共同深耕市場、服務客戶,共創發展契機以謀求協同進步。
  • 中信銀行業績會:2019年貴賓和私行客戶增速均超20%
    其中,零售銀行業務顯示出強勁的成長性和價值創造能力,實現營業淨收入688.15億元,較上年增長24.36%,佔中信銀行營業淨收入的38.66%。中信銀行零售業務有關負責人在年報發布會上表示:「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內生增長動能提升,體系化發展優勢顯現,價值貢獻繼續提高。零售銀行的轉型升級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