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公表演的結束,越來越多的觀眾對節目的賽制表示了不滿,或者對現場觀眾審美品味提出質疑,然後紛紛加入「心疼孟佳」的隊伍,從一開始被迫隊長,被迫慢歌,被迫接受隊員安排,人氣不高的孟佳陷入了完全被動的局面,她曾不止一次提過「擔心自己的知名度不高,會被淘汰,所以拼命做到完美。」但是最後一語成讖,孟佳果真被淘汰了。連她的好友,曾經一起出道過miss A的王霏霏也無奈心疼地說「不知道觀眾想要什麼。」
王霏霏關於節目的無奈
本來一開始,從姐姐名單流出到第一期節目的播出,《乘風破浪的姐姐》可以說是備受矚目萬眾期待的,所有觀眾都在期待著30個姐姐的愛恨情仇,宮鬥大戲,都端好了板凳切好了西瓜等待大戲,結果節目在一開始就說了如下話語
「三十而驪
驪色駿馬 飛雲踏海
我們關心成功 也關心失敗 更關心每個人要面對的那座山
我們關心美好 關心熱愛 更關心日新月異的未來
努力與翻越 不餒與堅信
難忘笑淚 青春歸位
一切過往 皆為序章
直掛雲帆 乘風破浪」
即將上臺的姐姐們
這一段開頭文案讓觀眾看來以後不免覺得熱血且充滿著力量,也不禁期待乘風破浪的姐姐要走一段怎樣的道路,將會如何表現姐姐們如何面對生活中一個個的困境,彰顯現代成熟女性的不同魅力等等……大家的胃口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被吊了起來。期待這檔節目可以成為2020年一檔爆款綜藝節目,成為一個有區別於青你,創造101的選秀舞臺。正如阿朵姐姐所說
阿朵關於女團的定義
但是隨著一期期節目的播出,人們逐漸對其失望,
某些群眾反應
關於對節目組的失望
這檔節目也逐漸變得像第一期杜華所說的
杜華關於女團的定義
大家一邊心疼那些有才華有顏值有身材卻因為「觀眾喜愛度」而出局的姐姐(這裡重點為朱婧汐姐姐鳴不平,特別有個性,有才華,還未等到展示自己的魅力,就在一公被淘汰了,太可惜了。)一邊為節目的選拔制度和現場觀眾的投票結果而憤怒不爽。於是有人提出了浪姐這款節目是一款「高開低走」的節目,誠然,節目中所展示的內容沒有觀眾想像中的那麼精彩,既沒有激動人心的撕逼大賽,也沒有個性鮮明的姐姐們大放異彩,所有人都呈現出一種為了自己和姐妹不被淘汰出局可以順利組團出道而拼命訓練而改進的打雞血狀態,每個人都在說著自己團隊或者個人的不足,然後自己會如何如何的克服,會如何的努力的套話,如果說製作組想特意打造這種勵志節目,也不是未必不可,但是節目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選快歌選能唱跳的人-訓練訓練不停的訓練遇到困難克服克服-緊張上臺表演公布驚訝的結果(中間還要穿插略顯尷尬的串場詞)-姐妹離別哭哭哭不舍-然後下一輪選歌」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套路,基本沒有給觀眾帶來多大的新鮮感,因為大家都知道「名氣高的姐姐不會淘汰,選快歌的姐姐不會淘汰」
在一公表演之前,姐姐們還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歌,但是在當比賽結果出現時,大家似乎都明白了。快歌之於慢歌的優勢,唱跳之於純唱的優勢。「要唱跳,要快歌,要炸」。大家逐漸都奔向了「炸,酷,炫」這三個字的曲目。當看到準備三公時,孟佳組希望趙兆能夠幫助他們把花樣年華改的更加炸一點燃一點,更加受觀眾喜歡,趙兆老師生氣地說
趙兆老師生氣
我能深深感受到雙方的無奈:一方想要更長久地留在這個舞臺上,所以希望把曲目改編的更受觀眾喜愛,另一方則是希望通過這個曲目展現出女團的更多可能性,藝術性。這兩方本身都沒有錯,只是這個賽制出現了較大的漏洞——一味靠著現場500位觀眾喜愛度而不依靠任何專業評審決定輸贏。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專業評審覺得這個舞臺很驚豔很震撼,結果等到大眾投票結果出來時和專業評審的預期大相逕庭,例如三公時的花樣年華,趙兆老師已經急的親自上場拉票了,但是仍無濟於事。
花樣年華
三公排名
把這樣決定一個舞臺質量好壞的權利完完全全的交給現場觀眾,節目組難道沒有想到過,在這樣的一個舞臺設計下
舞臺結構
觀眾只能從側面觀賞表演,即使有實時轉播,大家去了現場也是為了感受現場氛圍,而不是盯著屏幕看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完整全面地欣賞姐姐們的舞臺表演,只能通過哪個舞臺最炸,最熱鬧以及自己對姐姐們的熟悉程度來進行投票。而且個人喜愛度高的姐姐通常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去選擇那些易被觀眾喜愛的炸曲燃曲,個人喜愛度較低但有實力的姐姐只能去選擇慢歌,然後經過投票,人氣高的姐姐勝出,人氣低的姐姐落敗。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宿命的安排。
「人氣」成為了定義姐姐們是否能留在這個舞臺的重要因素。
寫到最後,我不禁想提問節目組:到底是想製作一檔展現不同女性成熟魅力的節目呢?
還是只是想製作一個」人氣篩選器「通過這個節目把那些人氣高的姐姐篩選出來,利用和發揮他們的人氣價值呢?
三十而驪,不是三十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