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眾矚目到高開低走,《姐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2020-12-24 Blaire左撇子

#乘風破浪的姐姐#文/黃裳

轉眼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快進行到四公的階段了。雖然姐姐們的熱度依然不減,但觀眾對節目的評價相比於開播時的一致好評,現在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感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高開低走了?」

從一開始的全網爆紅,到現在漸漸出現的路人口碑下滑的現象,《姐姐》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01說好的不被定義的30+女團呢?

猶記得,《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播那天中午突然上線,各大社交平臺驚起一片熱議,一想到有那麼多位風格各異、成熟魅力的姐姐們齊聚熒幕前,大家就迫不及待上線想要一睹姐姐們的風採。

可是幾期節目下來,槽點卻越來越多,這些槽點不是來自姐姐們,而是來自節目本身。

雖然該節目在播放量上與播放平臺的同期其他節目相比依然一騎絕塵,但對於節目立意、執行和輿論方面的討論卻開始甚囂塵上。

說好的要做不一樣的屬於30+女星的女團,但節目組卻似乎開始漸漸迷失自己的定位,在標新立異的獨特魅力和大眾對女團的刻板印象中,逐漸向後者偏移。

其中最讓人意難平的就最新一期孟佳團的選人環節。

節目進行到第六期,姐姐們對現場評審團的口味越來越明白,如果不想離開這個舞臺,那就一定要挑快歌,慢歌就意味已經輸了一半了。

於是,《彩虹街拍》、《Gentlegoman》這些快歌成了大型競標現場,而《花樣年華》除了吳昕之外無人問津,姐姐們甚至以低頭來隱藏自己避免被選中。

明明一開始說想要打造不一樣的女團,卻在節目後期設置三快一慢的選曲設置,似乎從一開始就不給姐姐們機會來創造不一樣的舞臺。

就連現場的500位大眾評審也一樣,從第一次公演開始,似乎口味就沒變過,盯著勁歌熱舞投票,慢歌的話,就算唱功再好也很難打動他們的心。

這也難怪大家對節目開始感到失望了!

02從一而終的劇情套路,卻少了預期之外的驚喜

《乘風破浪的姐姐》從一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除了30位姐姐本身自帶的話題度,還有就是節目本身的創新。

30+的年齡和女團這兩個似乎一定不能放在一起的關鍵詞,這個節目將兩者完美融合在一起。

做節目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觀眾想要看什麼,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在一開始無論從節目形式、嘉賓陣容和細節設置上都卯足了勁對觀眾有求必應,姐姐們的slay、節目組的卑微、勾心鬥角、百花齊放一應俱全,可是然後呢?

在這些之外的東西,節目組似乎一直沒有給到,六期節目下來,各位姐姐的個性都已經展露無疑,而大家在銀幕中看完她們的表現也多表示「果然如此」,卻少了「她們還能這樣玩」的預期之外的驚喜。

難怪網友總結了每次公演都是相同的套路:選歌的時候血雨腥風,排練的時候和表演環節是一片peace&love,而淘汰時又哭成一片。

如此來來回回,觀眾早已沒有了新鮮感。

03節目本身的立意,遠大於節目是否高開低走

不過畢竟節目才剛剛進行到一半,後續的公演還在繼續。

就單從播放量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可是在眾多同期節目中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的,所以現在說《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可能還為時過早。

而且作為國內首檔聚焦30+女星的綜藝節目,節目本身的立意肯定遠遠要大於節目是否高開低走。

對於大家來說,它更多還是揭開了大眾對女性年齡、外形、事業及婚姻家庭上的焦慮,讓我們在見多了娛樂圈「白幼瘦」的今天,還能看到原來女性的魅力不僅於此。

節目把原本聚焦在少男少女身上的聚光燈轉向了姐姐,為30+的女藝人搭起了一艘可以乘風破浪的船,不管最後成團與否,姐姐們那種打破標準的決心、那種為了一個節目永不放棄而展現出來的魅力,都傳遞出了滿滿的正能量,讓這個節目發光發彩。

所有的節目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作為開創者,《姐姐》的成長一定帶著爭議和討論,但至少它讓更多的姐姐們被大眾所看到,讓更多的女性魅力被展現了出來。

《乘風破浪的姐姐》真的「高開低走」了嗎,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越來越奇怪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剛結束了第四次公演,從最開始節目被萬眾矚目,到現在,好像真的有點高開低走了。 姐姐們一開始來參加這個節目是為了挑戰自己,迎著成團綜藝的風口起飛,展現自己。但之後這檔節目越來越像是流量的競爭。不被刻板印象定義,但要被觀眾投票定義,於是所有人都儘量避開選慢歌。四公又弄出了親友團拉票的么蛾子,寧靜說這其實就是搞流量,但也就是這些么蛾子,成為了姐姐們能不能在這個舞臺繼續留下去的憑證。
  • 個人覺得《乘風破浪的姐姐》欄目高開低走的原因
    個人節目高開低走的根本幾個原因,如果節目還想辦第二季希望可以反思。1.戰線拉的太長,一公時候就已經知道三公的淘汰名單了,失去懸念,一部分觀眾就不追了。2.後期修音、換音軌嚴重,觀眾聽不到原音,失去了真實感,就沒有帶入感了,勸退了很多人,我很疑惑節目組到底在怕什麼,為什麼不敢放現場收音?怕唱不好可以半開麥啊,哪怕個別走調也是節目精彩的一部分。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
    目前《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到四公,儘管節目依然火爆,但是節目已經有了一些高開低走的態勢。或許是觀眾的期望過高,觀眾期望的是向《朗讀者》那般像我們展示人生的魅力,向我們展示30+女性的成熟魅力,亦或是像《花兒與少年》那樣充滿了戲劇和衝突,但是現在節目已然成為了30+版的《青春有你》。隨著節目的播出,節目本身的問題已經明目張胆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爛尾,高開低走病灶為何?
    作為今年「第一網綜」的不二選擇,《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高開低走徹底給這類綜藝澆了把冷水,優愛芒騰籌劃中的「姐姐們」「哥哥們」還未開播就已不受期待。寧靜最後的成團宣言引爆全場,似乎這個團能不能「定」對於姐姐來說都不重要了。歷時近三個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完結篇。毋庸置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綜藝之一。即使是稍顯漫長的更新戰線,也沒有減少其一舉一動的關注度。成團之夜,、、等等話題隨著節目的播出逐漸登上微博熱搜。然而,持續的高熱度之下,卻難掩《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態勢。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是誰定義了30+的姐姐們
    連她的好友,曾經一起出道過miss A的王霏霏也無奈心疼地說「不知道觀眾想要什麼。」 王霏霏關於節目的無奈本來一開始,從姐姐名單流出到第一期節目的播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段開頭文案讓觀眾看來以後不免覺得熱血且充滿著力量,也不禁期待乘風破浪的姐姐要走一段怎樣的道路,將會如何表現姐姐們如何面對生活中一個個的困境,彰顯現代成熟女性的不同魅力等等……大家的胃口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被吊了起來。
  • 高開低走的《三十而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全民追劇到慘澹收尾,高開低走的《三十而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三十而已》最初爆火並非偶然,作為國產劇中少有的以30+女性為主角的電視劇,它從一開始就切中了當下都市女性的年齡痛點。熒幕上中年女性的缺位,也反映出現實中普通30+女性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生存困局。但被忽視不等於不存在,女性在面對30歲這一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時,承受著來自家庭、工作等多方壓力,如何在三十時瀟灑「而已」,也是現實中眾多女性焦慮的問題。所以,主打30+女性成長故事的《三十而已》,精準地擊中了這種情感需求,引起了追劇熱潮。《三十而已》的前半段,確實能看出它刻畫女性群像的野心。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2020年度綜藝,明明立意那麼高,最後還是砸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原本是萬眾矚目的年度綜藝,沒有熱搜「安靜」上線,卻一下5億瀏覽量,可最終還是高開低走,後期水花越來越小,成團夜如果沒有撕逼和不服,都沒一點聲浪湖南臺的文案可以誇一百遍,芒果臺的文案真的NB,舞臺設計也是一級棒,船的造型很符合「乘風破浪」概念,成團夜的布景、舞臺值得一誇再誇,選秀鼻祖芒果出山,的確有兩把刷子可就是最後還是落入套路之中張雨綺好可愛
  • 到底是誰在乘風破浪,30+姐姐的選秀,為何高開低走?
    30位30+的姐姐組成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6月12日在芒果TV悄悄上線了,在微博熱搜暫停更新的日子裡,依然成為了輿論討論的焦點,姐姐們在集體生活中會不會出現集體撕X的盛況也成為了當時最大的關注點。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節目並沒有延續開始的火爆,而是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從當初的萬眾期待到如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乘風破浪的姐姐》討論下白冰,為何高開低走?
    討論下白冰,為什麼高開低走?1.從一公表現蓋過藍盈瑩黃玲等人風頭,大批人被圈粉,當時藍盈瑩挨罵至少一半原因是很多人喜歡或同情她。(一公結束我還一度以為她的實力能到前八,加上顏值能到前三,沒想到後面不爭氣)2.二公雖排名靠後,但一片叫好,某些貼吧歡迎程度和阿朵差不多,至少男士心目中排名前三,一度超過萬寧張
  •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高開低走,萬茜口碑崩塌了?
    要讓小L說,浪姐絕對是個寶藏綜藝,從定檔時不被看好,到現在熱度首屈一指,30位姐姐們終究是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和努力把這個綜藝做出圈了。誰能想到30位在圈內都成名過,經歷過低谷、不紅,但是也都小有成就的姐姐們,不但沒出現網友預想中的扯頭花場面,反而惺惺相惜,互相欣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節目偏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過半,覺得也到時機聊一聊這個節目了…之前有發起過一輪投票,問大伙兒「有沒有覺得浪姐高開低走?」 7000多人參與了,有4608人表示贊同,這個結果在預料之中。觀眾用顯微鏡來看節目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姐姐們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被重新解讀,大家樂此不彼地在這些30+姐姐們身上找梗,當成了「喜劇節目」來看,而忘了這是一個選女團的節目。當然這也不怪觀眾偏了重點,而是在做「區別於傳統女團」這件事上,節目組自己就已經早已偏了方向。杜華第一期說出選女團的標準之後招來罵聲一片,可節目播到現在人人都說杜華是「大預言家」。
  • 節目高開低走只因做錯這兩點
    火熱了一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8月21日播出了第11期,踢館團獲得兩個晉級名額,阿朵和孟佳以高票數進入決賽,白冰黃聖依被淘汰,無緣最終總決賽。《乘風破浪的姐姐》剛開播時熱度非常高,但如今比賽進入白熱化,討論度越來越低。從網絡上節目的熱度排名來看,在第十期在播出當天,也只排在熱度第五位,在第十一期的播出的21日當天截稿為止,節目還未進入綜藝節目熱度榜。
  • 《乘風破浪的姐姐》迎來大結局,為什麼卻罵聲一片,口碑高開低走
    ,比賽競爭搞三個月女團,會搞出什麼名堂來?有人在網上大罵《浪姐》高開低走,做了資本的走狗,但從十二期的節目來看,低走真的不至於,《浪姐》只不過是綜藝節目常見的「爆開正常走」。所以觀眾一開始的興奮和新鮮感會隨著節目一期期播出短時間審美疲勞,畢竟無論你換什麼花樣,換什麼人,來來去去不過是晉級,PK,淘汰老三樣。
  •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不是高開低走?
    但是,到了每一次公演舞臺,就走偏了。1、電視觀看和現場觀看。(網絡投票和現場投票)電視我們看到的剪輯版,是有各種鋪墊、劇情等加成的,而且是捂了幾個星期後播放的,有時間差。還記得我們看了好幾個星期了,某一期他們說節目上線了,開心的一起看,結果在看的視頻是第一期。投票觀眾可能當時根本是兩眼一抹黑,就是看演出附帶投票,與綜藝內容完全無關。
  • 《浪姐》高開低走,成團夜口碑徹底崩壞,問題出在黃曉明身上?
    與開播之前就獲得全網關注的情況截然相反,《浪姐》播出到現在人氣持續走低,到了9月4日的總決賽已經是人氣口碑全崩壞,還因為寧靜和黃齡的互懟上了一波熱搜,黃齡更是因此被嘲諷「情商低」。所以這檔節目的問題到底處在了哪裡呢?其實成團夜的直播就很直觀的體現了開播以來的問題。首先就是節奏過於拖沓和失誤太多。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何在?網友每天嘲一句:糊了嗎
    就如同節目第一期中的文案一樣,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年齡不是女性的界限,30位姐姐,30人30色,每個人都在節目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但是最近這兩期節目在感官上難免讓人覺得乘風破浪的姐姐有點高開低走了。幾乎每播一期節目就會有人說:浪姐糊了。那麼今天傳媒君就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浪姐開始有一絲「糊」跡象的原因何在?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其實你本可以更好
    昨天《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之夜結束了,歷時整個夏天,從開始時天氣並不炎熱,到三伏到現在結束時已經進入了秋天。那縱觀這部火熱的綜藝,對於這整部綜藝有什麼樣的看法呢?當時的彈幕說「突然就無懼年齡了」,是啊,看見那麼多閃閃發光的成熟姐姐,多想長成她們那樣啊,如果30+、40+、50+的時候可以表現得跟她們一樣,那還管什麼年齡。
  • 《浪姐》高開低走,是因為節目組太「作」?
    這個夏天存在感最強的綜藝節目,無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但節目播出至今,除了第一期獲得幾乎一片倒的好評,熱度爆表,此後口碑和熱度都逐漸下降,有種「高開低走」的趨勢。很多人把這種「高開低走」歸結於節目組在賽制和剪輯上的各種「騷操作」——為了保住人氣姐姐,利用賽制規則淘汰掉人氣末位姐姐,不管她們實力如何;忘記了節目「做不一樣女團」的初心,節目逐漸淪為和其他選秀節目一樣被「資本」控制的遊戲。
  • 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還是高開低走了…
    《浪姐》也算是典型的高開低走的節目了吧。為什麼會這樣???姐姐們刻苦訓練,努力表演還有什麼意義呢?到了後面,節目組提供的歌曲,三公只剩一首慢歌對打三首快歌,四公全是唱跳歌曲,風格越來越單一。表演快歌才會成績高,成績高有優先選擇權又會選擇快歌,這是無解的死循環。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姐姐solo多精彩,節目組就多敷衍
    關注肥鳥語娛,瘦十斤呦~肥鳥很少感覺有綜藝檔次配不上嘉賓的,而《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高開低走就是這個原因。《浪姐》賽制混亂,剪輯凌亂,舞臺更是眼花繚亂。反倒是這期讓姐姐們自己設計舞臺,服化道,以及編曲的solo秀一下子提升了舞臺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