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高開低走,是因為節目組太「作」?

2020-09-05 一渡娛影

這個夏天存在感最強的綜藝節目,無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但節目播出至今,除了第一期獲得幾乎一片倒的好評,熱度爆表,此後口碑和熱度都逐漸下降,有種「高開低走」的趨勢。

很多人把這種「高開低走」歸結於節目組在賽制和剪輯上的各種「騷操作」——為了保住人氣姐姐,利用賽制規則淘汰掉人氣末位姐姐,不管她們實力如何;忘記了節目「做不一樣女團」的初心,節目逐漸淪為和其他選秀節目一樣被「資本」控制的遊戲。

但節目看到現在,我卻越來越覺得,即使節目組不「作」,也依然難逃「高開低走」的命運。因為像這樣一檔前所未有、集女團選秀和女明星真人秀於一體的綜藝節目,要在市場熱度和觀眾口碑當中實現平衡,實在太難。

就從目前節目被罵得最多的幾個方面來聊一聊。

賽制

個人認為,目前最被詬病、最影響節目口碑的賽制,反而恰恰是節目熱度能撐到現在的原因。

不要真的認為節目組傻,更多觀眾在想什麼他們比很多罵得厲害的觀眾更清楚——如果真按實力進行淘汰,節目說不定早就涼了。正是因為這個「不公平」的賽制,才能留下那些唱跳實力不夠但夠有話題度的姐姐,比如張雨綺、伊能靜、黃聖依,甚至寧靜。如果幾位話題姐姐一早就被淘汰,有多少觀眾會為了那些一開始並不知名姐姐的舞臺和訓練、嘮嗑繼續追節目?

市場不缺優秀的舞臺和實力者,缺的是能吸引我們關注這些舞臺和實力者的契機,而在這樣一檔特殊的女團選秀節目中,唱跳實力不夠但咖位和人氣高的姐姐們,就是這個契機。所以即使犧牲口碑,節目組也要費盡心思地留下這些姐姐們,儘可能保持節目熱度,然後那些沒人氣但有實力又有魅力的姐姐們,才更有機會逐漸凸顯、被看見,比如李斯丹妮,阿朵,孟佳,王霏霏,袁詠琳,等等。

初心

節目組的初心真的不在了嗎?

其實一直在的。一公有《蘭花草》《Beautiful Love》,二公有《相愛後動物感傷》《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仰世而來》《女孩與四重奏》,三公有《花樣年華》,四公有《傲嬌》《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不能因為「燃炸」的唱跳舞臺佔多數,就無視這些「姐姐味」的舞臺。畢竟節目的定位就是「女團成長綜藝」,總不可能為了跟傳統女團區別,就完全摒棄掉傳統女團的元素。節目組已經儘量在「女團」和「姐姐個性」中間平衡,也許做得不夠完美,但效果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差。

只是因為姐姐們都在拼命努力、適應節目規則,她們就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可是在我看來,寧靜還是寧靜,張雨綺還是張雨綺,其他姐姐們也都還是自己,她們可能越來越疲憊,也有很多無奈,但在疲倦和無奈中依然堅持,依然這樣豁出去努力,卻恰恰印證了節目的初心。不管姐姐們背後是不是有資本,節目組是不是騷操作,姐姐們都拼命努力在規則裡面做到自己最好的狀態。做「不一樣的女團」,不代表讓姐姐們呆在各自的舒適區,只讓她們發揮自己擅長的,有爭取,有妥協,有突破,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

刻板印象

也有人說《浪姐》不僅沒有打破社會對30+女性的偏見,反而加深了很多女性身上的刻板印象。

在一些人看來,節目中姐姐們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身材好,還有人年過五十仍然在追求「少女感」,這更加重了普通生活中女性的精神負擔。因為普通女性不可能都像女明星那樣保持那麼好的狀態,很多人深受「剩女」標籤所累,不敢面對年齡、不敢老,女明星的光彩熠熠,有可能導致社會對普通30+女性的要求更加嚴苛。

但這個問題不能這麼簡單類比。女明星保持好的狀態,是因為工作需要,在舞臺上好看、耀眼,是她們對觀眾眼睛的尊重。我們生活中當然不需要像女明星一樣在身材、臉蛋上如此苛刻要求自己,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她們哪怕已經功成名就,但依然會在新的挑戰面前、新的領域當中,敢於豁出一切去努力,敢于堅持自己的追求。

節目進行到如今,哪怕確實存在種種問題,哪怕已經失去新鮮感,我想我依然會將《乘風破浪的姐姐》追到底。節目怎麼做我無法控制,但我可以選擇怎麼看待這個節目。於我來說,看節目能讓我感到快樂,能讓我接收到其中的積極意義,就已然足夠——不管三十、四十還是五十,我們可以淡然地成熟,也可以坦然地追求少女感,不因為他人眼光而有所動搖;為了夢想也好欲望也罷,能夠全力以赴、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不計後果去付出——這樣的力量,是我所缺乏的,也是我所需要的。

相關焦點

  • 《浪姐》高開低走,投票機制或將徹底翻車?
    01《浪姐》高開低走,投票機制或將徹底翻車今年夏天,集結了30位知名女星的真人秀《浪姐》火爆全國,掀起一波「30+」女星選秀熱潮,節目前期點擊量、話題度屢創新高,可謂是風光無限。但是隨著節目不斷播出,節目組設置的投票機制以及賽制問題屢屢被詬病,節目一度被嘲「高開低走」。
  • 《浪姐》出道名單曝光,高開低走的爆款綜藝,終是爛尾了
    最近,網上就有人曝光了《浪姐》最終的五人成團名單,雖然該爆料者爆料的是5個拼音縮寫的名字,但觀眾不難看出相應成員。乘風破浪的姐姐自開播以來,話題度一直都很高,每次節目播出後,總能引起觀眾們的討論,但是有觀眾發現,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雖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口碑卻一期不如一期,不少人直言這檔匯集了30位成熟女性的綜藝節目高開低走了
  • 浪姐評分高開低走,她表現出眾卻被群嘲,情商太低不會做人
    選秀綜藝是近兩年的熱門綜藝類型,最近備受關注的浪姐即將最終成團,網上關於出道位的討論也是沸沸揚揚。其中受到網友們討論爭議最大的便是藍盈瑩,對於藍盈瑩的評價就像浪姐的評分一樣是高開低走。浪姐的一開場便是三十個姐姐,從最開始的姐妹心心相惜,到了後面競爭賽事越來越激烈,矛盾也就越來越凸顯出來了。大家最開始是通過甄嬛傳認識的藍盈瑩,她飾演的浣碧雖然是甄嬛的親妹妹,但是心思深重還一度差點害了甄嬛,大概從那時起就留下了個心機的印象。但是在節目中的藍盈瑩卻顯得有些過於一根筋,沒有情商不會看眼色。
  • 《元氣滿滿的哥哥》收視奪冠,但不敵《浪姐》,高開低走一片差評
    《元氣滿滿的哥哥》收視奪冠,但不敵《浪姐》,高開低走一片差評也正是這個噱頭加上借著《浪姐》這股東風,在第三期播出的時候,數據跨越增長,收視奪冠。節目流程這也是重中之重,不夠刺激,也是引起高開低走的一個重要因素
  • 浪姐高開低走,觀眾表示審美疲勞,定義30+女團節目組備受爭議!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高開低走,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很多觀眾都說節目越來越沒意思,而且從近期的熱度來看好像確實有這種感覺的觀眾不止一小部分,大家都覺得這個節目現在有一點高開低走,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當時節目組那個十分勵志的文案,說白了就是要重新定義30+的女人,而且當時第一期杜華對於女團的評選標準還引起了無數觀眾的熱議
  • 高開低走的浪姐,最後打破性別偏見了嗎?
    追這兩個節目的心態不同,《名學》是欣賞美好的少年和聰明的大腦,心情是無比愉悅的;《浪姐》則是出於一個30+的女性對同年齡段女性的好奇——「姐姐看姐姐」,其實我個人對《浪姐》的觀感和外面很多文章寫的都不太一樣。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姐姐solo多精彩,節目組就多敷衍
    關注肥鳥語娛,瘦十斤呦~肥鳥很少感覺有綜藝檔次配不上嘉賓的,而《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高開低走就是這個原因。《浪姐》賽制混亂,剪輯凌亂,舞臺更是眼花繚亂。反倒是這期讓姐姐們自己設計舞臺,服化道,以及編曲的solo秀一下子提升了舞臺的格調。
  • 《浪姐》難逃高開低走定律,皇族扎堆口碑暴跌,成團夜恐成走過場
    五公結束了再回過頭看,《浪姐》最好看的段落反倒是初舞臺。遺憾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浪姐》跟絕大多數綜藝一樣,終難逃「高開低走」定律。究其原因,首先是劇透太多缺少驚喜。其次「捧高踩低」看人下菜碟太過明顯,一公陳松伶、朱婧汐等因為人氣低遭到淘汰,二公阿朵、
  • 浪姐高開低走,孟佳的淘汰就是個圈套
    只有孟佳在那裡不太自信的說,希望浪花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展示更多的孟佳給你們看,然後請投我一票謝謝。浪姐的舞臺據說觀眾都在兩端坐在,這樣戲劇感的歌曲,要是沒有觀感,真的很難感受到那股氛圍。本來浪姐的主旨,其實是打造一個不一樣的30歲的女團姐姐,但從現在來看,已經和初心漸行漸遠。也許,初心也可能是一個幌子,畢竟女團才是根本。這次浪姐的播出,有非常大的人氣,也有很大的爭議。一開始其實我們看到時候,是更多的想看到姐姐間的相處方式和摩擦,並不是真心想看女團表演的。
  • 「浪姐」熱度大降:高開低走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內幕?
    我很少會對一檔綜藝從頭追到尾,但「浪姐」,只要更新,我一定會看。「浪姐」的出現,是給過我希望的。」高開低走、中後期疲軟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姐姐們好像也不是原來的姐姐了,「浪姐「最開始的時候,每一位姐姐帶著自身獨有的光芒而來,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而現在,每個人口中談論的,不是團魂,就是捨不得節目捨不得舞臺。當個體淪為群體,當獨特性淪為標準化,我們看姐姐,真的不如去看妹妹。
  • 《浪姐》高開低走被吐槽,到底冤不冤?
    可惜,一開始收穫了超多關注度和好評的《浪姐》,在後期越來越崩,爭議聲越來越大,並在9月4號的成團夜達到頂峰。成團夜很有晚會的feel,請了很多嘉賓來表演,大家瘋狂趕流程。然而,《浪姐》成團夜的爭議,表示明明是定向捐贈給女童的錢,卻被用在了男童身上;《浪姐》也是一樣,吃的都是女性主義的紅利,卻在收穫了那麼多關注度的情況下,把機會分給了原本就什麼都不缺的男明星。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太可惜!連請的嘉賓都被網友抵制
    妥妥的高開低走的模範標準啊!想當初這檔節目,未播就爆了!那都已經不是&34;的程度了。不管是邀請的30+姐姐們的名單,還是播出期間所製造的話題,這檔節目本該拿下今年最爆款的綜藝節目。開播前,《浪姐》序篇的那段文案引爆了多少人啊!面對30歲+年齡的質疑,面對女性生存環境下的掙脫和蛻變,不破不立才是這檔節目的意義。
  • 《浪姐》高開低走?比「乘風」更重要的是「破浪」
    開播「乘風」,勢頭強勁要說未播先火的綜藝節目,非《浪姐》莫屬。今年三四月份開始,就有姐姐在微博曬出訓練時的照片,陸續掀起一波又一波熱度,使觀眾對節目充滿期待。六月份節目正式開播,可以說前幾期中,無論是初評舞臺,還是第一二次公演都較為符合觀眾的預設,這也為《浪姐》贏得了前期的優良口碑。《浪姐》的出現,既獨樹一幟又眾望所歸。
  • 從浪姐到無價之姐,從萬眾期待到被群嘲,節目組到底做錯了什麼?
    1,翻車不止是因為某藝人。9月3日,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男嘉賓名單公布,雖然被吐槽高開低走久矣邀請一大堆資歷沒有姐姐深,名氣沒姐姐大,甚至部分實力還拉跨的小鮮肉來參加姐姐們靠實力爭取到的盛典,寫作助陣,讀作蹭熱度。或許芒果的節目組想不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觀眾,更多的也是姐姐吧。
  • 高開低走的浪姐落幕,女團未必搞得起來,但這一點比女團更重要
    畢竟浪姐並不能和《青你》,《創造營》之類的節目相提並論。本就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姐姐來參加這個節目,堅持到最後一期吃到的紅利就已經超值了。言歸正傳,其實在看了浪姐的成團名單後,相信有不少浪花們都會覺得這個女團並沒有很大概率能走的長遠。
  • 《浪姐》高開低走,成團夜口碑徹底崩壞,問題出在黃曉明身上?
    與開播之前就獲得全網關注的情況截然相反,《浪姐》播出到現在人氣持續走低,到了9月4日的總決賽已經是人氣口碑全崩壞,還因為寧靜和黃齡的互懟上了一波熱搜,黃齡更是因此被嘲諷「情商低」。這樣一來節目不僅招致了很多吐槽的聲音,更是吸引了很多網友去豆瓣刷低分,原本在剛開播時打著「女性力量」旗號的高質量選秀節目口碑完全崩壞,評分已經跌倒了7分,並且還在持續下降。
  • 浪姐節目組和張雨綺團隊聯合,打造好身材人設
    在13日,張雨綺再一次憑藉著絕美的身材和高顏值衝上了熱搜榜首,照片中的張雨綺身穿黑色露肩照,一雙大長腿盡顯火辣身材,可以說是非常吸睛了。沈夢辰、吳昕、黃聖依都先後退賽了,張雨綺是目前《浪姐《浪姐》這檔節目高開低走,因捧人太過明顯,已經遭到反噬,近幾期節目的熱度和話題度大不如剛剛開播那幾期時候的節目效果,而萬茜又不願意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節目組自然需要找一個新的話題和熱度擔當為節目做營銷。
  • 孟佳淘汰,伊能靜晉級,《浪姐》高開低走,原來是得罪了觀眾
    有顏值有實力的姐姐淘汰了好幾位,唱跳一般的伊能靜,黃聖依卻穩如泰山,不怪被觀眾吐槽高開低走。下面就分析一下節目中的那些黑洞。寧靜現場失誤其中有一段老師們質疑靜姐動作不合格,而靜姐理直氣壯的解釋,「這是特意設計的pose」,只能呵呵一笑。
  • 《浪姐2》挺沒意思的
    原文作者:派爺來自公號:電影派  ID:dyp833在頂流生子的大瓜中。
  • 浪姐高開低走,成團夜嘉賓引起不滿?女性觀眾的錢真沒那麼好賺
    對於不少一路追下來的觀眾來說,這個節目給大家帶來最深刻的感受,應該就是「高開低走」了。更有觀眾表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已經提不起每周看節目的興趣了!但節目播到後期,「乘風破浪」的口號仿佛被徹底忘記,姐姐們為了人氣和排名違背內心、疲於奔命,如今還要邀請陳赫這樣的男星來作為姐姐們成團的「見證人」,也難怪會有觀眾直言節目組這是在自砸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