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詩歌來源於情感和生活狀態,他的文採和人品沒有關係
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而這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的根基就是詩歌,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而詩歌的精髓就在於寥寥數字就能把一個詩人的內心所想表達的淋漓盡致,讓人體會起來也是回味無窮。在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傳承歷程中,自然也有數以百計的詩人誕生,他們各自的情懷風格不同也就自動的分出了各種不同的詩歌派別,在浪漫主義詩歌裡最有名的就是李白和杜甫。當然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有出名的自然也就有無人問津的那些名氣小到到史書中都沒有記載的無名詩人。特別是在唐朝人們特別愛用詩歌來抒發內心情感,或歡快或壓抑。於是唐朝的那些大詩人留下了無數的詩歌,被人們傳唱至今。就單單是一首詩歌中的情感就足夠我們自己發掘一整天的內涵與寓意。
小編曾經超級喜歡的一位詩人——元稹。唐朝詩人元稹他曾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句。在現在的傳唱範圍和得人心的程度來說這句話簡直堪稱中國情話的鼻祖直接就和詩經裡的「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列高居榜首了啊。在大學之前年少無知的小編對寫出這句詩的元稹自動添加了一層痴情男主的濾鏡,單單就這兩句詩,小編就覺著他痴情無比為他傾心不已。直到小編後來無意中看到了一些他的記載資料,才知道這貨真是的妥妥的渣男一枚!
元稹年少時就喜歡自己的表妹崔鶯鶯,兩人乾柴烈火好不快活瀟灑自在。古代不是講究親上加親麼,一直推崇近親結婚,所以他喜歡他表妹也沒什麼驚奇之處。
古人嘛也是都很重視科舉考試,畢竟這是寒門子弟唯一出頭的機會,元稹身為一個男人一個有遠大志向的男人肯定是不能錯過這大好機會,他也要參加考試。後來元稹進京趕考,為了攀高枝元稹他就果斷的拋棄了崔鶯鶯,娶了韋叢。他移情別戀不說更過分的是他元稹後來還專門寫了本《鶯鶯傳》去詆毀人崔鶯鶯,為自己始亂終棄開脫,在韋叢心目中要樹立好男人的形象,告訴韋叢自己這是浪子回頭,以前事情都跟我沒關係。這不就和現代某些男星對自己前女友一樣麼?不過幸好人姑娘都已經找到自己的歸宿了,想到這個還真是為崔瑩瑩感到不值和可悲。
韋叢嫁給了元稹,她婚後並不幸福反而是跟著元稹過得很辛苦很辛苦,苦到身體健康受損,孩子夭折,在年近二十七歲的時候就早逝了。
韋叢去世後,元稹就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悼亡詩來以此紀念自己那早逝的亡妻韋叢。
然而他元稹就在韋叢去世的當年,又愛上了女詩人薛濤,並瘋狂追求對人家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簡直過分!真的是渣男無敵了!
別以為薛濤就真的是元稹的真愛。毛線啊。他愛的只有他自己吧。之後和元稹有糾纏的還有劉採春、商玲瓏等眾多女子。原以為那些古代的大詩人都是正人君子只會鍾情於一人,可是小編始終是忘了古代是允許一個丈夫是可以娶很多個妻子的,我是一個男的我就算是見一個愛一個也是合法的,你身為一個女人身為我的妻子你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和餘地。所以在小編看來元稹的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一個男人他愛不愛你,不能看他給你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到底是為你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