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彭羅斯:滿門學霸,不得個諾獎都不好意思見親戚

2020-12-27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編譯

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分享這一獎項: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因此,在獎金分配方面,羅傑·彭羅斯獲得一半,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共享另一半。

從左至右為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

三位科學家中,家族裡「學霸」最多的當數羅傑·彭羅斯。他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他們家從祖父輩起就湧現出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和數學家。羅傑·彭羅斯的祖父是著名畫家、藝術家,外祖父是生理學家;他的父親萊昂內爾·彭羅斯是英國知名遺傳學家、精神病學家、數學家,還擅長西洋棋研究,曾於1960年獲得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醫學獎」。今年三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和查爾斯·賴斯都曾獲「拉斯克醫學獎」。羅傑·彭羅斯的叔叔羅蘭·彭羅斯是藝術家、畢卡索的好友,還為畢卡索寫過傳記。

羅傑·彭羅斯的父親萊昂內爾·彭羅斯

萊昂內爾·彭羅斯和妻子瑪格麗特共有4個孩子,羅傑·彭羅斯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奧利弗是物理學家,弟弟喬納森是西洋棋大師、心理學家,妹妹雪莉是遺傳學家。萊昂內爾·彭羅斯去世後,瑪格麗特再嫁,結婚對象是數學家馬克斯·紐曼,他曾是數學家圖靈在劍橋大學時期的老師。連繼父都是學術界大牛,羅傑·彭羅斯如果「不得個諾貝爾獎都不好意思見親戚」。

羅傑·彭羅斯(左)和奧利弗·彭羅斯

出生在這樣的家族中,按說羅傑·彭羅斯應該天賦過人,但相比從小在數學上就展現出強大天賦的哥哥奧利弗,羅傑·彭羅斯小時候在數學上反應並不快。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的反應總是很慢,雖然數學很好,但考試時卻不一定考得好。老師能意識到,如果給我足夠時間,我還是能做好的。」

在家人尤其是哥哥的幫助下,羅傑·彭羅斯克服困難,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期間,他在數學和生物學之間選擇了數學。當時父母不太支持他的決定,他們本來給二兒子規劃的職業路線是學醫。羅傑·彭羅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後來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數學並獲博士學位。

年輕時的羅傑·彭羅斯

在學術生涯中,羅傑·彭羅斯對拓撲學很感興趣,並將這一數學分支應用到黑洞研究方向。他在1965年發表了彭羅斯奇點定理,次年當上了正教授。1969年,他與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合作,兩人因此成為好友,並提出了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這是廣義相對論中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2016年與羅傑·彭羅斯一同參加科學節目的教授吉姆·阿哈利說:「彭羅斯是第一個在數學層面上證實了黑洞存在的人,到1965年,黑洞成了相對論的自然結果,不再是一個猜想。」

彭羅斯和霍金有兩人共同命名的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

1973年羅傑·彭羅斯開始在牛津大學任教,直至1999年退休。在獲得人生最高成就諾貝爾獎之前,他已經拿獎拿到手軟,包括「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英國劍橋大學著名數學獎項「亞當斯獎」「沃爾夫物理學獎」等。

羅傑·彭羅斯

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羅傑·彭羅斯在數學、哲學等領域也頗有建樹,遺傳了家族基因的他,西洋棋也下得很好。不過,這位89歲的全才諾貝爾獎得主承認,他怎麼努力也搞不定PPT(幻燈片演示文稿):「我真的很討厭PPT,偶爾用一下就是一場災難。」

相關焦點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咋舌的家族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他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隨後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吳忠超 | 從彭羅斯獲諾獎說起
    過不久,錢德拉塞卡因為坍縮星的研究獲得諾獎,學界認為這個獎來得太晚了——錢氏做出研究成果約50年後才得到,那時他已經73歲了。如今看來,還是比彭羅斯獲獎的89歲年輕多了。愛因斯坦於1921年獲獎是因光電效應的理論研究,而非相對論。錢德拉塞卡獲獎的坍縮星工作主要屬於天體物理方面。
  • 與諾獎得主面對面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不要害羞,無論是茶歇還是在其他社交場合,抓住機會去接觸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林道諾貝爾獎論壇委員會主席康特斯特·貝蒂娜·貝納多特1日對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學者呼籲。當天,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在德國南部小城林道開幕,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90名青年研究人員將在今後一周裡近距離接觸27名諾獎獲得主。
  • 新晉諾獎物理學和化學獎得主在研究什麼?看他們寫的科普書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僅有兩本詩集在中國出版,在國內儼然屬於「小眾」「冷門」。與之相對應的是,與文學相比更為曲高和寡的科學領域,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推動」系列圖書卻一次押中6本新晉諾獎得主的作品,分別來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
  • 霍金「老搭檔」摘得諾獎桂冠 《盜夢空間》的無盡樓梯就是他的...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據諾獎官網事實上,隨著今年物理學獎黑洞「吸納」全部榮光,多位科學界人士紛紛感嘆史蒂芬·霍金的逝去。霍金是第一個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理論之人,而他與本次諾獎得主之一的羅傑·彭羅斯曾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這份深厚的研究友誼,再次讓世人矚目。
  • 2020年諾獎得主揭曉,她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這可能是近年來最為冷門的諾獎得主了。而且,在2016年頒獎給鮑勃·迪倫之後,時隔短短四年又頒給一位美國詩人,給人以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感覺,打破了大家默認的「地區輪轉」原則。 和往年一樣,對於出版行業來說,一年一度的諾獎又是「彩票開獎」時刻,今年「中獎」的世紀文景已經是連續兩年蟬聯了(去年是彼得·漢德克),難怪微博上有人調侃:這邊建議世紀文景的編輯直接轉行買彩票,應該能一步到位實現財富自由(大霧 去年押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後浪文學編輯朱嶽在豆瓣上恭喜文景,表示:堅持文學價值投資才是正道。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新京報專欄
    其中,安德裡亞·格茲因為是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而更受到輿論的關注。數百年前,物理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諾貝爾在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最先被提及的領域。諾獎委員會主席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諾獎得主在緻密天體和超大質量黑洞方面獲得了突破,這方面還有很多驅動未來研究的問題——除了內部結構的問題,還有在黑洞附近的引力理論問題。
  •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廣州站
    > 法國數學博士後丶鋼琴家斯柔冰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不會設計錯視圖形的物理學家不是好諾獎得主?專家世家笑了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階梯) 整個家族都是專家,每位都在多領域有成就 羅傑·彭羅斯出生在一個學術世家。 前文提到的彭羅斯三角形和彭羅斯階梯,都是羅傑與他爸一起研究創作的。他的父親,萊昂內爾·夏普斯·彭羅斯(Lionel Sharples Penrose),出生於1898年6月11日,1972年5月12日逝世,是英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醫學遺傳學家、兒科醫生、數學家和西洋棋理論家,在智力殘疾的遺傳學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 諾獎解析|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三位黑洞發現者: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這一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丨諾獎得主可不像你想的那麼「老古板」
    2015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將於今天起陸續揭曉,誰說諾獎得主都是「老古板」?
  • 諾獎得主都想不透
    諾獎得主不解臺灣人存錢行為據臺媒報導,臺灣人愛存錢,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想不透。2015年該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曾來臺研究當地儲蓄情況,在他看來,臺灣人不管年齡大小都在存錢,他對該現象相當不解。有錢人如何靈活理財除了存款外,有錢人的股票更多,每年年初都是各大企業家申報轉讓股票熱潮,多是贈與或信託,此舉有節稅考慮。例如,2月就有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申讓50萬張股票,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夫人葉紫華合計申讓1.5萬張持股。在專家看來,企業家申讓持股不管是贈與或信託,都不是賣股,不會造成股價波動。
  • 數十名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神的歸宿都是大神棍? | 雜·讀
    他用後來斬獲諾獎的基因技術,放大了一些過世名人的DNA,然後向廣大群眾兜售含有名人DNA的珠寶,瑪麗蓮·夢露、愛因斯坦什麼的,一個也沒落下。他還沒事兒搞搞「非虛構寫作」,堅信自己的人生曾有個「真·高光時刻」:
  • 2015諾貝爾獎揭曉在即,盤點那些諾獎得主的爆笑之「最」
    按照往年慣例,文學獎一般都於10月的第二個周四公布,今年則是10月8日。 雖然頒發日期還未公布,但全球最大規模博彩公司英國立博已經公布了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賠率榜。白俄羅斯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以賠率1賠5,超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位列第一,村上春樹則以1賠6位列第二,依然是大熱門。
  • 福利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共享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
    匯演,洞察文藝的慧眼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 《科學家請回答2020》今日頭條上線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近日上線的《科學家請回答2020》系列視頻嘗試回答了這個問題。該系列由今日頭條科學頻道聯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推出,頭條科普創作者連線對話科學家,聚焦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和科研成果,帶觀眾了解科學家大成就背後的小故事。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最近,中國大亞灣核電站的中微子實驗裝置在實現原定科學目標後退役,本文也有助於理解相關的科學問題。
  •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2020-05-25 15:24:21 來源:人民網  |  作者:譚晶晶| 字號:A+ | A-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77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日前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期停止資助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