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療效凸顯,兩款中成藥打出「組合拳」,中醫藥產業能否借勢...

2020-12-23 健康界

繼口罩、呼吸機後,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中成藥也成為「搶手貨」。

4月14日午間,以嶺藥業(002603.SZ)發布公告稱,公司和全資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關於新增適應症申請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根據批件相關內容,上述兩藥品在原批准適應症基礎上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新適應症的批覆。

圖片來源:以嶺藥業公告

在此之前,鍾南山團隊研究認為,連花清瘟膠囊在體外試驗中顯示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也曾引發大量關注。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將其列為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經過近2個月的考驗,它也迎來「高光時刻」。

公告一經發布,以嶺藥業股價隨後漲停,報收於31.32元/股,上漲10.01%,總市值377億元。4月15日,以嶺藥業高開高走,報33.44元,開盤僅10分鐘便觸及漲停,報34.45元,上漲9.99%,總市值414.7億元。

14日晚間,紅日藥業披露血必淨注射液獲批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重型、危重型適應症,當日紅日藥業報收5.40元,上漲3.85%。15日,紅日藥業開盤即漲停,報5.94元,上漲10.00%,總市值178.5億元。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有效的方劑「三藥三方」,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的藥品適應症中。

中醫藥抗疫療效明顯 兩藥企產品獲批

連花清瘟產品為以嶺藥業的主導產品、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品種,主要用於感冒、流感相關疾病的治療。

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以及疫情救治臨床實踐,批准連花清瘟顆粒說明書中【功能主治】項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用法用量】項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療程 7-10 天。」質量標準【功能主治】【用法與用量】項內容以及標籤內容與說明書相應內容保持一致。說明書【藥理毒理】項修訂內容不予批准。

疫情發生以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先後被列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推薦用藥。

以嶺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中,連花清瘟在包括火神山、雷神山及方艙醫院等在內的醫療機構廣泛應用,累計7000餘萬人使用。連花清瘟先後列入中國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五/六版/七版)及湖北、北京、上海等20個省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推薦用藥。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健康界在國家藥監局網站搜索「連花清瘟」發現,目前僅有以嶺藥業一家企業獲批。作為獨家品種,連花清瘟在抗疫期間為以嶺藥業貢獻了一定的收益。

從以嶺藥業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4.33億-4.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60%。以嶺藥業表示,業績增長主要體現在第一季度連花清瘟產品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目前,以嶺藥業的主要營收來源分為心腦血管類、抗感冒類、食品飲料類以及其他類四大板塊。其中,以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為主的抗感冒類產品2018年實現營收12.05億元,同比增長84.98%。

而4月14日晚紅日藥業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以及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020年3月3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和疫情救治臨床實踐,批准血必淨注射液說明書【功能主治】項增加「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或/和多臟器功能衰竭。」

據了解,血必淨注射液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作為中醫和西醫治療方案共同推薦的中成藥,連續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試行第五版)、(試行第六版)、(試行第七版)》。血必淨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唯一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治療膿毒症和多臟器功能失常症候群的國家二類新藥,具有專利保護。

身價上漲近3倍 連花清瘟受多國熱捧

公開資料顯示,連花清瘟膠囊誕生於非典時期,從2005年至2019年,累計18次被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列入治療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連花清瘟膠囊迅速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列為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

3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連花清瘟膠囊已經和金花清感顆粒、血必淨注射液、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稱為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3月25日,在中歐抗疫交流會上,鍾南山院士特別介紹了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他表示,284名病人使用連花清瘟進行治療的康復率達到了91.5%。

國家+專家的雙重認證,讓連花清瘟膠囊在國內迅速成為「網紅」抗疫藥。而隨著「健康包」的走紅,以及中國醫療專家團隊曾帶著它支援義大利等國,連花清瘟膠囊也揚名海外。

4月14日,以嶺藥業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連花清瘟產品在已註冊的六個國家(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亞、莫三比克、羅馬尼亞和泰國)和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的銷售通過當地代理商完成,其訂單需求相較之前有明顯增加。

國內該藥品的生產線也已經火力全開,但事實上,在國外市場上連花清瘟膠囊依舊是供不應求、身價暴漲。

健康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eBay查詢「LIANHUA QINWEN」顯示,3盒連花清瘟膠囊(0.35g*24粒/盒)售價為132.9元。

圖片來源:eBay官網截圖

而在國內電商平臺上,連花清瘟膠囊(0.35g*24粒/盒)僅售15元左右,身價上漲近3倍。

圖片來源:國內某電商平臺

那麼,除了連花清瘟外,還有哪些藥品在治療新冠肺炎過程中被證實有明顯療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稱,除了連花清瘟外,在2009年甲型H1N1流行時研發的金花清感顆粒也對新冠肺炎具有確切療效,除了可以改善臨床症狀,特別是可以減少轉重率以外,對免疫學指標也有作用。

2月15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臨床實驗證明鹽酸氯喹與法匹拉韋對於新冠肺炎有一定效果。

疫情推動中醫藥「出海」 困境待從源頭解決

自疫情發生以來,在尚未有特效西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憑藉歷史上對付瘟疫的扶正祛邪治則和辨證論治方法,參與防控救治全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國家衛健委先後印發的七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也明確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比如,針對輕症患者的「江夏方艙模式」,有效實現「已病防變」,無一例轉為重症;針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有效實現「截斷扭轉」,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病亡。

我國中西醫結合的抗疫經驗也被海外不少國家推崇。據介紹,目前中國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已翻譯成英文,在國家中醫藥局官網新媒體上全文公開,並且主動跟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互相分享。

業內人士表示,從現在的形勢發展來看,中醫藥在對抗擊新冠肺炎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愈來愈受到海外的認可。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多國網友紛紛表達了對中醫藥的期待與信任。美國、義大利、荷蘭、英國、匈牙利等多國中醫藥診所的問診人數大增,診所的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更是銷量翻番。

疫情為中醫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安信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帥表示,中醫藥抗疫效果明顯,相關治療方案如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對整個中醫藥行業來說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有抗病毒功效的中成藥,將迎來不錯的發展契機。目前已經有部分上市公司藉此機會進行擴產,並且進一步輸出海外。近期雖各地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產業發展,不過尚未有全國性的行業大政策出臺,不排除後期會出臺大力助推行業發展相關政策的可能。

疫情席捲全球,中醫藥需求在世界範圍內空前加大,今後中藥出海的難題就此解決了嗎?以嶺藥業借疫情出海的這波國際化進程,究竟能夠推動中藥「出海」走多遠,或許我們還需看清現實。

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指出,中醫藥國際化是個長期過程,面臨較大挑戰。很多西方國家不承認中藥是藥品,認為中藥缺乏統一科學的標準,而將中成藥、中藥飲片歸為膳食補充劑或健康食品。「國外認可的是臨床數據,解決出海困境關鍵在於從源頭解決安全、有效性。」

還有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中成藥由於成分複雜,很難用儀器檢測出所有有效成分,難以符合歐美的進口要求,而且中藥的使用在歐洲有很多的法律限制。例如,歐盟對重金屬、農藥殘留等監控很嚴,而中國生產的一些中藥農藥、化學殘留高於歐盟標準。

同時,中醫藥強調一病一方,這使得中藥無法在定量上保持規範,而要嚴重依賴經驗豐富的中醫醫師、藥劑師。由此帶來的衍生問題是,中藥一方面在可靠性上多有缺陷;另一方面,符合資質要求的從業人員也成為中藥在海外市場推進的難題。

在西方主流醫藥市場,中藥作為藥品註冊在美國尚未取得零的突破,在歐盟能成功註冊的也屈指可數。現階段的中藥急需獲得國際註冊藥品市場的認可,才能與日本漢方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獲得有利位置。

但獲得國際註冊藥品市場的認可並不容易,天士力(600535)的複方丹參滴丸在美國二十多年闖關FDA,迄今為止三期臨床仍未結束。

FDA臨床試驗網站顯示,當前我國僅有10種中藥通過了FDA的IND申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只有3種中藥製劑獲準進入到最後的Ⅲ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是天士力的複方丹參滴丸、杏靈科技的杏靈顆粒以及和記黃埔的HMPL-004。

張伯禮認為,創新不足、低水平重複等問題是阻礙中藥國際化進程的主因;需儘早建立一個科學的、能夠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醫藥標準,將中藥材列為國家戰略性資源,加強保護、研發和合理利用,同時,大力推行中藥材規範化種植,保證中藥材的可持續供給,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李楚源建議,要讓中藥推向國際,需將該產業進一步向現代化、國際化、科普化、大眾化推進,讓中藥不再僅僅是中藥,「中藥+時尚」正是一條全新的路徑,它必將催生產業升級。「我們正在探索將中藥與服飾、飲食、出行、家居等融合,創造出更多創新、時尚又實用的中藥產品。」

(文章綜編自21世紀經濟報導、藥聞社、中華工商時報、證券時報、經濟參考報、公司公告)

相關焦點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國家衛健委又發文,這些中成藥要火了:清開靈、連花清瘟、抗病毒...
    有鑑於新版流感診療方案尚未出爐,因此2019年11月13日公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仍然有效,而流感用藥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等中成藥均在列。
  • 經濟日報整版報導,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第一篇  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近段時間以來,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參與救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中西醫密切協作、聯合攻關,推出了一批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較好療效參與觀察的病人是1183例,現在已經有640例出院,457例症狀改善,療效非常好。  來自山東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12時,山東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6例,治癒出院417例,治癒率達55.16%,中醫藥參與治療率超98%。目前,山東已經構建起中西醫結合會診機制,堅持中醫藥及早參與、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治療。
  • 打出「組合拳」,助力湖北重啟 | 綜合報導
    打出「組合拳」,助力湖北重啟 | 綜合報導 2020-05-01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龍鳳堂為品牌導入 強化中醫藥創新發展 多重紅利下 中醫藥零售將...
    中醫藥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凸顯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沈洪表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例如,方案增加了適用於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具體用法。各地方也有多種自製劑獲批,用於臨床救治。這些中醫藥製劑在緩解症狀、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以及促進恢復期患者康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藥治療『簡、便、驗、廉』的優勢具有現實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
  • 甘肅扶正藥業抗疫顯身手
    飛奔在抗疫戰鬥的戰士暫別家鄉,逆行而上奔赴抗疫前線。扶正藥業作為甘肅省龍頭企業、中成藥研發生產企業也主動響應,用行動助力。截止今日,扶正藥業先後向武漢市紅十字會、福州市紅十字會級甘肅省有關醫療機構、定西市衛健委、西北師範大學等單位捐贈防控藥品及75%乙醇消毒液共計120多萬。
  • 研究:中成藥棗仁安神對於改善睡眠質量的療效與西藥相當,且安全性...
    研究結論:對於治療失眠症,單用棗仁安神在改善睡眠質量與安慰劑對比有顯著的優勢,同時與苯二氮䓬受體激動劑(BzRAs)對比在改善睡眠質量療效上無差異,且副作用遠低於BzRAs。隨著中醫藥研究的深入及製藥工藝的改進,包括棗仁安神膠囊在內的許多的經過現代製藥工藝改進的純中藥製劑不斷被研發,其複方組成為: 酸棗仁、五味子和丹參。其功能主治為養血安神,用於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煩、頭暈;神經衰弱等症。
  • 中醫藥產業站在聚光燈之下,相關設備行業有望迎新機遇
    【製藥網 市場分析】中醫藥產業是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以及健康理念的深入,具有「治未病」獨特優勢的中醫藥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多重政策紅利的加持,更是讓中醫藥產業站在聚光燈之下,這也將給相關設備行業帶來新機遇。
  • 淺談臨床應用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中成藥由於其療效確切,攜帶、使用方便,深得廣大醫患歡迎。但是,現在有不少人受「中成藥無副作用,比西藥安全,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不適當地應用和濫用中成藥,導致達不到應有的療效,延誤甚至加重病情,甚或產生毒副作用。因此,能否合理正確應用中成藥可直接影響其藥效。
  • 全國抗疫先進個人張忠德分享援鄂抗疫故事
    2020年9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中,張忠德同時獲得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兩項國家級榮譽,他帶著兩枚意義重大的勳章來到節目現場,拉開分享的序幕。這次出徵,他的身份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國有難,召必至。抵達武漢後,張忠德立刻會同專家組成員直奔多個醫院的病房收集數據,修訂治療方案。廣東省中醫院也先後派出9批88名隊員馳援湖北,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漢口醫院等多個院區,通過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打出中醫藥「組合拳」救治患者。
  • 多重紅利下 中醫藥零售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中醫藥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凸顯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沈洪表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例如,方案增加了適用於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具體用法。各地方也有多種自製劑獲批,用於臨床救治。這些中醫藥製劑在緩解症狀、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以及促進恢復期患者康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藥治療『簡、便、驗、廉』的優勢具有現實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
  • 中醫藥有效減輕了患者症狀,改善了炎症指標,降低了輕症轉重症比率...
    答案是中西醫結合,共同抗疫。同濟醫院塗勝豪(右)與同事在ICU查房。熱搜:「協和紅茶」和「同濟咖啡」在以西醫為主的綜合性醫院中,中醫科經常有成為邊緣科室的風險。但在協和、同濟兩家醫院中,中醫科卻是重要科室。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兩家中醫科擬定的中藥預防方,迅速得到一致認可。
  • 後疫情時代,以嶺藥業攜手連鎖共同擁抱中醫藥新機遇
    以嶺藥業作為中醫藥代表企業參與其中。會上,以嶺藥業顧問、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教授郭雙庚作主題演講,他指出,後疫情時代,工業企業要與藥店攜手擁抱中醫藥新機遇。後疫情時代,連鎖迎中醫藥發展新機遇郭雙庚教授指出,目前藥店迎來傳播中藥、推廣中藥的重要時期。
  • 全國首家抗疫文獻館揭牌
    10月20日,中醫藥抗疫與文化自信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召開,會上舉行了全國首家抗疫文獻館揭牌儀式。據了解,近日鍾南山院士特意為該館題名。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張忠德教授從中醫藥辨治新冠肺炎談了關於當代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思考,抗瘧專家、珠江學者宋健平教授在會上介紹了助力全球抗瘧的舉措和成效。
  • 國家衛健委:中醫藥總有效率達90%以上
    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據介紹,全國4900餘名中醫藥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有院士3人,數百名專家。餘豔紅表示,此次中醫藥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前所未有。
  • 抗「疫」不含糊!千年名方藿香正氣為什麼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在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中,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自「試行第四版」到最新的「試行第七版」,連續4次被列為醫學觀察期乏力伴胃腸不適者的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類藥物是許多家庭的常備藥,一般用於治療胃腸型感冒。
  • 專訪九鼎銳創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劉剛
    去敬畏中醫藥文化,去敬畏這個行業,去敬畏需要健康的患者,去敬畏法律!但當時中藥的發展並不好,市場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完善,缺少統一標準,質量更是參差不齊,在中成藥、中藥飲片市場甚至有很多制假售假的現象!當時中醫行業有一個論調,就是『中醫將毀於中藥』!我看在眼裡,痛在心上。」
  • 解讀診療方案:藿香正氣走上抗「疫」一線 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在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中,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自「試行第四版」到最新的「試行第七版」,連續4次被列為醫學觀察期乏力伴胃腸不適者的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類藥物是許多家庭的常備藥,一般用於治療胃腸型感冒。藿香正氣治療新冠肺炎的消息一出,很多小夥伴都有些驚訝,這一耳熟能詳的中成藥對傳染病能起到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