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發言人:
團結廣大臺灣同胞,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25日揭曉。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這一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對兩岸關係性質、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我們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資料圖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
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根據計票結果,在臺北市長選舉中,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以3200餘票的微弱多數險勝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丁守中25日凌晨向法院提出「選舉無效訴訟」。
民進黨為何慘敗?
國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斬獲15個縣市長席位,其中更是從民進黨手中直接奪取7席。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高雄選戰,國民黨韓國瑜勝出,打破民進黨在高雄連續20年「執政」的神話。而臺北選情膠著,國民黨丁守中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幾乎到了最後一刻才讀秒決出勝負。最終,柯文哲以3000多票微弱優勢勝出,成為此次選舉唯一獲勝的無黨籍候選人。
▲ 高雄當選市長韓國瑜(來源:臺灣聯合網)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當選縣市首長從原有的6席直接上升到15席。他們包括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臺中市候選人盧秀燕、新北市候選人侯友宜、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嘉義市長候選人黃敏惠、新竹縣長候選人楊文科、苗慄縣長候選人徐耀昌、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彰化縣候選人王惠美、花蓮縣長候選人徐榛蔚、臺東縣長候選人饒慶鈴、澎湖縣候選人賴峰偉、「連江縣長」候選人劉增應和金門縣長候選人楊鎮浯等15人。
其中,現在綠營執政的臺中市、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澎湖縣等7個縣市,都在24日的選舉中「綠地變藍天」。金門縣和花蓮縣則由無黨籍再次回到國民黨陣營。
在選前,臺灣政治評論員洪裕宏曾分析,目前島內「民意海嘯」已取代「政黨競爭」,成為決定選舉輸贏的關鍵。而「民意海嘯」則形成於對執政者的強烈不滿。「討厭民進黨派」的「票投韓國瑜,教訓民進黨」,以及「獨派」的「教訓蔡英文,票投姚文智」,都是選人不選黨以及報復蔡英文的「民意海嘯」。前者是因蔡英文改革不力帶來民間經濟損失(如年輕人緊縮消費、服務業生意清淡等),後者是因蔡英文放棄姚文智激發綠營反感(綠營人人皆知蔡英文是藉此討好柯文哲,避免對方和她爭選臺灣地方領導人)。
而社科院臺研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則認為三大原因造成此次民進黨慘敗。首先,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執政高度不滿。蔡英文在任兩年,臺灣的經濟形勢、民生福祉等沒有任何的改變,甚至是變得更糟。其次,臺灣民眾需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的是兩岸交流交往,已經開始對「臺獨」分子的「恐中牌」、「反中牌」產生免疫甚至是反感。最後,民進黨選舉策略的完全失敗,民進黨在候選人提名、選舉策略的選定乃至選舉進程的操盤等方面,都沒有顯示出任何的爆發力。
針對民進黨此次「兵敗如山倒」的選情,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而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和蔡辦秘書長陳菊也已向蔡英文口頭請辭。
新聞連結: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消息,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5日表示,所謂「奧運正名公投」案遭到挫敗,說明拿臺灣運動員的利益做賭注不得人心,搞「臺獨」註定失敗。
本文綜合自:海外網、新華社、央視新聞
◢ 猜你想看↓↓↓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不管滯日臺胞,島內罵聲還沒停,蔡英文又推出自己籤名的充電寶…臺民眾:又來騙錢!
這些家世顯赫的臺灣「官二代」,視促進祖國統一為己任,如今逐漸離我們遠去
蔡英文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過境」休斯頓,她被喊「蔡省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上觀新聞APP
「嗯,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