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隸屬於香港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的巴黎春天虹口店才剛宣布閉店。
緊接著臺灣太平洋集團於2020年7月8日宣布繼太平洋淮海店於2016年12月31日閉店交還給業主方瑞安集團後,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將在11月30日因為租約到期閉店。
如今上海火車站前不夜城店附近的商場大樓,人氣早已不如往昔,拆的拆,重修的重修,多年來早已見不到往日人擠人的盛況。過去在上海購物最熱鬧的三個商圈——徐家匯、淮海路、新客站都設有分店的太平洋百貨,至此僅剩徐家匯一家。
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於2000年12月正式開業,曾是蘇州河以北最時尚的商場之一。上海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與嘉裡集團籤約20年,2020年11月30日租賃合約到期,將交回給業主。
在網際網路還沒那麼便捷的那個年代,走在時尚前沿的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可謂是蘇州河以北當之無愧的時尚地標!不少上海人的第一件時尚大衣、第一套高級化妝品都是從這裡購買的,相信這裡有著許多人的回憶。
太平洋集團過去在臺灣、大陸兩地也曾風光過,該集團於1968年,由章民強在臺灣設立太平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住宅開發開始,並於1987年11月11日創立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在當時,章家與臺灣幾個老字號集團如國泰蔡家、新光吳家、力霸王家、板橋林家等同是威名在外,但由於臺灣在90年代實施容積率管制開始,房地產市場走跌,加上1997年爆發金融危機,章民強於是從1999年開始,逐漸淡出經營,交棒給三個兒子,其中章啟光負責太平洋房屋中介業務,章啟明負責太平洋建設業務,章啟正負責太平洋崇光百貨及太平洋百貨事業,後來,章啟明又投資有線電視與電子科技產業,並成立太平洋聯網科技,並以重金併購有線電視系統。
但於2001年日本泡沫經濟爆發,日本SOGO百貨停止營業,此事件對太設集團帶來的衝擊不小,加上臺灣房地產市場陷入谷底,太平洋建設逐漸感到沉重的經營壓力,章民強到處群求奧援,但一連串的事件,導致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控制權落入遠東集團手中。目前太平洋章家雖然第三代已經開始參與經營,但實際上仍以二代為主控,在大陸的事業,像是太平洋房屋,還有一些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經營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市場上也逐漸看不到太平洋的身影。
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的閉店,相信疫情只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除了太平洋集團本身的經營問題以外,商場未能持續改造提升、商圈的變遷、網際網路的興起、消費習慣的改變在在都影響其命運。
近幾年有著魔都之稱的上海,商場關門的消息接二連三,從2002年上海精品商廈停業、拆除開始,包括原為五角場最大的國營商店朝陽百貨於2004年被爆破拆除、1994年開業的滬上老牌貴族商店之一,隸屬於香港華鐙集團的美美百貨於2007年8月31日閉店、華亭伊勢丹、連卡佛、百思買、萬得城、曾經聞名上海灘的皮革城——雪豹商廈、五角場大西洋百貨、太平洋數碼廣場二期及三期、虹橋友誼商城、東方商廈淮海店、瑪莎百貨、巴黎春天虹口店…等,20多年來,上海曾關門、被拆除、易主、換臉的知名商場超過200家,不知名的小商場則更不計其數,其中不知道哪一家商場最能勾起你的回憶?
今年的疫情其實只是加速一些商場的淘汱,近幾年國內購物中心的大量興起,同質化經營對於消費者而言,早就帶來了消費疲勞和厭倦,也因此才有像是北京SKP-S(SKP南館)、上海原第一百貨淮海店與原伊勢丹百貨所在的地塊,改造升級為Tx淮海劇匯等項目的出現。
大名城商管CEO林文波此前就說過,商業地產行業本來這兩年就面臨行業瓶頸,這個疫情只是正好讓大家能更多的思考商業地產未來將何去何從。
上海市的多核心商圈規劃,帶給城市的交通及人□流動壓力是相對較小的,也較能夠多元化的激發城市經濟活力,但商業本身的經營,這10多年來由於受到線上經濟蓬勃發展的嚴重影響,已經導致許多商場的淘汱,劣幣驅逐良幣,帶給消費者的將是更貼近消費者真正需求的商業環境。
疫情的發生,雖然短期間造成許多人的社交恐懼症,但也真正讓我們感受到社交是人類生活最重要也離不開的一個部分。
未來的商業項目,將會是以社交為導向來進行設計、優化的商場,到商場進行目的型購物消費的時代已經過去,以消費者社交需求為導向,以剌激消費者感觀,讓消費者感到舒適和引起消費欲望的商場軟硬體設施,以及如何更好的結合物聯網科技、移動網際網路科技和線上平臺,有效發揮商業坪效,將是未來商場規劃經營的新方向。
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的閉店,宣告著上海火車站商圈輝煌時代逐漸走向終結,也預示著太平洋集團輝煌時代的過去,歷史車輪的輾壓,歷史洪流的淘汰,從來是悄無聲息的,庚子年的動蕩雖然是痛苦的,但何嘗不是時代給我們後浪最好的機會呢!
(來源:資資樂)
文章來源:資資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