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諸葛亮的羽扇竟隱藏著大智慧

2021-02-23 冒號參閱

領導參考

下一個大事件即將發生,萬事萬物皆入網絡;關注網絡輿情,服務領導決策。為客戶提供最快最新最重要最有用的網絡輿情報告及解決方案。

「平臺帳號:abcd130728」

「個人微信:zeya0221 」

遙想當年三國赤壁之戰的壯闊悲烈的場面,諸葛亮手中的鵝毛羽扇,似是呼風喚雨的神器,奧妙無窮。其實非也,它在諸葛臥龍的手中,是愛妻給予的情意深重之物,更是讓他泰然處世的智慧。

諸葛亮的妻子黃氏叫阿醜(史上也有記載其正名為黃月英)。當初諸葛亮聞其賢便毛遂自薦,前往黃家拜見阿醜的父親,也是當時的隱士黃承彥先生,並誠心要做他黃老的乘龍快婿。

黃老早就聽說過諸葛亮是個才情高雅之人,便欣然答應並想辦法先讓這兩個年輕人見上一面。於是黃老邀請諸葛亮來家裡談經論道。當時黃老吩咐女兒阿醜在一旁斟茶侍奉,整個交談過程中,阿醜都在暗暗觀察諸葛亮,也頗為心儀。

聊完後,黃老讓阿醜送客,臨行前,阿醜送了諸葛亮一把精緻的鵝毛羽扇,並問他說:「君可知我為何送此扇於你?」諸葛亮含笑答道:「鵝毛雖輕,但情意重?」阿醜又問:「這是其中之一,可知其二?」諸葛亮說:「倒要請教。」

阿醜道:「君即將出山,肩負重任,千頭萬緒,全系一身,遇事必須從容、冷靜。古人云:『喜不大笑,怒不暴跳,樂不輕佻。』君與家父交談時,見君高興面則喜,畏難面則愁,大丈夫做事情,要喜怒不形於色,今贈羽扇,可做遮面之用。」

諸葛亮聽後連連點頭稱是,在心裡更是佩服阿醜的智慧。


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就把鵝毛扇時刻呆在身邊,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扇不離手。如遇喜怒哀樂之事,一看鵝毛扇便盡力克制,不露形色。一時控制不住,當即以扇遮面,以免旁人看出。日子一久他便修養成性,遇事總是鎮靜自若,指揮從容。

其實我們也能有一把這樣的「羽扇」,它就是我們的內心。無論面對多大多緊急的事,都要盡力克制自己的內心,喜怒不形於色,越淡定從容,則越能將事情泰然處之。這不僅是一種寵辱不驚的風度,更是一種安然處世的大智慧呀!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愛不釋手的羽扇,究竟是何方聖物?
    那麼諸葛亮手上的這把羽扇,究竟有什麼來歷?CCTV10《中國記憶》羽毛扇片段如今漫步高淳老街,羽扇隨處可見,關於羽扇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諸葛亮應該是高淳羽毛扇最早的代言人。據傳,有一年夏天,孫權之母吳國太偕同小喬到高淳淳溪遊玩,見幾個民女正在製作羽扇,把玩後愛不釋手。
  • 孫機丨諸葛亮平時手裡拿的居然不是「羽扇」
    無論在雕塑、繪畫或舞臺上,諸葛亮手裡總離不開一把羽扇。無論在雕塑、繪畫或舞臺上,諸葛亮手裡總離不開一把羽扇。
  • 諸葛亮扇子背後的故事
    遙想當年三國赤壁之戰的壯闊悲烈的場面,諸葛亮手中的鵝毛羽扇,似是呼風喚雨的神器,奧妙無窮。其實非也,它在諸葛臥龍的手中,是愛妻給予的情意深重之物,更是讓他泰然處世的智慧。黃老早就聽說過諸葛亮是個才情高雅之人,便欣然答應並想辦法先讓這兩個年輕人見上一面。於是黃老邀請諸葛亮來家裡談經論道。當時黃老吩咐女兒阿醜在一旁斟茶侍奉,整個交談過程中,阿醜都在暗暗觀察諸葛亮,也頗為心儀。
  • 諸葛亮為何總是手持羽扇?原來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一出場就能夠洞察天下大勢,為劉備制定集團發展戰略。曾經曹操想在新野擊殺劉備,諸葛亮在利用夏侯惇貪功的心理,在博望坡設伏困住夏侯惇,幫劉備順利脫身。江東擔心曹操勢大不敢與之對敵,諸葛亮利用唇齒寒亡的理念促成劉孫聯盟,然後借來東風助力赤壁之戰。緊接著幫劉備拿下荊州、益州,成功建立蜀漢。可以說諸葛亮就是智力的化身,就是劉備的救星。
  • 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從何而來?原來是定情信物,難怪不離手
    諸葛亮手裡拿的應該是用白鶴毛做成的「白羽扇」,據《語林》記載,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邊,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諸葛亮的扇子是非凡的。它不僅成了一種特殊的道具,還是諸葛亮的象徵。因為,諸葛亮的羽扇代表智慧和才華,因此,在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握羽扇。
  • 諸葛亮的扇子裡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諸葛亮搖著的羽扇可說無人不曉。但這羽扇從哪兒來,就鮮為人知了。
  • 麈尾 羽扇 | 誰為一揮軍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執羽扇,龐統執麈尾歷來,諸葛亮的形象被定格為手執羽扇,頭戴綸巾,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本指周瑜,而後世逐漸將「羽扇綸巾」轉移至諸葛亮身上。
  • 原來高淳羽扇能夠揚名立萬,多虧了這個人...
    談起高淳羽扇,你會想到羽扇綸巾,指點江山的諸葛亮。
  • 最風雅 羽扇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榆灰飛煙滅」一首赤壁賦一場千年前的衣冠風流羽扇綸巾遙指千軍陣這或許是羽毛扇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而說到羽毛扇我想大家總會想到那個著名的人物諸葛亮他輕搖羽扇,運籌帷幄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羽扇也成了智慧從容的象徵
  • 諸葛亮的「廣告扇」——我為自己代言
    《三國演義》裡,特別是寫六出祁山時的諸葛亮,人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綸巾,手搖羽扇,端坐四輪車上,飄然而出的形象。
  • 馬語歌:諸葛亮穿搭時尚——明代《三國志演義》版畫中的諸葛亮形象
    可見清刊本以及後的諸葛亮圖像大多側重於描繪綸巾整齊的冠部,飄逸的「巾角」不再作為辨別諸葛亮髮飾的標誌。「羽扇」、「綸巾」在文本通常一起出現,二者是描寫諸葛亮形象使用頻次最高的詞彙,在刊本插圖中,「綸巾」是繪製諸葛亮圖像時不可或缺的部分,「羽扇」則不總是伴隨諸葛亮出現。
  • 諸葛亮的「羽扇綸巾」裝束是怎麼來的
    假如我們按照24釐米計算,諸葛亮的身高就是1·92米。如此看來,諸葛亮成人以後不但是個大高個,而且相貌堂堂,容貌可人,是個典型的山東大漢,美男子,當時人看見他都有點驚異。看來,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也根本就沒有羽扇綸巾之說。那麼,諸葛亮的羽扇、綸巾、八卦衣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 諸葛亮為什麼一年四季都拿著一把羽毛扇?
    ,這裡面指的的是三國大將周瑜喜歡拿著羽扇。除了周瑜外,《太平御覽》卷七引晉裴啟《語林》:「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對於諸葛亮來說,也喜歡拿著羽扇。並且,提到諸葛亮這個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羽扇不離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諸葛亮總是拿著羽扇呢?
  • 諸葛亮的扇子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從不離手?原來如此!
    描寫的十分符合諸葛亮的形象,不管是名著《三國演義》裡,還是影視作品中的諸葛亮都是手持一把羽扇,顯得非常神秘。那麼到底諸葛亮的那把羽扇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從不讓羽扇離手?難道這羽扇有什麼驚人的秘密?這不得不讓人展開遐想。諸葛亮隨叔父逃亂來到南陽,結草廬而居,躬耕苦讀。孤獨的諸葛亮遊走襄陽,結交朋友,拜見師長,見識和學業大長。
  • 天津市曲藝團曲藝劇《羽扇》來滬參演十二藝節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5月25日、26日,天津市曲藝團曲藝劇《羽扇》作為第12屆中國藝術節的參演項目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劇場上演。    該劇以評書、京韻大鼓、鼓曲聯唱等曲藝形式,講述了諸葛亮自"隆中對"後出世輔佐劉備,殫精竭慮、施展才華,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擔任蜀國丞相,致力富國強民,後在指揮戰役中於五丈原病逝的故事。
  • 趣說三國 諸葛亮的羽毛扇可不是用來扇風滴~
    說起諸葛亮,相信大家立馬會腦補出一襲青袍,手搖羽扇的灑脫形象。沒錯,這個羽毛扇諸葛亮一身從不離手,無論春夏秋冬,沒事拿出來搖一搖。
  • 諸葛亮的扇子,為何從不離手?你看它是用什麼做的
    諸葛亮蟄伏之時,和黃承彥是忘年之交,黃承彥與荊州劉表又是連襟,諸葛亮有心結交,又傾慕黃月英的才華,便帶著彩禮上門提親,而黃承彥早就相中了諸葛亮,但其女貌醜無比,一直沒好意開口,現在倒好,諸葛亮主動提親,他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 諸葛亮的老婆真的很醜嗎
    他是諸葛亮,是東漢末年三國群雄並起時的一顆明星。諸葛亮畫像公元181年,琅琊郡縣,諸葛亮呱呱墜地,即今天的山東沂南縣,雖琅琊郡縣已經消散在歷史的起承轉合中,但琅琊諸葛氏卻因著諸葛亮的名字永遠的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全戰三國》人物,神機妙算諸葛亮,龍睛羽扇操勝券
    很多人玩了在2020年11月24號嘗試的《周全戰鬥 競技場》的中國權勢以後就猖獗吐槽諸葛亮妙技計劃的非常黑桃2,很多人都用了《守望前鋒》昔時隊友選半藏的梗來作弄諸葛亮,實在說諸葛師傅在他原作品《周全戰鬥 三國》裡不過聯賽的殺手鐧人物。
  • 揭秘: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是誰送的?
    早年,諸葛亮隨叔父逃亂來到襄陽,結草廬而居,躬耕苦讀,諸葛亮偶然聽說黃家灣有一位才女黃月英,就想求見結交,不料被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擋在門外。諸葛亮被黃承彥考來考去,顯示出學識才華,但黃爆料自己女兒非常醜,諸葛亮若想娶一個漂亮媳婦的話,就另請高就,諸葛亮下定決心,並用毅力、智慧並巧借朋友之勢,終於戰勝了黃家父女設立的一道道難關,最終贏得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