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失敗者聯盟」 民進黨居心何在?

2021-03-05 港臺腔

  

根據臺灣媒體消息,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近日接任臺「行政院長」。其「內閣」人事一出爐,外界就大跌眼鏡惡評不斷。民進黨當局在年前「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這本來是一招「檢討」棋,雖然不得不走以過過場面,但絲毫沒有看出對敗選負責的誠意。超過2/3官員留任不說,單論「組閣」的那些要角,多是剛剛在選舉中灰頭土臉下臺的敗軍之將。有人說,蘇「內閣」妥妥是一個「失敗者聯盟」,其行政團隊面對的,是一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回收內閣」

  敗軍之將豈敢言勇?不但不避不慚,還「勇於任事」。

  先說蘇貞昌,可謂是「失敗者聯盟」當仁不讓的新晉副盟主。此公剛剛在新北市的選舉中一敗塗地,差了中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近30萬票,轉眼就撣撣身上的塵土,沒事人一樣走馬上任了。

  再看他的團隊幹將,「副院長」陳其邁在高雄市長選舉中,敗給了認同「九二共識」、人氣飆升的韓國瑜;「交通部長」林佳龍則是拼臺中市長連任選輸了,只好「下崗再就業」,且「內舉不避親」,把舊部、臺中市建設局前局長黃玉霖舉薦為部門「政務次長」;回任「教育部長」的潘文忠倒沒有栽在「九合一」上面,但他去年4月因為操作臺大校長遴選案而請辭,雖然姿態主動,也可以看作是被如潮民意趕下臺的。

  類似人物,在蘇貞昌團隊中有近七成。用人敗筆這麼多,被嘲笑為「回收內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回收內閣」這名頭,說冤也不冤。早在臺北縣還未升格為新北市時,蘇貞昌就做過縣長,按說參選根基不會太差。但他曾當著臺北保安宮的神明起誓,「不會選第三次」,即不會再跟侯友宜在新北市PK。誰知口風一轉,眨眼就反悔。連神明都敢騙的人,選民怎麼敢投票給他?選輸了又想撈政治利益,只能覥顏回鍋再造。

  廁身「失敗者聯盟」,蘇貞昌說不冤也冤。放眼「回收內閣」,熟面孔一堆,但除了自己這光杆司令,「蘇系」體己人,一個都沒有。問題是這鍋,還得出面背。民進黨政治上的「護犢子」文化,早已根深蒂固。雖然選舉敗了,但是挑來選去,關鍵位置還得自己人佔住才放心。吃相難看?且去管它!島內輿論直指,這根本就是政治酬庸、利益分肥嘛!

  所以別只拿蘇「內閣」說事,「失敗者聯盟」已成了民進黨當局的通病。說到民進黨內,也剛剛換了血,羅文嘉應邀擔任黨秘書長。此人是何方神聖?他是陳水扁長期以來的左右手。再看他的履歷:2005年參選臺北縣長,失利;2011年投入「立委」選舉,落敗;淡出政壇回老家種稻子,去年不甘寂寞力挺陳其邁參選高雄市,又壓寶輸了。類似「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主兒,在綠營內並不少見。

  原形畢露

  「回收內閣」中,馮婦雖多,比起從「農委會副主委」、代理「主委」一路升任「主委」的陳吉仲,大家都算小巫見大巫。

  陳吉仲公認是「吳音寧事件」中的要角。臺北市農產運銷公司前總經理吳音寧,坐領250萬元新臺幣年薪,卻看不懂財務報表,被戲稱為島內「史上最貴實習生」。陳吉仲和民進黨當局為了挺她,打壓原來的「北農」總經理韓國瑜。後者憤而南下高雄市參選,結果掀起驚天「韓流」。在多米諾骨牌效應下,民進黨「多數執政」的地方版圖被直接翻轉。如今吳音寧作為替罪羊下臺了,但同屬民進黨「九合一」敗選的罪魁之一,陳吉仲卻升任「農委會主委」。你說這事怪不怪?

  曉得外界觀感不佳,蘇貞昌早有託詞。按他的說法,希望讓新團隊就任後馬上投入工作,老人嘛,輕車熟路不用再實習。但陳吉仲榮升這事沒那麼好糊弄。它對全臺灣農民來說是個極大諷刺,更不利於民進黨穩固中南部票倉。畢竟,千眼萬口,物議洶洶,大家心底雪亮。

  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倒也非臨時起意,而是其來有自。民進黨創黨元老、前「立委」朱高正在島內政壇有句響噹噹的名言,「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民進黨政客中,不少人奉為圭臬並身體力行之。但大多數騙則騙矣,跟高明二字根本不沾邊。只能遺神取形、照虎畫貓,弄出來個四不像。

  比如這次「組閣」的負面觀感,就完全對衝掉了為敗選負責、賴清德「內閣」下臺一鞠躬的初衷。因為名單一出爐,大家發現,臺當局連騙騙的樣子都懶得做了。用島內孫文學院北院院長林定芃的話說,「本來寄予厚望,但現在很失落。」有人更是憤而痛批,「民進黨只剩兩年時間,能撈則撈!」

  話說朱高正後來離開了民進黨,近年在兩岸交流領域用力頗深。這樣的有識之士,民進黨雖不「因人廢言」,卻只聽其言而不觀其行,更遑論反思。當然,綠營也有一二有識之士,呼籲徹底檢討「吳音寧效應」,但「九合一」選舉已經過去,風過耳,弦斷有誰聽?

  法眼難逃

  有人會問,說了半天,蘇貞昌是副盟主,盟主是誰?

  鑑於「蘇系」人馬一個都沒有「入閣」,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認為,「行政院」基本上又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主導,實際就是幫助其競選連任的「看守內閣」。

  說到底,民進黨並沒有認真檢討「九合一」敗選的深層原因。在臺當局那裡,仍以選舉作為首要考量,以穩住領導地位為第一要務。至於顧民生拼經濟云云,念茲不一定在茲,但先放放,料也無妨。

  問題是,騙術後面透露的是心術。選舉上臺也罷,政治任命也好,最主要還是看有沒有為民眾謀福祉的誠意,能否真正獲得主流民意的擁護和支持。在兩岸問題上,臺當局不是動輒打著「主流民意」的幌子說事麼?可能之前島內選民太健忘,或者太容易選擇原諒。看看臺灣政壇這些年——花言巧語騙上臺,演砸了下臺一鞠躬,然後粉墨重施「前度劉郎今又來」——類似的三部曲,為何一再上演?

  有人嘗到了甜頭,島內政風卻陷入惡性循環。選舉時奉民意為聖旨,選舉後則視之如廁紙。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了民進黨當局為何幹話連篇。看似無心之失,其實勢有必然。因為心裡沒有老百姓,一禿嚕嘴就倒出來心底話。蘇貞昌的前任賴清德,一句「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讓被代表的島內民眾為之擔驚受怕不已。臺灣照護人員工薪低,他不問實情,張嘴就答,當「做功德」好了,被網友譏封為「功德院長」。火力發電燒煤,民眾擔憂汙染空氣,為了替當局辯護解套,他竟然拍胸脯保證說,電廠燒的是「乾淨的煤」。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套用陳水扁的名言,可謂是「罄竹難書」。兩岸關係捍格不前、核電爭議一意孤行、島內空汙束手無策、「轉型正義」掛羊頭賣狗肉,面對民意沸騰,依然我行我素。漸漸回過味來的民眾,開始用心琢磨一句話,「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此話在「九合一」選舉的高雄流行一時,多為媒體報導。你倒怕,原形畢露,實在是,法眼難逃。2020年選舉,真的還能照葫蘆畫瓢?

  有島內媒體細數,蔡英文上任不滿3年,已兩度更換「閣揆」。如今由選舉落選者「組閣」,對勝選者行使政策主導權,不但邏輯錯亂,外界也將張大眼睛檢驗。面對明年選舉壓力、黨內派系資源爭奪與政策路線的拉扯,蘇貞昌縱有馮婦之勇,也要做炊飯的巧婦,難。再聯想到賴清德們雖敗不傷,並不會神隱太久。可見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失敗者聯盟」主演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老套劇情,還將一再在島內上演。

相關焦點

  • 比超級英雄更牛逼的失敗者聯盟
    為了宇宙和世界的和平,集結眾多超級英雄、包含鋼鐵俠、雷神託爾、綠巨人、黑寡婦…等,組成眾所皆知的復仇者聯盟,執行出生入死
  • 【鈦度專欄】失敗者聯盟
    正如李宗偉的自傳名一樣《敗者為王》,他欣然接受了自己「失敗者」的人生符號,而人們也在一次次扼腕嘆息中,對他肅然起敬。人們都愛著這樣的「失敗者」。電競圈有一位偉大的選手,他操作驚人、榮譽無數,他是邀請賽之王,他是最年輕也是最年邁的魔獸選手,他是Moon,奪冠無數的WCG「失敗者」。
  • 【華廣觀察】蘇貞昌組「回收內閣」能為民進黨衝出啥?
    未料,在賴清德「總辭」後留下的廣闊空間裡,看似老成持重的「電火球」卻籌組出一個「回收內閣」。舊瓶舊酒,給誰期待?又能為蔡英文「2020大選」衝出啥樣? 1月11日,賴清德「內閣總辭」。14日,「電火球」蘇貞昌率新「閣員」走馬上任。
  • 民進黨將分裂?黃文益:賴清德屬於「失敗者」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此前,民進黨當局的施政表現被許多島內民眾聲討,但與此同時,也仍然有部分民眾對民進黨當局一些政治人物表示「支持」。而最新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排名第一的是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緊隨其後,位列第三的是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賴清德、朱立倫以及柯文哲則分別排在第四、第五、第六名,此外,蘇貞昌,陳時中、陳其邁、林佳龍也紛紛上榜。據悉,本次民調從「領導能力」、「個人操守」以及「國際視野」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判。
  • 知識貼:民進黨的派系
    1986年9月28日黨外後援會推薦大會於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132位與會人士籤名組建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民進黨是由多個黨外組織組合而成,因而也就演變出後來的諸多派系。儘管2006年7月23日,民進黨「全代會」通過提案,解散黨內所有派系,但是派系依然在民進黨內變換為基金會、智庫等形態存在。
  • 《極限職業》的失敗者聯盟,中年人的世界裡沒有苦盡甘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一位超級熱愛中國電影的韓國導演拍攝的,一部講述中年廢柴聯盟害怕總是推脫自己家的炸雞賣完了,會引起嫌疑人的懷疑 ,於是廢柴5人組開門做生意,打算自己也賣炸雞。五人組中只有醜男老馬會做飯,他根據家鄉水原排骨做法推出了【水原大排骨炸雞
  • 檢視臺灣社會團體與民進黨、國民黨聯盟關係之轉變:以開放美國萊豬...
    這顯示國民黨與團體固然皆參與反美豬社會抗爭,但彼此目標不同,難以真正合作形成互為倚角戰略性聯盟關係,難以發揮分進合擊力量。抗爭團體內部目標分歧、利益分殊、力量分散,削弱整體抗爭力道,致無法對民進黨當局產生有效制約力量。
  • 中國時報:「大選」辯論 民進黨不能任性
    中國時報:「大選」辯論 民進黨不能任性 2015-12-03 15:00: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失敗者聯盟?小金人展現神之才能,經典劇情被圓谷推翻,打臉真狠
    02失敗者聯盟隨後小金人就帶著貝利亞來到了自己的大本營,一看還嚇一跳呢,原來不止貝利亞一個人,小金人早就籠絡了這麼多人了不過仔細看一圈下來之後,幾乎都是未來敗在奧特曼手中的敵人,簡稱「失敗者聯盟」啊。看來小金人這一回主要就是召集這些所謂的失敗者,然後再依靠他們來入侵光之國。對於小金人這種究極生命體來說,這似乎也是非常好玩的遊戲,如果真的能讓他們反敗為勝的話。
  • 拒絕為蔡英文背書,這群「老綠男」要組黨給她「好看」!
    20日,由臺灣民視前董事長郭倍宏催生的「喜樂島聯盟」,舉行組黨大會。當選黨主席的「前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羅仁貴在受訪時表示,「喜樂島聯盟」政黨的定位不會是「小綠」,而是「更綠」。這意味著這批「老綠男」正式和民進黨分手了。在組黨大會上,羅仁貴表示「喜樂島聯盟」未來會積極參與民代選舉和「公投」,計劃將推出10名以上的民代參選人,但不會參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 呂秀蓮與民進黨,誰容不下誰?
    在呂秀蓮之前,施明德因為建議當時甫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在臺立法機構組多數聯盟未果退黨;林義雄則以藍綠政黨惡鬥不斷而退黨。觀諸三人退黨原因,都和民進黨的理想性逐漸喪失有關。雖然施明德、林義雄乃至呂秀蓮,在政壇毀譽參半,但那被稱為「美麗島世代」的黨外人士投入政治運動,理想性確實是驅使他們對抗威權的最大武器。
  • 「臺獨」團體確定組黨日期,島內網友這麼說......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18日報導,「喜樂島聯盟」20日將正式組黨,要在20日舉辦「政黨成立大會」,還發出了寫有「臺獨」內容的邀請函,提及所謂「反中國併吞、正名臺灣國、制定新憲法、加入聯合國」說法等。民視前董事長郭倍宏組織成立的「喜樂島聯盟」系「臺獨」團體。
  • 民進黨當局已成「跳票者聯盟」
    民進黨當局上臺已經滿兩年。對於蔡英文競選時所提出的六大勞工政見,臺灣勞工陣線日前召開記者會強烈要求立即兌現,以實際的政策向選民交代。勞陣秘書長孫友聯提醒蔡英文,「開了支票,沒有兌現就是跳票」。  這話可難不住當局。臺灣剛開始民主選舉的時候,有一位民進黨「立委」說了一句名言:「政治是高明的騙術」。
  • 「臺灣團結聯盟」給臺灣添亂
    新黨召集人謝啟大:「臺灣團結聯盟」就是李登輝,就是「李政團」的一個化身而已,這是李登輝的「敢死隊」一樣,他的「神風特工隊」一樣。  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的一番話道出了「臺灣團結聯盟」同民進黨的關係。  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有競爭,當然也有合作。合作部分我們希望發展成為「戰略性夥伴」,競爭方面,我們在個別地方用聯合競選來區隔。
  • 「罷韓」成功,民進黨借「民主」開啟新一輪清算政治
    罷免韓國瑜是民進黨的一場復仇運動。高雄是民進黨的「起家厝」,讓民進黨「一戰成名」的「美麗島事件」就發生在高雄,民進黨在高雄連續執政20多年,「挖地三尺都是綠」,高雄是民進黨名副其實的大本營,是民進黨所謂的「民主聖地」。2018年,韓國瑜在高雄颳起「韓流」,一舉擊敗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成為高雄市長。「老窩」被掏,民進黨上下視為奇恥大辱。韓國瑜上任市長後,罷免就如影隨形。
  • 「臺獨」大佬呂秀蓮:拜拜,民進黨
    民進黨!」民進黨今天(30日)中執會才通過提名「立委」姚文智參選臺北市長,人在馬來西亞的呂秀蓮,通過助理在社交媒體發出這段信息,跟民進黨說「Bye Bye」,是否意味退黨?至今狀況不明。據了解,呂秀蓮之前與姚文智爭取民進黨徵召提名,兩人也在26日通過電視政見會發表對臺北市的願景。民進黨中執會今天(30日)正式提名姚文智。
  • 組黨念「急急如律令」,昨天,臺灣又多了一個政黨
    據稱,蘇煥智希望借組黨「終結藍綠惡鬥」,團結民心共同推動臺灣內務的改革運動,振興臺灣。蘇煥智受訪時也表示,2020民代選舉要提10名區域民代,不過他不會參選,只會輔選。值得注意的是,成立大會上,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臺北市長柯文哲都送上花籃表達祝福,郭臺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更親自出席。
  • 民進黨候選人造勢,現場響起納粹歌!
    臺媒稱,選舉至今,民進黨看來急了,看到黑影就開槍,掉粒芝麻都可數落半天。
  • 「民進黨完了,被這兩個人玩垮了!」
    對此,臉書粉絲專頁「鳳凰花護民主市政監督聯盟」則提起三件往事,諷刺「蔡英文現在竟還有臉講『誠信』」。報導說,賴清德參與民進黨內初選使得蔡英文連任之路受到挑戰,然而,蔡英文日前被問及若賴清德贏的話,會支持賴嗎?蔡英文則說作為政治人物「誠信是最基本的條件」,打出誠信牌。
  • 不顧島內民眾健康福祉,民進黨又來汙名化大陸疫苗
    這組數字令人唏噓不已,可以說,在整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之痛。自疫情發生以來,大陸一直在進行疫苗研發,根據公開報導,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這一成果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已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向大陸企業提出了新冠疫苗的採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