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持續創新之謎

2021-02-14 傳媒圈


一個真實的段子:全國開兩會,會議間隙中,大家圍坐在湖南省代表旁邊,話題全都是湖南衛視某某節目。一位經濟大省領導很不是滋味,回去就找到該省衛視臺臺長:「我給你投10個億,趕超湖南衛視!」

結果呢?至今沒有結果。

截止2014年5月的結果是,湖南衛視的全新季播欄目《花兒與少年》,繼《我是歌手》第一二季和《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之後,再次成為全國收視冠軍。而被其甩在身後的,是全國屏幕上俯首皆是的各路「爸爸」和芸芸「寶寶」。

即便如此,湖南衛視6月登場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還未開播,就已在眼球和收益上成了雙料大贏家。沒有人會懷疑它即將帶來的新一輪火爆。

是的,從1997上星至今17年來,湖南衛視給予了中國電視觀眾最純粹的快樂,留下了一連串青春常駐的足跡。同時硬碰硬的,從2003年起連續11年,穩居「全國省級衛視NO.1」寶座。

在一個經濟有限的農業內陸省,又在現有行業體制的局限內,湖南衛視是如何實現脫穎而出、一飛沖天的?

在跟風模仿肆虐的今天,實現創新已難上難,持續創新更近乎痴人說夢。但被百姓暱稱為「芒果臺」湖南衛視,在一個標準的傳統行業裡,卻如何做到了持續十多年的創新不輟、引領行業?是如何在鮮活地詮釋了「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同時,還捎帶腳顛覆了「什麼叫電影」?

在移動網際網路令傳統媒體已近草木皆兵時,為什麼唯獨湖南衛視能夠昂首維護「內容為王」的尊嚴?並有底氣對網絡視頻新軍們說「不」?

湖南衛視的舞臺,距離我們的車間、我們的賣場、我們的實驗室,貌似有些遠。但是,錄影棚與電冰箱,有一個共同的交集,一個令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交集,那就是:創新,可持續的創新。而在一個並非自由競爭的領域,一個本質上的事業單位,它能做到的,不更值得我們根紅苗正的企業們思考和借鑑嗎?

這一次,《中外管理》雜誌將把湖南衛視持續創新的秘密,第一次向中國企業家們做全景式解析。

湖南衛視的強大在於,每次考驗之後,都會迸發出更強大的創新力量。

甚至考驗越大,創新中迸發出的反彈力度越大,透著十足的霸蠻精神。


「芒果」青春之道

文/中外管理雜誌記者 孫春豔

時下,中國地方衛視的領軍者湖南衛視,正向視頻網站吹響「反擊號」。2014年5月8日,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芒果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煥斌的一段表態引發業界地震:「今後,湖南衛視擁有完整智慧財產權的自製節目,將由『芒果TV』獨播,在網際網路版權上一律不分銷,以此打造自己的網際網路視頻平臺。」

「芒果獨播戰略」意味著,在視頻網站聲勢壯大的今天,湖南衛視的熱門節目反而在對其他視頻網站說「不」。要知道,決定獨播前不久,僅是把《我是歌手》第二季網絡獨家播放權賣給樂視網,湖南衛視就淨賺了5000萬元。

如此「霸蠻」,湖南衛視的這一步棋走得險而絕。很顯然,這需要對自身節目的「持續創新能力」有十足的底氣。但是,這樣的底氣所從何來?為什麼有這種底氣的,全行業內首推湖南衛視?

「芒果奇蹟」

偉大的創新,往往伴隨偉大的逆轉。

回顧湖南電視十多年的發展軌跡,除了湖南經視的《還珠格格》、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超級女聲》等首開時代先河的節目,近年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非2012-2013的衛視大逆轉莫屬。

2012年浙江衛視推出全新選秀模式的《中國好聲音》後,一時聲勢驚人。「原來能把選秀節目做這麼棒的,不只是湖南人!」此消彼長,一直獨佔鰲頭的湖南衛視進入2012年後卻顯得銳氣不再,當時很多人頗有些擔心,這個統治業界長達十年的「娛樂節目大本營」,是否廉頗老矣?

那一段的收視危機甚至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到2012年四月份,早已習慣於領先的湖南衛視收視率排名,竟然掉到了全國第18位!以至於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總編輯、湖南衛視總監張華立對《中外管理》念念不忘:當時在臺內即便是電梯裡遇見的每個員工,都在「指導」我——湖南衛視下一步該怎麼辦!

但好戲都在後頭。和其他行業的創新一樣,做出一個產品創新不難,難的是持續做出產品創新,持續的組合拳才是真功夫。當《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喝彩聲漸漸遠去,人們都在猜測「老大」湖南衛視會怎樣接招時,2013年元旦剛過,湖南衛視就一鼓作氣在上下半年陸續推出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一系列豔驚四座的全新綜藝節目,不僅一掃此前一年的頹勢,而且再次引領了行業潮流,甚至成為社會主流話題,成為「現象級節目」霸主。湖南衛視,再度一騎絕塵。

業界毫不掩飾地群起模仿,是對創新者最不公正但也最公開的另類褒獎。誠如當年的蘋果iPhone4,誠如一年半以來的湖南衛視。於是,如同蘋果的果粉一樣,湖南衛視憑藉其品牌實力,也形成了一大批死忠粉絲,他們將湖南衛視本來寓意魚米之鄉的橙黃橢圓臺標,創新比喻成「芒果」。「芒果臺」與「芒果粉」由是而生。

湖南衛視創造的一個行業奇蹟在於,雖然地處內陸山區的湖南省在經濟實力上僅列十幾位,但在追求時尚、投入巨大且競爭殘酷的電視行業中,湖南衛視卻從2003年起連續11年穩居「全國地方衛視NO.1」的寶座。這個寶座,意味著既要叫好,還要叫座。截至2013年年底,湖南衛視全年共獲得140多個全天收視第一;而作為湖南衛視母體的湖南廣播電視臺,營收體量達183.4億元人民幣,而位居第二的江蘇廣電總臺營收體量為123億元,只及湖南廣電的2/3。

其實「衛視NO.1」的位置非常難坐。不止是2012年,從2003年至今的11年裡,湖南衛視面臨過多次被超越的危險。除了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同行老對手的日益強大,視頻網站的衝擊、熱播劇收視率的下滑等,都在考驗著「芒果」的成色。但湖南衛視的奇蹟在於,每次考驗之後,都會迸發出更強大的創新力量。甚至考驗越大,創新中迸發出的反彈力度越大,透著一股湖南人特有的霸蠻精神。

「這其中有偶然和必然因素。在湖南廣電,創新是一種『遺傳』,也是一種動力。」曾一手孕育出《超級女聲》和天娛傳媒的張華立,對《中外管理》如此表示。

在中國企業普遍陷入同質化競爭的當下,企業創新難,能如湖南衛視這般十餘年持續創新並引領時代,則更難。2013年,履新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並擔任芒果傳媒董事長的呂煥斌曾多次在創新會議上提出:「今後湖南衛視一年兩次的新品發布會,一定要有賈伯斯風格。要讓所有電視人、觀眾都期待湖南衛視的內容新品。這些產品必須是絕對先鋒、絕對引領的——這就是我們的職業追求。」

那麼,「必須做絕對先鋒」、敢於搶吃螃蟹的湖南衛視,到底有什麼樣的獨特成長路徑?其背後有怎樣的創新機制和運營文化,在支撐「芒果奇蹟」?

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這句在湖南嶽麓書院大門的對聯,橫亙百年時空,氣勢不減。晚清以來,湖南人一直以此為榮。從1998年至今,他們的驕傲中又多了最鮮亮的一個——那個橙黃色的「芒果」。

「湖南衛視首創的『超女』、『快男』,引進的韓劇《大長今》、自製劇《回家的誘惑》,以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創造過收視奇蹟,有的節目能達到全國6%的收視率,等同於擁有中國電視觀眾的1/4!這在擁有400多個電視臺的中國電視行業裡,是沒有任何一家能超越的。」湖南籍知名傳媒人、電影製片人凌平對《中外管理》如此評價。

中國電視行業經過30多年的演進,逐漸發展成為中央臺多套衛視頻道、省級衛視和地方電視臺三級競爭體制,處於中間層的省級衛視一直承擔著所屬省份新聞喉舌的政治任務,以及廣告創收的經濟重任。雖然各省級衛視頻道都在尋求特色化、風格化的突破,但由於「雙重重任」在身,分身乏術,大多還停留在概念炒作的層面,很難抵擋市場大潮的衝擊。

「雖然這些年也有一些省級衛視實現了單兵突進,一些節目獲得了很好的收視率,比如《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等,但還只是某個『點』的突破,很難像湖南衛視早已實現了由點到面的全盤布局。」凌平表示。而長期關注湖南衛視發展的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則直接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從「進化」的層面講,湖南衛視比其他省級衛視進步了足足十年。舉個例子,當同屬於「芒果森林」的湖南經視1997年拍出《還珠格格》時,其他同行在幹嘛?

因此可以說,湖南衛視不僅承擔著雙重責任,同時還主動扛起了第三重和第四重的責任:塑造文化品牌;引領行業方向。

那麼,哪些要素是這個「芒果」的保鮮基因和創新基因?

「在1990年代那個特定的時代當口,一波尋夢的幸運者,正好趕上一波好的領軍者,特定的時空下產生了特定的化學反應。」當年「超女」、「快男」的直接操盤人、湖南衛視天娛傳媒總裁龍丹妮對《中外管理》如此解析。

龍丹妮所說的領導者,就是跨世紀前後的兩任原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魏文彬、歐陽常林,以及現任臺長呂煥斌、副臺長兼總編輯張華立。在芒果人眼中,他們三代領導人都有著範仲淹《嶽陽樓記》所說的「心憂天下」的那份使命和情懷。

共同的靈魂,不同的角色。在芒果人眼中,這三位不同時期的領軍人各有千秋。魏文彬被稱作是「畫了一個圈」的人,即1997年搶佔先機、迅速以娛樂突圍。「沒有老魏,就沒有今天的湖南衛視。」張華立由衷感慨。歐陽常林則用市場化的改革思路為臺裡帶來了「真金白銀」,為今後的激戰儲備了足夠的彈藥;而履新一年的呂煥斌,則力圖從產業再造層面對湖南衛視進行升級。

黃升民對於湖南衛視的興起也感觸良多:「三位當家人,都有非常前瞻的產業化思維,且目光敏銳有勇氣、有魄力,始終堅定不移地以市場為主導走產業化道路。」

這些前瞻體現在17年來湖南衛視歷次重要改革節點上的抉擇與改革:1997年,剛剛上星的湖南衛視就在全國首創了「明星+遊戲」的電視娛樂模式,創辦了至今常青的《快樂大本營》;1998 年旗下湖南電廣傳媒首批上市;2000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廣電集團;2002年最早提出鎖定快樂、鎖定年輕、鎖定全國的頻道定位;2004年開始聚焦打造「快樂中國」品牌;2005年《超級女聲》第二季首掀平民選秀浪潮,並通過旗下天娛傳媒開始全面拓展娛樂產業鏈;2006年開始實施「兩個走出去,一個立起來」的發展戰略, 即從體制內出去, 從國內走出去。就這樣,一個脫胎於體制的新市場主體立起來了。

龍丹妮還用另一句很衝的話,道出了她所理解的芒果創新文化內核:「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還不回頭!」這種倔強堅持的前提是,明白自己的使命,因此做節目時,首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做?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每個人血液裡都流淌著這種情懷,就構成了湖南衛視的精神氣場。


就是「搞不死」

說到湖南衛視精神氣場,最現成的案例還是2012年的壓力。

那是自1997年「上星」以來從未有過的艱難時刻。除了同行的步步緊逼,以及自身收視率的下滑,再加上外在的上級「限娛令」強力約束,及內部個別骨幹的流失、……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巴頓將軍那句關於反彈的名言,此刻用於湖南衛視相當恰當。對強者而言,怨天尤人毫無意義。「因為應對政策出現失誤,整個衛視的氣場不對了,需要一個自己糾偏的過程。」張華立表示。他在5月召開的全臺動員大會上表態:一定在2013年7月1日,帶領湖南衛視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其實,他心裡還很享受這次危機:湖南衛視天天第一名,有什麼意思啊?

大會之後的一個周五晚上11點多,張華立在工作會議結束後,留下代表湖南衛視核心構成的三位中心部門(即創新研發中心、節目製作中心和總編室)主任,將一個小時前臺裡做出的決策,現場通知他們:「宋點,你從創新研發中心調到節目製作中心當主任;何小庭,你從總編室主任調到研發中心當主任;丁誠,從節目製作中心調至總編室當主任。」這樣跨部門、跨領域而且是幾大核心部門的全面人事輪崗,即使在湖南衛視這樣比較開化的體制內單位,也是非常罕見的。

在隨後60天開展的「五月大會戰」裡,湖南衛視上檔和翻新了6檔節目,翻新了《咱們約會吧》,上檔了《誰與爭鋒》、《百變大咖秀》等新節目,特別是決定上後來一炮打響的《我是歌手》。

「60天做出6檔新版節目,意味著節目生產連一顆螺絲釘都沒剩下,包括舞美全是新的。」湖南衛視副總監、時任節目製作中心主任的宋點對《中外管理》回憶。那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往返三四個片場之間,查看舞美和節目的進度。高強度的壓力,讓他有一次讓暈倒在了《快樂大本營》的錄製現場。

之所以勞累,是因為宋點所在的節目製作中心,是銜接節目生產與製片人團隊生產任務的樞紐,麾下有700多人。張華立認為:作為一個省級衛視,湖南衛視的單頻道節目製作量,能在全國連續六七年遙遙領先,與節目製作中心、總編室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密不可分,這是維持如此大生產量而不會崩潰的原因之一。

「我們有很強大的領導決策群體,大家在臺長的領導下將節目生產理順了,其餘就是我們三個部門主任執行了。」宋點表示。而自1996年湖南經視成立以來,不斷推進的市場化改革,更強化了湖南衛視堅持扁平化和動態管理的團隊風格與文化。

讓人們開心的是,6檔節目的推出,讓湖南衛視迅速奪回了收視第一的寶座。團隊氣勢上來了,整個氣場自然也回來了。

於是,向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湖南衛視決策層,再一次果斷而給力地提拔了一批在大會戰中作出貢獻的優秀「中生代」:《我是歌手》第一季總導演洪濤,升任節目製作中心第一副主任(主持工作)、《快樂大本營》總導演龍梅,被提拔為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

其實,像這樣在艱難時刻完美逆襲的經歷,湖南衛視經歷過多次,比如2000年、2007年等都有這樣的時刻。「我內心把湖南衛視這種精神總結為『搞不死』,像漫山的野草一樣,充滿韌性。」身經百戰的龍丹妮如此總結。

「芒果人」的生命力

那麼氣場之中,湖南衛視特有的氣質是什麼?不同的芒果人會給出不同側重的回答:簡單、快樂、有擔當。而湖南衛視資深主持人、《星劇社》總導演張丹丹,給出的答案是——青春。

這樣說的第一個原因是,芒果人心態非常年輕,永遠朝氣蓬勃,嘻嘻哈哈。這與生理年齡無關,是一種向上的精神狀態。比如活躍在屏幕上的主持人何炅、謝娜等,雖然年紀一把依然童真可人。其實幕後的製片人團隊也是如此,一說起開心的事兒,歡呼雀躍得跟小孩兒似的。

這一獨特的氣質,湖南衛視自己也有過很精闢的總結。比如:「越成長!越青春!」的宣言,伴隨著2013年第四季度《爸爸去哪兒》的熱播而大火。這個宣言看似違背自然法則,卻傳達著湖南衛視特有的精神氣質。

湖南衛視持續「青春」的第二個原因,則在於對年輕人創新力的保護。「我們對年輕人是真好,生怕慢待他們,生怕有才華的人沒有被發現。」從主持人轉型製片人的張丹丹,對此深有體會。1998年張丹丹大學畢業正趕上衛視改革潮,通過開行業先河的全員招聘進入到湖南衛視,很快成為《晚間新聞》主持人開創了「說新聞」之風,後又被提到「七夕晚會」導演的位置上。

「這裡要憑真本事吃飯,一人給你一畝三分地,你去種糧食,種出來的是英雄,沒種出來的你也不要去埋怨。」張丹丹言及於此有點慷慨激昂。湖南衛視最年輕的製片人已是80後,而在不少電視臺,長出滿頭白髮才熬成製片人的並不罕見。在張丹丹看來,人在年輕的時候,一旦想嘗試創新的心受到持久的禁錮,人到中年就基本廢了。其實人人都是天才,但若被庸俗一次次閹割、傷害,最後難免自我閹割了,自然會無所作為。湖南衛視,在做的恰恰是不斷激發團隊內本來就蘊藏的巨大潛能。

而員工創新精神的激發,絕對需要機制驅動。

據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龍梅對《中外管理》介紹:臺裡每年會有幾次創新招標大會。大概兩種形式,一種是命題式的:「比如2014年二三季度,我們缺少真人秀類的、校園類的,或者兒童類的節目,就由大家來投標;再有就是沒有命題,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投標的,這是大範圍的,包括製片人和非製片人,甚至外臺的人都可以投標。」

作為一個獨立製片人,會鼓勵團隊中的年輕人上交創意方案,很有可能你的創意很好,就圍繞著你的創意組成新的團隊。

張丹丹從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到為人妻、為人母,成為多檔重大直播節目的總導演,她所親歷的16年時光,臺裡從硬體到軟體到人,再到節目、欄目,都變化了很多,唯一不變的就是湖南衛視不斷創新的空氣、水和土壤。「這裡有特別好的土壤,它能夠讓各種莊稼生長,高粱、麥子、蕎麥……甚至不知道名字的植物,也不會有人把它給拔了。讓你管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等突然一回頭發現已經長成一大片。」她很感慨。

改革總是在路上

是的,格局,做人做企業都需要有大格局。

尤其在不再需要依附於傳媒傳播渠道的網際網路時代,單純地依賴電視螢屏,是很危險的。

據悉,呂煥斌領銜的湖南廣電正在啟動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未來的媒體生態,並「一雲多屏」地推進「芒果森林」,最終打造全媒體集團。

「國際趨勢也是如此,商業電視機構都在向一個綜合性文化公司轉型。比如:日本的富士電視臺與湖南衛視在中國的行業地位相近,他們把自己的傳媒功能也逐漸轉向內容生產商功能,旗下的非廣告收入已經佔到了一半以上,有自己的馬戲團、主題餐廳和旗艦店等。」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對《中外管理》表示。

轉型對電視傳媒已不是什麼暢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現實。眼下視頻網站對電視行業的衝擊,已大有咄咄逼人之勢。像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大佬,都已滲透到娛樂產業,且來勢洶洶。而更可怕的還不是收入本身,而是用戶量。

據出身湖南衛視的唯眾傳媒總裁楊暉介紹:他們與騰訊共同製作的騰訊視頻獨播節目《你正常嗎》,第一期的網絡點擊量就達到了4000萬,前三期點擊總量預計超過一個億!而電視機的家庭開機率,則在呈明顯下降趨勢。《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稱,受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衝擊,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從三年前70%下降至30%。很顯然,湖南衛視未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電視同行,而是網絡視頻。

那麼,在榮耀與強敵的共同挑戰下,「芒果」還能持續「保鮮」嗎?「只要改革不止步,管理層不腐朽,創新永遠不會止步。」張華立回答《中外管理》說。

每個電視臺都想生產出《快樂大本營》這樣17年長盛不衰的「老產品」,但除了湖南衛視,沒有誰能做得到。這需要一個組織具備「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智慧。


芒果TV獨播:一場前景不明的血戰


文/中外管理雜誌記者 孫春豔

「考試要來了,反正要進考場,你先進去再說。」這是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對張若波說的話。張若波是執掌芒果TV的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快樂陽光」)CEO。

2014年4月25日,湖南衛視攜芒果TV推出「芒果獨播戰略」,稱包括《花兒與少年》、《變形計第八季》等在內的幾檔新節目將不再對外銷售網際網路版權,只在旗下的視頻網站芒果TV獨播。

一石激起千層浪,緊接著5月12日安徽衛視也宣布:正在錄製的綜藝節目《我為歌狂》第二季也將「收緊版權轉播權」。似乎一場由湖南衛視引發、其他衛視跟進的與視頻網站的大戰已經打響。表面上,好像是「內容王」和「渠道王」的PK,實際是對年輕受眾群的爭奪,更是資本進入網絡視頻大戰後——即阿里巴巴入股優酷土豆、百度收購PPS等——電視內容生產商們的應對之舉。

僅僅是應對?早在2013年,剛履新的呂煥斌就提出了打造「芒果生態圈」計劃,要建立未來的媒體生態,並一雲多屏地推進,逐漸由事業向市場的方向推進,最終打造全媒體集團。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傳統行業被衝得七零八落,湖南廣電對未來產業的探索,有哪些點值得觀察?

準備拼刺刀吧

業界專家將湖南衛視首發的「獨播戰略」,視為「網臺聯動」第三階段的到來,即衛視與網際網路短兵相接時代的到來。網臺聯動,是在全媒體語境下,電視臺與視頻網站利用自身的優勢雙向互補,並在推廣營銷、創作播出和資本運營、媒體發展、品牌建設等多方面聯動。實際上等於將兩個涇渭分明的終端平臺進行跨界整合。

但芒果人很早就意識到,「臺網互動,是偽概念。只是內容的輸出而沒有資本上的融合,這種融合是不存在的。當新媒體也開始專注於內容生產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飯碗。」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總編輯、湖南衛視總監張華立對《中外管理》表示,擔憂之意明顯。

該來的還是會來。當網臺聯動走過第一個階段,即衛視成為視頻網站的內容提供商,以獲取版權收入和市場影響力後,很快進入第二階段——視頻網站涉足上遊,開始自製劇。這一階段,愛奇藝等公司的綜藝節目,甚至開始反向輸出到二、三線的電視臺。

這一趨勢因資本的介入而加劇。剛剛收購優酷土豆的阿里巴巴,4月初在香港悄然成立「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阿里巴巴將圍繞這一實體打造大視頻戰略,並會籤下一批知名導演。

尤其讓衛視王們不可小覷的,是堪稱各大視頻網站標杆的樂視生態模式。這匹黑馬,通過樂視盒子和樂視電視涉足OTT領域,進軍客廳市場後,又進入上遊內容生產領域,包括成立樂視影業,進軍大電影,佔領內容製作的金字塔頂。目前的樂視影業已經成為排名前三的影業公司。

客廳,這可是衛視們的核心陣地,看著自己的蛋糕慢慢變小的衛視們,只能絕地反擊。電視客群的老化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湖南衛視這樣關注年輕群體的精準定位,也難抵年輕人放下遙控器,按下滑鼠乃至埋頭手機觸控螢幕的大趨勢。

因此很快,網臺聯動的第三階段,衛視和視頻網站短兵相接的時代到來。5月15日深圳文博會上,呂煥斌親自演示了芒果網際網路電視等最新產品。2013年,芒果網際網路電視異軍突起,開始與盒子、電視機廠商等產業鏈上下遊合縱連橫,包括與三星、TCL、長虹等推出一系列電視一體機、與海美迪聯合推出芒果嗨Q、與華為聯手推出機頂盒自有品牌「芒果派」等。

應考「客廳革命」

湖南衛視首先開戰,引發業界一片譁然。專家認為,雖然各大視頻網站中的綜藝節目至少三分之一來自湖南衛視,但單從內容總量看,僅靠靠一個湖南臺自己的節目量撐不起芒果TV,如同央視難以獨撐起CNTV的內容。況且從技術層面來說,芒果網際網路電視最大的軟肋,在於技術短板和用戶體驗依然單薄。

「不排除資本收購。」張華立對《中外管理》表示。求新求快的時代,電視王可以通過資本整合的方式,收購或投資二、三線視頻網站,以快速補足流媒體端的實力。但體制的限制會不會影響此事的進展,猶未可知。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新老媒體誰幹掉誰,是個偽命題。新媒體有技術、有渠道,傳統電視媒體有內容,有主場,未來註定是一種互為表裡,相互融合過程,其結果很可能是圍棋中的『大殺小輸贏』。」營銷專家肖明超(博客,微博)對《中外管理》表示。

所謂「客廳革命」,就是網際網路對傳統電視生態的顛覆,而其主要特徵還是「跨界融合」。有兩種表現,一是原有的封閉產業鏈被打破,通信運營商、電視機製造商、手機終端生產商、視頻網站紛紛進入電視行業,雖然目前這一趨勢受很多限制;二是電視產業反過來進入網際網路。其實,芒果TV手裡有一張王牌,就是網際網路電視內容的集成牌照——芒果網際網路電視平臺是全國第五個獲批運營的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播控平臺。

有專家預測,在「客廳革命」時代,中國廣電新媒體將進入寡頭競爭的格局。除了海信百視通(600637,股吧)平臺和TCL華數平臺,還有就是湖南廣電的芒果網際網路電視。畢竟湖南臺的內容佔絕對優勢,加上體制和機制的相對靈活,一旦發力,勢不可擋。

剛剛參加43屆世界廣告大會,並與湖南衛視領導溝通歸來的肖明超,也認為電視媒體一定要繼續追求卓越,不斷創造「現象級」產品,這既是強勢電視媒體的強項,也是行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現象級節目,就像電子商務店鋪中的爆款,沒有爆款就沒有注意力,沒有流量。」他說。而這一點,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爸爸去哪兒》等「現象級」節目的火爆,已經充分驗證其實力。

不過,他對湖南廣電的新媒體未來有不同的看法:「芒果臺」的核心競爭力並非網際網路電視,而是來自對娛樂產業的滲透,比如天娛傳媒等相關產業鏈的延展,以此滿足中國人對娛樂的深層次需求。而娛樂電視,一個傳統媒體只有與行業深度綁定,才能產生持續的商業模式。

來源:中外管理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媒體、影視、廣告、品牌、營銷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超過5萬多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將超過二千萬人次。

喜歡就關注:傳媒圈 chuanmeiquanzi。如希望與我們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cmq8848,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

相關焦點

  • 湖南衛視十大未解之謎
    未解之謎4:湖南衛視2005年12月31日推出跨年演唱會,十五年來經歷過眾多對手的挑戰,迄今為什麼依然能佔據頭牌和霸主地位?未解之謎6:最近幾年,慢綜節目、親情觀察節目、頂級品質節目為什麼只在湖南衛視做成了氣候?「鏈式創新」。
  • 顛覆式創新,湖南衛視中秋之夜以「晚會體影視劇」聚焦閃光時刻
    在此背景下,每年都能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湖南衛視中秋之夜》,此次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顛覆式創新。在「月美好,人團圓」的基調下,「2020國慶獻禮·湖南衛視中秋之夜」集結眾多實力演員陣容,以四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晚會體影視劇」和四場特別的微公映迎接中秋,獻禮國慶,力求用創新、走心的方式,打造一個別具一格又真正引發觀眾共鳴的「中秋之夜」。
  • 湖南衛視中秋收視飄紅 國慶持續發力再推新編排
    搜狐娛樂訊 伴隨著中秋團圓的喜慶氣氛,湖南衛視中秋收視持續飄紅,經典劇作《還珠格格》更是「能量」驚人。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觀眾們感受到更多正能量的傳遞,湖南衛視整合編排思路,除了延續中秋的溫馨感動之外,再次率先啟動特別編排。
  • 湖南衛視中秋之夜創新升級「大電影+微公映」獲贊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10月1日晚7:30,由湖南衛視劉建立工作室與潘瑞芳團隊聯合製作的「2020國慶獻禮·湖南衛視藍月亮中秋之夜」在雙節同慶之際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晚會體影視劇」。晚會立足時代背景,以「大電影+微公映」的方式展現當下普通人最鮮活的故事,映襯強大國家的繁榮安泰,雙節同慶共敘家國情。
  • 湖南衛視套播《知否》,究竟是創新編排還是「殺雞取卵」?
    湖南衛視「套播」背後的編排模式究竟是怎樣的?有何創新與不足?昨晚,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下文簡稱《知否》)終於大結局了,顧家祠堂修繕一新,大家族再次團聚在一起,明蘭與顧二叔,齊衡與申氏,一家人整整齊齊。 就在這一片「平平淡淡」之前,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由《知否》收官和新劇《逆流而上的你》套播引起的爭議依舊還在網上不斷發酵。
  • 湖南衛視開年三大創新亮點領航2015
    從2014年底的「在一起,更青春」到2015年初的「夢飛揚 更青春」,時間在變,呼號在變,唯一不變的是湖南衛視青春昂揚、創新至上的氣勢和魄力!2015年,湖南衛視將卸下榮耀的自負,在責任品牌創新的價值引領下,在「夢飛揚 更青春」品牌內核的統帥下,用差異化編排、立體式傳播、融合性互動三大創新亮點,繼續領航中國電視創新變革,開創夢想新天地!
  • geoskincare紐西之謎X湖南衛視姐姐的愛樂之程:一路乘風破浪 美出...
    2020年,同樣有一個品牌,也在綜藝舞臺上一路奔跑,一路乘風破浪,帶來萬般精彩,喚醒「無限可能」——它,就是紐西之謎。紐西之謎:逐浪熱門綜藝,喚醒「無限的可能」《極限挑戰寶藏行》、《蒙面舞王》、《演員請就位2》……2020年,國際護膚品牌紐西之謎逐浪各大熱門綜藝,用源自自然的強大力量,在電視熒幕上盡展「美,自然而然」的品牌形象,掀起一股又一股話題狂潮。
  • 把脫貧故事改成綜藝節目,論創新,我只服湖南衛視
    在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的今日,各大衛視都爭奇鬥豔,而湖南衛視這次出了「大招」,直接將扶貧故事搬上了舞臺。,由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何炅擔任「青春發起人」。湖南衛視發展多年,早已成為國內外知名電視頻道。而以往湖南衛視推出的綜藝節目大都以娛樂為方向,而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打出了主旋律的節奏。
  • 2020湖南衛視春晚嘉賓陣容(持續更新)_深圳之窗
    2020湖南衛視春晚將於1月18日晚19:30晚進行直播。目前已公布晚會的部分嘉賓陣容,具體如下:(本文將持續更新)、聲入人心成員、李響、劉迦、朱鳳偉、陳香水、廖佳琳、曾勇、馬丹薇、俞灝明、陸虎、杜海濤、王麗達、脫口秀男團、辣目洋子、董又霖、雷佳、王晨藝、于洋、吉克雋逸、阿雲嘎、鄭雲龍等等(持續更新中……)王一博有匪君子,世界之巔不忘景行含光;玩酷大膽,無感賜予少年肆意飛揚;全能跨界,前路坦蕩為夢放手一搏。
  • 湖南衛視推出「季風計劃」,衛視也要布局短劇了!
    然而,對於湖南衛視來說,這次戰略創新迫在眉睫。 很長一段時間裡,湖南衛視電視劇的魔幻剪輯被觀眾吐槽。 湖南衛視總監助理兼總編室主任周海在湖南電視臺招商大會上做出解釋,取名「季風」,就是希望這個全新打造的超級劇場中聚合中國影視行業不同元素碰撞帶來的新火花,如新銳電影導演和電視劇的碰撞、創新題材和大眾話題的碰撞、高濃度的劇情和電視觀眾收視習慣的碰撞。
  • 2021湖南衛視跨年晚會陣容名單 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直播時間
    在以一則官宣預告視頻釋放全陣容數字線索之後,湖南衛視2020-2021跨年演唱會終於在12月14日正式開啟官宣模式。一時間,官博評論區被「四季男友果然有丁禹兮」、「又能收穫蔡程昱的耳膜福利了」、「期待湖南跨年」等言論刷屏。贏得網友關注的還有湖南跨年的創新官宣方式,在官博發布的懸念物料中,嘉賓們成為湖南跨年的年度KPI考核對象,KPI表上只展現粉絲數量積攢值、晚會亮相次數、影視作品輸出值、參加湖南衛視活動次數等考核要點,每位嘉賓有相應的考核指標,他們的身份則被匿名。
  • 《2021湖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今晚7:30湖南衛視現場直播
    在觀眾互動方面,湖南衛視牛年春晚與短視頻巨頭抖音聯動打造#新春最牛祝福姿勢#話題活動,邀請觀眾一起參與到牛年春晚中來,讓觀眾以大屏聯動小屏的方式進行深度互動。導演組在持續的創新探索,力圖以前沿的技術、硬核的節目內容、腦洞無限的創意、治癒人心的策劃以及多樣的節目形式,打造新時代的「大屏春晚」。
  • 2021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嘉賓陣容(持續更新)
    湖南衛視2020-2021年跨年演唱會將於12月31日在海口市五源河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辦。2020-2021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搶票/直播入口☛ 微信搜索關注【深圳之窗】公眾號,對話框發送關鍵詞【跨年演唱會】即可獲取2020-2021
  • 大膽的湖南衛視在人文和創新的道路上,再次走在了其他衛視前面
    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一直以來就以大膽、創新而聞名。像是很早之前的《真正男子漢》,還有現在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都有著他們獨特的屬性,而這種屬性通常在很多衛視眼裡是不敢做的,但偏偏湖南衛視卻總能發現了它們的價值,然後把最成熟的作品拿出來讓觀眾驚嘆不已。
  • 湖南衛視創新直播節目《破曉2021》獲總局表揚
    湖南衛視創新直播節目《破曉2021》近日獲國家廣電總局表揚。該特別節目以「破曉」為主題,旨在傳播「青春如熾,破曉當歌」的激情與力量,成為元旦特別節目中一道亮麗風景線。《破曉2021》是湖南衛視早間直播節目的一次全新嘗試。
  • 跨年晚會收視率出爐:湖南衛視第一!浙江衛視墊底!
    讓我們看一看開年之戰誰是最大贏家!湖南衛視官方給出的數據:2019-2020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跨年收視率實現全面碾壓式勝利!收視四網全域第一,全面碾壓式領跑!城域份額為第二名1.8倍!緊接著湖南衛視再次發聲:2019年湖南衛視全域收視第1————————————劇綜雙核共振,成為行業標杆。以守正促創新,以創新強守正。
  • 極致青春打響開門紅 2020這就是湖南衛視的姿態
    2—5名省級衛視跨年演唱會份額之和;尼爾森額達到第二名的2.3倍,電視屏累計觸達觀眾近1億,喜獲全年第一個開門紅!不斷創新的湖南衛視始終堅持用最優質的內容作為營銷利器,永遠在探索如何做出新內容,呈現最年輕的風貌。 創新持續加碼  2019Q4突出重圍殺出新路  網際網路逐漸下沉,受眾在下沉,內容也在下沉。媒體平臺不斷的更迭,也在襯託起了以湖南衛視為代表堅持「內容為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除網絡熱度外,創新能力及創新成功率也是頻道實力的重要體現。
  • 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匠心+創新突圍,綜藝感、年輕化成就「合家歡」
    臨近元宵節,湖南衛視重磅推出全新頻道口號「快樂中國 向美好出發」,呼應時代命題。《元宵喜樂會》承襲了湖南衛視常變常新、匠心突破的基因,開啟了湖南衛視又一個創新徵程。 直播對於年輕觀眾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可以實時進行互動,而中獎互動是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的保留節目。看似傳統的電話連線互動,實則最具人文特色,現場簡單的幾句對話,中獎者的喜悅之情就溢出了屏幕。《元宵喜樂會》直播當晚,芒果TV、愛奇藝、騰訊視頻與優酷全網播放量狂超1億。
  • 拼多多聯合湖南衛視推出「12.12超拼夜」:百億補貼不設上限
    12月3日,拼多多宣布聯合湖南衛視在12月11日開啟「12.12超拼夜」晚會。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通訊員 李康)12月3日,拼多多聯合湖南衛視共同宣布在12月11日晚黃金檔推出「12.12超拼夜」晚會,晚會將以「我們一起拼」為主題集結家鄉好物,邀請超豪華嘉賓陣容帶來一場年末視覺盛宴及省錢狂歡。
  • 「電視湘軍」帶領的湖南衛視、芒果TV還能走多遠?
    當然,也是第一個大面積買韓劇的,第一個買大面積韓綜的……早期的發家史,離不開別人的肩膀,但絕不是照抄不誤,一直有創新。三、老將不死、薪火相傳新世紀後,湖南衛視放棄新聞,明確的市場定位,以「快樂」出道,金鷹獨播劇場、跨年演唱會、周播劇場、金鷹卡通等等,引領地方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