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假貨問題越來越嚴峻。只要一個好的商品賣得不錯,就會相繼有不法商家進行仿冒,用低成本假造品牌商品,導致假冒偽劣商品層出不窮,迷惑消費者,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讓品牌的信譽嚴重受損。
如何處理好防偽這一大問題,成為了企業十分重視的一件事,也成為了當今社會中的一大難題。雷射全息標籤、電碼驗證、DNA防偽、核徑跡防偽……層出不窮的防偽技術,可謂多如牛毛,形形色色,數不勝數,然而都不能有效的阻止造假、竄貨現象。
以寶潔公司的防偽措施為例。針對國內洗滌化妝品市場上假冒產品防不勝防的情況,寶法公司在新世紀之初就曾投入近100萬美元,在其袋裝洗髮產品上首次引入類似於紙幣印刷及護照製作的高科技防偽技術。為確保正品,防偽技術共達11項。寶潔公司認為由於防偽技術造價高昂、科技含量高,制假分子很難全盤仿冒。然而推出市場不久,假冒寶潔旗下的洗髮水便相繼被央視曝光。
五糧液集團也曾投入3億資金進行產品防偽包裝的升級換代, 在最新防偽包裝上採用全新的透明外殼和專用標貼,瓶蓋內還提供了22位防偽數碼,消費者通過電話簡訊就能查驗酒的真假。然而也僅仿冒問題仍舊沒有被解決。當一批五糧液假酒被查獲時,記者按照五糧液辨別真偽的電話打過去,居然辨認這瓶酒是真的。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隨著科技的進步,造假技術也逐漸升級,多數的防偽籤都能被不法商家批量複製,且消費者不能方便、快速地進行專業的認證,所以很多防偽標籤形同虛設。
同時,這些傳統的防偽碼僅僅起到了產品防偽的作用,卻不能獲取用戶數據。如果沒有用戶數據的回流,消費者固然也可以進行防偽查詢,但企業卻無法知道市場的仿冒情況,甚至對渠道的竄貨、壓價等損害消費者和品牌的行為一無所知。這種防偽只是被動的防偽。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用戶數據的重要性也越益凸顯出來。在未來,數據商業將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通過O2O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的架構:線上運營、線下體驗,將二者連起來的主線就是用戶數據,數據同時驅動了線上與線下的雙重發展。
因此,如何在防偽的同時,實現用戶數據的獲取,是新的商業時代對防偽碼提出的嶄新要求。
如今,大多數的品牌公司都已選用「一品一碼」模式構建品牌防偽體系。其中,復購物聯「一品一碼」模式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謂「一品一碼」,是基於可變二維碼技術,通過為品牌賦碼,給每個商品一個專屬的身份證。顧客通過掃碼便可實現掃碼優惠、防偽溯源等多種操作,完善用戶體驗之餘,也能提高顧客的消費信心。
同時,企業可據此將顧客聚攏在自家的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品牌與用戶的面對面聯接,並可根據沉澱的用戶數據池實現大數據分析,實施高效的精準營銷,提高復購率;也可實時監控產品走向,讓渠道管理可視化、透明化,有效防止壓價、竄貨等現象。
一品一碼通過數據的牽引實現線上線下的聯通,不僅迅速有效地解決了防偽防竄貨的難題,也讓品牌公司獲取了用戶數據,為企業的數據化經營打開了入口。
毫無疑問,當防偽與數據相結合,品牌商解決的不僅是產品防偽問題,還有品牌生存與發展的問題,即基於用戶數據的品牌運營模式的重構。一品一碼,這看似一個微小的創新,卻蘊含了大的戰略布局和市場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