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電影市場十大關鍵詞

2021-02-15 影指點點

影指點點丨行業聚焦

2018年眼看就到了尾聲,今年的電影市場在經歷了一季度的高漲,二季度的平穩,三季度的低迷,四季度的回暖也終於塵埃落定。

從數據上看來,600億票房可期,近兩位數的市場增長幅度和近兩三年或許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但2018年是中國電影發展相當重要的一年,影指君總結了今年電影市場的十大關鍵詞,來回顧今年電影市場的重大變化。

 

*再破紀錄

2018年2月,在春節檔的助力下,單月票房產出突破100億(約101.5億),不僅刷新了中國內地市場2017年8月的單月票房紀錄(73.7億元),也打破了北美市場2011年7月的全球單月單市場票房紀錄(1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16億元)。

 

這一數據不僅給電影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更為重要的是,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能量和潛力。近幾年春節檔也反超12月賀歲檔一躍成為了全年最大票房產出檔期,成為各路片方競爭最激烈的檔期。

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春節檔,僅大年初一就已經有13部影片定檔,而且其中大多數為重磅大片。當然,按照過往經驗,春節檔最多就是容納四、五部主打的成人片,屆時必定會有部分影片改檔的。

 

*票補匿跡

自2015年以來,票補作為主要的發行手段之一,頻繁出現在影片的發行布局中。但票補的總體思路是在上映初期,通過低價吸引眾多平日裡沒有觀影習慣的觀眾走進影院,而在影片恢復原價(正常市場價格)之後,票房和觀影人次往往會出現較大的跌幅。

在2018年春節檔到來之前,監管部門和電影市場從業者達成共識,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2月15日-3月2日)期間,對於單張影票,觀眾實際支付價格不得低於19.9元(不含銀行信用卡等特殊身份或條件限定的長期合作促銷活動),且單部影片的補貼票數不得超過50萬張。這一政策在春節檔之後得以延續。

 

在2018年「十·一」國慶檔之前,也曾傳出主管部門徹底取消低價票補的聲音(即票補不能低於發行通知的最低票價限制),後來雖然並未落地執行實施,但票補在力度和範圍上都出現了進一步的縮減。就此看來,低價票補徹底消失只是時間問題,因此,電影從業者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優質內容的生產上。

 

*機構改革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經兩會審議通過。在該方案中,原電影局改為國家電影局,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劃歸中宣部管理。

調整和完善電影管理體制,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一方面體現政府對於電影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預示著創作者和市場必須去適應引領全局思路的改變。在今後,「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可能會成為電影創作的重點內容。

 

*稅收改革

6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部分稅務部門規章的決定》下發。以此為依據,7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通知》,其中指出,影視企業和影視行業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如實申報並繳納稅款。影視行業納稅人應當按照實際業務如實開具增值稅發票,不得填開或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交易內容不符的發票,不得將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作為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影視行業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稅務機關將依法追繳已享受的減免稅款,並按照稅收徵管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這是在貫徹落實中宣部等五部門關於治理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有關要求的大背景下的「一記猛藥」,9月3日起,各個影視工作室陸續收到了稅務局通知: 將逐步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徵收方式將改為查帳徵收。

10月3日,稅務部門公布範冰冰案情況,範冰冰被責令按期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共計8億餘元。前有重典後有重罰,一時間影視圈人人自危。

 

 

12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家支持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方向不會變,稅收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不會變,而且將在規範管理的同時,進一步服務和支持影視行業加快發展。

同時還強調,屬於工作室提供輔助服務的經營收入,過去已按核定徵收方式徵稅的不予調整;其他影視人員個人勞務報酬等收入,由影視人員個人據實申報,自查自糾。

 

*終端發展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城市影院數量已超過1萬家,銀幕數已達5.9萬塊,電影銀幕數穩居世界首位,其中3D銀幕數佔比達89%。飛速增長的銀幕和影院在為人們觀影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加大了終端放映市場的競爭。中國電影放映端還沒有實現差異化經營,單銀幕和單座產出的連年持續下降,對從業者在特色經營和針對性排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2月13日,國家電影局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並表示要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鼓勵電影院線公司依法依規併購重組以及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同時實施電影院線年檢制度,完善電影院線獎懲機制和退出機制,對於嚴重違法違規經營且整改不力的院線公司及影院,將依法取消其電影發行放映資質。對於長期管理不善、經營乏力的院線公司,實行市場退出。

 

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影院數量的持續增長、院線牌照的放開以及獎懲退出機制,對於電影放映端經營者的壓力和挑戰會更大。

 

*市場下沉

目前縣級城市影院銀幕數已達21677塊,佔銀幕總數的36.74%,觀眾下沉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特色。隨著近年來一二線城市趨於飽和,三四五線城市開始接棒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新的增長點。四五線城市和縣級、鄉鎮觀眾的觀影習慣的形成,為中國電影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增量空間。

在整體票房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三四五線城市的票房在2018年上半年的增速分別為19.64%、28.67%、33.41%。近兩年票房較高的國產電影作品如《戰狼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前任3:再見前任》等影片,都是得到了三四五線城市觀眾的喜愛。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影片開始在宣傳和發行上,對這些新崛起的潛在票倉城市投入了更多資源。

 

*現實主義

近兩年,現實主義題材日漸浮出水面,並在市場上日益走俏,成為香餑餑。

今年就有歷史現實的《無問西東》、主旋律現實的《紅海行動》、當下現實的《我不是藥神》《找到你》《悲傷逆流成河》、以及荒誕現實的《一齣好戲》《無名之輩》等成為了大眾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黑馬爆款!另外還有《寶貝兒》《狗十三》等等現實主義話題之作。

 

儘管上述現實主義影片題材類型各異,但都因其「真實」刻畫的力量及對社會的思考,都是有溫度、有態度、有感而發的電影,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共情,獲得了觀眾的熱議及觀影熱潮。內容驅動市場,口碑大於營銷,現實主義題材大放異彩,是今年電影市場釋放出的一個良好的信號。

 

*工業類型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以「三幻」題材為代表的高工業水準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創作的弱項。近兩三年年這方面有所突破,比如以《尋龍訣》為代表的奇幻冒險片。今年則有暑期檔上映的《動物世界》,影片中精良的特效製作及完成度堪稱直逼好萊塢!該片在票房和口碑上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有一味堆砌特效而罔顧審美的《阿修羅》這樣的折戟沉沙之作。

 

接下來,在代表產業製作水準的重工業類型片這方面的創作會有顯著的增強。2019年春節檔就有備受關注的國產科幻巨製《流浪地球》上映,此外,《上海堡壘》《明日戰記》《749局》《拓星者》《希望島》《球狀閃電》以及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也在穩步推進中。

隨著觀眾對電影聲畫視效的要求不斷提高,用先進成熟的技術手段演繹中國故事成為創作者研究的重點。相信在未來,極大概率會有更多國產的高工業水準電影與觀眾見面。

 

*進口片滑坡

今年9月至11月之間,中國電影市場遭遇了一段時間的低迷,日票房大盤連續刷年度新低。主要原因在於該時間段內的進口影片的質量和觀眾預期之間的落差。在這3個月時間內有將近35部進口片上映,但其中票房過億的不到10部,票房過10億的也僅有《毒液》一部。

隨著國內觀眾對風格題材日趨單調的好萊塢大片逐漸審美疲勞,日、印為代表的非美進口片數量日愈增多的而賣座的寥寥無幾;與此同時,國產電影又習慣性地躲避和進口片的檔期競爭,於是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票房低迷。

實際上,日後優質國產電影應該更加自信地面對進口片,在檔期的選擇上也能夠能加多樣化,避免僅扎堆在節假期內。

截至11月30日,進口片票房僅佔全年大盤的35.91%,與去年同比下降約12個百分點,佔比是近年來的新低!

 

*改革開放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此為創作思路和宣傳口號的影片不在少數,《中國合伙人2》《大路朝天》《春天的馬拉松》《照相師》《閩寧鎮》《天渠》《熱土》等一批影片紛紛選擇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映,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但總體上來看,這批獻禮片在製作質量和票房收益上並不那麼理想,沒有出現能夠依靠內容對市場和觀眾形成吸引力的作品。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都有重大紀念意義的時間節點: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2021年則將迎來建黨100周年,2022年召開中共二十大……還需要相當一批製作優良、思想進步的主旋律影片,希望相關創作者要在提高創作質量,增強影片觀賞性以及觀眾吸引力上苦下功夫。(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影指點點已入駐今日頭條、企鵝平臺、一點資訊、網易自媒體、搜狐自媒體、簡書

影指點點 點點精華

 

相關焦點

  • 蜂影解鎖|2020中國電影市場年度關鍵詞
    然而,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2020年影院銀幕上的光影定格為歷史,我們回頭發現,是觀眾們的不離不棄,讓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影市復甦的最強音。頭部新老影企推出的各類新片與影院的陸續開業,共同助推中國電影市場走出低谷,電影市場積極自救復甦,在下半年書寫了喜人的成績。截至2020年12月30日22時,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年度票房破200億。
  • 中國二次元指數「2020年度十大關鍵詞」發布
    徵稿啟動當日,組委會同時發布了中國二次元指數2020年度十大關鍵詞,旨在體現過去一年行業的發展軌跡與成果。力求全面反映產業真實現狀,提升社會整體認同感與關注度,洞悉未來發展趨勢與潛在機遇。十大關鍵詞如下:  1.盲盒  盲盒已成為潮流玩具中受眾面最廣、熱度最高的品類,有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翻2倍,達300億元。
  • 2018百度搜索排行榜榜首 2018年度流行語、年度關鍵詞
    12月13日,百度發布了2018百度App沸點國人年度榜單。通過百度搜索風雲榜及百度APP數據,還原2018國民記憶。 今年,百度App沸點榜單設置了:年度國內事件、年度國際事件、年度國民驕傲、年度淚點、年度關鍵詞、年度人工智慧關鍵詞、年度全民熱議、年度流行語8個子榜單,共計涵蓋80個熱門話題。
  • 2018年十二生肖年度關鍵詞完整版 十二生肖的年度關鍵詞分別是什麼
    【龍】屬龍2018年關鍵詞:闖關屬龍2018年命衝太歲,少不了挫折與變故。讓我們勇氣為劍,信心作刀,闖關吧屬龍人!【蛇】屬蛇2018年關鍵詞:小圓滿屬蛇2018年總體不錯,只是健康運勢有些欠佳。多彩的生活有一點小缺憾,可謂是小圓滿了。
  • 谷歌2018年度熱搜解析,我們的目標用戶都在搜什麼?
    上周,谷歌發布了2018年度全球熱搜榜,榜單涵蓋關鍵詞、新聞、人物、演員、運動員、熱播劇等類別,本年度跟2017年和2016年榜單相比,少了很多新技術、科技、消費電子產品方面的關鍵詞。 四年一屆的世界盃無疑成了2018年度大熱搜,佔據榜首。但是縱觀今年榜單,流露著難過與傷感之情,多位離世名人成為全球人們的共同關注。除了世界盃、梅根王妃和電影《黑豹》之外,其餘7個都是今年逝去的人。
  • 2018年十大營銷關鍵詞
    通常到了年底就會出現各種盤點回顧文章,本文也是一樣……今天就來說說我心中的2018年十大營銷關鍵詞及五個備選詞,對2018年整體營銷熱點及傳播環境變化做一個整體性的概括。關鍵詞三:緬懷今年是80、90後丟失集體緬懷過去的一年,因為太多標誌性人物離去了。
  • 2018十大關鍵詞
    美國是中國最大貨物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國,對美出口佔我國總出口的19%。中國是美國第二大服務出口市場。據聯合國統計,2017年美國出口的62%的大豆、25%的飛機、17%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和14%的棉花,都賣到了中國市場。貿易摩擦,提高關稅,最終受傷的是企業和消費者。
  • TMT2018年度十大關鍵詞出爐 美團收摩拜排名第一
    2018年倏忽而過,這一年中,TMT領域發生了很多大事件與重要轉折,有些公司進行了業務結構調整,有些行業大佬宣布退休,有些老牌企業沉重退場,還有些行業巨頭兼收並蓄……在這場縱橫捭闔中,我們總結了TMT行業中十個最重要的關鍵詞,代表著一個行業或領頭企業的重大轉折,也涵蓋了我們TMT媒體人關於內容的深刻思考。
  • 2019年度中國廣播電視行業十大科技關鍵詞評選結果公布
    中國廣播電視行業十大科技關鍵詞評選活動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主辦、《廣播與電視技術》雜誌和「廣電獵酷」微信公眾號共同承辦的年度品牌活動。  2019年度中國廣電十大科技關鍵詞評選活動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司的指導下,經過候選關鍵詞徵集、「廣電獵酷」讀者投票、《廣播與電視技術》編輯部推選、點評以及徵求行業專家意見等多個階段,遴選出十個2019年度中國廣電行業的科技關鍵詞。
  •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12月21日 HuangJiang來源:天氣網 繁體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彙總 十大網絡用語介紹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發布 盡現時代民生民情­  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8」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投票量達數十萬。
  • 2018百度流行語、年度關鍵詞,都有什麼?
    2018年度關鍵詞世界盃、中美貿易爭端、颱風山竹、蘋果發布會、延禧攻略、創造101、skr、李詠去世、錦鯉、電競。2018年度流行語skr、佛系、大豬蹄子、小奶狗、小姐姐、鋼鐵直男、C位出道、渣渣輝、真香、官宣體。
  • 十大關鍵詞 記錄中國影視2020
    《每日經濟新聞》從影視行業三大板塊電影、劇集和綜藝,結合播出平臺及明星情況凝練出十大關鍵詞,為2020年特殊時期下的中國影視打下鮮活註腳,記錄行業走出至暗,迎來涅槃的魔幻一年。關鍵詞一 全球電影撤檔 棄「院」從「網」疫情影響下,原本熱鬧的電影市場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影院關門,《唐人街探案3》《囧媽》《緊急救援》《奪冠》《姜子牙》
  • 盤點2018年度流行語 你的關鍵詞是什麼?
    【解說】2018年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一年,你是否留意過自己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哪些詞語呢?此前《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8十大流行語,其中不少詞語都跟2018年的熱點新聞事件有關。【字幕】錦鯉【解說】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該條微博吸引上百萬次轉發。網絡上也掀起了轉發「錦鯉」的熱潮。【字幕】教科書式【解說】2018年5月,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在網上走紅。
  • 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發布 你中招了嗎?
    剛剛,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發布,你中招了嗎?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12月26日公布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重點關注熱點事件、重大新聞報導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從榜單可看出,「重慶公交車墜江」「範冰冰逃稅」「沙特記者遇害」「進口博覽會」「世界盃賽事」「中美貿易爭端」等熱點事件的報導中,均存在用字錯誤的現象。
  • 7個關鍵詞,全方面解析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
    2017年開始落地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在今年有了顯著效果,中國電影總票房高達609.7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牢牢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電影創作成果豐碩,持續繁榮發展。
  • 【推薦】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揭曉
    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優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在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中,既有改革開放40年獻禮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也有《如果國寶會說話2》《創新中國》等注重歷史與現實的深入挖掘的作品,還有《風味人間》《奇遇人生》《足球道路》等多元題材的新媒體口碑佳作以及講述十五名普通中國人真實的生活狀態的現實題材紀錄電影《生活萬歲》。
  • 網際網路行業2019復盤:2019網際網路十大關鍵詞
    在這篇報告裡,我們按照背景、用戶拓展、時長爭奪、運營效率、變現更迭、技術進步六 大板塊,將2019年度額十大關鍵詞進行匹配,以期能形成一張完整的年度拼圖,還原一個 真實的2019網際網路。2019年網際網路十大關鍵詞一、紅利趨盡:難增長的不僅是用戶,還有用戶時長二、下沉市場:不是複製而是創新三、移動出海
  • 華語數位音樂2019年度報告 盤點音樂行業八大現象關鍵詞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看到了華語數位音樂產業在2019年一個具象的脈絡發展,八大行業關鍵詞體現了這一年從音樂本身、到用戶習慣、再到市場傾向等不同維度的客觀現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的由你音樂榜首度對華語數位音樂產業發展趨勢提供了數據維度的指引。
  • 百度發布2019十大年度電影:《流浪地球》居榜首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2019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達604.5億,而百度沸點2019十大年度電影票房合計為271.8億,佔比為44.96%。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的票房分別為49.73億和46.55億,位居票房榜前兩位,顯示了國產電影的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