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一首《春天的故事》傳唱神州大地。1978年年底,鄧小平同志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此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成為中國最響亮的口號。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擼起袖子加油幹」,40年來,中國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著一個個中國奇蹟。
40年,我國GDP從1978年的0.3679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
40年,我國人均GDP從1978年的385元增長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長約9.5%,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4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78年的 343.4 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
40年,我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
40年,我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鐵運營網和移動寬帶網絡,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經濟比重15%左右。
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說道:「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徵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中美經貿摩擦
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500億美元商品。美國舉起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主動挑起中美貿易摩擦。
中國不惹事,但絕不怕事。4月4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34號公告,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徵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1979年中美建交,到今天美國和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兩國已經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17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5837億美元,是1979年的233倍。美國是中國最大貨物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國,對美出口佔我國總出口的19%。中國是美國第二大服務出口市場。據聯合國統計,2017年美國出口的62%的大豆、25%的飛機、17%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和14%的棉花,都賣到了中國市場。
貿易摩擦,提高關稅,最終受傷的是企業和消費者。蘋果公司深受其害,蘋果CEO蒂姆·庫克站出來批評川普政府:「對於美國和中國來說,大家都從貿易中受益……我的經歷告訴我,擁抱開放、擁抱貿易、擁抱多樣性的這些國家,它就能獲得成功。」
經過不斷加碼的關稅摩擦,以及中國與美國反覆磋商,直到12月1日阿根廷G20峰會,「習特會過後,中美同意關稅戰休兵」。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說,中美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停止相互加徵新的關稅,未來中美將朝著取消所有加徵關稅的方向加緊磋商。
激烈的中美貿易摩擦,至此宣告摁下暫停鍵。
消費分級
消費降級還是消費升級,是今年全國經濟生活中最大的一次爭論。
一口榨菜一口二鍋頭,網購要找微信群裡的「9塊9包郵」……持消費降級論者,舉出方便麵和榨菜巨頭的業績為證。康師傅上半年方便麵收入同比增長8.4%,統一上半年方便麵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涪陵榨菜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4.11%。最後,為3.4億「五環外人群」提供9.9元包郵購物的拼多多在年銷售額超2000億元的加持下上市了。「消費降級」在今年夏天成為熱詞。
針對「消費降級」一說,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9月6日表示,這種說法有失偏頗,當前市場出現部分大眾化商品銷售較好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消費升級的新趨勢。
廉價產品熱銷就是消費降級了嗎?看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4%。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張昊和依紹華在10月29日的《人民日報》上撰文:「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旅館住宿支出分別增長了39.3%和37.8%。……2018年前三季度的實際增速達到6.3%,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綜合各項指標可以發現,我國不僅消費總量不斷擴大,而且消費結構持續升級。」
2018年的「雙十一」,天貓成交額達到21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事實上消費一直在升級與分級,未曾降級。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說:「農村人說,我們剛學會吃肉,你們城裡人就吃菜了,是不是說城裡人消費就降級了呢?」
粵港澳大灣區
2018年,兩大基建工程奠定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基礎:一是廣深港高鐵,一是港珠澳大橋。
4月1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始試運行;6月1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香港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通關程序。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主席馬時亨表示,香港段的26公裡將連接總長超過2.5萬公裡的國家高鐵鐵路網。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伶仃洋海域後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69億元。港珠澳大橋被稱為世紀工程,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僅需45分鐘。
兩項工程連接起5.6萬平方公裡的粵港澳大灣區,這裡有香港、澳門兩大特別行政區,有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肇慶、江門九個地級市,總人口約7000萬,經濟總量達10萬億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2.17%,GDP總量規模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與韓國持平,是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喜歡用「一二三三三」來概括粵港澳大灣區的現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獨立關稅區、三個獨立的管理體制。獨特的制度安排,讓粵港澳三地發揮各自所長,協同發展,成為民族復興的強大引擎。
問題疫苗
一次飛行檢查,揭開了長生疫苗的黑幕。
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稱,在飛行檢查中發現長春長生生物科技公司(簡稱長春長生)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有記錄造假等嚴重違規行為。所幸的是,這批次狂犬病疫苗並未上市流通。
這不是長春長生第一次被曝疫苗質量問題。2017年11月,長春長生被發現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而該批次不合格疫苗有252600支流入山東。武漢生物公司同樣在2017年11月被查出百白破疫苗有問題,且銷往重慶190520支、銷往河北210000支。
一時間,人人自危。家長們趕緊翻看接種記錄,擔心孩子接種不合格疫苗會有危險。很多人甚至對接種疫苗這件事產生了懷疑。7月30日,正在國外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藥去痾、刮骨療毒的決心,完善我國疫苗管理體制,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針對此次疫苗事件,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首先是召回涉案疫苗,受種者可免費補種;其次是處理相關人員。長春長生董事長高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包括吉林省分管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副省長金育輝在內的7名中管幹部被處分,35名非中管幹部被問責;再次是行政處罰。除了狂犬病疫苗藥品批准證明文件、《藥品生產許可證》等專業資質文件被吊銷,長春長生還被處以共計91億元的罰款。長春長生已正式啟動強制退市機制。
新華社發表時評《保護疫苗安全的高壓線一定要帶高壓電!》稱,對違法違規企業要「零容忍」,要加大處罰力度,例如建立一次違法終生禁入行業等制度。誰觸犯人民利益,誰就必須付出代價。
米兔
米兔,是「me too」的音譯。
「me too」最早是在2006年由美國黑人社會活動家塔拉納·伯克發明和傳播的標籤。2017年10月,好萊塢資深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侵醜聞被曝光,美國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在推特上鼓勵遭受性騷擾或性侵的女性使用「me too」標籤,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歷。
在美國,「me too」運動不僅挑戰了位高權重的施害者,也促進了性別意識與觀念的變革。《華爾街日報》2017年10月的一項調查顯示,49%的男性受訪者表示,有關「me too」的新聞報導促使他們認真地思考自己對待女性的行為。
以2018年1月北航畢業生、博士羅茜茜實名舉報自己的博導陳小武性騷擾為開端,「me too」在中國初現曙光。4月,南京大學教授瀋陽性侵事件令其再度發酵,網絡上陸續出現高校學生針對教師的性騷擾或性侵的實名指控,仿佛涓涓溪流終於匯集成河。
到了7月,「me too」呈井噴之勢:一些知名公益人士、知名媒體人和公共意見領袖,包括公益人鄧飛、媒體人章文等,被指控性騷擾或性侵。「me too」也由此得到中文譯名:「我也是」「俺也一樣」「米兔」。
「就像一條靜止的大河被攪動,沉澱已久的東西一點點都浮出水面。」談及「米兔」時,學者梁鴻這樣寫道。
在「米兔」的鼓勵下,那些性騷擾和性侵事件的受害者衝破了恥感文化的禁錮,勇敢發聲。「米兔」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守望相助、勇於表達的空間。「女性,或者,每一個人,可以在空間裡面表達自己,能夠把自己對事情的理解開誠布公地表達出來並進行呼籲。」梁鴻這樣認為。
錦鯉
「轉發這條錦鯉,好運不斷,心想事成。」2018年,上述表達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數次狂歡。只要你能在小概率事件中「人品爆發」,展現超常運氣,你就是「錦鯉本鯉」。
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指定微博的網友中抽取「中國錦鯉」,贈予其包括旅行、餐飲、美容在內的「中國錦鯉全球免單大禮包」。在網友的熱情參與下,「錦鯉」成為年度熱詞。
「錦鯉崇拜」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東亞文化中,「刺多肉少,土腥味濃烈,不宜食用」的鯉魚常以吉祥圖案形式示人,傳遞各種正面、光明的意義:英勇、堅忍、智慧、長壽,可變身為龍,乘之則羽化登仙……錦鯉更因其俊秀的外表、鮮豔的色彩而受到青睞。
2017年,「轉發錦鯉求本月好運」之風初現端倪。泰國一個男孩因家中飼養大量巨型錦鯉,常與之玩耍,被網友捧為「贏在起跑線上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年之後,網上流行的錦鯉標準形象由年畫中搖頭擺尾的「富貴魚」蛻變為身披金光、雙手合十的現實人物,面部被PS成各種「躺贏」事件主角——楊超越、奚夢瑤、周立波、王思聰……其中的最大的一條錦鯉,正是在「中國錦鯉」抽獎活動中抽中「全球免單大禮包」的26歲女孩「信小呆」。
「關鍵時刻有貴人相助」「討厭的人統統消失」「重大失誤後一樣升職加薪」……「轉發這條錦鯉」的後綴承載著這個時代的焦慮,也寄託著在生活與人際交往重壓下突圍的求生欲。
媒體人方可成認為,壓力導致人們喪失對生活的控制,而錦鯉帶來的心理上的確定感,能讓他們覺得自己重新成為人生的主人。即使並不奏效,但跟風轉發錦鯉時所產生的愉悅感和「同病相憐」式心境,是對現實的一種紓解,也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暗示。
土味
2018年,土味為人們帶來了簡單又無窮盡的快樂。
它格調不高,但異常有活力。它成不了主流,但比主流更紅火。它是新時期亞文化的一股新熱潮,也是人們找尋樂趣的老路子。在審美由城市主導、偽文藝開始崩塌的時代,滋生於民間的土味文化,其野性、真誠和賣力顯得更為可貴。在審美分級的年代,土味用無趣拯救無趣,用粗俗對抗粗俗。
土味文化多發於城鎮與鄉村,可以視作村鎮青年對被長期封閉在文化低層的反抗,是他們靠近城市主流文化的努力,也是一片自我展示的自留地。
村鎮青年渴望脫離傳統的農耕審美,靠近心目中的「大城市範兒」,成為自己想像中的那一群人(社會精英、成功人士、江湖大哥),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華、財勢、真愛),但因為眼界、思維、技能等局限,嚮往很美好,形式很粗糙,表達跑偏嚴重,有濃烈的錯位感和滑稽感,錯位感越明顯,滑稽感越突出,於是土味十足,滿滿的奇詭醜怪。
早期的土味文化,充斥著自毀自輕的三俗段子、低格調的表演,比如喊麥與社會搖;現在的土味文化多以「時尚平行宇宙」形態出現,村鎮青年努力營造著他們想像的世界觀,用賣力的表演構建他們理想中的江湖社會和感情體驗,離得越遠,越是露怯,便越是土味,越是流行。
土味讓人有了輕鬆面對生活的理由:可以表演,可以旁觀,可以譏笑,自由自在。但土味不一定意味著無知無用,「土味情話」便是一個積極而有趣的分支。在傳統情話顯得膩味虛假時,土味情話反而展示了一種熱烈的真誠。說到底,人們都希望居於生活方式鄙視鏈的上遊,精緻確實很難夠到,土味倒是觸手可及。
pick
如果說2017年的飯圈關鍵詞是打call,2018年則為pick無疑。
pick意為挑選、選擇,因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火爆而成功出圈。《偶像練習生》的節目模式是:在100名練習生中全民票選出9人,組成全新偶像男團出道。票選稱為pick,pick誰就意味著支持誰、喜歡誰。和《偶像練習生》一樣,《創造101》同樣將pick偶像的權利交給觀眾。
粉絲們pick偶像,就是pick平凡努力的自己;粉絲們pick偶像,某種程度也是在享受反權威的快感。正所謂,偶像養成時代,粉絲C位出道。粉絲們不再只為偶像歡呼吶喊,而是建立起分工明確、組織嚴謹、能夠助推偶像事業發展的「團隊」,甚至能直接左右偶像的商業價值。
然而,當全民開啟造星模式,飯圈高層也開啟了某種權力遊戲。此前,《人民日報》有評論指出:當下,很多粉絲為偶像聚「人氣」,紛紛開展「集資應援」。然而,由於流程不透明、款項管理混亂,一些「粉頭」借集資之名行詐騙之實,甚至攜巨款消失。對此,制度監管與公共監督一時還沒跟上,讓粉絲集資處於某種灰色地帶。或許正如該評論所說,新模式、新業態的長勢越是欣欣向榮,就越要創新監管方式。
至於2018年被粉絲們pick的那些少男少女,當他們進入娛樂產業生產鏈條,就不再屬於自己。當喧囂過去,塵埃落定,狂熱粉絲的熱情逐漸冷卻,那些被「催化成熟」的偶像能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也許就像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杜駿飛所說:「歷史中將只留下喧囂後的娛樂回音,以及圍觀者殘存的社會記憶。」
俄羅斯世界盃
6月8日,國際足聯官方網站公布世界盃球票的銷售情況,本屆世界盃共賣出超過240萬張球票,其中,中國球迷通過官方渠道購買了40251張球票,全球排名第九,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足球強國。
本屆世界盃共有來自全世界的17家官方贊助商,其中有7家來自中國: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帝牌男裝、LUCI(指點藝境)。頂級贊助商的價格在1.5億美元左右,中國品牌在世界盃上的廣告投入達到8.4億美元,成為賽事的一大金主。
這是四年一度的流量盛宴。央視評論員白巖松評論道: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的基本上都去了。
4月,專供世界盃的300萬對啦啦棒、30多萬支球迷扇、20多萬支手搖旗、20多萬頂帽子從溫州發貨,出徵俄羅斯。此外還有浙江某企業生產的100萬隻保溫杯、南京造幣廠的世界盃紀念幣。世界盃場館的空調,67臺電梯,比賽用球、大力神杯紀念品等,均由中國企業提供。
浙江成為本屆世界盃的大贏家,吉祥物、馬克杯、球衣等都由浙江製造。官方吉祥物西伯利亞平原狼「扎比瓦卡」由杭州某廠家生產,「扎比瓦卡」生產100多個批次,共100萬隻,佔該企業總銷售量的70%。寧波某企業也生產了近100款總共46萬餘件世界盃主題服裝——包括球迷服、T恤等,出口到世界各地。該公司員工從年初開始就一直加班加點生產。寧波海關統計顯示,1月到5月寧波市對俄羅斯出口63.7億元,同比增長16.5%,服裝、球迷用品、水杯、襪子等出口大幅提高。
最讓人關注的是,來自湖北荊州、總重約2.5噸的10萬隻中國小龍蝦,也搭乘中歐班列前往俄羅斯。「龍蝦隊」帶著麻辣、蒜香、十三香等多種風味,加入莫斯科酒吧的菜單中,成為「提前出線」的隊伍。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29期
作者/鄺新華、譚山山、盧楠、詹騰宇、羅嶼,插畫/翟硯軍
《新周刊》2018大盤點現已上市
直接戳封面下單,一起回顧我們的2018
2018年12月21日
#2018中國年度新銳榜#在成都新銳登場
盤點年度風雲,測量時代的體溫
邀您一同致敬2018新銳力量
《新周刊》「2018中國年度新銳榜」如約而來,盤點年度風雲,為這一年的中國立榜,測量時代的體溫。年度新銳榜單是我們的價值觀和風向標,也為公眾提供常識和心得。同時發布的優化生活貢獻榜,為褒獎中國美好生活供應商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