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叉燒網
每次接到 「低音炮」 的評測,心裡都很忐忑,10年前小編還在網上寫教程說低音炮的害處,現在反而推薦它這不是打臉嗎...
這得說回10年前小編剛到帝都,慕名拜訪當時論壇上的某大師,大師剛入手一個低音炮,說讓我感受一下低音的魅力,在出聲的瞬間...棚裡爆發出一股前所未有的 「動次打次」!這酸爽!這胸腔共振!小編只想說:舉起你們的雙手!跟我一起嗨!
有意思的是,後來大師為某知名歌手混了一首 「舞曲」,小編一聽發現低頻居然是極少的!想了一下,這是由於混音時低頻太多,導致作品低頻反而偏少了(大家想想是怎麼回事~),不過十年前能做舞曲也不容易了。
一直以來 「低音炮」 在專業音樂圈的接受程度遠低於發燒圈,一來發燒圈有錢燒,二來專業圈一直與發燒圈對著幹,只要發燒圈認可的,我們都反對... 因此在評測之前,小編想與大家重新討論一下低音炮的身世問題。首先:
低音炮的英文是什麼?——Subwoofer,我們熟悉的低音單元是 Woofer,「Sub-」 是 「下面的」(例如 Subway 和 Submarine),因此 Subwoofer 就是 「超低音單元」,通常這種音箱的正面你只能看到一個大大的單元,因此單元名就慢慢就變成了整個音箱類型的稱呼。但無論如何,
英文裡沒有 「炮」 什麼事兒但 「炮」 的通俗翻譯對國人影響很大,給人猛烈、勁爆的感覺,也許發燒圈喊著很爽,但這反而讓職業音樂人產生牴觸心理,為什麼音樂人不喜歡刺激的聲音?音樂可是工作,你試試一天被刺激 8 個小時!
翻譯害死貓~下文我們改叫 「超低音箱」音樂人擔憂的第二個問題是:
房間不好,不能用超低音箱主要擔心低頻過多、房間駐波,以及相位不準(低音空、不在中間)。確實在普通房間裡,低頻是最令人頭疼的,但大家想想——為何不把最困難的部分摘出來,交給一個專門的設備來解決?
普通音箱最多能調個三頻,其他問題只能 「調房間」...而超低音箱不光能調自身音量、能調相位、有的還能調頻率,更關鍵的是它能讓超低頻脫離主音箱,自由擺到房間中最理想、影響最少的位置。因此:
它其實相當於一個「低音專家」如果你不再牴觸這個專家,我們再看看它的小歷史、以及它出現的必然性:
小編好像忘記這是一篇評測了... 下面我們玩玩 Genelec 剛上市的 7040A,這是市面極少見的 「6.5寸」 超低箱,通常我們見到的超低箱——至少會是 8寸,但近年連都這個大傢伙都開始變小了,首先是 Genelec 自家的 5040a、然後 EVE 推出了 TS107(6.5寸)、而 Fostex 一狠心推出了5寸的 SUBmini... 這是來搗亂的...
(所有圖片點擊放大,或滑鼠右鍵選擇 「在新標籤中打開圖片」)
作為 Genelec 的新型號,7040A 還加入了時髦的 ISS 智能待機(也可關閉),待機功耗 0.5W;開關與 8010A 一樣是按鍵式,另外可以自適應 100 ~ 240V 電壓,這樣你把 7040A 帶到全球各地都能使用。如果沒有記錯:
這是真力首個可以自適應電壓的超低音箱這些是看得見的功能,在看不見的地方,7040A 還做了很多:
最後大家對比下目前 7000 系列超低音箱的規格(不含 SAM 系列):
測試音箱頻響的標準方式是單只音箱播放粉噪,但測試 「衛星箱 + 超低音箱」 的組合很少見,小編覺得 「2.1 除以二」 是 1.05,我們要把超低音箱變成 「一半」 進行測試,因此我們將 7040A 衰減 6dB,與 8010A 一起測粉噪。
由於測試的是一個系統,因此涉及調試。各人的房間都不一樣,因此並沒有統一方法,在140平的評測室大廳裡,小編認為 7040A 的 Roll-Off 在 -2dB 時與 8010A 銜接比較平坦。8010A 的測試請看之前的評測,下圖是與 7040A 「合體」 的頻響實測。
雖然我們已經給 7040A 衰減了 2dB 低頻,這套 「三分頻」 系統的下潛完全不亞於一對萬元級 8寸雙分頻箱——而細節則遠遠超出,3寸/4寸單元是最適合表現中頻與人聲的,而 6.5寸單元表現超低頻,有一種很特殊的 「紮實感」。
怎麼描述這種低頻呢?它不多、不硬、不刺激,就是很 「實」,像一塊高密度海綿,上一次感受這種紮實的低音,還是兩年前寫 Berafoot MM35,如果說真力 8000 系列的特點是迷人的 「中頻密度」,那 7040A 則擁有無比的 「低頻密度」,這是超重金屬箱 + LSE 結構 + 6.5寸單元 + D類功放的共同結果。
補充一下初學者不太熟悉的 「相位」,由於中音單元與超低單元有一部分頻率重合,而房間聲學千奇百怪,在分頻點附近可能會有一些抵消。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頻率發生器播放分頻點(例如 85Hz)的正弦波,分別將相位調到 0°/90°/180°/270° 看看哪個位置強,如果超低音箱沒有相位調節,可以手動將超低音箱旋轉 90°/180°/270° 看看...
寫評測的時候,剛好一位配音工作者過來測試 RODE NT-USB 話筒,順便也想聽聽音箱,於是我們給他對比了一下 8010A + 7040A、以及他心儀的一對萬元 6寸監聽——幾乎一秒鐘這對 6寸就被排除了,因為聲音密度的區別非常明顯。
然後他就有了三種選擇:8010A + 7040A、8020C + 7050B、或者省事兒來一對雙分頻的 8040B。以前我會果斷推薦 8040,但近幾年評測了幾次超低音箱之後,我認為前兩種方案能得到更細緻的聲音、並且更好地管理低頻。
那選擇 8010A + 7040A 還是 8020C + 7050B?——小編是堅定的 D類功放擁立者,而且智能待機確實方便,33Hz(-3dB)的下潛也足夠大部分人的需求,萬一有移動辦公的需求,8010A 攜帶也更方便。
7040A 接近完美,唯一的問題是只有立體聲輸入,沒有 LFE 輸入,無法直接組建 5.1 系統,其實很多沒有 LFE 輸入的超低音箱通常會建議你輸入左/右任意一邊,然後 +6dB 即可(因為少了一邊的輸入),真力官方並沒有這樣建議,但小編覺得理論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