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黑洞照片花費5000萬美元,科學家說還有白洞,黑洞可幫助星際旅行!

2021-02-24 FX168

昨晚,科學家在全球六個地點(華盛頓、上海、臺北、聖地牙哥、布魯塞爾和東京)同步召開記者會,發布他們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

此次拍照的主角是一個代號為M87的超巨橢圓星系中心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

「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們認為不可見的東西」,科學家說。

圖片來源:新華網

此次拍攝的黑洞是一個中心為黑色的明亮環狀結構,有點像甜甜圈。

圖片來源:EHT

「甜甜圈」一側亮一些,另一側暗一些,原因在於吸積盤的運動效應——朝向我們視線運動的區域因為都卜勒效應而變得更亮,遠離我們視線運動的區域會變暗。中間黑色的區域就是黑洞本身——光線無法逃離之處。

圖片來源:NASA

黑洞,顧名思義,是「黑」的,其本身不發光。但黑洞周圍的物質可以發出電磁輻射(廣義上的「光」),並能傳播到地球,被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所觀測。黑洞散發的「光」比整個銀河系幾十億顆星加起來還要亮,這也是為什麼即使距離地球有足足5500萬光年,人們依然能夠看到它。

5000萬億字節數據,超級計算機處理兩年

給黑洞拍照的是「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的科學家,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

EHT科學委員會主席、荷蘭Radbound大學Heino Falcke教授是「黑洞拍照」項目的發起人。Falcke教授在20年前在做研究時就發現,在黑洞周圍可能會產生某種射電波,從地球上的望遠鏡可以發現這種強波。

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Falcke教授花了整整20年時間,終於向歐洲研究理事會申請到了經費來資助這一項目,後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東亞資助機構也加入其中,總資助金額超過4650萬歐元(約合5250萬美元)。

M87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要拍攝這麼遠的對象,科學家模擬出口徑像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稱作「事件視界望遠鏡」。

「事件視界望遠鏡」 是分布在全球的八組射電望遠鏡,2017年開始給黑洞拍照片,望遠鏡陣列在5天內收集了5000萬億字節的數據,再經過近兩年的數據處理及理論分析,終於成功獲得第一張黑洞照片。

媒體報導:5000萬億字節的數據只能存在硬碟裡用飛機運往超級計算中心,因為使用網絡傳輸實在太慢了。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ALMA望遠鏡 圖片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發布黑洞照片只是開始,EHT項目的科學家說,未來會擴大陣列望遠鏡的數量規模,提高靈敏度和解析度,繼續觀測兩個黑洞在不同階段的變化,甚至對新的黑洞進行觀察,拍攝新的、質量更好的照片。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基平(David Kipping)宣稱:人類或許可以通過一種名為「光環驅動器」(Halo Drive)的全新方法,從雙黑洞系統獲取能量,從而實現無需燃料的星際旅行。

光環驅動器推動飛船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引力鏡」來吸收黑洞的能量。引力鏡是指黑洞的某一區域在吞噬物質之後,又將物質以同樣的方向拋射出去。

科學家已經觀察到,當光子進入引力鏡區域並隨後被射回時,它們不僅從旅程中獲得了速度,而且還保留了一部分動能。

2016年,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投資人尤裡·米爾納共同宣布了「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項目的正式啟動。該項目的初期投資為1億美元,計劃研發名為「星片」(StarChip)的光帆飛行器,以五分之一光速航行約20年,到達半人馬α星——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

除了黑洞,還有白洞

黑洞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洞」,白洞與黑洞相反,黑洞的事件視界是其引力強度達到光線也無法逃逸的邊界,白洞的事件視界就是阻止任何物體進入的禁區。

白洞與黑洞是物理學家們根據黑洞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上所提出的「假想」物體,或一種數學模型。與黑洞完全相反,白洞並不是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是一種宇宙中的噴射源。

目前,白洞純粹是理論上的概念,但是黑洞曾經也是如此,後來才被證實。

「股民永不缺席熱點事件」,黑洞照片公布後,股民們開始尋找黑洞概念股。

可惜今日四維圖新高開低走,A股中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名叫「太空智造」,今日也沒有漲停。同時,樂視網也無辜躺槍,網友評論稱:樂視網,絕對的黑洞。

FAST天眼、太赫茲概念股受關注

我國擁有世界最大望遠鏡FAST天眼,它能通過自身的反射單元捕捉到距離地球137億光年所產生的電磁信號。因此,有券商認為部分參與建設FAST工程的上市公司被認為是「黑洞概念股」。

射電望遠鏡相關概念股中,華創證券推薦了東南網架、烽火通信和海能達。某股票APP的每日金股中,東南網架也排在第一位。東南網架主要生產鋼結構網架、滌綸預取向絲(POY)、滌綸牽引絲(FDY)等。

此外,太赫茲概念股今日也受到追捧,並有兩家上市公司股票漲停。太赫茲也被稱作:遠紅外,亞毫米波、超微波等,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

黑洞涉及人類對宇宙的根本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描述了宏觀,量子力學描述了微觀,但是在黑洞的邊緣,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無法協調,一些科學家相信在那裡可能會發現新的東西。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稱:「第一張黑洞照片與引力波的發現同等重要,都是對廣義相對論的驗證,可能會拿諾貝爾獎。

昨日留言,恭喜以下三位讀者獲獎,請添加小編微信kara-jin獲取紅包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
    白洞是根據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和黑洞的性質正好相反的一種天體。我們知道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很多物質進入視界以內無法逃脫,而白洞正好相反,只有白洞內的物質是可以向外運動的,外面的物質則是無法進入的。但是白洞和黑洞一樣都可以通過強大的引力將周圍的物質積吸到自己「視界」的邊緣,黑洞就是通過發光的「吸積盤」發現的。
  • 黑洞、白洞和平行世界
    4月10日北京時間晚上9點(休斯敦時間早上8點),全球六個地區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人類有史以來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高能劇透!首張黑洞照片正在衝洗中黑洞照片到底怎麼拍呢?具體只能等到發布會那天才能知道了。
  • 神秘「黑洞」的另一側是什麼?或許是通往新宇宙的「星際之門」
    宇宙浩瀚無邊,有著無數的天體,其中有些天體是特殊的存在,比如黑洞。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世界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就是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被公布出來了,這張照片給人類以最直觀的方式去認識了黑洞的樣貌。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
  •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質量黑洞其實是蟲洞,時間旅行或將成真?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質量黑洞其實是蟲洞,時間旅行或將成真?近來人們一直都想要穿越時空,而穿越時空是否可行呢?假如有一個橋梁連接了兩個不同的點,也就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蟲洞概念,在100年前科學家也提出了白洞和黑洞的思想,他們認為白洞和黑洞可以通過連接,從而創造時空連接的橋梁。人類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愛因斯坦與蟲洞不過愛因斯坦的蟲洞概念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實踐是無法證明的。
  • 宇宙的黑洞最終結局是怎樣?宇宙的白洞最終結局是怎樣?
    其另一個重要理論,是中子星、黑洞等大質量高緻密星體的主要成分。 黑洞,是大質量恆星的最終歸宿,是確切存在的一類天體。 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其本尊是室女座星系團中M87星系的中央黑洞。這張遲來的寶貴照片,不僅證實黑洞真實存在,也讓廣大天文愛好者對黑洞有了更多了解。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未來或成星際旅行「充電站」
    提起黑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其能夠吞噬一切的巨大引力。想像一下,如果在星際旅行時遭遇黑洞,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絕望的事情。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
  • 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這是科學家對未知天體的一種猜想,黑洞是存在的,而白洞卻是未被證實的,所以白洞充滿了神秘色彩,各種猜想也紛紛而至。白洞:宇宙中的噴射源當你覺得黑洞很恐怖很瘋狂的時候,還有一種天體更誇張更恐怖地存在著,它就是白洞。科學家推論白洞存在於一個扭曲的多維度時空中。白洞內的超密物質由引力坍塌形成黑洞時獲得,從內部某種矛盾運動轉變成膨脹狀態,從中心奇點向外拋射出來。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為什麼?因為白洞的噴流對著誰就成灰,距離是600...
    ,然後聚集成一個物質層,但白洞只會噴射物質,不會吞噬物質,這種特性剛好和黑洞相反。 所以有一些學者便認為,白洞是黑洞的另一面,由黑洞吸收的物質會由白洞噴發出來,且連接黑洞和白洞之間的通道,就是傳說中的蟲洞。 該理論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的時候,由於爆炸得不充分,有可能一些超高密度的物質暫時還未爆炸,它們會在很長的時間之後才開始膨脹。
  • 黑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直播全程回顧
    黑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直播全程回顧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到底其中能看出些什麼?發現黑洞的意義何在?可能打開「時光旅行」的通道入口!黑洞的另一端是什麼科學家給出的猜想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宇宙很大,我們人類在宇宙中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而且宇宙是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開始形成的,而且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生命了,不過地球現在還在青年,還有很長的生命,宇宙中有很多天體,無論是恆星還是行星,在宇宙中都有無數個,科學家們在宇宙中還發現了很多其他的天體,比如能夠自發產生電磁波的脈衝星會讓誤認為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
  • 得之不易的黑洞照片,使用的是「環地球攝像機」,拍攝原理是什麼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觀看過這組所謂的「黑洞的照片」,不過大部分人應該對結果多少都有些失望,不是說拍照十天修圖兩年嗎,怎麼最後還是個這麼糊的照片,和星際穿越裡的也差得太多了。一般人有這個感覺其實很正常,畢竟大家平時說的照片都是光學照片,但這次黑洞的照片可不是用光學相機拍的,而是射電望遠鏡。
  • 【說電影】通俗解讀《星際穿越》.黑洞究竟是何樣存在?五維空間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巨製《星際穿越》11月12日在全國上映,短短兩天票房突破 5000萬元人民幣!克里斯多福·諾蘭就是《盜夢空間》的導演,難怪這麼牛掰!  看過電影的人大致分成兩派——  1、太TM好看了,我要再看50遍!
  • 黑洞的三維形狀到底是什麼樣的?黑洞的二維照片是如何拍攝到的?
    一轉眼人類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它是球嗎?還是一個二維的洞口?正面反面一樣嗎?上面看下面看有區別嗎?黑洞形狀的疑惑圖:拍攝到的黑洞照片組成的笑臉的確,一張二維的照片,按網友話說就像點了火的蜂窩煤,這張二維圖片並無法展示出三維形態。更不要說網絡中千奇百怪的黑洞照片,到底哪一種形態是真的?
  • 比黑洞更可怕的天體出現了,黑洞甘拜下風,兩者之間有何聯繫?
    在宇宙中不僅有黑洞,還有白洞,對於黑洞的信仰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或聽說一些,但你知道白洞是什麼嗎?和黑洞有什麼區別呢?這兩者有什麼關係?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兩個「洞」的意思。黑洞是什麼?說起白洞,相信每個人都很少聽說過,其實白洞其實是一些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提出的,它是黑洞逆轉的產物。我們都知道黑洞可以吸收所有的物質,也可以吸收能量。白洞則相反。我們可以理解黑洞可以吸收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而白洞釋放出的物質和能量就是黑洞所吸收的。但白洞只能釋放物質或能量,不能吸收外界的物質或能量。但是科學家尚未發現已知的白色洞穴。
  • 【黑洞】《星際穿越》必須掌握的科普指南,內附女生通俗版
    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巨製《星際穿越》11月12日在全國上映,短短兩天票房突破5000萬元人民幣!《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照片之外 這裡有更多「黑洞」奧秘
    月初,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公布,轟動全球。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這是一種體積極小而質量極大的天體,引力非常強,以至於周圍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如今,神秘的黑洞已經掀起一層面紗。關於黑洞,我們有著太多太多的疑問。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不少疑問,可以找來下面這些書,一起去嘗試找找答案。
  • 如果進入黑洞會怎樣?會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嗎?
    在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公布,這是一個位於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我們大約在5500萬光年,因此說不考慮宇宙膨脹的影響,我們看到的就是5500萬年前的宇宙。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
    提起黑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其能夠吞噬一切的巨大引力。想像一下,如果在星際旅行時遭遇黑洞,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絕望的事情。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
  • 《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在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和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丹麥靈比和日本東京將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而這張來自黑洞的照片迅速刷屏朋友圈,登頂微博熱搜。黑洞,這個早在1916年就出現的名詞,不是藝術作品,不是想像圖,更不是模擬圖,而是以其真身亮相於大眾面前。這張人類首次拍攝到的黑洞照片,來自M87,其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