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

2020-11-18 新華網客戶端

  提起黑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其能夠吞噬一切的巨大引力。想像一下,如果在星際旅行時遭遇黑洞,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絕望的事情。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

  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

  50年前就有大膽猜想

  1969年,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個從黑洞中獲取能量的大膽猜想,被稱為「彭羅斯過程」。

  黑洞其實是個大家族,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分成多種類型。如果根據黑洞的3個參量——質量、角動量和電荷分類,可將其分為4類,即史瓦西黑洞,不帶電荷且不旋轉;萊斯納黑洞,帶有電荷但不旋轉;克爾黑洞,旋轉但不帶電荷;克爾一紐曼黑洞,既帶電荷也會旋轉。彭羅斯過程針對的就是後面兩類黑洞,即旋轉的黑洞。

  「彭羅斯過程是通過將一個物體丟入黑洞的能層來獲取能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能層是旋轉黑洞的特有結構,位於黑洞的邊界——事件視界之外的一種結構。能層具有一個令人驚奇的特性,能層中可以存在負能量的粒子,這種負能量的粒子與黑洞轉動方向相反。苟利軍解釋說,彭羅斯過程中,被扔進能層的物體或粒子在某些條件下被一分為二,一部分被黑洞吸進去,而另一部分則逃脫了黑洞。能量是守恆的,鑑於能層的特性,如果被吸收的物質能量為負,逃逸的物質能量則會比初時更高。這就意味著,我們從黑洞中獲取了能量。

  「彭羅斯過程提取的能量來源於黑洞的轉動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逃逸的物質能量增加,黑洞的能量必然減少,實際上就是黑洞的旋轉速度慢了下來,轉動能有所損失。可以預判,被吸入的物質旋轉方向必然會與黑洞的旋轉方向相反。

  黑洞不是實驗室裡的小白鼠,無法簡單「抓」來一個仔細研究。因此,彭羅斯過程始終是個猜想,沒有人敢斷言這個瘋狂的想法是否真能實現。

  1971年,即彭羅斯過程提出2年後,蘇聯物理學家澤爾道維奇提出了一種可能的檢驗方法。他建議用能夠吸收能量的材料製成圓柱體,模擬旋轉的黑洞,再向其發射光波。他預言光波會被圓柱體「放大」,即轉動的金屬圓柱體吸收負能量的光波,撞擊圓柱體後出射光波頻率會增加,輻射總能量增加,即所謂的超輻射。

  然而,現有條件的限制又一次給科學家潑了一盆冷水。

  「如果要達到這一效果,必須讓圓柱體旋轉的速率足夠大,至少應與入射光波頻率數值相當。」袁業飛進一步解釋,光波的頻率一般在兆赫茲(MHz)或吉赫茲(GHz)。這意味著圓柱體一秒內要轉動100萬圈甚至10億圈,這是現實中的機械馬達無法實現的。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巧妙地利用聲波代替光波,模擬了這一實驗,輻射的聲波果然被「放大」,增加的能量多達30%以上。袁業飛告訴記者,這是由於聲波的頻率範圍廣,研究人員可以選用遠比光波頻率低的低頻聲波,如此「黑洞替代品」的轉速就能降到人為可實現的速度。

  「該研究實際上模擬的是彭羅斯過程背後的物理本質,並不代表彭羅斯過程真能實現。因為黑洞離我們很遙遠,無法在現有條件下用黑洞做實驗去驗證。」袁業飛表示。

  正如研究人員所說,他們的研究成果並沒有使人類在從旋轉黑洞中提取能量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榨取」能量有兩種方案

  好奇心和想像力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一雙翅膀。雖然目前彭羅斯過程尚無法驗證,但這絲毫不能阻擋科學家對「榨取」黑洞能量的執著追求。

  「目前學者們提出了兩種思路。」袁業飛說。

  一種是提取黑洞的轉動能。當然,這一思路針對的是旋轉黑洞。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如果我們從中成功獲取能量,黑洞的轉速將會降低,損失一部分轉動能,就如彭羅斯過程一般。

  另一種思路是提取黑洞的引力勢能。這一思路對黑洞的類型沒有要求,因為所有黑洞都具有巨大的引力。日常生活中,如果從高樓上扔下一個物體,物體的速度將越來越快,這是重力勢能轉變為物體動能的常見例子。黑洞也是如此,如果將處於等離子體態的氣體扔到黑洞裡面,隨著距離黑洞越來越近,氣體的運動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等離子體中粒子相互碰撞,從而熱化,輻射出攜帶能量的光子。這種能量提取的過程,實際上是黑洞的引力能轉化為物體的動能,再轉化為熱能,將能量從黑洞中「搬運」出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知道的黑洞周圍吸積盤輻射的能量來源。

  袁業飛補充道,據估計,黑洞引力能的能量提取率約為5.7%。可別以為這樣的效率很低,要知道目前人們從核聚變中提取的能量僅有0.7%。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1克物質通過黑洞的引力能轉換後,獲取的能量理論上要高出其靜止質量對應能量的5.7%,這一數值極為可觀。

  而對於提取黑洞轉動能這一思路,其能量提取率則可高達43%左右。

  未來或成星際旅行「充電站」

  「浩瀚的宇宙中,黑洞數不勝數。此前有科學家估算過,質量大於1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數目應該超過1億個。如果能將這些黑洞都改造成能源『補給站』,將是件非常震撼的事情。」苟利軍感慨道。

  想像一下,漫長的星際旅行中,人們正因燃料告罄而瀕臨絕望時,突然發現附近就有一個黑洞。今時的恐懼屆時將化為滿腔歡喜——能源問題迎刃而解,宇宙飛船「滿血復活」,向著更深的太空和更多的未知進發!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目前由於諸多現實條件的限制,只能讓「黑洞能源站」的設想停留在科幻的世界裡。

  首先,「我們還不具備能夠仔細觀測黑洞的高解析度望遠鏡。如果連觀測對象的本質都沒有搞清楚,談何利用。」苟利軍說。

  「黑洞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利用這一遙遠的天體『發電』,目前還只是個概念,我們很難設計一個具體的方法和過程。」袁業飛坦言。

  不過,未來總是充滿未知,正如人們古代的飛翔夢已經在現代成為了現實。「很多時候,科幻會為科學埋下一顆種子,我們期待著它能在未來生根發芽。」苟利軍說。(實習記者 於紫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瘋了嗎?要從黑洞內部獲取無限能量
    從黑洞中「榨取」能量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它有著可以吞噬一切的強大引力。比方說在很多科幻片之中,當人們在太空之中遇到黑洞,都會感到非常的絕望和恐懼。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黑洞,雖然人類如今連地球上的資源都無法掌控,但是科學家們卻希望可以讓科幻照進現實,可以從黑洞中「榨取」能量。而且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苟利軍介紹,說起來早在50年前,世界著名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就已經提出了這個驚人的猜想,在國際上,這個猜想還被命名為「彭羅斯過程」。什麼是彭羅斯過程呢?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未來或成星際旅行「充電站」
    提起黑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其能夠吞噬一切的巨大引力。想像一下,如果在星際旅行時遭遇黑洞,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絕望的事情。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
  • 拍攝黑洞照片花費5000萬美元,科學家說還有白洞,黑洞可幫助星際旅行!
    此次拍照的主角是一個代號為M87的超巨橢圓星系中心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們認為不可見的東西」,科學家說。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ALMA望遠鏡 圖片來源:中國科普博覽發布黑洞照片只是開始,EHT項目的科學家說,未來會擴大陣列望遠鏡的數量規模,提高靈敏度和解析度,繼續觀測兩個黑洞在不同階段的變化,甚至對新的黑洞進行觀察
  • 研究人員弄清楚了黑洞中的射流是在哪裡釋放能量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宇宙中最重的物體。它們的質量範圍是太陽質量的大約一百萬到一百億倍。其中一些黑洞還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出了巨大的、過熱的等離子體射流。射流釋放這種強大的運動能量的主要方式是將其轉換為極高能量的伽馬射線。
  • 2019年黑洞最大的發現,其中科學家發現黑洞噴出不明飛行物
    但據當時的《生命科學》報導,事實證明,黑洞會迅速地長出幾縷稀疏的毛髮,而這些毛髮最終會脫落。現在,黑洞是否更像T先生還是希瑟·洛克利爾的問題純屬猜測。但專家說,世界上最大的引力波探測器可能很快就會找到證據來支持一種理論。不可能的大黑洞2019年11月,科學家說,他們發現了一個15000光年外的黑洞,這個黑洞如此之大,不應該存在。
  • 實力碾壓黑洞,宇宙的「能量之王」
    畢竟從宇宙看地球,地球都成為了一個渺小的圓點,更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當然,地球是唯一一個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所以說它自有它的奇妙之處,那麼,宇宙中有沒有特別厲害的星體呢?有些人一定覺得是黑洞。
  • 遇到這五種榨取你能量的人要敬而遠之!出現以下情況都說明你的能量已經被消耗殆盡!
    他們很需要愛情的滋養,而愛情的本質就是他們藉由愛情的外衣來索取或者榨取你對他們的過度關注。如果你不能滿足他們這種表面上的關注需求實質上的能量榨取的話,那麼,他們就會讓你好看了。比如,你每天都要給他們打電話啦!比如,每天打電話的時間不能低於一小時啦!比如,他們的信息你必須秒回啦!等等。跟這樣子的人談戀愛或者做伴侶,你猜猜累不累?
  • 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質量介於100個太陽到1000個太陽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也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科學家推測,這個黑洞由兩個較小的黑洞合併而成,而兩個參與合併的黑洞中質量較大的一個,其質量並不在此前理論允許的質量範圍內。這些發現將挑戰我們關於大質量恆星生命周期最後階段的理解,並加深我們對黑洞形成和演化的認識。
  • 為什麼有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
    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之一,所以黑洞的曲率很大,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中逃脫。白洞那麼白洞是什麼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白洞目前仍處於理論模型的基礎,並沒有任何觀測結果能夠證明白洞的存在,就像暗物質一樣,是人類為了解釋某些現象而引入的天體。
  • 宇宙中的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第一宇宙速度還是第二宇宙速度都與天體自身的質量有關,換句話來說,其物體的質量越大,那麼它所需的速度就越大,因此我們可以說黑洞所需要的速度比第二宇宙速度還要高,甚至還要高於光速,這也就會使得任何低於或者等於光速的東西都會被黑洞吸進去,無法逃逸。
  • 細說吞噬一切的黑洞,帶你了解宇宙中的「饕餮」
    宇宙中的黑洞都太重了,比地球還重得多,所以我們顯然是無法通過我們的力量去製造黑洞,那麼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些黑洞是星星爆炸變成的,有些黑洞是多個黑洞合併而成的,但參與合併的黑洞依然是星星變過來的,所以黑洞雖然不是星星,但和星星卻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黑洞不發光,就好像我們在黑暗的房間中什麼都看不到一樣,人類無法用常規的手段去發現黑洞,科學家霍金說,黑洞就像煤礦裡的黑貓,很難找到。
  • 科學家公認的宇宙最強能量,足以和宇宙大爆炸時釋放的能量相比
    γ射線γ射線的本質是高能光子,能量強於X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可以輕易地穿過金屬、混凝土強等。γ射線暴是宇宙中γ射線突然增強的一種現象,γ射線暴產生的能量可以與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能量相併論,這種射線持續時間短,但是它的能量能夠傳播到宇宙空間的500億光年之外,可想而知這種能量的強大。γ射線堪稱宇宙最強能量,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γ射線暴在幾秒鐘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幾百個太陽在100億年中所釋放能量的總和。
  • 為何說黑洞的奇點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科學家:我們也很無奈啊
    那為什麼有時候又說黑洞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呢?其實這指的是位於黑洞中心的奇點,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黑洞這個奇點是怎麼來的。牛頓告訴我們,凡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會產生萬有引力,這種力有三種特性:1、它只有吸引力,沒有排斥力;2、它是長程力,而且可以無限疊加;3、它的強度很小。
  • 德國科學家公布首張宇宙全景「X光片」,記錄黑洞及暗物質
    圖像使用擴展倫琴調查成像望遠鏡陣列(eROSITA)拍攝,記錄了100多萬個在X射線光譜中發光的物體,包括壯觀的黑洞、白矮星和中子星等,天體圖像是過去60年中已知X射線源數量的兩倍。eROSITA拍攝的圖像。
  • 黑洞也會死亡,殺死黑洞的竟然是它
    黑洞是最具有破壞性的天體之一,可你想過黑洞也會死亡嗎?1974年,科學家霍金先生提出來一個可以導致黑洞逐漸失去質量最終讓黑洞消亡的重大發現,既:霍金輻射,這種理論是基於真空量子波動的已知現象,既:量子漲落。
  • 科學家實現了「人造超新星」,那「人造黑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
    即便是到了近代都是如此,能夠在有生之年多觀測幾個超新星對於相關的天文觀測者而言無異於是恩賜。 正是因為超新星這樣的特點,就有科學家在想:是不是可以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顆超新星?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的亮度是可以媲美一個星系的,是極其劇烈的反應,要在地球上造出一顆超新星是無比艱難的。但是有一個科研小組最近對外宣布他們實現了人造超新星。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要研究黑洞?
    在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現象,科學家們也一直想要去找到答案,雖然人類現在看似科學技術非常發達,但其實對宇宙來說還是不值一提的。說到宇宙中最神秘的,很多人腦子裡應該都是黑洞的景象。之前,人類只知道宇宙中存在著行星、恆星、星系,而關於黑洞是什麼,人類是不知道的,自從在宇宙中發現黑洞的存在,人類就特別感興趣,當我們了解黑洞之後,就感覺黑洞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
  • 幾十億年後太陽能量耗盡,會不會成為黑洞吞噬太陽系?科學家的回答...
    成為黑洞最主要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質量,這個足夠的質量大約要有30倍的太陽質量才可以,也就是說如果30個太陽聚到一起,那麼最終的演化結果才會形成黑洞。 其實關於黑洞的概念最早在十八世紀就出現了,但是這種黑洞所依據的理論主要為牛頓力學。
  • 比黑洞更可怕的天體出現了,黑洞甘拜下風,兩者之間有何聯繫?
    在宇宙中不僅有黑洞,還有白洞,對於黑洞的信仰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或聽說一些,但你知道白洞是什麼嗎?和黑洞有什麼區別呢?這兩者有什麼關係?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兩個「洞」的意思。黑洞是什麼?說起白洞,相信每個人都很少聽說過,其實白洞其實是一些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提出的,它是黑洞逆轉的產物。我們都知道黑洞可以吸收所有的物質,也可以吸收能量。白洞則相反。我們可以理解黑洞可以吸收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而白洞釋放出的物質和能量就是黑洞所吸收的。但白洞只能釋放物質或能量,不能吸收外界的物質或能量。但是科學家尚未發現已知的白色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