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是一隻俊俏的畫眉鳥,今日早晨,陽光普照,他來到熟悉的森林,站在檜木爺爺斜舉著的枝條上。
「小峰,今天很高興呀!」
「是啊,爺爺。」
「咱們來唱首歌吧!」
「好啊!我過來的路上,看見其他爺爺奶奶倒下的樹幹,年輪一圈一圈的,就好像舊式唱片的聲軌,不知道有多少生命之歌,蘊藏在裡面。」
「呵呵,小峰,你今年多大了?」
「剛滿一歲了。」
「你知道嗎,爺爺可有兩千歲囉。」
「太不可思議了!」
「本來我們在地球上有好多的兄弟姊妹,隨著地質和氣候的變化,現在只剩下臺灣、日本和北美,還傳承著檜木家族。
從兩億年前的先祖開始,一代又一代,我們見證著地球的轉變,其中一支在臺灣落地生根,演化為特有種,包括了紅檜和扁柏兩大宗親。」
「爺爺,您們喜歡臺灣嗎?」
「太熱愛了!我們族群的發展和臺灣島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
臺灣的中海拔山區,1200~2500米高的環境,受到季風影響,霧水豐厚溼潤,我們特別喜歡。所以在檜木聚居的地方,也有人稱之為霧林,一年到頭多半都有雨。」
「等到您們壯大了之後,好多的植物和動物也過來了。像是蘭花呀,山羊呀,還有我們畫眉鳥。」
「是啊!小峰,我今年兩千歲,每年大約會生產出200萬個種子,也就是這一生已經有了幾十億個子孫,但是只有極少數能長大茁壯。經歷過數十次的地震,幾千場的颱風,我雖然沒見過海,從海風那裡得來的口信,這可謂波瀾壯闊,處變不驚了。」
「可這臺灣島最近是不是對您們不太好呢?」
檜木爺爺輕嘆了一聲,似乎憶起了傷感的往事,沉默許久,用一貫溫暖的語調,向小峰訴說。
「臺灣是個仍在隆起的島嶼,一直會有新的山林崩塌。這種崩塌地形恰恰也是我們所喜歡的,我們的子孫落在哪裡,哪裡就會從荒地而成林,也同時提供了其他生物安身立命的棲所。臺灣島和檜木林,就是在崩塌與新生的循環中安定下來,一直到了近百年前左右,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朋友,失去了靈性。」
「我知道,他們大量砍伐了檜木。聽說知名的阿里山,也只剩下幾十株了。」
「嗯嗯,沒錯。」
看著逐漸靜默的檜木爺爺,小峰想起了唱歌的事。
「爺爺,咱們來唱」山靈的呼喚」吧!」
「好啊,小峰,這曲子太美了。」
「我們走吧,不要擔心,不要恐懼。祖先將助你走向正途,走向沒有哭泣的世界。」
在小峰的歌聲中,檜木爺爺的幽思裡,森林霧起如白紗,雨紛紛落下。
(此文向臺灣生態學家陳玉峰老師及泰雅族歌者雲力思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