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尋梅》:太陽底下無新事,人間悲喜是相通

2020-08-28 追狐娛樂

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時候?忽然好想死。

人活著,會經歷各種痛苦和無奈,撐不住時,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只不過有的人能挺過去,有的人挺不過,有的人甚至不敢自殺而選擇讓別人殺死自己,比如《踏血尋梅》中的王佳梅。

王佳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她努力去爭取的都沒得到過,無論是夢想還是愛情都讓她倍感失望,而身邊沒有一個人能給她安慰才走向死亡。但其實,影片中的大部分角色都像她一樣痛苦,只是他們可能都挺過了&34;的時候。

與王佳梅最相近的,是王佳梅的母親美姐。

影片中一處轉場很有深意,當時的美姐終於能夠接受女兒王佳梅的死訊,也猜測出來王佳梅其實在做援交,因此失聲痛哭,而後直接靜音,只留悲戚的背景音樂將畫面切成了美姐坐在燈光下抽菸的鏡頭。

這一幕靜止了幾秒後,銜接的是王佳梅第一次援交時坐在燈光下的畫面。

這兩處的畫面構圖是相似的,都是反向留白,將人物放在左面,燈光在人物身後,右面和身後留著大片的空白,製造出了一種孤獨感和不安感,更將母女二人內在的相似性隱晦的表達了出來。

在王佳梅做援交之前,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美姐的朋友原本送了美姐一對耳環,後來發現這對耳環很貴,就想要回來,美姐當時是不樂意的,因為那對昂貴的耳環她已經送給了女兒王佳梅,但迫於無奈還是和朋友說,明天還給你。

回到家,王佳梅被美姐告知要將耳環還回去,心裡也不樂意,可她沒能忍得下來心中不平,表達了不滿,因此被美姐打了一耳光,還被罵&34;!

其實這句責罵,不只是罵王佳梅,更是罵自己。

母女二人對貧困都是厭惡的,美姐為了脫離貧窮,從湖南的村莊改嫁到香港,王佳梅為了脫離貧窮,一開始想要當模特,後來模特當不成,去做了援交少女。

這一對兒母女,都想從現有的環境當中掙扎出來,不再因為錢財受制於人,但奈何再怎麼樣掙扎,卻還是脫離不了貧窮,似乎這輩子都只能是窮人一樣。

而為了加深這種相似感,導演又用正向留白的手法展現了母女二人在人群中的狀態。

在陪客人們打麻將時,美姐抽著煙,眼神迷離不知道在思考什麼,和周圍的歡聲笑語仿佛格格不入。

而王佳梅在火車上時也靜靜的看著窗外,將自己從周圍的嘈雜中抽離了出來。

可就算如此相似,這兩個親近的人卻從來沒有交過心,深聊過什麼,甚至於在耳環的問題上,即便兩個人心裡難過窩火的因素一樣,卻也還是互相傷害,不存諒解。

除了母親,王佳梅其實和殺死自己的丁子聰也有相似之處。

感情上,在遇見對方之前,都曾經遇到過自己真心所愛的人,都為此受過傷。

丁子聰喜歡的慕容被一對有錢的父子耍得團團轉,雖然和丁子聰有過短暫的曖昧,卻沒有將真心給丁子聰,甚至在丁子聰的面前投河自盡。

王佳梅遇見自己喜歡的人,對方只把自己當妓女,雖然也曾柔情蜜意的和她說別再做援交少女了,卻在被自己女朋友誤解時,讓王佳梅出面解釋。

在愛情當中單方面付出的他們,一直唱得是獨角戲,所以畫面當中,丁子聰和王佳梅都在光裡,是愛情這個舞臺上孤單的主角,而他們愛的人都處於陰影當中,沒有進入過正題。

可即便經歷相似,兩個人最終相遇時,卻也沒能互相寬慰,互相拯救,而是一個選擇了死亡,一個選擇了殺人,當王佳梅和丁子聰說自己&34;的時候,丁子聰沒有問王佳梅為什麼想死,只是痛快答應,將雙手緊緊扣在了王佳梅的脖子上。

王佳梅即將到達生命終點時,背景聲中卻響起了她來香港之前唱歌的聲音,現在所發生的的畫面和過去時空的聲音貼合在一處,這段聲畫措置讓本來殘酷的畫面變得柔軟了許多,也將王佳梅解脫的心裡展現了出來。

那殺人的丁子聰呢?

王佳梅得到了解脫,殺人的丁子聰被關進監獄總不能也是解脫吧?

確實不是。

在調查此案的臧警官去探監時,問丁子聰殺人的真正原因,丁子聰說他不討厭佳梅,更不恨女人,只是討厭人,不想佳梅是人。

此時,畫面中是光明與黑暗的對立,用這樣不協調的對立表達出了丁子聰內心的痛苦和矛盾。

得到了答案的臧警官坐在那兒不由發起了呆,昏黃暗沉的光打在他的身上,讓他和周圍的黑暗格格不入,看起來十分的孤寂。

而臧警官也的確是個孤單的人,妻子和他離異,女兒一周只能見幾個小時而已,在王佳梅一案塵埃落定後,他曾假裝成王佳梅給王佳梅的生父發過簡訊,得到的答覆是:我也想你了。

這樣的回覆讓臧警官瞬間掉了眼淚。

那是影片當中唯一一次人物之間的共情,是身為和兒女分開的孤獨的父親之間的共情,達成的效果自然是好的,無論到最後王佳梅的父親能不能知道女兒的死訊,在此時此刻,臧警官發來的這條簡訊,都是一種安慰。

整部影片是光線不明朗又色調偏黑的暗調子,這種暗調子所造成的的壓抑感也貫穿始終,只有在法院開庭時才變成了亮調子,但那明朗的光線卻怎麼也照不到人的臉上去,始終將光線放到了人物的背後,所以縱然畫面是明朗的,卻也有一絲不明快的情緒摻雜其中。

影片的最後,臧警官站在自家的樓上看著下面的街道。

陰暗的街道中,又有了一個拉著行李箱剛剛來到香港的年輕女孩,她看起來有點迷茫和忐忑。

這女孩就像是之前的王佳梅,穿著乾淨簡單的衣裳,面對著未知的灰暗世界,一切都好相似,

但不知道這個女孩是不是能比王佳梅幸運一點,在遇到難過的事情時,能從旁人身上得到一些安慰和鼓勵。

很多時候,我們常說人間的悲喜並不是不相通,並非如此。我們大多數都是在被各種看似不同卻實則相同的原因折磨著,而我們的心被這些痛苦磨得又硬又冷後,便再也顧不上別人了。

許多人說不喜歡和抑鬱症患者接觸,甚至無法理解,其實大部分人也不是不能理解,而是覺得抑鬱症患者所傾訴出來的不開心,或多或少觸及著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疤,有的已經癒合,有的難以癒合,一旦看到相似的傷口,就會想要躲避,有的躲避方法是默不作聲,有的則像是佳梅的媽媽一樣用暴力對待對方。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難過。

陽光底下,並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更沒有什麼聞所未聞的心靈創傷,很多時候,許多痛苦是被我們在無形當中一遍遍重複上演的,我們甚至會用自己受過的傷去傷害另外的人,加之不能敞開心扉互相理解,才會釀成了許多看似不應該發生卻頻繁發生的悲劇。

相關焦點

  • 《踏血尋梅》:彌足珍貴
    《踏血尋梅》是一部深刻、悽涼、悲憫的影片,但其「深刻」遠勝於「悽涼」和「悲憫」,博取同情並不是主旋律。《踏血尋梅》因「深度」變得立體,更因為導演翁子光以人文角度切入,使《踏血尋梅》變成「重口+懸疑+關愛」的複雜警匪電影,不同於往常的類型影片。
  • 春夏秋冬,踏血尋梅
    在跨越兩個不能自給自足的季度之後,她遇到了改變她命運的劇組和電影——《踏血尋梅》。  她沒有告訴人們她是因為何種機緣巧合接拍到《踏血尋梅》的,但結果顯示她成功了。曲折的過程在成功的結果面前總是顯得無關緊要。  但從流傳出來的信息匯總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完全靠運氣而成功的新晉影后。當同齡人還在大學校園混日子的時候,影后已經在闖江湖了:當書模,演電視,當網紅。
  • 《踏血尋梅》是一部怎樣的三級片?
    《踏血尋梅》從52屆金馬獎公布提名名單的時候就備受關注,當時獲得9個提名,獲獎熱門電影。看到這部「成語電影」,不由想起內地的《從天兒降》《怦然星動》《不可思異》,說多了都是淚啊!!翁子光新作《踏血尋梅》,以懸疑犯罪作包裝,繼續貫徹獨立精神。電影延續性工作者的際遇,藉此道出社會的種種問題,包括新移民問題、青少年的價值觀、資訊爆炸帶來的錯亂、香港人的迷惘等,絕非一般商業電影。
  • 踏血尋梅生而為人,對不起
    如果你關注香港電影的話,那麼這部《踏血尋梅》大概是2015年最好的香港電影。《踏血尋梅》海報2016年,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因為一部涉及果凍的片子《陳奕迅》而被大陸封殺,而這一屆金像獎最大的新聞,本應是狂攬12項提名,並且最終獲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七個重要獎項的《踏血尋梅》。
  • 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改編自2008年香港真實發生的殺人碎屍案,死者王嘉梅相信被人殺害後被殘忍肢解,並流傳著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出售的說法。事件在香港引起很大轟動。電影中,十六歲的援交少女遭人殺害,屍體被肢解,內臟被衝進下水道,頭顱被扔進大海。電影被分為三個部分,「尋梅」、「孤獨的人」和「踏血」。
  • 踏血尋梅,尋是一種香港精神
    《踏血尋梅》劇照可惜,這只是丁的妄想。佳梅瀕死前的高潮,也只是混雜著窒息而來的物理性的性高潮,而不是出凡入聖的解脫。踏血尋梅,關鍵不在於血和梅,而在於尋。尋,是一種香港精神,不依不饒,對真相、法理、制度尋根究底,這是香港至今還有「傻人」願意投身去做的事,寧為醒者,不願糊裡糊塗裝睡。如果有救贖,也就在這追尋當中發生,臧sir的尋便不是一個警探的尋,而是一個人性信任者對人性的追尋,他不接受媒體和同行對兇手和死者簡單的定義,想要深究根源。
  • 【電影】踏血尋梅(2015)
    他想用他的熱心, 去看我們的時代,到底在發生著怎麼樣的事?他希望找出真正的原因,證明人性非惡,燃點黑暗之光。《踏血尋梅》用段落式的方法,分為《尋梅》、《孤獨的人》、《踏血》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前三個部分,分別以旁觀者警察、受害者佳梅、施害者子聰的角度來看案件。幕後拍攝片中郭富城飾演五十多歲老差骨,角色的老年裝扮需要白髮駝背、帶著老花眼鏡。
  • 援交碎屍的三級片《踏血尋梅》導演加長版
    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 獲獎情況第52屆臺北金馬影展  (2015)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 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郭富城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以「尋」這個為突破點,帶出一系列底層年輕人生活狀態、邊緣人的至深孤獨、以及香港新移民對社會的歸屬感等一系列新命題。
  • 年度港片《踏血尋梅》的前世今生——專訪主創
    很多人隱約聽說了它,《踏血尋梅》,一部在金馬獎上獲得九項提名的港片,一部以十三項提名領跑本屆金像獎的新導演之作。當然更多人的發噱點是在於它極大的尺度和傳說中在香港本土上映都要剪去的那22分鐘,關於影片的內容、主題,內地的觀眾在一定時期內,都無法真正去了解。
  • 新千年香港🇭🇰電影的榮光—《踏血尋梅》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香港電影已亡的唱衰聲常被念起但是每隔一兩年就會出來一個大爆款狠狠的打在小看香港電影人的臉上【踏血尋梅】就是2015-2016年度的榮光!最佳女主角—春夏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最佳男配角—白只最佳新演員—白只以及52屆金馬獎9項提名
  • 踏血尋梅,郭富城,香港三級電影
    》,入圍2015年第52屆臺灣金馬獎包括最佳男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原創劇本、攝影及原創電影歌曲等9個獎項,演員白只憑藉在片中的精彩表演獲得金馬最佳男配角獎項。一、受害者  《踏血尋梅》音諧「踏雪尋梅」,而女主角又叫——春夏,其實可以延伸出許多遐想:這個在春夏的和煦陽光中吐露著芬芳的女子,卻於生命最燦爛的秋日裡命喪九泉,是實實的人生無常。
  • 香港金像獎提名 《踏血尋梅》領跑三大天王爭影帝
    本屆金像獎將於4月3日揭曉。前三人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天王中的三位,有傳言稱,四大天王中有些人是「王不見王」,就是說倆人不能同時出現在一個活動現場,如果頒獎時候選者都到齊的話,就會打破這一傳言。    已經兩度成為金馬獎影帝的郭富城,在自家門口舉辦的金像獎上從未拿到過最佳男主角,這次憑藉呼聲頗高的《踏血尋梅》又一次入圍,有望實現多年心願。
  • 《踏血尋梅》探究社會邊緣人物 春夏郭富城再合作
    春夏《踏血尋梅》  搜狐娛樂訊 由郭富城、春夏、金燕玲、譚耀文領銜主演的電影《踏血尋梅》已確認參加臺北電影節,並率先展映。將大陸援交少女這一特殊、特定群體的眾生相擺到觀眾面前,讓觀影者自行去判斷其中的善惡對錯,也許援交少女是一個「卑賤」的群體,但又有誰知道其中的無奈和善意,也許看上去「上等」並無關聯的「我們」,卻是麻木不仁的冷血生物,良知也許就在一念之間。邊緣人物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投射我們的倒影,喚醒我們的良知。
  • 郭富城首奪影帝 踏血尋梅改編自真實肢解命案
    「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4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隆重舉行,郭富城終憑《踏血尋梅》首次登上影帝寶座,此前曾先後五次獲提名,影后則由同片的內地90後女生春夏爆冷奪得。《踏血尋梅》獲13項提名,共拿到七個獎,導演翁子光拿到「最佳導演」,敗給《智取威虎山》徐克,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則為《十年》。
  • 《踏血尋梅》:下輩子別做人
    《踏血尋梅》應該是2016年最好的華語罪案片。
  • 春夏否認出演「三級片」 為《踏血尋梅》正名
    成為年齡最小的影后讓春夏備受熱議,同時這部讓她大獲成功的影片《踏血尋梅》也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
  • 援交凌遲碎屍,三級片《踏血尋梅》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
    昨晚,《踏血尋梅》摧枯拉朽般奪下7個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人,拿走全部表演獎項不說,還順帶拿走最佳攝影和最佳編劇。
  • 港片《踏血尋梅》
    這部橫掃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7項大獎,6項提名的《踏血尋梅》人就是很奇怪的動物,當發現失去了才會有擁有的渴望。電影分四段式結構,分為尋梅,孤獨的人,踏血,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而視角也從藏sir,佳梅,丁子聰到最後的詮釋。
  • 《踏血尋梅》:體現現實的社會意義
    雖然網上已經充斥各種解讀《踏血尋梅》的文章,但仍然很想拿出來談一談。懷著驚悚懸疑片的期待看完了,卻發現既不懸疑也沒有想像中的驚悚,是一部非常有本土氣息的港產文藝片。這部獲金馬獎9項提名,橫掃金像獎的港產片,我們來看看究竟它好在什麼地方。
  • 90後影后春夏 憑藉《踏血尋梅》角逐金馬新人
    近日,第52屆金馬獎公布的入圍名單中,《踏血尋梅》一躍成為熱門電影,以9項提名從眾多部影片中脫穎而出。香港驚悚犯罪電影《踏血尋梅》由香港導演翁子光自編自導,郭富城、春夏等領銜主演。目前《踏血尋梅》已在香港首映,口碑不俗,二人得獎呼聲頗高。    影帝影后雙雙入圍金馬    春夏有望斬獲金馬新人    已兩度斬獲金馬影帝的郭富城此次憑藉《踏血尋梅》再度提名最佳男演員獎,而影壇新貴春夏,也憑藉該片強勢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提名。此前,春夏曾憑藉《踏血尋梅》中的優異表現斬獲第19屆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摘得最佳女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