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1895年的臺灣百年老店——度小月,經過119年的時間洗禮,跨越海峽兩岸,出現在北京僑福芳草地和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
這位新晉內地餐飲業的寵兒,在大陸的首店開張後,不到半年時間就營業額就穩定在每月100萬元以上,究竟度小月有何秘技?
點擊標題下「餐飲O2O」可快捷關注
從臺灣進口關鍵原料,走遍當地市場選取食材,單單是選材環節,就花上半年的時間,還要經過食材對比、口味測試,它為何這般「傲嬌」?
傳承來自清朝的麵食手藝
在臺灣,幾乎沒人不知「度小月」擔仔麵,它是臺南最有名的一道小吃。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位以捕魚為生的洪氏芋頭公,向福建漳州老鄉習得烹飪做法。後來,洪公移民到臺灣,仍繼承祖業,靠打漁為生。
每年從清明到中秋,是打魚的淡季,當地叫「小月」。為了養家活口,每逢在打漁遇颱風之際,要度過無法豐收的月份,洪公將習得的手藝,做成擔子面,挑起擔子沿街叫賣。
由於洪公做的面口味獨到,漸漸就賣出了名氣,後來被人稱為「度小月」,也成為風行臺灣的「名小吃」,而且其創業故事頗具勵志的意義。
現在,洪家已傳到第三代,度小月不僅成為了臺南的特色美食之一,更是臺灣標誌性的美食景點必去的一個地方,生意相當興隆。
位於北京芳草地的度小月餐廳,生意興旺
2013年1月,在北京市朝陽區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度小月開了內地第一家餐廳,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品嘗人潮和遠道而來的外地客。
記者來到北京僑福芳草地時,正是周日中午12點左右,午市最旺場的時候,在熱火朝天的食肆中,度小月餐廳內已經排起了侯座的隊伍,尤為突出。
從度小月的門店設計來看,餐廳採取開放式的格局布置,店內情形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師傅親自烹調擔子面的過程。門店的面積大約100多平方米,座位僅僅不到80個,整體裝修風格較為古典。
以原木色為主基調,黑色的桌子配以白色的椅子。抬頭望去,一片紅色的孔明燈掛在空中,燈身寫著寓意吉祥的祈禱,如步步高升、嘉賓雲集、金蛇報春、金榜題名等,柔和的燈光映射,讓店內的溫暖氛圍不斷沉澱。
整體的風格,瀰漫著度小月百年老店以及對傳承的原始美食的歷史感。在店的牆壁上,掛著許多黑白的相片,包括了擔子面的發明、特色、吃法的介紹,以及度小月在臺南代代相傳留下的印記,訴說百年悠悠的故事。
度小月的出品包括了百年傳承的美食,如擔子面、擔子米粉、肉燥飯、櫻花蝦筒仔米糕,具有濃鬱的特色,還有冷盤、寶島特色湯盅、精品小吃、時令蔬菜、甜品、飲料等多種選擇。所有出品的單品,價格大約在20、30元上下,人均消費在60元左右。
為了讓內地消費者感受到臺灣地區的美食,度小月店內有外帶的伴手禮,如阿里山的茶葉、黃金泡菜、芋仔番薯等。
度小月的招牌菜是擔仔麵,用獨門的配方就是特製的肉燥,只有特定傳人才能知道肉燥調配的配方和比例,加上用蝦子熬煮的湯頭,另外有一尾蝦、蒜泥、香菜相佐提味,香氣撲鼻,賣相誘人,一碗看似簡單的美味小吃,背後則是用心製作的過程。
一碗小小的擔仔麵,看似簡單的,實際工序繁複
直營模式進軍內地市場
對於首次進軍內地,選擇在北京僑福芳草地,度小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協理曾溫煌認為,相比於和臺灣飲食習慣的東南沿海城市,內地首站落戶北京,是看中北京的市場前景,通過在首都開店的經營累積,助力度小月走上國際化道路。
據悉,度小月在臺灣開設有5家門店,分別是臺南中正店、臺北忠孝店、臺南中正101店、臺北永康店、桃園航廈店。目前在內地擁有2家門店,即北京僑福芳草地和北京王府井門店,今年還有2-3家門店正在籌備中。
對於度小月的核心競爭力,曾溫煌認為,忠於原味、固守傳統是度小月百年老店的根本,也是消費者追捧該品牌的重要原因。為了保持正宗的出品,度小月的所有實體店皆採取直營模式,並且設立中央廚房,對食材採購、配送進行統一供給。
然而,度小月北上之路也是困難重重,選址、裝修、設計、選材、人員培訓等步步為營,為了保持度小月正宗的味道,對食材渠道市場調查就花費了大番功夫。
度小月大陸首店開業後,僅5個月營業達到100萬元以上
「光是選材環節就用了半年時間,除了關鍵食材從臺灣進口大陸,如肉臊、蝦卷、烏魚子、醋、豆豉等,其它大部分的食材都是通過當地採購。為了忠於原味,當地採購的每樣食材都必須與臺灣的同種食材進行仔細對比。」曾溫煌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道。
半年裡,曾溫煌和幾個工作人員走遍了北京所有的食品市場。由於兩岸製糖工藝不同,找到符合要求的紅糖、二砂糖就吃盡苦頭;臺灣產的是旱芋,北方多水芋,一芋難求也是出乎意料的;為達到黏稠度要求,糯米更是選了又選。
從2011年開始門店裝修設計,到2012年底,完成長達一個月的口味測試,度小月終於和內地的消費者見面。
據了解,度小月在大陸的第一家店從開業之初盈利就快速上升,僅僅5個月之後就穩定在每月100萬元以上。隨著今年年初,度小月在大陸的第二家店即北京王府井店開業,其拓展市場計劃正在不斷發酵。
後記:提起度小月,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這是一家有故事的餐廳。誠然,度小月經歷百年的風雨,蘊涵著從晚清走到商業發達的現代,所經歷的時代更替、人事變遷,小小一碗擔子面,更是一脈連一脈傳統的繼承。
度小月的出品,就像一件件精緻的工藝品,好看又保留食物的原味,來一份招牌的擔子面、一碟梅汁聖女果,喝一杯蘭香金桔茶,在芳草地購物中心裡,讓美食融進藝術,讓味蕾與心靈釋放,可能這就是度小月的秘技。
從牆上懸掛的黑白相片中,我依然感受到當時洪公挑著扁擔,沿著青石板路一路吆喝叫賣的聲音,那是為生活而奮鬥的美好留影,也是先輩教導我們善待生活的勤勉精神。
進入國際化發展階段,度小月帶著過去的寶貴歷史,期待它更多的蛻變。(來源:贏商網/林春輝)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一鍵關注我們
餐飲O2OID:coffeeo2o中國餐飲業線上線下互動營銷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飲案例、營銷乾貨!用創新商業模式和網際網路思維改良傳統行業,是餐飲老闆與從業人員必關注的公眾平臺。WeMedia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