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店「度小月」正式入駐上海啦!

2021-02-27 我吃我吃我吃吃吃

小秘書微信號:dingcanxiaomishu

度小月是什麼?臺灣無人不知的百年老店,堅守祖先傳統風味,經過四代人的努力,以「廚藝、人文、服務、美學」為經營理念,發揚地道臺南小吃,現在已成為現在已成為臺灣無人不知的百年老店。


度小月擔仔麵的口味已做到120年不變,遵循古法工序,得到國際美食界的高度認可。

2011年受法國米其林專刊推薦

度小月的美味,香氣四溢不只是臺灣人喜愛,更聲名遠播,許多香港、日本和美國等外國觀光客也因這一味慕名而來,馬英九、張大千、蔡瀾等知名人士也對它讚不絕口。

哇!百年老店肯定老有派頭額~

度小月已經在上海徐匯區美羅城隆重開業啦!

上海人民有口福啦~


跟著小編先來看看度小月的店面

店內精緻、寬敞,燈籠高掛,仿佛有一種溫暖注入人們的心頭

度小月的菜品精緻新穎:

擔仔麵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沒有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配以鮮蝦頭熬成的高湯,吊出無可比擬的鮮香!上桌前先以熱水熱碗,面稍燙一下即可撈起,撒上豆芽、香菜再佐以肉燥、蒜泥、五印醋(亦為百年品牌,特色為醋味較重)、剝殼蝦,成為一碗熱騰騰風味特殊的擔仔麵。

肉燥是擔仔麵的精髓。肉取自豬後腿,加上地道的臺灣紅頭蔥爆炒,與獨門秘料經過長時間的慢火精燉,使整鍋肉燥香氣四溢,吃起來咬勁十足,鹹中回甘。

別看擔仔麵分量不大,秘制肉燥、獨特的味道和精緻的盛碗讓無數饕客將它視為心頭最愛!

除了擔仔麵,度小月還貼心的為喜愛吃米飯的饕客們準備了肉燥飯,完全一模一樣的肉燥哦~搭配素有「貢米」之稱的東北五常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香味濃鬱

米糕上有櫻花、香菇、肉鬆等食材點綴佐味,不僅吃起來松香軟糯,更像是一樣製作精美的藝術品。

現烤特級烏魚子是臺灣國寶級的特產更是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特別推薦,它的色澤金黃氣味沉蘊,手工製作保持烏魚子紮實緊密、完整。

上桌前以為是天婦羅的形式,結果是高品質的蝦膏,還有蝦肉、荸薺的成分。不論是外皮還是內餡味道均已充分融合,鮮甜的口味加之荸薺脆脆的口感畫龍點睛,真是不錯。沾汁也在意料之外,看似是醬油芥末,實則攪拌的時候發現是蠔油。

度小月(上海美羅城店)

電話:021-64285167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5樓

相關焦點

  • 【分享】度小月:臺灣百年老店火爆帝都的秘訣
  • 百年品牌度小月,黑糖年糕免費送啦!
    黑糖紅豆年糕寓意年年高升的好兆頭這家臺灣百年老店 度小月 的黑糖紅豆年糕免 費 吃 啦!!!為什麼說這碗擔仔麵有百年歷史了呢?相傳,在1895年,一位原籍漳州的洪氏漁人,每年四~九月颱風季節(俗稱「小月」),渡船有傾覆之險,為度過小月,挑擔沿街賣面,並懸掛「度小月」之燈籠,自此度小月就和擔仔麵劃上等號。
  • 蔡瀾、林志玲都喜愛的百年老店開到珠江新城啦!人均30品嘗度小月正宗臺灣美食
    一個始於1895年的百年老店香港美食專家蔡潤、臺灣市長臺灣大美女志玲姐姐都曾親臨度小月品嘗他家的特色擔仔麵比起那些被同質化的臺灣小吃店在度小月,不僅能吃到正宗美味的臺灣美食還能通過這些當地的美食感受到臺灣文化
  • 探店 這是臺灣最受歡迎的百年老店
    早有聽聞,卻是第一次來,今天就跟阿西一起走進「度小月」。擔仔麵臺灣黑豬後腿肉,配以臺灣特產紅蔥頭及調料,肉燥中幾乎看不到肥肉。蒜泥香、香菜香、鮮蝦Q、再佐以臺灣百年的【五印醋】,最後澆上以蝦子蔬果為底的蝦高湯,有種甘甜、自然,海洋的味道。
  • 百年擔仔麵度小月南京店
    除了銷號沒有什麼能阻止我日更分類 中餐 臺灣菜價格 人均80度小月~~~~~~~~~~~~~~~~~~~不少人聽到這名字就會想到我們哈利路亞袁演過的那個經典角色杜小月。不過度小月要遠遠早於哈利路亞袁的杜小月。我第一次吃度小月,是十多年前。
  • 臺灣老字號度小月,帶我們走進春之饗宴!開啟春日清新味~
    走在臺灣的路上,你不僅能感受到這裡樸實的民風你還能尋找到無數美味,深受一口氣如果你聞過一股濃濃肉燥香那一定是這家臺灣百年老店度小月的擔仔麵度 小月起源自1895年,先祖洪芋頭於臺南外海從事漁業,每年四月到九月颱風季節,渡船有傾覆之險,無法出海捕撈,故俗稱「小月」。為度過小月,先祖便挑擔沿街賣面,並懸掛「度小月」之燈籠。
  • 【樂遊臺灣】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臺灣美食百年老店
    很多人行走臺灣的一大重點就是臺灣美食。除了網紅系列和排行榜系列,臺灣還有一大眾百年系列也很是讓人慾罷不能啊!!!今天推薦一波臺灣的百年老店,特地在晚飯時間種草,小編的用心可想而知吶✪  金春發牛肉店創立於1897年的牛肉店位於天水路臨街的位置,憑藉著家族的堅持,除了徵服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胃之外,也將一個路邊攤做成了一家百年老店。
  • 刷爆合肥吃貨圈的臺灣餐廳——度小月
    合肥便有一家「度小月」餐廳。一進店,就被濃濃的臺南風情所吸引:門口擺放的老式扁擔,隨處可見的紅色天燈、牆面的一幅幅臺南地圖······似乎都在向顧客訴說著度小月百年歷史的歲月。別具一格的裝飾,營造出了一種遙遠靜謐的氛圍,百年歷史錘鍊下的度小月蘊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首先要從這碗擔仔麵說起,擔仔麵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沒有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配以鮮蝦頭熬成的高湯,妙不可言。
  • 跟著志玲姐姐去度小月吃春天的味道
    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度小月,它是臺南最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如今,度小月將臺南最正宗的古早美味帶到了魔都。檳榔芋 烏魚子櫻花蝦炒飯豪華版炒飯上桌啦,這可是臺灣十大招牌飯之一,寶島野生烏魚卵子加持東港特產櫻花蝦
  • 去哪吃 美人林志玲也愛的度小月來上海了,你造嗎?
    一提到臺南小吃,大家第一個印象應該都是度小月擔仔麵,這款府城小吃可以說是遠近馳名,聞名全省,只要是有朋友來到臺南地區一定指定要來度小月吃吃看。如今這家百年老店已經移師魔都啦,伊姐趕在今早去嘗了個鮮就立馬被收服了!
  • 昨天我們在度小月見過.
    起初是鼎泰豐拒絕了我,之後是度小月。我想其中原因是,臺資餐廳,追求人員穩定,相對慎重。不過,第二天接到陌生電話,自我介紹說,「昨天我們在度小月見過」。誰還不曾是度小月的顧客呢?比所謂還原臺灣古早味,實則跟臺灣三竿子打不上關係,不過和你我一樣,曾去觀光過幾日的桃園眷村,總要好很多。去過臺北的人,通常會說,臺北度小月勝出北京上海店不止一點點。
  • 排隊一小時只為等這一碗來自臺灣的擔仔麵!
    那一碗臺南最有名的擔仔麵可是紅遍了全中國,如今這家臺灣百年老店終於入駐上海啦!還沒看到店門呢,就這麼氣勢洶洶!這人氣可不是吹的!19世紀末,臺南有個叫洪芋頭的漁夫,在每年的「小月』就自己做擔仔麵挑到集市上去賣,本想養家餬口,沒想到他的面風味獨特,漸漸就賣出了名氣,後來大家乾脆就把他的面叫做「度小月」。
  • 用這三道臺灣美味來詮釋~
    臺灣無人不知的百年老店度小月,自從入駐上海美羅城後,生意超火爆,餐廳門口永遠在排著等位長龍。這家店到底有多火爆?
  • 度小月:只為一口擔仔麵
    一個叫洪芋頭的福建籍臺灣漁民,為了度過不能捕魚的夏秋颱風季,轉而到臺南水仙宮廟前賣面,得此店名,意即挨過生意冷清的窘境時期。擔仔麵的做法是洪芋頭從福建漳州老鄉那裡習來的。經過好幾代傳承,度小月在臺灣已有六家店,不止做擔仔麵,還提供各種臺灣風味。北京店是大陸第一家,由大成家管理,臺灣腔經理彬彬有禮。大廳散座掛滿燈籠,神似南京大牌檔。
  • 百年老店郭元益搶灘上海
    此外,隨著大陸經濟起飛,烘焙市場處於高度成長期,早已吸引臺灣烘焙業搶攻,包括百年老店的寶珍香、臺北犁記、微熱山丘、禮坊、小林煎餅等都已前往展店。郭元益第5代、現任副總經理郭建偉表示,近幾年來,景氣起起伏伏,尤其臺灣結婚人口下降,喜餅市場成長力度有限,郭元益是以喜餅為主,有鑑於此趨勢已不可逆,必須得開發不同的市場及商品,因此臺灣調整產銷配置,除了喜餅,也加重伴手禮及節慶商品比例。
  • 【福利】度小月夏日新品率先嘗,鴨掌冰品新登場!不只是美味更加消暑解渴!
    度小月在臺灣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我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寬裕生活還能天天吃上正宗的臺灣擔仔麵
  • 遊走臺南街頭,品美食度小月
    臺南大概因為曾是臺灣府城的緣故,小吃特別多,在眾多臺南小吃中,具有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擔仔麵,一直是臺南美食的代表。聽人說,沒有吃過擔仔麵就不算真正吃過臺灣小吃,而最好最有名的擔仔麵就是臺南的「度小月」。說起「度小月」,我原以為「度小月」一定是這擔仔麵的創始人。其實,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這個名字的背後還有一段傳說。傳說,每逢颱風季節,臺南的漁民就不能出海打魚,只能在岸上做點小買賣生活。漁民們就稱這段不能出海的時間為小月。
  • 李安和志玲姐姐都愛的度小月,新年助你「年年糕升」啦!
    一碗百年擔仔麵讓無數人記住了  度小月  這個名字只要說起擔仔麵第一反應就是:「哦!去哪兒網上,度小月竟然在9795家美食中排名第七攻略最多的螞蜂窩網站,度小月在臺南餐廳中排名第二作為地道的臺灣美食度小月具有這麼高的人氣除了一碗擔仔麵之外還因為度小月一直嚴格挑選最新鮮的食材遵循祖輩流傳下來的製作工藝
  • 漂洋過海的度小月擔仔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閩南話裡擔仔就是扁擔的意思,擔仔麵就是挑著麵攤沿街叫賣的麵條小吃,這種「攤販經濟」不光臺灣有,全國各地都有相似的在地小吃,如成都的擔擔麵,取名都相同。在臺灣賣擔仔麵,就是漁夫在小月中,擺攤賣面勉強維持生計。
  • 蔡瀾都喜愛的百年老店!138元度小月臺灣美食套餐,吃貨珍藏的寶藏店~體育西商圈
    度小月·源自傳統美味度小月起源自1895年先祖洪芋頭於清光緒年間,以捕魚為生每年清明至中秋常有颱風來襲為度過小月於是洪芋頭便開始挑著擔仔沿街賣面並懸掛「度小月」的燈籠於麵攤前因而度小月就和擔仔麵開始劃上等號亦是臺灣臺南府城富有盛名的傳統美食佳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