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江蘇地圖,大運河流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徐州、宿遷8個城市,縱貫南北700公裡。「因運而生,因運而盛」,是運河沿線城市的共同傳奇。回首2019年,大運河沿線文旅消費情況如何?沿線城市端出了哪些文化「大餐」?旅遊如何進行消費升級?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上發布的《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趨勢報告》給出了答案。
文旅融合
鎮江、無錫揚州等旅遊集聚區表現亮眼
《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大運河旅遊帶沿線的15個景區共接待遊客5670.6萬人次,接待遊客最多的三個景區分別是金山焦山北固山、清名橋古運河風景區和南禪寺,三個景區遊客接待量均超過五百萬人次。此外,金山焦山北固山、揚州瘦西湖和清名橋古運河景區接待省外遊客較多。
數據來源:江蘇省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發展中心
大運河旅遊帶已與江南水鄉古鎮共同成為江蘇旅遊代表性品牌。同時,江南丘陵休閒旅遊區、裡下河生態旅遊區、環駱馬湖休閒度假區等三大新興區域旅遊集聚區接待遊客量持續增長,同比增長15.0%、4.2%及25.9%,足以見得新興旅遊集聚區的受歡迎程度。
2019年全年,江蘇旅遊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4321.6億元的成績。取得這個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各方面的創新和努力。在文旅融合方面,2019年網民搜索最高的旅遊關鍵詞為「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廁所革命」、「水韻江蘇」等。
消費升級
餐飲住宿購物高檔消費佔大頭
消費升級體現在什麼方面?根據白皮書數據,遊客在餐飲、住宿、購物三個行業的單筆消費金額的標準,分為高檔、中檔、一般三個檔次。對比上年三行業消費層級的分布情況,高檔消費佔比最高,且均有所上升,中檔消費佔比則呈下降趨勢,一般消費佔比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餐飲行業高檔消費層次的金額佔比增長幅度最大,住宿行業高檔消費佔比約6成,購物行業高檔消費佔比最高約7成。
數字背後的故事,體現了旅遊消費的全面升級。
數據來源:江蘇省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發展中心
亮點紛呈
大運河文旅推出「業態大餐」
2019年媒體關注度較高的江蘇旅遊熱點主題主要是都市休閒、賞花觀景和民俗文化遊方面,旅遊新業態亮點紛呈,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研學旅遊、養生旅遊、體育旅遊等新業態迭出。
就拿南京舉例。南京擁有豐富的博物館、紀念館資源,同時積極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吸引了大量遊客。如南京的1865創意產業園,前身是洋務運動期間創建的金陵機器局,如今充分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底蘊,保護性開發利用老建築,以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為主題內容將園區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融文化、創意、科技、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時尚創意文化產業基地,是工業旅遊的成功範例。
此外,南京舉辦了豐富的讀書日、讀書節、文化講座等活動,積極建設綜合性文化中心,獲得了市民好評,如秦淮燈會榮獲「2019非遺與旅遊融合十大優秀案例」之首,很好地踐行了「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則要求。
除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南京市也通過文化旅遊發展宣傳,結合主要節慶活動和重點工作進行多元宣傳,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如「文博之旅」、「美食之旅」、「生態之旅」、「養心之旅」等深度體驗主題線路產品。推出具有南京特色的科普遊、名校遊研學旅遊韓品,鼓勵旅遊企業創新研發旅遊產品,塑造「研學南京、成長旅行」目的地品牌形象。
2019年江蘇文旅熱點主題分布 數據來源:江蘇省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發展中心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記者 黃澤文 童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