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嶽陽樓區區長黃建文。
紅網時刻1月17日訊(記者 汪衡 朱麗萍)「文化是魂,旅遊是體。魂體融合,相得益彰。」在湖南省人大代表、嶽陽樓區區長黃建文眼裡文旅融合,就是「詩與遠方」的結合。
2019年是文旅融合元年,文旅融合工作也寫進了202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文旅裝備製造、紅色教育培訓、特色民宿、生態旅遊等文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30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讓產業融合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遊消費業態不斷豐富。
嶽陽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融名山、名水、名樓、名人、名文於一體,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嶽陽樓、君山島、屈子祠、張谷英村、陸城、幕府山、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紀念館、左宗棠故居等景點備受歡迎。特別是洞庭南路片區,緊鄰煙波浩渺的大美洞庭,與江南三大名樓之嶽陽樓遙相呼應。
2016年底,國家出臺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將嶽陽明確為區域性中心城市;2018年12月,中央備案同意將嶽陽列入湖南大城市行列,為嶽陽發展賦予了新定位、確立了新坐標。
「文化+旅遊已成為新時期人們的『幸福必需品』。」黃建文介紹,當前嶽陽市委、市政府正在實施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開發、洞庭國際文旅綜合開發、嶽州古城等龍頭型文旅項目。可以說,嶽陽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魅力十足的現代生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有基礎、有條件。
對此,黃建文進行了專門調研。 2019年,嶽陽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6513.8萬人次,同比增長13.1%,實現旅遊總收入655.7億元,增長15.5%。嶽陽市委、市政府還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作為大城市建設目標之一,力爭2023年實現文化和旅遊產業產值「雙千億」,著力構建具有嶽陽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把嶽陽打造成令人嚮往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嶽陽旅遊也從吃、住、玩、遊、購、娛等傳統旅遊要素,延伸到商、養、學、閒、情、奇等新興旅遊模式。
因此,黃建文建議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嶽陽,規劃建設長江、洞庭湖沿湖文化旅遊帶,推進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嶽州古城和東風湖新區等項目,將嶽陽打造成文化特色鮮明、旅遊功能突出的文旅融合示範區,讓其在湖南形成具有輻射性、帶動性和示範性的文旅產業增長極。
同時,黃建文呼籲省委、省政府還要從項目安排、基礎設施、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更多戰略性、基礎性項目向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布局,特別是支持嶽陽城區G240(西環線)建設,夯實文旅融合示範區建設發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