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盤點 | 強者愈強,寧德時代會是下一個奇點的開創者嗎?

2020-12-27 第一電動網

2019年,冰冷的數字向新能源汽車行業傳達著最直觀的寒冷,這股寒意,也順著產業鏈傳遞到了動力電池行業。

11月27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作為被告之一,眾泰將承擔一筆超過6億元債務的連帶清償責任,起訴方正是眾泰汽車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比克。牽一髮而動全身,容百科技、杉杉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因比克的風波或多或少受到牽連。

這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源頭,正是新能源市場的失速。

就連在博鰲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2019年銷量增幅預計70%-80%的比亞迪,目前看來甚至難以維持上年水平。連續五個月同比負增長帶來的最直接影響,便是比亞迪電池裝機量的大幅下滑。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11月數據,比亞迪被國軒高科超越,以0.4GWh裝機量排名第三,動力電池行業的「二八」局面開始鬆動。累計來看,比亞迪2019年1-11月以9.62GWh的裝機量落後第一位近三倍,而上年同期,兩者的差距不到兩倍。

補貼大跨步退坡、市場進一步開放、債務纏身……眾多因素的存在,讓動力電池行業面臨著巨大震蕩,許多人也把目光投向了行業的獨角獸——寧德時代。

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寧德時代2019年1-11月總裝機約為27.5GWh,除2月以外,其餘單月裝機量均在2GWh以上,11月的裝機水平甚至超過了整體市場表現最好的6月。

外部的「寒冷」似乎沒有影響到寧德時代,在「此消」的情況下,其下半年的單月市佔率反而得到進一步提升,均達到50%以上。

雖然不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等一眾大佬是否預想到了2019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但從結果來看,作為動力電池市場領頭羊,寧德時代是真的能打。

「零部件企業壓力的傳導相比主機廠會滯後些,但整體來說,寧德時代2019年國際訂單拿了一些,正所謂體內損失體外補,我認為年報應該微漲。」近期,第一電動與一位接近寧德時代的業內人士L交流時,關於寧德時代2019年的表現,L如此回答。

而關於寧德時代這一年,L也就一些關鍵點作出了解答。

knowhow織網,時間布局

2019年的寧德時代繼續擴大著自己的「朋友圈」,年初出資10.2億元,與一汽集團合資成立一汽時代電池有限公司,4月與吉利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時代吉利動力電池有限公司,7月又與豐田在NEV動力電池領域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對寧德時代而言,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圈地運動」。

動力電池行業,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導致這個狀況的原因,除了規模效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電池的「化學屬性」。

而電化學的突破,來自於電池材料的基礎研究。

以及knowhow。所謂knowhow,是指屬於商業秘密但沒有專利保護且具有無形資產性質的技術訣竅、專業知識和私家配方等。

此前,CleanTechnica(美國排名第一的清潔技術新聞和評論網站)就有文章提到,由於設備和技術上的差異,LG化學即便擁有特斯拉提供的松下同款2170電池chemical formula(化學式),也造不出與松下同品質的電池,只能儘可能地「mimic」(模仿)。

這就是knowhow的優勢,即便是同樣的材料、不同的配方、工序或者工藝,也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動力電池行業大量的試錯和實操反饋必不可少,同時需要全產業鏈共同磨合。工藝、工程、品控等能力,都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壁壘。掌握越多的客戶,越能讓電池企業更好地調整工藝,從而達到更好的品質和更低的成本。」關於knowhow,L進一步解釋道,「客戶越多元,對電池的理解才會越深刻。寧德時代不斷與這麼多車企交流、磨合,沉澱下來的數據在國內來說肯定是最多的。這樣的『朋友圈』就像粘性極高的社交網絡,是錢砸不出、也砸不破的。」

與眾多車企合資除了利益共享、knowhow的累計,還會有一個有效的時間領先優勢,後來者若想超越寧德時代,除了人力財力物力,更需要時間。

動力電池被搭載裝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將電池送到車企測試僅僅是第一步。通過測試,車企會將自己的定製化需求反饋給電池企業,之後再對定製化的產品進行測試,這一過程可能會有多次反覆,最終通過後便會定點。

「定點可以理解為框架意向,在這一步雙發並沒有法律責任,類似於『訂婚』。此前,寶馬汽車宣布向寧德時代的採購額增至73億歐元便僅僅是規劃,並不具備法律責任。最後,落實到白紙黑字的合同才算真正落聽。但從送樣測試開始,車企不會只選擇一家電池企業,整個過程是一個淘汰機制,要最終被選擇搭載裝機,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關於時間優勢,L解釋道,「許多不了解的人認為送樣通過車企測試就意味著雙方要『結婚』,其實只是剛『相親』。」

從電池企業與整車廠初步確立合作意向到正式量產,往往需要三到五年的磨合與適配,其中光是反饋期就可能長達一年甚至更久,這會讓整車廠更加猶豫,也讓寧德時代有更多時間形成新策略。

目前看來,2019年並沒有企業打破寧德時代的「時間局」。

「目前國內很難再出現寧德時代的對手,這是一個重資產、有技術門檻的行業,時間的積累會讓這個門檻越來越高,因此,這樣的行業裡很難出現像拼多多那樣異軍突起的企業。即便是最近勢頭很大的蜂巢能源,能否儘快自我造血、在除長城以外的車型實現裝機是其活下去的關鍵,而留給他們的時間不會太多。」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第一電動。

不主動降價,直面外部競爭

國內已無對手,放眼國際又如何?

隨著2019年動力電池白名單的取消,各家媒體對於寧德時代與日韓電池企業之間各維度對比的評論報導不斷湧現,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項便是成本,這也是源自2018年底國際投資分析機構瑞銀髮布的關於4家處於前列的電池生產企業成本報告。

該報告稱,松下成本處於業內領先水平,LG化學、三星SDI分列二三位,寧德時代則排在了第四位。

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眾多媒體在談到成本問題時,幾乎都會引用瑞銀的這一報告作為論據,寧德時代也因此被貼上「成本高」的標籤。

對此,寧德時代未曾有官方回應。

「寧德時代對這件事的不回應其實不太明智,這會讓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默認態度,後期再解釋成本就會很高。」L說道。

而落實到報告本身,L認為,瑞銀用寧德時代532電池與別家622電池以及NCA高鎳電池的成本相比,並不嚴禁。不同的市場規模還會有不同的採購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而本土化生產,會讓這些成本進一步降低,瑞銀報告的可靠性有待商榷。

「如果寧德時代的成本真這麼高,它如何維持這麼高的毛利呢?據我了解,寧德時代的成本並不比這幾家外企電池企業高,不僅如此,在規模化的情況下,某些單項指標還會優於他們。」L透露。

這一說法也在此前第一電動與某家外企電池企業交流過程中得到證實,「行業內的商業情報是有的,大家相互也都能算得出來,寧德時代並不比包括我們在內的幾家外資企業成本高。」這家企業的電池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電動。

如果說這次成本之爭是「紙上談兵」,那麼特斯拉入華則是正式將寧德時代與外資電池企業拉上了PK的舞臺。

「松下的客戶很單一,這就意味著它的knowhow也是單一的,同時業內認為圓柱的天花板已到,松下很難對寧德時代形構成威脅。目前來看,LG化學與寧德時代布局類似,客戶也多元且擁有長時間積累,最有能力與寧德時代掰手腕。但LG曾經有過加價風波,可能會對它之後的發展有影響。」

在L看來,寧德時代與特斯拉能否合作在2020年初就會有結果,而這件事最值得關注的點就是特斯拉是否會放棄圓柱路線。

「寧德時代不會生產圓柱電池,以Robin(曾毓群)的性格,肯定也不會被馬斯克牽著鼻子走。」L說道。

如果特斯拉選擇將寧德時代納入自己的供應體系,那麼方型路線與圓柱路線的並行必然會帶來更多的話題和競爭的火藥味。

那麼寧德時代會把降價作為競爭的手段之一嗎?

「沒必要。」對於這個問題,L答到,「寧德時代在國外市場是與他們正面競爭過的,也沒有使用低價作為競爭手段。再者,這個行業還沒到頂,不是一個完全成熟、市場化的行業,產品性能還需提升,技術痛點還需解決,因此研發很重要,企業需要維持一定利潤率投入到研發,主動挑價格戰對行業沒有好處。寧德時代的風格是做一年想三年看五年,這種短視的事不會做。整體來說,寧德時代是靠研發來支撐的。」

拳頭產品仍需市場檢驗

在L看來,寧德時代雖不會主動挑起價格戰,但因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引起的價格下降是存在的,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CTP技術便屬於其中。

作為寧德時代現階段的一個關鍵產品,CTP極具競爭力,作為結構創新降本的成果,CTP技術能讓電池PACK成本有較大程度下降,這對主機廠絕對是一個足夠吸引的點。據悉,2020年北汽EU5車型將會全部搭載CTP技術,同時,北汽新能源的大部分主流車型也會陸續搭載該項技術。

但由於CTP發布時間較短,各大車廠認證接受需要一定時間,同時仍然存在安全風險,加上新產品規模量產過程尚未體現,其市場價值究竟如何還有待驗證。

而寧德時代的另一款重點產品——811電池,在2019上半年也掀起了不小熱議。但從已有報導來看,寧德時代並未主動對811電池進行宣傳,這也讓業內猜測,811電池是否仍然存在安全風險。

「高鎳是正常的發展趨勢,不能簡單說能量密度越高就越不安全,只是說能量密度越高,越要採取更好的措施去保障安全,這恰恰是技術門檻所在,是價值的體現。」L說道,「目前許多搭載寧德時代811電池的車型已經上市,與其天天宣傳安全,不如讓市場去驗證它的安全性。」

根據整車出廠合格證數據,寧德時代811電池從2019年2月份開始有裝機量,隨後逐步提升。從9月開始,寧德時代811電池在乘用車上裝機量佔其乘用車總裝機的20%以上,已是穩定放量狀態。

「當然,安全永遠是相對的,」L補充道,「失效率肯定存在,只要是科學就很難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據我了解,寧德時代的產品現在有百萬分之一的失效率存在。」

下一個奇點的創造者仍是寧德時代?

2019年,隨著新能源行業逐漸市場化,動力電池行業階段性的局勢已基本明朗。目前來看,國內很難短期出現一家動力電池企業來打破寧德時代的「時間局」,或許只有同為曾經的消費電子產業電池老大、自帶經驗入場的LG化學能與之一拼。

但即便如此,市場瞬息萬變,變數仍然存在,其中最大的變動莫過於技術更新帶來的奇點。

在2019年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0)上,輝能科技業務處總監鄭博倫透露,輝能將於2021年開始大規模量產固態電池,這也是業內認為有可能打破寧德時代寡頭地位的技術路線之一。

對此,L表示,得等到正式量產裝機才有討論的價值。「寧德時代固態電池研發能力在全球應該能排前三,但以Robin低調低調再低調的個性,一定是等到所有東西都ready才會向外界宣布。固態電池目前在實驗室技術環節仍有發展瓶頸沒有解決,如果固態電池已經成熟到可以量產,寧德時代一定會分出一個公司做這件事。」

「為什麼要在研發上投入這麼多,就是因為在探索一些其他方向,你能想到的技術趨勢,寧德時代都有布局。」L補充到。

從L的描述中,儼然一種即便有技術變革,帶來這場變革的企業也一定是寧德時代的態勢,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寧德時代在各項技術都有布局,就代表他是平均使力,未來能帶來變革的技術他的力度未必夠,或許哪個100%投入的企業押對寶也未可知。」汽車行業分析師雲松令告訴第一電動。

作為規模經濟垂直領域,動力電池市場最終大概率會演變成寡頭競爭格局,這也符合產業經濟學規律,顯然,目前寧德時代在這條最終不會有很多玩家的賽道上已經卡好了身位,之後這條賽道還會迎來怎樣的玩家,究竟是強者恆強還是異軍突起,時間很快就會告訴我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7476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寧德時代穩坐「鐵王座」!二線動力電池企業現狀堪憂!
    強者恆強一般發生在行業成熟期,而尚處爆發前夜的新能源電池環節,就已經被寡頭壟斷,眾二線企業還沒享受到行業成長的紅利就要直面「出清」。毫無爭議,寧德時代在市場份額和市值上都坐穩了「鐵王座」,可謂名利雙收。冰火兩重天,那些被寧德時代狠狠甩在身後的二線眾生們,則垂死掙扎,但沒人甘當敗寇。
  • 比亞迪寧德時代決戰大西北!
    此外,比亞迪還計劃和長安汽車合作在重慶兩江新區建立一個新的電池工廠。 但把目光瞄準西部的並非只有比亞迪,2019年底,寧德時代位於四川宜賓30GWh的動力電池工廠也宣布開建。2020年1月19日,國軒高科也將自己10GWh產能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開進了祖國西部的汽車重鎮廣西柳州。
  • 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共振發展
    特斯拉發布2019年業績,2019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5%;全年交付36.77萬輛,同比增長51%,其中Model3交付30.09萬輛,同比增長109%;我們預計2020年公司全球交付量有望繼續超預期。隨著特斯拉對高性價比電池需求的增長,根據公司最近披露信息,寧德時代將成為其合作夥伴,我們預計國內優質龍頭和特斯拉發展將形成良性互動發展。
  • 寧德時代被LG化學反超,全球動力電池之王易主,它能重回王座嗎?
    2020年前三季度,LG化學的電池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反超了寧德時代。這暫且不說,LG化學還有9000億訂單在手裡握著。寧德時代的大佬地位要被撼動了嗎?最近幾年新能源車很火,火到恆大的許家印都砸了200多億造車,但電池問題卻一直困擾新能源車的發展。寧德時代就是專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的。
  • 創新:「寧德時代」的解釋
    原標題:創新:「寧德時代」的解釋   日前,到寧德時代
  • 寧德時代被「炸」落萬億俱樂部
    這也意味著邦普(包括湖南邦普的母公司廣東邦普)是寧德時代連結上下遊的橋梁。開源證券的研報顯示,三元正極供應商均需向寧德時代採購三元前驅體。對於這次爆炸對寧德時代的影響,某證券分析師向野馬財經表示,寧德時代短期內會有股價波動,長期看,還需要衡量湖南邦普的原材料供給是否會受影響,這個就要看後續事故的調查以及何時復工了。
  • 寧德時代的總市值已超過7500億美元
    作為亞洲最大私募基金之一,高瓴資本的持倉往往會被當成「抄作業」的對象,在二級市場會受到機構和散戶的追捧。 7月17日,高瓴資本以161元/股的價格高調認購寧德時代定增,認購金額100億元,遠超本田的37億元。這不是高瓴第一次買入寧德時代。早在2018年寧德時代剛剛登陸創業板,高瓴已買入寧德時代的股票。2020年再次增持後,高瓴資本成為寧德時代的第九大股東。
  • 「蜘蛛俠」引來了「獨角獸」平頂山市政府為何與「寧德時代」合作
    河南躍薪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寧德時代」,是一個什麼公司?市政府為何與這家公司籤署合作協議?「躍薪智能」,又是一個什麼公司?「寧德時代」以3848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排名第26名。不僅排在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金融股之前,而且把萬科、中國恆大、碧桂園等地產大佬們也統統甩到了後邊。「寧德時代」,全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汽車動力電池研發和生產排行榜首的企業,也是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商。
  • 數說快遞丨強者愈強!誰會成為下個義烏?
    看市場:量升價降強者愈強2009年至2020年,隨著「雙11」影響力不斷擴大,11月業務量同樣快速增長,從1億件到10億件,再到接近100億件。2013年,11月業務量首次突破10億件,達10.9億件。2020年,11月業務量接近100億件,達97.3億件;日均業務量首次突破3億件,達3.24億件。
  • 和比亞迪爭做「一哥」,一場針刺試驗把寧德時代看傻了眼!
    在新能源車迅速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正進行著一場動力電池生產商之間的較量。 2003年,比亞迪通過收購陝西秦川汽車獲得了進入汽車領域的門票。在當時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為何物時,意識超前且野心勃勃的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就開始布局起了他的新能源汽車戰略。
  • 印尼成為寧德時代、特斯拉的爭寵對象?
    打開APP 印尼成為寧德時代、特斯拉的爭寵對象? 在此背景下,鋰電池生產商只得前往印尼投資設立工廠。此前,包括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領先的鋰電池製造企業LG化學和寧德時代,均被確認將在印尼投資電池工廠。如今,寧德時代投資印尼有了最新消息!
  • 寧德時代為何參與「造車」?
    寧德時代與長安汽車的聯手,應該是動力電池企業深度參與整車開發和設計的重要信號。 寧德時代、華為,聯手長安汽車,將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且首款量產車型即將投入生產,在上周末算是一個大新聞。長安汽車發布的這則消息也引發業界猜測:寧德時代、華為要「造車」了?
  • 奧特曼中時代的開創者,那些帶動一個時代的奧特曼都是誰?
    關於奧特曼,我們最熟悉的分類方式,是把奧特曼分成三個時代。即昭和奧,平成奧,新生代奧特曼。其中,前兩個分類,是按照日本的年號來區分的。即,昭和年代拍攝的是昭和奧,平成時代拍攝的是平成奧。雖然是以年代區分,但是這些奧特曼卻有著極大的差異。
  • 華自科技中標寧德時代鋰電池設備約5.3億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7日,華自科技(300490)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精實機電」)近日收到主要客戶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 證券代碼:300750)及其控股子公司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的定點信的中標通知,合計中標約5.2997
  • 甩開「老二」千億市值,寧德時代起飛了!
    甩開老二千億市值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今年以來漲勢凌厲,年內漲幅達到205%。已成功甩開市值第二和第三的金龍魚與邁瑞醫療,兩家公司的總市值均在4900億以下。 回想兩年前,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每股發行價為25.14元。
  • 寧德時代比亞迪互撕:電池路線之爭風雲再起
    視頻配文稱,「寧德時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電芯通過針刺測試的技術,但是為什麼沒有推廣?通過針刺測試=電池安全嗎?」5月24日,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再次發博,「針斷了也好,真刺了也罷,但電池沒短路,其實針刺實驗就已然失敗了。」
  • 寧德時代入股星雲股份 斥資億元參與定增
    2019年,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設立福建時代星雲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對大數據軟體服務、儲能用BMS、系統集成等進行研發和生產。去年11月,星雲股份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合作不僅局限於檢測設備訂單,包括:公司主營業務中的鋰電池檢測系統相關產品及智能製造相關產品的銷售合作;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福建星雲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開展的檢測服務合作。
  • 面對爭議,寧德時代祭出「永不起火」的811電池
    反觀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真正能夠大規模地量產811電池的企業只有少數幾家,寧德時代是其中最大主力。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高鎳電池裝機佔比快速提升,全年裝機電量約3GWh。預計2020年國內NCM811電池的需求量和裝機量將爆發式增長,日韓電池企業正在加快對中國市場的滲透。
  • 7500億市值超越中石油 「寧德時代們」的時代來了?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研究人士認為,在擁抱全球電動化的大趨勢下,國內新能源車產業鏈部分領域優質產能將進入緊平衡。相關龍頭廠商的議價能力增強,產能利用率提升,盈利中樞有望上行。迎接TWh時代 寧德時代故事多今年1月,寧德時代市值首次站上3000億元大關,到如今市值翻倍還不止,這家動力電池巨頭帶給市場太多的想像。
  • 比亞迪寧德時代較勁針刺實驗 「不服也來扎一下」
    5月11日,在寧德時代2019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公司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都有通過針刺測試,在電芯級別、模組級別、系統級別都有領先的安全特性。「電池的安全和電池的濫用測試是兩回事,但有些人把濫用測試的通過等同於電池的安全。」曾毓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