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2020年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印象怎麼形成,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是經常可以遇到印象形成效應的問題的。考題形式是以客觀題為主,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出現。印象形成是指對人和事物進行歸類,明確其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它是指個體把他人若干有意義的人格特徵進行概括、綜合,形成一個具有結論意義的特性的過程。印象形成是個人知覺的一種結果。從本義上說,印象組織了人們關於對象各方面特性的認知成果,它所反映的是對象的總體特徵。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並不是等到把握了對象的全部特性之後才形成對他的印象,甚至只需看過一個人的照片,或者同他說幾句話,就可以下許多斷言。這種情況是由社會認知本身的特點所導致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入印象形成這一節的內容。
(一)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徵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徵上,從局部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種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著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使其他品質也因此籠罩上類似的色彩。所謂「一俊遮百醜」以及「情人眼裡出西施」,「光環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是在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在現實生活中,光環效應隨處可見。熱戀中的姑娘和小夥子,受光環效應的影響,雙方就會被理想化——姑娘變成了人間的仙女,小夥子變成了白馬王子。此時,雙方都變得完美無瑕,一切缺點都變成了優點:臉色蒼白稱「潔白無暇」,纖細瘦弱稱「苗條勻稱」等等。
(二)社會刻板效應
社會刻板效應社會刻板效應是指在社會文化環境中,對某一社會群體所形成的固定看法,是人們對交往對象按其年齡、民族、職業等分類,按照自己頭腦中的固定看法而作出判斷的現象。它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類於某一類,進而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社會刻板效應是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普遍現象,如大眾公認的商人精明,軍人正直,南方人溫柔,北方人豪爽。
(三)首因效應
在交往過程中,信息呈現的順序會影響對人的整體看法。比如說首首因效應,或者是優先效應與「第一印象」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但是,由於第一印象得之於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知識經驗參照,因而主觀性、片面性較強。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
(四)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所謂近因效應,說的就是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最近一次與人接觸給對方留下的印象,會成為他人對你作出評價的重要依據。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應。它在人際認知活動中,最近的印象對人的評價起著重要作用。這種偏差的產生,客觀上是由於最近獲得的信息刺激強,給人留下的印象清晰,衝淡了過去所獲得的有關印象。就像當夫妻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雙方會馬上忘記對方的好處,眼前只剩下「他(她)對不起我」這個念頭,進而無法對對方做出客觀評判。從此,越來越覺得對方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使自己處於失望、委屈甚至是憤怒的狀態。因此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般說來,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比較明顯;而在與熟悉的人交往時,近因效應更為明顯。
(五)投射效應
它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愛好或傾向等,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或是將自己內心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觀點以及行為轉移到別人或其他事物上,一般來說,投射效應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1)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理解;(2)認知缺乏客觀性,認為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醜惡的,並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這些人或事上產生美化或醜化的心理傾向。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大學裡找了80名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就「你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大的牌子在校園裡面行走」來徵求大家的意見。結果,80名大學生中只有48名表示願意,他們的理由是:我認為大多數的大學生應該都會願意這樣做。而剩下的大學生就不是這樣想的了,他們接受不了這種行為是因為他們認為,會有很多人對這種背著大大的牌子在校園中行走的行為感到奇怪。這項實驗證明,人們習慣於將自己的態度和想法投射到別人的身一卜,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投射效應。
學習了基礎內容後,下面讓我們來做幾道習題鞏固一下:
1.我們總覺得教師、幹部家庭的子女是聰明有禮的,而外來人員的子女是粗俗野蠻的,等等。( )在教育中有形無形地影響著我們。
A.投射效應 B.社會刻板效應 C.暈輪效應 近因效應
1.【答案】B。解析:社會刻板效應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類於某一類,進而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題幹中我們覺得得教師、幹部家庭的子女是聰明有禮的,就是在機械的把隊形進行分類,符合社會刻板的內涵。
2.李華考了全班第一,但班主任卻認為他是抄來的成績,因為李華成績一直都不好,是個典型的後進生,這體現的是( )。
A.暈輪效應 B.社會刻板效應 C.首因效應 投射效應
2.【答案】A。解析:暈輪效應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徵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徵上,從局部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通常我們說的一好百好、一壞百壞就是這樣的。題幹中老師覺得李華成績不好,所以哪怕考好了也覺得是抄的,是暈輪效應的典型表現。
溫馨提示:
關於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更多信息請關注「甘肅中公教育基礎知識欄目。
相關推薦>>>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之教育學知識匯總【2月】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之教育心理學知識匯總【1月】
2020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