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擴容:老行當推新,挖掘消費潛力

  對遼寧省盤錦市25歲的回鄉創業青年陳家寶來說,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今年稻田蟹上市以來的銷量,尤其是郵寄量較往年大幅增長。以往一些本地消費者會選擇現場挑選購買,今年大都選擇線上訂購,再通過快遞取貨。」陳家寶說,疫情一度讓他對今年的銷售持悲觀態度,可隨著越來越多的螃蟹從線下「爬到」線上,壓在他心頭的石頭落了地。

  推陳出新,尤其是一些老行當嘗試疊加新要素,是戰「疫」帶來的變化,也成為各行各業挖掘消費潛力的方向之一。

  看文化展覽,觀網絡直播,與送餐機器人合影……56歲的重慶遊客劉慶紅在廣州酒家不僅享受了一頓粵菜大餐,還同當地傳統飲食文化和餐飲行業高科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希望通過線上線下多措並舉,讓大眾享受更豐富更優質的文旅美食新體驗。」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利平說,因防疫需要而引入的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正逐步普及到各店,實現餐飲智能化升級,既降低成本,又保障衛生安全。

  10月1日晚間在上海新天地舉行的「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上,呼麥、長調等蒙古族特有的音樂形式與其他音樂融合,給人們帶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全新感受。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們希望在商業公共空間裡將音樂以可親可近的方式帶給大家,帶動線下全時消費、助推文旅消費市場回溫。」瑞安管理及中國新天地執行董事張斌說。8天假期裡,全球37支音樂團隊將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以工作坊、街頭巡遊等新方式呈現85場現場音樂演出。

  提質:老場景疊新,優化市場供給

  上看建築立面的裸眼3D屏、騎樓光影舞臺劇,下俯被玻璃罩保護展示的千年古道;快閃店、外擺店、網紅店等新零售模式頻現……

  歷時兩年改造的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迎接「十一」黃金周,首日便吸引遊客40多萬人次。遊客穿梭其間,享受健康、文化、娛樂等豐富多樣的產品,體驗輕奢化、定製化、智能化等不同消費模式。

  「每次來都能發現新花樣,非遺傳承、動漫展銷、文化沙龍……」已在廣州生活了兩年的江華暢遊北京路後,掰著手指細數起剛體驗到的各類文旅產品。

  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各景區和商圈紛紛「上新」,優化市場供給,拓展消費空間。

  湖北開展非遺「六進」活動,讓遊客盡情品嘗、欣賞、體驗和購買各種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遺產品;北京首發節、時尚夜京城、暢遊京郊等商業品牌和文化旅遊活動組織電商平臺和重點商圈,推出國潮新品發布、網紅探店、品牌聯動促銷;西安曲江大悅城推出「東方時辰——國韻大賞」主題活動,以文化旅遊帶動商業繁榮。

  記者在上海市長寧區IM大通市集上看到,數十輛色彩繽紛的早餐車成為「主角」,居民不僅可以在這裡品嘗到全球美食,購買文創產品,還能在後備廂集市裡享受「淘寶」的快樂。

  「市集去過不少,餐車市集是第一次。」附近居民沙女士得知餐車市集正在舉辦的消息,決定過來嘗嘗鮮。

  增效:內需回暖,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

  「受降雨降溫天氣影響,10月1日至3日大唐不夜城遊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5%,而綜合消費金額卻增長了11%。」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育英說,國慶期間,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每天都有20多臺音樂舞臺劇演出和行為藝術演出,還有能畫出唐風唐韻的粉底、口紅、眼影,以及主題冰激凌等新產品售賣。

  消費擴容提質,帶動了內需回暖。

  「真沒想到旅遊住宿恢復得這麼快,照目前的趨勢,有望把上半年的損失補回來。」成都旅遊住宿業協會會長安茂成感慨道,黃金周前三日成都住宿業收入整體水平已高於去年同期。

  3日晚上7點半,成都人民公園附近的巴蜀大將火鍋店門口候餐客人排出30米遠,等餐號牌已經排到500多號。「10月1日至3日,8家門店總接待人數超過4萬人次,總營業額超過去年國慶同期。」成都巴蜀大將創始人毛曉佩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餐飲業損失慘重,但他們積極應對,升級管理系統,調整營銷策略,今年7月前已填補完疫情造成的虧損,目前正籌划進一步擴張。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飛表示,消費意願回暖,需求升級,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比如,通過與去年中秋節前一周數據對比,今年在京東平臺上採購月餅的消費者不但數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加追求品質,月餅平均客單價同比上漲35%以上。(採寫:侯文坤、喻珮、丁樂、袁秋嶽、吉寧、李華、白湧泉、周蕊、程士華、劉方強、張申博)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在黃金周消費的數據和場景背後,是日漸回歸正軌的生活,是經濟加快復甦和回暖的腳步,顯示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折射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消費市場強勁復甦「大家默契的笑聲、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 快速提振當前消費!濟南下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相關政策
    4月22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日濟南市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濟南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呂廷祥表示,近幾年來,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貢獻率呈穩步上升態勢。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節在內共8天假期,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促銷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以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易放棄。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文章如此點評中國黃金周。
  • A股分化明顯百元股陣營急速擴容 提質增效成上市公司「吸金」籌碼
    原標題:A股分化明顯百元股陣營急速擴容 提質增效成上市公司「吸金」籌碼 摘要 【A股分化明顯百元股陣營急速擴容 提質增效成上市公司「吸金」籌碼】《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
  • 「十一」黃金周我市旅遊市場活躍
    「十一」黃金周我市旅遊市場活躍 2020-10-10 15: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商務部10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扣除CPI 後日均增速 3.11%,疫情影響已逐步減弱,消費持續復甦。
  • 線上線下齊發力 讓消費成為高質量發展持續動力
    (上接1版)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 小平臺助大消費 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擴容上線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珠海免稅MALL」網上商城正是格力地產用靈活的運營體系、高效的資源整合能力而打造的「智能+」消費生態體系。新的支點,不但撐起了珠海市民的菜籃子,也夯實了壯大消費的根基。
  • 黃金周消費火爆,電影票房創歷年國慶檔次高
    「十一」黃金周期間,電影行業迎來了一輪「報復性消費」。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的數據顯示,「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6.85億元,顯著高於2017年24.12億元、2018年19.09億元,僅次於2019年的44.66億元,為歷年國慶檔的次高水平。
  • 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和消費掀熱潮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國際...
    8天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熱度仍未消退。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嚴峻挑戰,今年的「十一」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
  • 濟南啟動「千店萬品 約惠泉城」暖冬消費季活動
    今年以來,疫情對濟南市消費市場造成較大衝擊,全市商務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勇於擔當、攻堅克難、主動作為,積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落實落地,全力促消費、穩增長、惠民生,全市重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消費品市場快速回暖向好。
  • 之江觀察 | 特殊黃金周,要戰勝多重考驗
    眼下,最時髦的問候方式已經變成:「十一」打算去哪兒?與往年相比,今年「十一」假期有著多重特殊性。時間長,中秋節與國慶節疊加,成為為期8天「超級黃金周」;磨合多,各大景區、遊樂場此前都經歷過閉門歇業,運營方面需要磨合;挑戰大,防控底線依舊要牢牢把握。這些特點都決定今年的「超級黃金周」將是一場多重考驗的壓力測試。
  • 壹點觀察|疫情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國內旅遊市場能否「回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十一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十一黃金周」。對國內的旅遊市場而言,經歷了9個月需求的壓抑和近6個月跨省遊的暫停,這個「十一黃金周」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疫情後,旅遊市場和百姓的出遊選擇又將出現哪些新變化?
  • 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
    8天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熱度仍未消退。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嚴峻挑戰,今年的「十一」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
  •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  作者:  2020-10-03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 攬流「十一」黃金周 時代天街二期將成為今年成都首個逆勢提前開業...
    作為龍湖商業在成都的首個擴容升級項目,龍湖成都時代天街一期於2014年開業,其業態和入駐品牌主要以基礎生活型為主。如今6年過去,周邊消費主力多為年輕親子家庭,消費趨勢更加趨近年輕化的同時,亦具家庭化,開業後的二期也將與一期形成差異化布局,實現優勢互補,並大力加碼生活方式和親子業態。
  • 今年有望迎首個消費黃金周!國慶快到了,要布局旅遊板塊嗎?
    來源:金融界基金近日,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發布黃金周補貼活動,國內多地景區也陸續掀起門票降價甚至免票的熱潮,預計今年國慶黃金周可能是近年來旅遊性價比最高的長假。從攜程等旅遊機構了解到,「十一」有望迎來今年首個旅遊高峰和消費黃金周。 國內遊是當前旅遊振興的主力軍。
  • 曹妃甸區雙井鎮、九農場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質升級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場、鎮黨委敏銳察覺到,想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進而最終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就必須進一步發力,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質升級。
  • 發揮婦聯獨特作用 為家政提質擴容貢獻巾幗力量
    立足於「提升職業素質 助力提質擴容 爭做新時代最美家政人」的第二屆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風採大賽,為促進家政行業提質擴容,助力家政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婦聯作為和巾幗力量。各地婦聯先後扶持建立各類巾幗家政協會、聯盟140多家,聯繫服務家政企業1萬多家、從業婦女150多萬人;2017年以來,幫助70多萬婦女通過家政實現脫貧,巾幗家政已成為促進家政行業提質擴容、創新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提升職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