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永峰。
嶽永峰和他的消防員兄弟們現場奮戰一晝夜。
央媒紛紛轉發網友齊齊點讚。
一張被網友稱為「現實版冰與火之歌」的照片,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央媒熱傳,瞬間溫暖了全國網友。讓30歲的大連消防中山大隊青泥窪中隊消防員嶽永峰成了「網紅」。
12月9日中午12點19分,這位「新晉網紅」還守候在大連中山區長江路道邊一棟3層高的老樓房頂。他的身後,是房頂和樓板都被燒塌、油氈內層還在冒著青煙的火場殘骸。嶽永峰和他的幾十個消防員兄弟,已經輪班在這裡奮戰、守護超過24小時。就在這裡,嶽永峰和其他消防員一起奮戰4小時後,他的滿頭冰霜和戰勝火魔的欣慰笑容,一起被幾位尚不知名的「攝影師」用手機定格。
8日,他只顧得上吃了一頓飯。一碗從後方送上來的熱麵條,在保溫鍋裡涼了、坨了,他一直沒吃到嘴裡。 他說,自己也看到那張被網友們稱為「冰與火之歌」的照片了。但他對突如其來的「網紅」稱謂還不太適應。「整個中山大隊的兄弟們都一樣在現場拼,不止我一個!」現在小嶽最怕的,是遠在山東老家的父母看到這張照片。
一組「感動全網」的照片
12月8日晚8點,一組照片在網際網路上被接力轉發。
這組照片的主角是一位消防員。在大連中山區長江路日航酒店對面,一座始建於1925年、3層高的歷史建築突起大火。從上午10點30分左右燒到下午3點,火勢幾度反覆,最終被大連消防成功控制。在火勢得到基本控制後,一位年輕的消防員頭頂結滿冰溜子的頭盔、身披滿掛「冰甲」的消防戰鬥服,面對鏡頭,露出欣慰的微笑。
面對烈火,身披冰霜。這組照片很快被網友命名為「冰與火之歌」。年輕消防員的拼搏和付出感動了很多人:「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有網友感嘆說。
就在這組照片熱傳時,照片的主角,已經幹了十年消防員的嶽永峰正在火場繼續值守。他身披的這套「冰甲」,剛剛來得及換下。10個小時前,嶽永峰是第一批衝進火場的消防員之一。
起火的這棟老樓建於上世紀20年代,已是「近百高齡」。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消防嶽永峰而言,這樣的木質樓火災也並不多見。「火苗順著房屋的木結構四處蔓延,很快就燒穿了樓板,房頂也被燒塌了。」小嶽說,幾百斤重的消防龍頭和水帶需要幾個人合力扛起,他是站在隊伍最前面託舉龍頭的那個人。他要用肩膀扛起、用頭和肩膀形成的夾角頂託住高壓水龍頭,持續不斷的水流噴射下,積水流淌到他的頭盔和消防戰鬥服上。零下低溫中,冰溜子結了一層又一層。
冰溜子還凝結在嶽永峰的手套上。幾層冰結下來,他發現手套已經影響到自己的正常活動,乾脆摘掉手套,徒手抓住龍頭繼續撲救。等第一波滅火工作初見成效時,嶽永峰發現自己的手指已經凍僵了。「紅腫僵硬,像是小蘿蔔。」
和寒冷相比,火情對消防員們的威脅更為直接——這棟老樓是木質結構,烈火焚燒後樓板或塌陷,或變酥。「每走一步都得小心,防止踩塌樓板掉進下一層火場。」即使如此,小嶽和他身後的消防員還是一步一步逼退火魔,深入火場。
一桶涼透了的熱湯麵
8日下午3點,火勢初步得到控制,已經在火場奮戰了近5個小時的嶽永峰終於撤下來。有民警上前詢問他樓內剩餘火點,他一一講解。之後這位民警招呼他和中隊指導員一起合影。於是,兩個滿身冰霜的消防員面對鏡頭,露出戰勝火魔後的欣慰笑容。
但這並不意味著戰鬥的真正結束——雖然火勢已經撲滅,但油氈紙鋪滿整棟樓,其中隱藏的火星餘燼隨時可能復燃。嶽永峰所在的大連消防中山大隊青泥窪中隊23名消防員被分成兩組,繼續在火場值守。
8日這天嶽永峰只吃了一頓早飯。「第一是顧不上,第二也沒心情。滅火任務沒徹底完成,哪顧得上吃飯!」大隊後勤給一線戰士們送來了熱騰騰的麵條,可是整整一保溫桶熱湯麵,涼透了、變坨了,一直沒人吃。
直到8日晚上11點,輪換休息撤離現場的嶽永峰才看到了自己作為主角的那組照片。「你火了兄弟!成網紅了!」發照片給他的戰友調侃說。但嶽永峰還有點蒙。除了他和中隊指導員合影的那張照片之外,他甚至不知道另兩張照片是誰拍攝的。「全隊人都拼到最後,大家全都輪守了一晝夜,這『冰與火之歌』是整個中山消防大隊一起唱的!」
他說,最怕父母看到這組照片
從2008年入伍至今,類似的火場嶽永峰進過很多次。在冬季風大天寒,氣溫動輒零下十幾度的大連,頭頂冰霜滿身掛冰這樣的事兒,他不是第一回遇到了。「每一個消防員,只要在冬天出過火場,誰都唱過『冰與火之歌』。」小嶽開玩笑說。
但小嶽從來沒對爸媽講起過自己的工作環境。他的家在山東臨沂農村,當了十年消防員,他沒在家過一次春節。「有時候爸媽也會看到關於消防搶險的新聞,總會擔心地打個電話問我:你救火危險不?工作艱苦不艱苦?」小嶽說,他總是報喜不報憂:「爹媽你們放心吧,我這邊工作挺輕鬆,啥事都沒有!」他說,自己眼下最怕的,是父母看到自己的這組照片。
這次採訪是在起火這棟3層樓的房頂進行的——餘火防護工作還未結束,小嶽和他的兄弟們還要繼續輪班守護,防止復燃。採訪最終被新的滅火指令打斷,小嶽接到命令,要再次進入火場,用高壓水槍噴射一大片隱藏餘火的油毛氈,徹底排險。他再次背起消防水帶,衝向消防梯。
「當心點!」中隊指導員在身後提醒他。
30歲的嶽永峰迴頭答應,露出和照片上一樣憨厚的笑容。
文/首席記者萬恆 圖/本報記者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