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多少錢,你就有多少自由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旅行經歷:
他和他的朋友大學畢業後想去旅遊,結果卻不了了之。考慮再三,終於咬牙切齒報了一個最便宜的旅遊團。這個人走了以後,才知道什麼叫一文不值。
七天的行程,兩天的路程,三天的購物,兩天的娛樂,還有兩天勉強算下來。
這是最便宜的旅館,房間很小,有一種潮溼發黴的味道。吃飯是最簡單的事情,一頓飯下來,大家都餓著肚子,還要到處找路邊的小吃攤。
終於到了一個景點,想拿出單反拍個照,鏡頭蓋還沒蓋好,導遊就開始催促他們向前走。
這個路,吃不好,睡不好,連玩兒的樂趣都沒有,只有商場逛得夠多。
一路走來,他和朋友都很後悔:為什麼不報個團呢?旅行旅行為什麼還要這樣折騰自己呢?想不開,沒錢,是原罪。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又開始了一次旅行。酒店條件不錯,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悠閒地逛街,找地方美食。別說什麼刺激了。
因此說:存款帶給你的,是選擇權。
沒有金錢,你的詩和遠方只能是苟且。
沒有錢,你幾乎沒有選擇餘地,甚至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犯錯。
最終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存錢是你的底氣。
沒有錢讓你束手束腳,你慢慢失去了跳出舒適區的勇氣,更別說看到不同的風景。
我們該怎樣實現財富自由?
一、讓時間花費變成投資而不是消費
財富可以是無限的,但時間只有那麼多,年輕人的時間幾乎被工作佔用。
如果將時間按份數劃分,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每一天的時間規劃中,有多少比例的使用幫助我們換取了收入,而有多少比例幫助我們換取了專業價值的增長機會。
也就是提升型學習和職場能力的修煉應該得到合理的劃分,任何一方的失衡都會對自己的生活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最有效的投資是自己。
二、多元化渠道收入
這個副業剛需的時代,多元的技能提升和進步規劃能夠為你創造更多的收入渠道,就好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經濟體。
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和其他消費不斷增加我們的負現金流,多渠道的副業規劃不僅能夠平衡負現金流帶來的經濟消耗,同時也能夠分散我們應對風險能力。
三、學會投資理財,讓你的錢生錢
通過學習財商思維,投資理財創造額外收益的機會,根據目前的收入,設立理財目標,以及短期、中期、長期的收支計劃,記錄生活的每一筆花銷。
然後進行資產配置,優化投資組合,讓錢越變越多,這一步是整個理財中的核心重點。
這種收益不僅指財富上的提升,更能夠促進你財商和思維的鍛鍊。
現實中很多年輕人表現出越來越多豐富的職場性格,但追逐自由的本質是尋找自我價值突破,實現財務自由沒有進度條。
早點確立財務自由的意識和目標,不斷地通過工作和八小時外的學習來提升自己,增加收入,用來自己的各種管道收入,思維的修煉才能為你的「自由之路」提供實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