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理財該注意啥 ?掌握三大要素實現財富自由

2020-11-18 中國網河南頻道

年輕人理財究竟該注意點啥?

一、了解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二、清楚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理財效果、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再來選擇不同的金融工具;

三、不盲從;

四、借用巴菲特的話來說,投資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參考前面兩條。萬一沒保住,懂得止損。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如今年輕群體已經習慣通過網絡購物,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其理財決策與行為。那麼,年輕人理財究竟該注意點啥?

投資自己

「做理財規劃,既要考慮宏觀經濟發展趨勢,也要考慮個人生涯周期的屬性和特點,要有人生目標,也要考慮小概率風險,要了解經濟周期規律,也要考慮自我人力資本提升。」浙商銀行西安分行零售銀行部李以恆表示,「說簡單點,隨著我國邁入萬元美元社會,錢賺錢的邏輯變了,錢生錢的邏輯變了。年輕人的理財觀念也要隨之改變」。

作為年輕人,正處於事業上升周期,首先要投資自己,讓自己的人力資本提升,以後賺錢的能力才會隨著時間快速體現。

目前收入不高,是不是意味著年輕人投資自己就行了,不用理財了?對此,李以恆的回答是:「當然不是,投資自己是目標,但人生有兩個需求是剛性的,一個是結婚生子,一個是養老。對年輕人來說,養老還遠,可以慢慢準備,但結婚與子女教育應根據自身目標設立專門的儲備基金了。」

在李以恆看來,年輕人首先要建立3個月支出的周轉資金,主要用於日常支出;對於剩下的錢,可先把結婚與未來子女教育的部分準備好。這部分錢的來源,一是目前的剩餘資金,另一個則是每年收入的結餘資金,需逐步準備。

然後,年輕人要根據自身目標時間來確定投資組合。時間如果比較短,建議組合越要安全;時間要是長,可以考慮將整個投資的10%至30%投資權益資產,畢竟以往每年通脹率均在3%左右,這樣可以保證資金的購買力。

李以恆提醒,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議均基於不要出現小概率風險的方案。因此,大家還要做一個風險規劃,將小概率風險轉移,確保自己無論發生什麼意外,家庭現金流不會出現斷流。總而言之,未來是變化的,並且在科技助力下,變化會比以往更快,作為年輕的我們,首先要投資的是自己,然後要明確自身人生目標,用「多元」策略來對抗「多變」市場。

謹記風險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風生水起吸引了不少「新人」入場,其中不乏年輕群體。然而,面對這樣一個高風險市場領域,如果大家盲目進入,難免容易被割「韭菜」。

對於剛入市的年輕人來說,想要不做「韭菜」,一定要有敬畏風險的意識。其實,股票投資費時又費力。年輕人在決定入市前,要儘可能深入了解金融產品知識,務必做好風險評估,同時還要認識到股市投資應該是家庭財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然後,在具體操作時,大家一定要選擇正規營業場所或者正規金融APP開展線上交易。

「投好資理好財對於客戶來說很重要,但市場行情就像《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的奶酪站一樣,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只是有些變化因為各種原因被我們忽略了。」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東長安街支行郭鑫認為,即便作為一名普通投資者,也需要與時俱進應對變化。

其實,A股投資者結構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從持股結構來看,A股的「散戶化」程度已經明顯下降,正在逐步國際化、機構化。最近幾年,「去散戶化」一直是A股市場熱門話題之一,更多個人投資者選擇了通過購買基金來入市。

「作為一名投資者,學會配置基金是很重要的。基金並非存款,配置基金的資金最好是6個月以上的閒置資金。這是因為,短期要用的資金有可能因為市場波動發生浮虧,如果此時恰好需要用錢,那麼資金損失就在所難免。」郭鑫表示,基金配置的第一步是利用中長期閒置資金開展配置;第二步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基金。其中,基金風險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第三步是選擇適宜的買入方式,包括單筆買入與定投買入兩種。其中,對於淨值波動低的偏債基金適合單筆購買,對於淨值波動高的混合基金、股票基金來說,單筆購買或定投購買都是可行的。

「如果您具有很強的擇機能力,能保證在市場底部買入基金,或者能夠接受中短期虧損並且可以中長期持有的話,單筆買入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判斷不準,又不想承受中短期虧損的話,不妨考慮定投買入。定投買入不僅可以弱化擇機風險,平滑投資成本,而且佔用精力少,只需選擇好所購基金、設定好買入規則、保證帳戶上有資金,系統就會按照約定自動扣款購買目標基金了,省力又省心。」郭鑫說。

合理分期

「雙11」期間,諸多購物平臺均推出了分期購物促銷手段。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合理旺盛的消費需求,有助於推進供需良性互動,適度使用「分期」等消費金融服務來緩解資金周轉壓力已成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在選擇平臺及申請額度時,應保持清醒理智,切勿盲目選擇、盲目消費,應保持在合理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身的產品與服務。

「消費者首先應選擇正規借貸平臺,如持牌類消費金融機構等;申請貸款時要看清合同,避免隱形費用、砍頭息或者其他不明費用和條款,以免掉入陷阱;在貸款時做好個人信息保護,不要隨意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其他人或機構,防止身份信息與銀行卡信息被盜用、冒用。」中郵消費金融公司有關負責人還表示,對於廣大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而言,樹立正確消費觀十分重要,切忌為了「圓今天的夢」而過度透支未來;應為自身制定健康科學的財務規劃,了解個人收支情況,在能力範圍內貸款消費,並按時還款,避免出現逾期而影響個人徵信。

事實上,引導、促進消費者理性消費,是持牌金融機構應該承擔的重要職責。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金融機構在探索通過科技手段來判斷消費者收入與負債的比例,避免過度負債引發債務風險。例如:馬上消費金融公司自主研發的收入償債比模型已正式上線。作為風控科技又一創新嘗試,該收入償債比模型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動態分析用戶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開展合理適度授信,力爭通過創新科技支持理性消費、健康消費。

對此,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趙國慶表示:「收入償債比模型已成功融入馬上消費的風控體系,成為業務部門做出信貸決策的一個重要變量。通過動態時時關注分析每個用戶最新的收入償債狀況,可避免他們過度負債影響自身償付能力,從而更有效地合理適度授信,為大家創造理性消費與健康消費的良好環境。」

逐步養成記錄總結的習慣

對於缺乏理財經驗的投資者而言,在遇到陌生的的投資項目時,常常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缺乏主見,無法明確判斷其風險和質量等疑難問題上。從而盲目更風進行投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了解投資項目,養成記錄總結的習慣,從而選擇出最合適的投資平臺。

提高投資風險意識與積累投資經驗

想要投資,必定會伴隨一定的風險,這是投資者需要提前知曉的,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管理方式,並長期堅持學習調整,才能才理財方面快速成長。切勿在不明確方向的情況下,盲目的選擇產品,而是應該踏踏實實的積累經驗,最終完成向成熟投資者轉變的路徑。

避免錯亂追求以及貪大求全的失偏行徑

民間有句俗話:便宜沒好貨,其實不然,並非貴的東西就一定很好,便宜的東西就質量肯定不行,對於理財也同樣適用。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當我們發現生活中偏激的消費行為過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進一步明確取捨,快速找到科學的生活方式。

總之在投資理財這件大事上需要投資者不斷努力的學習和提升,才能更快的得以成長。

相關焦點

  • 年輕人怎樣努力,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存多少錢,你就有多少自由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旅行經歷:他和他的朋友大學畢業後想去旅遊,結果卻不了了之。考慮再三,終於咬牙切齒報了一個最便宜的旅遊團。這個人走了以後,才知道什麼叫一文不值。七天的行程,兩天的路程,三天的購物,兩天的娛樂,還有兩天勉強算下來。這是最便宜的旅館,房間很小,有一種潮溼發黴的味道。
  • 上班族:工資收入+副業收入+投資理財=財富自由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追求美好的生活嚮往越來越強烈,財富自由開始成為上班族追求的目標,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呢?財富自由,簡單理解就是自己不再為金錢而煩惱,不用工作也能帶來足夠的現金流,滿足自己生活所需,這種理想狀態是千百萬上班族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但是並沒有多少人能達到財務自由的成功的彼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找到一條通往財富自由的正確道路!
  • 藍鯨理財課讓年輕人擺脫財務困境,讓財富升值
    近期財富投資市場,真就是一天一個樣,一句話總結:」七月收益高到想辭職,八月連續割肉想辭世「,看著群裡一些新入場的年輕投資者每天怨聲載道。被理財門檻絆倒的數不勝數,年輕人的衝動、非理性投資都將自己的資產置於危險之中。
  • 新手學理財,一定要掌握這四個關鍵點
    對於新手來說,應該怎樣開始自己的理財之路,並且加深對理財的認知呢?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得出,我認為新手要掌握以下這四個理財關鍵點就能夠從整體上把理財做到位了。
  • 我們距離財富自由到底有多遠?
    學完投資理財課是否一定能有不錯的收益?對於一個大眾投教自媒體來說,這個問題還挺尷尬的。一方面基於盈利的產品包裝,沒辦法呀,自媒體要吃飯,轉換課程盈利,在課程的包裝上難免發生「表情做作,略顯浮誇」的情況,什麼學完之後輕鬆變成股神、或者輕鬆到達財富自由的說法,多半是為了吸引你進店看看的產品包裝,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就是放大你的預期,提升你的消費欲望。
  • 先定個小目標,比方說,超市財務自由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大V張家瑋分享的「超市財富自由」:9年前那會,當時上海物價低,我很宅,開銷不大,每個月認真寫三四天就夠嚼穀,其他時間打遊戲、到處玩,很自在。那會兒我的財務自由,最多算是個超市財務自由,去超市買東西從來不用刻意比價,想買啥就買啥。雖然只是個超市財務自由,我還是覺得很自在。
  • 認識投資理財三大敵人,實現家庭理財的大豐收
    文/UC資訊 生活家居很多人和家庭希望通過投資實現家庭理財的大豐收,但是卻不曉得投資中的風險和無奈。專家分析,投資理財的人群必須認清投資理財中的三大敵人!理財專家認為,可選擇適當的理財方式合理規避利息稅。貨幣市場基金免收利息稅,而且風險低,收益率也可以,比較適合百姓購買。同時,國債、分紅型保險也均免收利息稅,建議市民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投資,以此規避利息稅對收益的影響。投資成本計算投資成本是會計人員所做的很重要的事,而當我們個人投資的時候,計算成本就是我們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了。
  • 當基金投資成為年輕人理財大趨勢,他們真的賺到錢了?
    DT君採集了這三個話題下的近3000條問題,希望用數據來看一看年輕人對於投資理財都有著怎樣的困惑?大家都在投資些啥?為什麼年輕人突然就開始理財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年輕人的理財故事。年輕人加速入場股市從時間線來看,年輕人對於投資理財的關注度確實在一路走高。2020年的理財氛圍比2019年更濃厚,知乎發帖量同比增長215%。
  • 這3種理財方法,讓你守住財富
    這3種理財方法,讓你守住財富要說起馬雲,這人真的是一個狠人。他推出了電商經濟,開創了一個幾十年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時代。推出了某淘,創造出了某付寶,某唄,還有第三方的出現……馬雲讓人們的支付方式,不再局限於紙質的現實貨幣。
  • 快速掌握理財規劃案例分析要訣
    ,若高於參考值,說明家庭的財富累積程度較快,在資金安排方面也有很大餘地。個人理財業務不是理財產品推銷,而是綜合金融服務;不是客戶自己理財,而是專業人員提供理財服務;不是針對客戶的某個生命階段,而是針對客戶一生;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過程 。個人理財的總體目標實現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個人理財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退休養老規劃、投資規劃、稅收規劃及財產分配和傳承規劃等。
  • 年輕人為什麼理財?
    娛樂圈中,有很多富豪運營自己的財富,都是從少年開始的。比如林志穎,17歲出道,18歲就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公司,甚至開了七家連鎖店。林志穎的副業還包括賽車公司、網購事業、環保建材。這些副業的拓展給他帶來了巨額盈利,即便有一天林志穎退出娛樂圈,也有足夠的錢養家。更何況亞洲小旋風天生就是吃明星飯的,誰老他都不會老,怎麼會退出行業呢?
  • 簡單實現Vlog自由 三大要素或成Vlog手機新標準
    視頻中提到的劇組常見設備:聲音、燈光、特效、搖臂、軌道、後期等等,其實指的就是 nova8系列重要功能賣點:三麥克風收音、前置夜景視頻、前置美顏慢動作、前置超廣角視頻、前置超級防抖視頻、視頻故事創作模板…一款手機的前置視頻鏡頭能實現如此多的功能實屬不易,而其收音、防抖與超廣角三大功能更滿足了年輕人的實際拍攝痛點需求。
  • 財富是船,自由是岸,財務自由是一路的風帆
    現在這個社會,有錢令人嫉妒,有閒讓人羨慕,有錢有閒則是讓人恨。財富和自由不可兼得時,我們普通人,要選擇哪一種?請選財務自由。  01 富有的新定義富有一定是有錢?基本邏輯就是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 25 倍,實現財務自由,早早在 30 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每年就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Fire運動在中國也有不少的踐行者,當然肯定不適用於所有人,甚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能是一種嚮往而已。
  • 長投學堂:財富自由沒有捷徑,理想生活有章可循
    不確定的時代, 財富如何安放?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對「黑天鵝事件」的含義理解更為深刻了。除了自己從事的職業遭遇到持續性影響之外, 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不過, 這樣的境況也倒逼著人們產生了很多的深度思考。在社交媒體上熱衷討論的內容中, 熱度最高的幾個, 都與財富息息相關。
  • 年輕人該不該儲蓄?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年輕人該不該儲蓄。大概分成兩種看法,第一種人表示,不該儲蓄,賺錢就是要來花的,不花為什麼要賺錢,在家躺著不就行了?為什麼拼命賺錢還不能爽快地花錢?另外一類人表示,年輕人一定要儲蓄,否則當你有急用的時候,錢袋子空空,啥也沒有,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看法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的觀念,這是十分正常的,沒有絕對地說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今天說一說我個人的看法吧。
  • 年輕人實現「財務自由」的四步法則
    編者按:財富是如何積累起來的?作者以其親身經歷和獨到視角介紹了實現財務自由的四步法則。本文譯自Medium,作者Darius Foroux,原標題為" How I Build Wealth In 4 Steps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我從不缺錢。與以前沒什麼錢的時候相比,如今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 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年輕人,過得不像人
    我所認識的年輕人,大多想要自由,有的人和我一樣想要時間自由,有的人希望財務自由,有的人希望婚姻自由,有的人希望車釐子自由,還有的人都想要。年輕人,聽起來就是一個充滿潛力的群體,他們的生命中會遇到很多機遇、很多朋友,他們會獲得想要的愛情、財富、婚姻、生活。他們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然而,這群年輕人,過得不像人。我認識的很多年輕人,想要時間自由。
  • 普通上班族,薪水支出該如何規劃?投資自己還是理財更好?
    不過,很多剛剛工作的年輕人,都會有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那便是不論如何操作,最終卻發現壓根就存不下錢來。於是乎,便有著越來越多的月光族,甚至是年光族出現了。那麼,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薪水的支出該如何規劃呢?除了開銷之外,剩下的錢是投資自己還是投資理財更好呢?
  • 中電能寶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理財規劃 財富之路四步曲
    理財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財富」自由。我們每個人都對財富充滿著無盡的期望與遐想,但要想最終獲得財富光靠想想肯定是不現實的。如果把理財比作人生的一個目標,那麼這個目標以財富為主導線即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積累財富、保障財富、運用財富和分配財富。
  • 豆瓣9.1|《小狗錢錢》,跟著博多·費舍爾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相信有句話大家都聽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有些朋友就表示抗議了,我每個月掙得都不夠花,我怎麼理財啊!如果你也入不敷出,高築債臺,那你更該想想要怎麼改變現狀了。很多朋友對於理財這件事有深深的誤解,為什麼這麼說?一個是大多數人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或是有錢的時候才能理財,另一個是理財是個技術活,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