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京
來源:財富自由徵途新(ID:cfzyzt2019)
朋友圈裡,有人曬出新買的名包、豪車,會引來眾人的圍觀;有人曬出自己生活的點滴,或者是外出旅行的靚照,亦會引發眾人的點讚。
現在這個社會,有錢令人嫉妒,有閒讓人羨慕,有錢有閒則是讓人恨。
財富和自由不可兼得時,我們普通人,要選擇哪一種?
請選財務自由。
01 富有的新定義
富有一定是有錢?
1992年時,美國財經兼人生導師羅賓在她的暢銷書《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中提出了一個看法:
如果你一天能賺200美金,那麼當你要去買一雙100美金的鞋子時,你要問自己:「這雙鞋值得我半天的生命嗎?」
那些消費品,真的值得用「命」去換嗎?
生產力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預想中的「休閒型社會」並沒有到來,「消費主義」卻大行其道。人們越來越疲於奔命,物質越來越豐富,但屬於個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從時間的角度看,我們越來越貧窮了。有閒才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真正的富有。
02 再看退休
有閒的狀態,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看到,那就是已經退休的老人。
不管是拿著國家的養老金,或者是自己的積蓄,這些老人在某種意義上就算是財務自由了。財務自由,不就是不必再為了賺錢而去出賣自己的時間麼。
我們非得等到退休再去享受財務自由、再去享受有閒的生活嗎?
當然不是,所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Fire運動」興起了,Fire是Financial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這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始於美國。
基本邏輯就是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 25 倍,實現財務自由,早早在 30 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每年就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
Fire運動在中國也有不少的踐行者,當然肯定不適用於所有人,甚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能是一種嚮往而已。
但我們從中還是可以得到很多啟發,比如:財務自由並不是一個完全絕對的狀態,其實是有一個相對程度的。
03 財務自由度
財務自由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務自由度。
算法就是資產所產生的利息收入,相對於消費支出的比例。
比如已經有了100萬的現金資產,通過投資理財可以獲得每年8%的收益,也就是年8萬的收入。如果自己的月支出(包括房貸)是1萬,那麼年支出是12萬,財務自由度就是8/12=75%。
如果年支出是24萬,那麼財務自由度就是33%。
由此可見,增加自己的財務自由度,有兩個方向去努力。
04 控制消費
一是要控制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BBC的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中,給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真相,比如蘋果手機甚至許多手機廠商、電器廠家都在用的強制報廢計劃,意思是一臺機器,設計之初它的壽命就被定下了,為的就是過段時間之後消費者不得不購買新的產品。
很多時候,我們談生活,什麼才是生活?多數人認為的生活,就是消費,竟然就是買東西、旅遊、吃吃喝喝啊!
消費主義給我們搞出了一個死循環,商家和社會鼓吹消費主義,所以我們要買買買,因為要買買買,所以我們要去上班掙錢,因為要掙更多的錢,所以我們要接受加班加點,那我們掙了錢之後幹什麼呢,繼續消費。
破局點,也許就在於我們對於自己消費欲望的把控了吧。
05 增加資產
二則是要努力增加自己的資產性收入。
可以產生利息收入的資產,主要有四種。
首先是房產,這個很容易理解,坐擁房子、收取租金,是非常典型的一種資產性收入方式,但由於大城市房子總價高昂,能夠實現收租養活自己的人也是少數;
第二種就是創辦企業,不管是自己的公司步入正軌、或者是開店加盟,只要不需要自己花費太多精力打理也可以有現金流的,自然也是良好的資產;
第三種便是股權資產,跟前一種不同,這個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僅隨著公司發展,享受資產價格上漲,同時可以每年收取一次或兩次紅利,產生穩定的現金流;
第四種則是個人品牌資產,我倒是認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給每個普通人最大的機會。正如微信公眾號的slogan所說: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只要個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短視頻直播也好、公眾號也罷,做出自己的品牌,這個品牌資產也會給人帶來持續性的收入,包括廣告、出書後的版稅等等。
這是一個個體不斷崛起的時代。
06 以始為終
很多人會說,等我有錢了,我要去哪裡哪裡,等我有空了,我要幹什麼什麼。
查理芒格說:如果我知道自己將死在哪裡,那我就不去那個地方。
我說,如果你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標是什麼,那應該現在就開始。一旦開始,你就踏上了通往自由的船。
哈佛大學有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較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結果顯示:3%的人25年來都不曾更改過目標,他們朝著目標不懈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士,當然也實現了財務自由
10%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短期的目標不斷地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似乎都沒什麼特別的成就。
27%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5年來生活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常常報怨他人、報怨社會。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都需要自己去思考、去找尋,很多時候,它都藏在自己內心深處,一定是自己極其熱愛的東西。
07 揚起風帆
當然找到目標很難,畢竟我們每個人都迷失了太久。我自己也是跌跌撞撞了許多年,才明確了寫作+投資的人生願景。
財富是船,自由是岸,財務自由是一路的風帆。
在找到自己篤定的人生目標前,在達到自由之岸前,不如就先把提高自己的財務自由度作為目標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積累本金,增加資產性的收入、控制不必要的消費,一點點的提高財務自由度,逐漸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直到完全的財務自由,去感受真正的富有——有閒。
---以上---
今日話題:你的財務自由度現在是多少?歡迎留言交流~
作者:公子京,一個努力踐行財富自由夢想的普通工薪階層。誠邀你和我一起,掌握資產增值之道、踏上終身學習之旅、體驗自由簡單之生活,我們的口號是「乘財富之船,達自由之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