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一個天真的詞,實現夢想是一個殘酷的詞」,這是《哆啦A夢》裡我所記住為數不多的語句,除此之外只記得在我們懵懂的年代,有一種願望叫做——「我想擁有一個哆啦A夢」。
70年代,《哆啦A夢》是夢想的代名詞,它承載了大部分兒童的願望,從小叮噹到機器貓再到現在的藍胖子,無論記憶裡是哪一個暱稱,於我們而言,都是最美好的童年。所以,我今天要撇開劇情只寫哆啦A夢這個角色,從來都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這次有點特殊——「一個哆啦A夢有一千種誕生版本」。
自《哆啦A夢》播出以來就一直在講述大雄與哆啦A夢的日常生活,對於這部動畫「沒頭沒尾」的敘述方式大家也早已習慣,但是既然有故事,那麼必然有開端,動畫與漫畫裡都有簡單講述過哆啦A夢的誕生,不過版本卻有所差異,雖然「一個哆啦A夢有一千種誕生版本」是誇張的說法,但是哆啦A夢卻真實的有著幾種不同的誕生版本,一個角色擁有不同版本的情況並不多見,也許正因為這種力求完善的作風才讓《哆啦A夢》這部作品成為「名作」。
哆啦A夢誕生記之:漫畫版
2015年哆啦A夢生日時日本官網上曾推出《哆啦A夢》誕生介紹,這個版本也是哆啦A夢誕生的最初版本,完全依照了原畫設定。
哆啦A夢於2112年9月3日在松芝機器人工廠誕生,三年後2115年1月19日開始照顧還是嬰兒的世修,雖然哆啦A夢總是誇讚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保姆型機器貓,但卻也會因為銅鑼燒而丟下正在照顧的嬰兒。而哆啦A夢的女朋友哆啦咪子是一隻粉色的機器貓,哆啦A夢常常因為笨拙而被咪子嫌棄。
然後…哆啦A夢迎來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在2122年8月30日那天,哆啦A夢在午睡的時候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悲劇,這也是哆啦A夢之後會變成小光頭的原因。
2122年9月2日,哆啦A夢在10歲生日的前一天失去了耳朵,身體殘缺的痛苦再加上被探病的女友「嘲笑」,讓哆啦A夢傷心到了極點,過度傷心之後身體也因為淚水而掉色變成了藍色,於是「藍胖子」正式誕生。
這是哆啦A夢官網上推出的第一個誕生版本,有關於誕生的細節官方並沒有完全講述清楚,只能算是初版「人設」,而之後的各個版本動畫裡,對哆啦A夢的誕生陸續出現了好幾種描述。
哆啦A夢誕生記之:動畫版
哆啦A夢大百科
哆啦A夢大百科裡哆啦A夢誕生的過程特別隨意,將一堆零件全部倒入製作「機器貓」的機器「咀嚼」,沒錯,簡單來說也就是投食,然後坐等機器「消化不良」之後的嘔吐,如此一來,貓型機器人1號就誕生了!動畫背景上有註明生產日期是2112年9月3日,所以這個1號的機器貓就是哆啦A夢。
2112年哆啦A夢的誕生
這個版本的誕生過程比起大百科版本要科學很多,至少擁有一套完整的製造系統,並且一個大型機器人又一群小型機器人打造的這種設定也很有愛,萌係指數大增。
哆啦A夢新番
這個版本是所有版本裡效率最高的,哆啦A夢從零件到雛形只需要經過一個畫面,耳朵,五官都一步到位,再來就是上色,最後進入傳送帶到達終點即製作完成,這個誕生流程非常的連貫且幾乎沒有多餘的工序,簡直讓人看到了科學發展的進步。
銀河賽車
這是一個回憶的版本,主要是為了闡述哆啦A夢失去耳朵與變成「藍胖子」的過程,所以這個版本裡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省略了零件的部分,直接從印刷臉部開始,就像我們小時候愛玩的玩具圖章一樣。
哆啦A夢的重生之日
最後一個版本則是大家摯愛的《哆啦A夢特別篇:哆啦A夢的重生之日》,這個版本繼承了之前版本的高科技,而在整個製造過程中流程更加流暢,簡化的過程倒有點像「X周目」的感覺,畢竟這時候哆啦A夢的誕生早已不是秘密,製作組抓住了這點所以只給了大家一個簡單展示。
從《哆啦A夢》的角色設定到誕生版本,同樣都沒有走尋常的路線,眾所周知,藍胖子的設定是因為截稿日期將近,藤子·F·不二雄老師突發奇想,沒有進過太多的「刻意」,而是產生於非常玄學的「靈感」。而製造過程也是經歷了多種改革後,才有了最終的版本,對於觀眾而言,能到看這麼多種誕生版本其實是快樂的,無論是因為「不同」而帶來的新鮮感還是因為「又可以愉快的吐槽」的槽點,總之,每一個版本都有它所存在的意義,而我們也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多變而感到不適。
……這些全是因為,藍胖子實在是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