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機會在YouTube上看見了《TA們說》的第四期,它的標題「LGBT族群彼此看不順眼」吸引了我,點進去第一眼看到了祖雄和曲家瑞,還是第一次在除了康熙的節目看見他們,有種似是故人來的感覺,畢竟在康熙喜歡的女生除了小S就是曲家瑞和楊繡惠。作為吃飯必看康熙的死忠粉,臺灣地區的節目的內容和尺度一般還是熟悉的,什麼都能聊,什麼都能講,一些人會覺得這種節目好鬧,太聒噪了,不是這樣的,這是自由開放與活躍,不都是娛樂節目嗎,幹嘛要那麼肅穆,一直端著,讓觀眾看得好尷尬。
首先得說說這個節目的名稱「TA們說」,節目組真的是特別用心啊,「TA」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男的女的跨性別的,直的彎的雙的,LGBT族群的性別已經不是能由簡單的「他」和「她」來取代了。光是這一點就可以看到這個節目的多樣性了和別有用心了。
然而啊,廣電的才不會管你們節目組有多用心呢,儘管LGBT在臺灣能夠被大多數人包容接受了,可是還是改變不了LGBT在公眾電視臺上還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禁忌的話題的現實,所以節目的籌備過程就比較艱難,再加上在選題上比較大膽創新,與電視臺接洽的過程與屢屢碰壁,曲家瑞說:沒關係,我們自己來!所以最後就是現在如你們所見的每周在YouTube上更新。
其次就是主持陣容,作為挑大梁的曲家瑞,絕對是節目主持的不二人選,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畢業就足以表明她在文化上的敏銳性了,更何況她還是大學教授,雖然她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光看她年輕樂觀的心態和超棒的身材,你能看得出她有五十歲嗎,因為人格超好,所以他是許多年輕學生心中欣賞與傾吐的對象。看節目的時候,總是有一種感覺,不像是一個娛樂性的訪談節目,倒像是LGBT人群與知心姐姐曲家瑞的談心會。還有一點就是,曲老師的腿真的好好看啊。
來參加節目的彩虹聯盟的人也算是一大亮點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性,每個人都屬性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而且每個人的參與度極高,不會像一些節目一樣來了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還有就是,騷雞們都極大地展現了自己的屬性,解放天性真好啊,不用藏著捏著,也算是承包了節目的一些笑點吧,像是在內地的話,只能在某些貼吧或者微信群裡見到這些要把人活活騷死的騷雞了吧。
最後一集翻譯的衣服上BE REAL BE HAPPY完全可以總結我從這群人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
謝謝這個節目,讓我們可以更了解LGBTQ。[最激動的是看完第一集曲老師還在說希望臺灣能夠更民主更公平,期待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那天。而神奇的是我看的當天就是臺灣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日子。然後就想到康永哥在奇葩說的眼淚,康永哥應該超開心的現在]
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節目的尺度,我想說的這哪裡有什麼尺度可言(認真臉)。當我看到一個嘉賓舔祖雄的腳趾頭的時候就在想,我大概一輩子都不可能在大陸的節目上看見這樣尺度的畫面,雖然還沒有達到限制級的程度,記得專門到B站去看彈幕,看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看到內地有這種節目」的時候,我想答案肯定是大概21世紀不會吧。還有就是,可以在節目上說出玩過含直男diao的遊戲的時候,我的內心OS是「好吧,你贏了」。
最重要的是,每期節目的選題,從第一期的「同志家庭」開始,每一個選題看起來很隨意可是卻又是很嚴肅的,它結合了臺灣地區的LGBT在法律、民眾觀念、權益等方面當局形式,和嘉賓們展開了不同的討論,既展現了當下少數群體的的現狀,又在向人們普及少數群體人們的知識。好像在說,他們沒有什麼不同啊,他們也是正常人啊,只不過他們是少數群體,雖然聲音微弱,但他們也在為自己的權益努力啊。就像節目組期望的那樣,用開放、包容、擁抱的態度,提供給大眾一個既能夠了解同志文化和性平觀念的平臺。
大多數LGBT人群都只能默默無聞,最多能做的就是通過同志遊行來引起社會的關注爭取自己的權益,所以啊,雖然《TA們說》是一個娛樂節目,不過總有一個節目是為LGBT人群打造的了。在當下,為LGBT發聲可能是一種政治正確,可能帶著不同的目的,可不管帶著何種目的,也不管是誰,總得有人發聲啊。
感謝Ta們說這一綜藝節目,勇敢的為LGTB人士發聲,讓更多人能聽到我們的聲音,讓更多人了解性少數。只有更多的人站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LGTB人群,了解到其實我們都一樣,才能消除大眾的盲目偏見。
只有讓世界聽到你的聲音,人們才知道你的存在。只有理解與溝通才能化解隔閡與歧視。只有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真切的人,人們才會更客觀的去思考LGTB到底是怎樣的人,所以感謝Ta們說,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