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的興衰與沉浮:數次挽救大唐的最強軍隊,最終也葬送了大唐

2021-01-10 網易

  在唐代西部邊陲地區,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主要傳頌的是大唐神策軍的事跡: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歌》·西鄙人

  在民歌中,作者以北鬥星做為比喻,描寫了唐代名將哥舒翰戎馬徵戰的威武形象。這不僅是一首千古頌揚的名詩,還描繪出了大唐神策軍的興盛場景。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神策軍的興衰和沉浮。

  都知道,唐代的神策軍由哥舒翰創建,《唐會要》記載:「在天寶十三年,哥舒翰驍勇善戰,將黃河九曲收入囊中,並請求分地建立都郡,設置軍隊,任命成如璆做了太守,一手建立起紅極一時的神策軍。」由此,神策軍的名字開始興起。

  起初,這支隊伍不過是唐王朝為了防禦吐蕃等少數民族侵犯土地,在邊陲地區設置的戍邊軍隊。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這支軍隊的將軍衛伯玉率領千餘人進行援助抗戰,參加了乾元二年攻圍安慶緒的相州之戰。但最後,唐軍潰敗,衛伯玉與宦官觀軍容使魚朝恩退守陝州。

  這個時候,神策軍之前的駐守地點,已經完全被吐蕃佔領。但是,衛伯玉所帶領的部隊卻一直在沿用之前神策軍的名號,伯玉為兵馬使。伯玉歸朝廷之後,這支部隊便歸陝州節度使郭英乂管理。英乂入朝,神策軍遂屬魚朝恩。廣德元年,吐蕃進犯長安,代宗逃到陝州,魚朝恩帶領隊伍護衛代宗的安全。

  後來,戰事平息,神策軍便跟隨代宗回到長安,成為了宮內的一支禁軍。

  

  783年,即唐德宗建中四年,節度使朱泚發動叛亂,歷史上稱為「涇原之變」。

  之後,唐德宗出逃,流亡到奉天,即:現在陝西省乾縣。在這場低於暴亂的戰鬥中神策軍的表現非常英勇,全力以赴,抗擊叛軍。哪怕是孤軍奮戰,也堅守陣地,毫不畏懼,殲滅朱泚,將被叛軍佔領的都城重新收復,迎接唐德宗回朝。由此可見,面對叛軍的劫難時,神策軍立下了大功,令唐王朝轉危為安。

  由於,神策軍在平定叛軍,保護聖駕的重要事件上,立有赫赫戰功,所以,唐德宗對其非常信任,特別器重,待遇相當優厚。在生活方面,神策軍的待遇直接優於其它部隊,所給的朝廷補給是其它部隊的三倍,同時,還有獎金、津貼之類的收入。此外,趕上逢年過節,皇帝大赦,或者新皇帝登基等重要事件時,最先犒勞的都是神策軍。可以說,神策軍是正宗的皇家御用部隊,待遇非常可觀。

  而且,在政治待遇方面,神策軍將吏擁有很多優先的權利,比如:可以比其它部隊的軍人優先遷轉,提前升遷,破格任用,提拔等諸多特權。所以,加入神策軍,便擁有了一片光明的職業前景。《資治通鑑》中記載:「(唐文宗)開成以來,神策將吏遷官,多不聞奏,直牒中書令覆奏施行,遷改殆無虛日。」看到神策軍的生活待遇好,政治地位高,很多權貴富豪子弟都想加入。

  

  為了加入神策軍,獲得好的軍籍,享受豐厚的待遇,很多人不惜花費重金進行賄賂,以達到參軍的目的。

  這樣一來,神策軍內部的很多士兵變成了一大批紈絝子弟,他們在軍中疏於練習,終日只想著如何在軍內享受待遇,佔便宜。與此同時,神策軍的內部也逐漸變得腐化墮落,從原來的鬥志高昂,逐漸開始走下坡路,變得腐敗變質。

  唐僖宗廣明元年,黃巢起義爆發,起義大軍一舉將洛陽城攻破直接向長安進發。在這樣危難時刻,唐僖宗召見大將張承範,要求他率領神策軍前去迎敵。當張承範徵選弓箭手之時,面對平時都很少訓練的士兵非常失望,他發現此時的神策軍不再是奮勇殺敵的致勝部隊,而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銀樣蠟槍頭」。

  《資治通鑑》如此描述:當時,神策軍的士兵,幾乎都是長安城內的富家子弟,他們能夠加入神策軍,都是靠賄賂宦官,收買中尉等手段進入軍隊序列。他們為的是得到神策軍的軍籍,享受朝廷的優厚待遇,而不是帶兵上戰場,殺敵抗戰。

  他們一個個衣著華麗,騎著高頭大馬,看上去神氣十足,但是,卻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就連平時的常規操練都很少進行,更別說經歷戰爭的洗禮了。他們毫無作戰經驗,沒有征戰殺敵的實力和勇氣。當聽說要開赴潼關作戰,他們一個個嚇得滿臉淚水,抱頭痛哭。

  

  甚至,為了逃逸徵戰,他們開始故技重施,採用重金收買、僱傭別人的形式,冒名頂替,代替自己去戰場殺敵。

  而這些用錢「買來」的頂替者,無非是城裡一些家庭貧苦,沒有收入的老弱病殘,或者是一些特困戶,都是些老百姓,壓根兒就沒碰過武器,更別說上戰場打仗,根本就是潰不成軍,不堪一擊。於是,在這樣一批守軍的抵抗中,潼關很快被黃巢軍隊攻克。隨後,長安徹底淪陷,唐僖宗只好倉皇出逃。

  由此可見,這個時候的神策軍,雖然,還是當初那個名號,但是,軍事實力卻不能跟當年相提並論。不僅沒有當年那麼神勇,根本就不是一支部隊,所以,他們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毫無縛雞之力的神策軍,只能眼看著京城淪陷,毫無還手之力。

  經歷了黃巢起義這一場巨大的「浩劫」,大唐王朝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受到了重創。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苟延殘喘,勉強度日,最終,還是走到了歷史的盡頭。當然,大唐帝國的衰亡,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能只怪神策軍,僅憑神策軍之力也很難將其拯救。

  

  然而,神策軍作為唐朝的一支部隊,其內部的管理和風氣卻是大唐帝國的縮影。它的興衰和成敗,與大唐帝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參考資料:

  【《中國軍事通史第十卷·唐代軍事史》、《新唐書·兵志》、《唐會要·節度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黃巢義軍大敗給大唐軍隊,最終為何能反敗為勝?
    大唐王朝也一樣,避免不了終結那一天的到來。而唐朝末年的黃巢義軍,正是壓倒大唐王朝最後的一根稻草。其實,在最初時期,大唐軍隊曾經大敗黃巢義軍。可是,到了臨終末晚,黃巢義軍卻反敗為勝,一舉打敗了大唐軍隊。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黃巢起義堪稱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場影響深遠的農民起義,直接將已是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推下了深淵。
  • 安史之亂後,朝廷唯一依仗的神策軍,為什麼會是太監統領?
    其中之一就是朝廷手中有一支軍事力量,那就是神策軍。然而還有一件事令人不解,那就是這支軍隊在大部分時間裡,其實都是太監在統領的。我們一般會認為太監專權對國家的危害是很大的,事實也是如此,到了後期,大唐很多皇帝幾乎都是太監廢立的,這是非常可怕。那麼,安史之亂後,朝廷唯一的神策軍,為什麼會是太監統領?
  • 唐朝皇帝直接掌握的神策軍為何從百戰精銳變得不堪一擊
    神策軍的前身是西北戍邊軍隊。創建人是唐朝名將哥舒翰。基於這一點,唐德宗便將神策軍交給宦官掌管。最靠得住的軍隊交給最信得過的宦官掌管,聽起來好有道理。應該說,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在神策軍的鎮守下,朝廷獲得安寧,國家進入穩定局面,社會重新出現繁榮景象。在很大程度上,神策軍是唐朝歷經安史之亂等叛亂,還能延續150年的堅強保障。
  • 通過唐代軍隊的待遇,談談神策軍對中晚唐政局的影響
    通過了解唐代士卒待遇,探析神策軍對中晚唐政權穩定的關係。一.中晚唐時期的神策軍神策軍原本只是為了防禦吐蕃的戍邊軍。安史之亂後,唐廷不敢信任地方,著手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直屬中央朝廷的軍隊。而神策軍能進入朝廷視野,宦官魚朝恩起了很大作用。魚朝恩原為神策監軍,後隨郭英入朝為相,神策軍至此為宦官所控制,也從一支地方軍轉化為中央嫡系軍隊。
  • 哥舒翰一手建立神策軍,成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軍
    神策軍是唐朝中後期中央北衙禁軍的主力,也是唐朝歷史上的著名軍隊,乃至於對唐朝中後期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唐朝時期,神策軍原為西北的戍邊軍隊。當然,在神策軍被正式廢除後,唐朝也在不久之後正式滅亡。那麼,問題來了,神策軍是誰創建的,最後又是什麼結局呢?哥舒翰(?—公元757年),突厥人,突騎施哥舒部落首領的後裔。哥舒翰的祖父名叫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哥舒翰的父親名叫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護府副都護、赤水軍(今甘肅武威縣)使。
  •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對於大唐王朝來說,這個節點便是「安史之亂」。那麼,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便結合今人觀點進行剖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偌大的大唐王朝土崩瓦解。 有學者認為,一旦「胡化」在邊遠之地普及,這裡便會產生一種離心力,當地的人民缺乏對大唐王朝的歸屬感,容易被其他勢力策動。 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反對這一觀點,認為唐朝的少數民族的政策是相對成功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大唐王朝有不少胡人血統的大臣,這些大臣對唐朝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且行走在挽救王朝的前沿。唐朝的少數民族政策,與後世的滿清高度類似。
  • 神策軍裡的胡人將領
    胡人成為唐朝禁軍的高級將領大唐盛世到了中晚期之後,亂象叢生,逐漸呈現衰敗的徵兆,甚至連皇宮也不安寧
  • 大唐興衰見證者——安西都護府
    它的出現代表著大唐的繁榮昌盛,它的淪陷代表著大唐王朝的沒落,每讀史書,小編都因為唐的興盛自豪驕傲,也因為安西都護府最終命運感慨。我想,各位網友們也都該好好了解那一段歷史。安西都護府的來歷640年9月19日(貞觀十四年八月癸巳,農曆八月二十八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平高昌(高昌國是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東南之哈喇和卓),以其地設西州。
  • 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舞馬銜杯壺從不出境展出,是大唐王朝興衰見證
    圖1: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這件銀壺可是大唐王朝的興衰最好的見證。壺身上是祝壽馬,當初,唐玄宗驕奢淫逸,縱情聲色犬馬,經常舉辦大型宴會,邀請文物百官、各國使臣、少數民族首領齊聚慶賀。從此舞馬銜杯祝壽的節目銷聲匿跡了,但這件銀壺講述的故事也成為大唐王朝的興衰的見證。圖片來源1:來源於百度百家號2-3:原創拍攝。製作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福良。
  • 推薦 | 《大唐帝陵》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歷史紀錄片,《大唐帝陵》。      《大唐帝陵》是一部歷史題材動畫紀錄片,運用動作捕捉技術、數字動畫技術講述大唐帝國的10位帝王及其陵墓之間神秘莫測、盪氣迴腸的千古故事。       打破了傳統的真人實拍方式,為歷史類紀錄片開啟新的起點,實現新價值,再現大唐帝國輝煌燦爛的國家形象以及張揚浪漫的英雄主義進取精神。
  • 十大名將復興安史之亂後的大唐王朝
    大唐自安史之亂後,內有藩鎮割據自立,不服朝廷管轄,外有吐蕃、回鶻等外敵不斷入侵圍攻,然而大唐在這內憂外患的煎熬下仍舊堅挺了將近一百五十年,這一切都離不開幫助大唐克敵伐叛的十大中興名將,正是他們穩住了大廈將傾的大唐,重塑了大唐的根基,延續了大唐的國祚。
  • 大唐在此
    長安城背後,聳立著強盛無雙的大唐。大唐天下共分12道,其中的關內道,指的是俄羅斯葉尼塞河上遊。大唐共有附屬國70多個,其中最北的流鬼,地處北極圈。感懷朝代興衰,多少建築消逝於兵火之中,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亡輪迴,百姓何日苦盡甘來?唐代有18陵在關中,其中最著名莫過於昭陵與乾陵。
  • 《大唐榮耀》熱度不及《三生三世》, 到底輸在哪兒?
    《大唐榮耀》的製片方可能不會想到,一度飽受抄襲醜聞困擾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收視熱度不斷沒有下降,反而成為了他們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春節期間,《大唐榮耀》和《三生三世》前後腳播出。從口碑上看,《大唐榮耀》一直領先於《三生三世》,還被稱為「國劇黑馬」。在豆瓣上,《大唐榮耀》的評分一直在7分左右,而《三生三世》剛播出時評分一直低於及格線,直到最近才慢慢回升至6.2分。
  • 《夢幻西遊三維版》大唐怎麼玩 大唐玩法技巧連招順序攻略
    大唐的門派定位是近戰物理戰士、輸出,擁有目前最強的點殺能力,在副本和戰場中都堪稱輸出一哥! 技能使用分析: ① 翩鴻擊:普攻,不優先使用,在其他技能冷卻間隙用... 門派定位:近戰物理、點殺能力強悍。大唐的門派定位是近戰物理戰士、輸出,擁有目前最強的點殺能力,在副本和戰場中都堪稱輸出一哥!
  • 16年 一位大唐皇帝活活被天下人給玩死了
    大廈將傾,他左右折騰,最終還是被壓死了。888年繼位時,昭宗已經沒什麼本錢了,大唐的滅亡進入了倒計時。890年割據形勢唐昭宗是紅色部分。可見,這時候的中央政府,無非是一個小藩鎮而已。如果昭宗不折騰,一心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倒計時的沙漏自然可以流得慢些。
  • 席捲大唐,輕取長安的黃巢,怎麼突然就衰了?
    大唐第一私鹽販子、第一反賊,大齊第一皇帝—黃巢是也!通讀歷史,人們往往有這樣一種疑慮,自從有了黃巢,唐末農民起義的面貌,似乎就煥然一新了,王仙芝最多是把水稍微攪渾了一下,前後不到四年,連一個像樣的大城市都不曾攻佔,唐庭招降,給個監察御史。而黃巢,卻幾乎將唐庭翻了個底朝天,一路下去從根本上動搖了唐庭的根基,唐庭的政治中樞—長安和洛陽。
  • 《大唐小相公》 夢回大唐,重塑盛世
    此後,鄭子文更是準確的判斷出崔貴的妻子崔盧氏所得的氣疾,其實是現代的過敏性哮喘,他採用了讓崔盧氏吸氧和拔除過敏源的方法讓崔盧氏的病情得以好轉,更是讓崔家上下未知刮目相看。 當鄭子文跟隨崔家進京完婚的時候,也引起了皇帝李世民的注意,原來,崔家小姐崔茵茵竟是李世民內定的太子妃人選,於是李世民開始展開了對鄭子文的調查,這一查之下卻讓他大吃一驚,於是他做出了親自見一見鄭子文的想法。
  • 《大唐》新服 盛世開服
    《大唐》盛世,硝煙四起,逐鹿天下,風雲劇現。一統江湖,時不我待!今日《大唐》將開啟一組新服,新服開放詳情如下。  新服開放時間:11月24日14:30  新服名稱:誰與爭鋒  原上海區玩家可以到:/dtfy/dtbc1.asp 這裡領取免費點卡。
  • 大唐伶人——王維
    他們或許是未來大唐的一顆新星。這其中,就有王維。大唐文壇裡,他是詩佛;大唐政客中,他是伶人。王維成名早,這是整個公認的事實。九歲時,別的小朋友還在騎馬鬥草,王維已經成了詩、書、畫、樂的行家。他朗朗如春月柳,一襲白衣彈著琵琶,可以成為許多思春少女夢中佳話。而這樣一位本可以靠顏值的天才少年,偏偏要靠才華。十五歲時,王維背上行囊去京城應試。
  • 當年的「珍珠傳奇」,當下的《大唐榮耀》
    國土疆域的幅員遼闊,詩歌文化的發展繁榮,女權主義的屢次興盛,以及貞觀之治、安史之亂的興衰更替,都令這一千多年前的開元盛世看點多多。長久以來,古裝劇的題材和故事表現最多的也得屬唐朝了,從TVB早期的《決戰玄武門》、《大運河》,到86版《西遊記》、《大明宮詞》,以及近些年的《軒轅劍天之痕》等不勝枚舉,涉及到的少說也得上百部劇。涵蓋了戲說、歷史、宮廷、謀略、戰爭、神話、玄幻、探案、武俠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