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持續了近300年時間,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無比榮耀的盛世時代。再繁華的舞劇,也要有落幕的時刻。大唐王朝也一樣,避免不了終結那一天的到來。而唐朝末年的黃巢義軍,正是壓倒大唐王朝最後的一根稻草。其實,在最初時期,大唐軍隊曾經大敗黃巢義軍。可是,到了臨終末晚,黃巢義軍卻反敗為勝,一舉打敗了大唐軍隊。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黃巢起義堪稱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場影響深遠的農民起義,直接將已是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推下了深淵。
如果把起義軍攻破長安比作其壯年時期,那麼,在起義軍尚處於少年時期,大唐的官軍則完全可以將其扼殺在搖籃中。那麼,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麼,能讓論理當敗的起義軍能夠死而復生、脫離危急、最終大敗唐軍呢?
藩鎮割據讓起義軍得以喘息
然而,正當起義軍面臨崩潰的危急關頭時,卻發生了藩鎮割據。正是在這張溫床上,起義軍一次次從危險中得以逃脫,最終死而復生。
在唐朝中後期,河北等地的將領手握兵權,擁兵自重,方方面面都完全凌駕在了朝廷統一領導之上。這些將領們各據一方,誰都不服從誰,加上大唐頂層機構又缺乏足夠強有力的控制力,最終導致了割據的將領們完全游離在了朝廷的統治之外,而受到了朝廷的武力鎮壓。
不過,最後也是藩鎮中冒出的傑出將領終結了這場叛亂。這場叛亂被稱為大禍,至於為何稱之為大禍,又是何人收場,此處暫不表。
黃巢起義軍揭竿而起後,朝廷集中兵力疲於應付,這也造成了各地割據的將領們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最終出現了普遍的割據之勢。
唐軍此時的顧頭顧不了腚。剛剛鎮壓住了起義軍,又得掉頭去平定割據叛亂。這期間,也正是起義軍面臨崩潰的危急關頭時刻。藩鎮割據則成了一張溫床,讓起義軍一次次得以喘息,最終從危險中得以逃脫,死而復生。
戰友身死,黃巢乘機擴大兵力
話說黃巢起義初期起義軍有兩個領導,一個是王仙芝,另一個就是黃巢。在乾符三年(876年)九月,起義軍攻破了汝州,守將董漢勳戰死,汝州刺史王鐐被俘。
朝廷見起義軍如此悍勇,知道強攻不行,於是就試圖招安王仙芝,從內部分化他們。所以,唐軍向王仙芝許開出了高官厚祿的優待條件。
對起義軍前途滿心焦慮的王仙芝實在經受不住此等誘惑,很快就表示願意接受招安。可是,當黃巢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他聯合起義軍眾將士共同責備王仙芝背信棄義。
在眾人的夾擊之下,王仙芝不得不放棄了招安。不過,此後,黃巢並未再與王仙芝共同戰鬥,而是兵分兩路。分兵後,王仙芝並沒有多大作為,在乾符五年(878年)春天的時候,他在黃梅(今安徽黃梅)一戰中,在唐軍的猛攻下兵敗身死。之後,王仙芝的貼身守衛尚讓帶領著少許殘餘部將一路北上,最終與黃巢義軍匯合。
就在尚讓打算投奔黃巢時,黃巢這邊也遇上了不小的麻煩。
在進攻亳州時,始終不能拿下城池,兩軍進入了相持階段。黃巢深知陷在這塊泥潭中,如果不能儘快解決這場戰鬥,極有可能被官軍合圍,從而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機動性這個巨大的優勢。
恰在此時,尚讓帶著王仙芝殘部趕了過來。擁有了這支生力軍後,在尚讓等將領的推動下,黃巢被推舉為起義軍首領,號稱「沖天大將軍」,正所謂「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是黃金甲」,皆有此意。當此之時起義軍聲勢浩大,即刻攻下亳州,並順勢連下山東沂、淮等州。
假意歸降,獲得喘息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黃巢考慮到繼續在山東境內無法取得較大的戰果,於是,就下令轉而朝東都洛陽方向發起攻勢。
起義軍首先進攻的是汴州和宋州,卻遭遇了強烈的反擊。久攻不下的起義軍再次利用自己靈活機動的優勢,開始轉戰周邊各地。這種遊擊戰拖得唐軍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朝廷不得不快速集結了更強大的兵力趕來鎮壓起義軍。結果,重兵之下,起義軍接連敗退。一時間士氣低落。
見此狀況,黃巢只好採取迂迴戰術。他假意歸降朝廷,在受到了唐僖宗的熱烈歡迎之後,還被封為了右衛將軍。進入了朝廷的黃巢立即改變了原來的打法,他避免了唐軍主力,轉而帶兵南下,攻打唐軍勢力虛弱的江南地區,後又進入了嶺南地區。
只用了短短的1年時間,起義軍就攻下了福州,繼爾拿下了廣州。屢戰屢勝,讓起義軍士氣高漲。可是,由於起義軍無法適應嶺南地區的溼熱氣候,很多將士都感染的地方病。於是,黃巢決定再次北上,發動北伐,向唐王朝中樞地帶發起進攻。
朝廷得知了黃巢軍隊開始北上後,慌忙派宰相王鐸鎮守江陵,又在湖南一帶設置了重兵,意圖利用重重攻勢拖垮起義軍。
不過,此時的起義軍已非當年的殘兵遊勇了。他們不但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更具備了足夠強大的心理強勢。很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城略地,打到了潭州城下。
潭州是重兵之地。黃巢率軍只用了1天的時間就大破了潭州城。尚讓率兵乘勝追擊,進逼江陵。
宰相王鐸見駐守潭州的10萬大軍在短短的一天之內就城破人亡,自知不是起義軍對手,於是,扔下了不足萬人的江陵守軍和偌大的江陵城,倉皇出逃。
就這樣,黃巢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江陵。
唐軍負隅抵抗,卻終不敵起義軍
連連獲勝的起義軍聲勢好似衝破雲霄,各將領也不可一世,以為唐軍亦不過如此,不過是一群狼狽為奸之徒,雞鳴狗盜之輩。
不過,唐軍也並非紙糊的假人。他們也調動了最強兵力,千方百計與起義軍周旋。
荊門駐兵劉巨容設計讓起義軍落入圈套,唐軍趁機調來大批人馬追殺。慌亂之間,起義軍已被衝的四分五裂,各自為戰。早已蓄勢待發、以逸待勞的唐軍乘機一路追殺,起義軍大敗。
原本應該繼續乘勝追擊的唐軍首領曹全晸,卻突然被朝廷調離。這又給了起義軍一次最重要的喘息機會,於是,他們捲土重來。
重整旗鼓的起義軍接連獲勝,他們強渡長江,氣勢如虹。此後,沖天大將軍黃巢正式一飛沖天,所過之處再也沒遇到太大的阻力。儘管唐軍負隅抵抗,但終究不敵起義軍。 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入洛陽,再進長安,並在此建立了大齊政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也許,起義軍不過是上天派來的終結者,讓歷史改朝換代。
所以,即使在唐軍佔盡了先機的情況下,黃巢起義軍仍然一次次喘息突圍,轉敗為勝。
興盛了近300年的大唐王朝,氣數已盡,該是落幕的時候了。即便沒有黃巢,也可能會有綠巢或者紅巢來結束這段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