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阿彌《風姿花傳》:好色,博弈,大酒,此三大重戒,乃古人之戒律。
若山牧水(一八八五 ~ 一九二八)是我的故鄉宮崎縣的歌人。他又被稱為「旅行與酒的歌人」,作有多部吟詠旅行與酒的作品。
有關酒,在他二十六歲時便曾作和歌,道「秋夜入白齒,酒當獨自靜飲矣」,最終於四十四歲時因飲酒傷肝去世。嗜酒至如此程度,似乎也能讓人感受到藝術力量之偉大。如有可能,我倒真想跟牧水暢飲一次,但內心又不由生出隱隱懼意。因為牧水在上述和歌中明確表明,他喜歡獨自靜飲品酒。他絕非是酒品不善之人。他的好友北原白秋說他醉酒時只是再三重複口頭禪「隨你便」而已。
把自己跟故鄉的知名前輩相提並論似乎顯得有些不知分寸,但我的酒品與牧水極為相似。喝得恰到好處時(日本酒二合左右),我話開始多起來,心情也很雀躍,一旦喝多(日本酒四合左右),心情會變得太雀躍,狀態也隨之切換為「隨你便」的模式。
這種模式下,大部分的話在我聽來都是「讚美之詞」,再嚴肅的話題我也會嬉笑附和,或許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解脫吧。
話說,為何演員中喜歡酒的人會如此之多呢。就連那位著名的世阿彌也在其傳世名著《風姿花傳》中寫道:「好色,博弈,大酒,此三大重戒,乃古人之戒律」。可見,自古以來的演員都是如果不加勸告,會毫無節制地大肆飲酒之輩。
眠花宿柳及打牌賭博也在明文被禁之列,由此可見,這些無稽不經之事當時的演員們沒少做。說實話,這麼一想,我自己頓時鬆了一口氣。原來大家都一樣,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像羅伯特•德尼羅一樣,貫徹禁欲主義。
說起來,去年的大河劇《新選組!》的同劇演員們酒量也都非常強悍。
我也並不討厭酒宴,也經常跟他們一起去喝酒。但看到他們千杯不醉的酒量,我逐漸明白,他們跟我不是同類人。這並非什麼酒精分解酶的問題,他們跟我最大的不同在於基本體力不在同一檔次上。根本不睡覺的,他們。
每次酒宴持續到深夜,他們就紛紛表示:「反正明天也很早就要開始工作,不如就直接喝到早上吧。」可是,發覺時間已晚,不是應該馬上散席回家嗎?
更讓我心生豔羨和憤恨的是,第二天,搖搖晃晃的他們卻表演得無比精彩。不必要的力量和自我意識完全消失(可能還不止這些吧),展現出的演技非常自然,毫不拖泥帶水。
這也是某種形式的「隨你便」吧。此時,演對手戲的人絕對不應勉強自己與之對抗,遠遠地圍觀便好。畢竟,他們此時已處於「解脫」狀態。
當然,這種戰略也並非總能奏效。稍有差池,不僅不能與之對戲,還會耗費巨大的體力。或許跟藉助藥物模擬體驗到的「悟道」感覺差不多。
話說回來,牧水也好,《新選組!》的同劇演員們也罷,我對他們那破綻百出的藝術風格其實很是憧憬。因為我完全無法像他們那樣瀟灑遊走於千瘡百孔之中。最終只能是勤勤懇懇一步一步踏實前行。
真是令人懊惱。
堺雅人,日本演技派男演員,1973年生於宮崎縣,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加入劇團,開始了演藝活動,如今活躍在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等多個領域。2013年主演的熱門電視劇《半澤直樹》勇奪年度收視冠軍,他憑藉在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日劇學院賞最佳男主角獎,並在眾多雜誌及媒體平臺發起的觀眾票選中獲得「最喜愛的男演員」稱號。
早稻田戲劇王子
收視奇蹟《半澤直樹》的熱血主演
人氣日劇《LEGAL HIGH》的毒舌律師
堺雅人最新隨筆集
「演員就是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有什麼特長,
但還是下定決心堅持在那裡的人。」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是人氣日本演員堺雅人的最新隨筆集。書中匯集的四十三篇隨筆是他從二〇〇九年到二〇一三年利用拍戲間隙所作。也正是在此期間,堺雅人主演的《LEGAL HIGH》、《半澤直樹》等日劇屢創收視紀錄,也在中國收穫了大批粉絲。
隨筆中記載了堺雅人在拍戲期間所思所想,上至社會歷史,下至柴米油鹽。他的思考不拘一格,可謂有文化、有深度又有趣。
堺雅人曾就讀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專業,《中庸》《大學》《莊子》等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詞句都能信手拈來,令國內讀者讀來尤為親切。
書中還收錄有拍攝現場的百餘張花絮照片,以及堺雅人為本書拍攝的獨家寫真。
上期的幸運讀者是ID為野馬的朋友
人文社微信贈書活動開始啦!小編將從每期關注人民文學出版社公眾平臺的讀者朋友,以及轉發人文社微信至朋友圈並截圖回復的讀者朋友中抽取一位幸運讀者,贈送人文社精美圖書一本。每期都有驚喜哦,各位小夥伴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