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呱大少
堺雅人開始寫書了,而且一寫就被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十足的吃貨,拍戲的間歇,就是到處逛,到處吃吃吃!關於堺雅人,真的有三個「沒想到」:
1、大學時,他就讀的是中國語專業,怪不得他會說出「中國飯菜實在太好吃了!」這樣的話來!
2、因為想要從事演藝事業,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居然和父母斷絕關係長達7年之久!
3、在演藝初期沒有戲約,又沒有父母支持,只好打工度日,做過的工作有甜甜圈店員、搬家工人、便利商店店員,窮到要把壽司店的傳單貼在牆上,看著壽司圖片止飢!
即使是這樣,他仍然一直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所以,有了這樣的經歷,才造就了後來孜孜不倦的吃貨性格吧。。。
下面來總結幾個書中他說食物的妙語,讓堺雅人帶著你一起去吃吧。
雖然這是後知後覺,但我發現無論是放在味增湯裡,還是直接炒來吃,油炸豆腐都非常美味。就著炸成焦黃色的豆腐,小酌一壺日本酒,這是怎樣一種「理想的成年人生活」圖景啊。我對油炸豆腐的喜好到了如此程度
此段寫於拍攝電影《金色夢鄉》期間 2010年1月公映
一直以來,我都是以「減法」式思維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大多數時候我會考慮「這幕場景至少需要哪些要素才能成立呢」這類問題。這種減法式的思考,注重的是純粹度,堅持簡單的素材本來的味道。當然這樣也不錯,但是,「把所有美味的要素全部加進去」這樣的味增式拉麵的加法式思維,或許也是成年人特有的魅力所在吧。
此段寫於拍攝日劇《官僚們的夏天》 2009年TBS 7-9月播出
喝喝啤酒,吃吃香腸,這些都是能夠充分感受柏林氣息的活動。實際上,以上正是我在舞臺劇的間歇外出觀光的全部內容。回到日本以後,也並沒有什麼覺得特別遺憾的地方
此段寫於拍攝電影《金色夢鄉》期間 2010年1月公映
當被問到「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時,現在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呢?比如我很愛吃壽司,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只喜歡「某某店的壽司」「哪裡哪裡的原料」,好像只能有條件地喜歡某些東西了
此段寫於拍攝日劇《JOKER 不被原諒的搜查官》2010年富士電視臺 7-9月播出
根室的地方名產薄片豬排飯,在加了黃油的米飯上面擺上炸豬排,再澆上調料半釉汁。這應該是重體力勞動繁多的港口城市特有的高熱量食物吧
此段寫於拍攝電視劇《南極大陸》期間 2011年TBS 10-12月播出
「早飯吃義大利麵對身體好」,聽到有人這樣說,我就會睡眼惺忪地起來煮義大利麵。「應該吃些水果作為零食」,一聽到這個信息,我趕忙買了水果帶到排練場去。這樣是否健康呢?我無暇顧及這個問題,只是一味繼續著這樣的生活。
此段寫於排練舞臺劇《蠻幽鬼》期間 2009年9-11月於新橋演舞場、梅田藝術劇場上演
京都的咖啡館的好處,就是讓你在踏入店裡的那一刻,忍不住想說:「我來叨擾啦。」感覺像是到了朋友家裡一樣。和東京相比,京都這座城市裡的很多咖啡館,更具有家庭氛圍。店面不大卻雅致,溫馨得如同誰家的客廳一般,讓人很想在此休息片刻。今後我也會繼續去京都的咖啡館「叨擾」,小心翼翼地,又滿心歡喜地走進去。
我個人戒菸的時候變成了:戒菸——失去了樂趣——只好把全部的興致都放到了吃飯上——變胖,細細想來,吸菸不就是「在自己喜歡的時候,把尼古丁這種毒素吸入體內」這樣一種行為嗎?此外,還會產生一種「能控制自己身體」的感覺,就文學和電影這兩大領域而言,我們接觸到的日本名作,大都是在緩緩騰起的煙霧繚繞之中展開的。
此段寫於拍攝《南極料理人》期間 2009年8月公映
關於吃,他還發表過這樣的感概——
「哎呀,便利店裡賣的銅鑼燒果然不怎麼樣啊……」如果哆啦A夢說出了這樣的話,會讓人覺得非常無聊。果然,我們還是希望哆啦A夢一提起銅鑼燒就能夠無條件地興奮起來。不僅能夠想像出那個人的秉性如何,也能夠表現出他無條件地喜愛某種東西的「純粹」特質——最喜歡吃的食物還有這樣的效果呢」
此段寫於拍攝日劇《JOKER 不被原諒的搜查官》2010年富士電視臺 7-9月播出
我有一個奇怪的聯想,覺得吃飯鏡頭和戀愛鏡頭有些相似——很多信息無法表現為劇本上的文字,具體做法需要依靠現場發揮,很容易暴露出演員個人的習慣。失敗的時候演員會覺得非常難為情,一旦成功效果會相當好——看來「吃」和「愛」確實是非常相像的東西。
此段寫於拍攝日劇《JOKER 不被原諒的搜查官》2010年富士電視臺 7-9月播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帳號飯本(微信號:imricebook)
書中匯集的四十三篇隨筆是堺雅人從二〇〇九年到二〇一三年利用拍戲間隙所作。也正是在此期間,堺雅人主演的《LEGAL HIGH》、《半澤直樹》等日劇屢創收視紀錄,也在中國收穫了大批粉絲。
隨筆中記載了堺雅人在拍戲期間所思所想,上至社會歷史,下至柴米油鹽。他的思考不拘一格,可謂有文化、有深度又有趣。
堺雅人曾就讀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專業,《中庸》《大學》《莊子》等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詞句都能信手拈來,令國內讀者讀來尤為親切。